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789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通讯装置可与其他通讯装置进行通讯并可进行影像拍摄。通讯装置包括天线结构、无线通信结构以及并排设置的两个镜头。两个镜头用于在拍摄图像时呈现立体效果。其中,天线结构与镜头相邻放置时,支撑镜头的金属支架会影响天线的辐射效率;天线结构与镜头分离设置,则降低通讯装置空间的利用率。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辐射效率的通讯装置。一种通讯装置包括壳体以及收容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相机结构以及天线结构。相机结构可部分通过壳体外露。相机结构包括第一镜头、第二镜头、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第一框架用于收容并承载第一镜头。第二框架用于收容并承载第二镜头。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具有相同朝向。相机结构及天线结构设置于同一电路板。天线结构与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中至少一者相邻设置,且与相邻之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电性连接。采用上述之通讯装置,通过将上述天线结构与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相邻设置,且与相邻的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电性连接,以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同时相机结构和天线结构整合设置于同一电路板上,可提高通讯装置集成化。附图说明图1为通讯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之通讯装置之部分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中通讯装置另一角度之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通讯装置之电压驻波比波形图。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之通讯装置另一角度之部分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5之通讯装置之电压驻波比波形图。图7为第三实施方式之通讯装置另一角度之部分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7之通讯装置之电压驻波比波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通讯装置100,500,700壳体10上壳体11下壳体12电路板20相机结构30第一镜头31第二镜头32第一框架34第一侧壁341第一收容腔342第二框架36第二侧壁361第二收容腔362承载板364天线结构40,80,90支撑部41,81,91上表面412,812,912第一侧面413,813,913第二侧面914第一天线43,83,93第二天线45,95第三天线46,96第一延伸部47,87,97第二延伸部48,88,98第三延伸部49,99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第二无线通讯模组6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其为通讯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以及部分分解示意图。通讯装置100包括壳体10、设置于壳体10内的电路板20、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4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相机结构30可部分通过壳体10外露,电路板20、天线结构40、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以及第二无线通讯模组60收容于壳体10内。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40、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以及第二无线通讯模组60设置于同一电路板2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讯装置100为手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讯装置100还可以为具有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等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壳体10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包括上壳体11以及与上壳体11相配合的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卡合固定以形成一密闭空间,以收容电路板20、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40、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以及第二无线通讯模组60。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内设置还有处理器、存储器、电池、扬声器等通讯装置500运行所需要的电子组件(图未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也可通过螺丝锁固等其他方式固定为一体。电路板20大致呈平板状,其用于给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40、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以及第二无线通讯模组60提供电信号。请一并参阅图3,相机结构30设置于电路板20上,且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相机结构30包括第一镜头31、第二镜头32、第一框架34以及第二框架36。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具有相同朝向。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均可在拍摄状态和摄像状态进行切换。当处于拍摄状态时,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用于拍摄图片;当处于摄像状态时,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用于拍摄影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可同时处于拍摄状态以获取具有立体景深的图片,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也处于不同状态,例如第一镜头31处于拍摄状态且第二镜头32处于摄像状态,或者第一镜头31处于摄像状态且第二镜头32处于拍摄状态,以同时实现视讯和拍摄图像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可具有不同的焦距调整范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可具有相同的焦距调整范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中的至少一者可相对电路板转动,以调整与电路板20之间的夹角。第一框架34和第二框架36相连设置,且与电路板20的接地区域电性连接。第一框架34包括四个第一侧壁341。四个第一侧壁341首尾依次连接以围成第一收容腔342。第一收容腔342用于收容第一镜头31。第二框架36包括四个第二侧壁361。四个第二侧壁361首尾依次连接以围成第二收容腔362。第二收容腔362用于收容第二镜头32。第一框架34中任意一个第一侧壁341与第二框架36中任意一个第二侧壁361部分或全部共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34和第二框架36一体成型,且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341和第二侧壁36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并排设置的凸起37。凸起37可与第一镜头31或第二镜头32相机相卡合,以定位收容于第一收容腔342的第一镜头31或第二收容腔362内的第二镜头32。优选地,第一侧壁341和第二侧壁361的内表面呈阶梯状,以承载放置于第一收容腔342的第一镜头31或第二收容腔362内的第二镜头32。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侧壁341和至少一个第二侧壁361开设有开口(图未标)。天线结构40设置于电路板20上,且与第二框架36电性连接。天线结构40包括支撑部41、第一天线43、第二天线45、第三天线46、第一延伸部47、第二延伸部48以及第三延伸部49。支撑部41包括上表面412和第一侧面413。第一侧面413与第二框架36垂直,且与电路板20垂直连接。第一天线43、第二天线45和第三天线46设置于上表面412上。第一天线43和第二天线45对称设置,第三天线46设置于第一天线43和第二天线45之间。第一天线43大致呈z字形。第二天线45大致呈u字形。第三天线46与第二框架36电性连接,且大致呈t字形。第一延伸部47、第二延伸部48以及第三延伸部49依次相互邻接。第一延伸部47和第二延伸部48对称设置,第三延伸部49连接于第一延伸部47和第二延伸部48之间。第一延伸部47由第一天线43朝第一侧面413延伸而成。第二延伸部48由第二天线45朝第一侧面413延伸而成。第一天线43、第二天线45、第三天线46、第一延伸部47、第二延伸部48以及第三延伸部49中至少一者与第二框架36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41由塑料材质制成;第一天线43、第二天线45、第三天线46、第一延伸部47、第二延伸部48以及第三延伸部49均有金属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天线结构40可直接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和第二无线通讯模组60均设置于电路板20上,且同时与天线结构40相邻设置。其中,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和第二无线通讯模组60分别与支撑部41的两个相邻侧面相对设置。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和第二无线通讯模组60用于与其他通讯装置100进行无线通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可以为wifi无线模组,第二无线通讯模组60可以为4g无线模组。优选地,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设置于天线结构40与第二框架36相邻的一侧,且第二无线通讯模组60设置于天线结构40远离第二框架36的一侧。请参阅图4,其为上述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4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三者呈l形设置的通讯装置100中天线发射频率与电压驻波比的波形图。其中,当天线频率为0.791ghz时,电压驻波比为2.3721;当天线频率为0.894ghz时,电压驻波比为13.984;当天线频率为1.805ghz时,电压驻波比为2.2104;当天线频率为2.17ghz时,电压驻波比为2.5035;当天线频率为2.4ghz时,电压驻波比为1.448;当天线频率为2.5ghz时,电压驻波比为1.8047;当天线频率为2.69ghz时,电压驻波比为2.1115;当天线频率为5.15ghz时,电压驻波比为1.7728;当天线频率为5.85ghz时,电压驻波比为3.4431。同时,如表1-1所示,上述结构之通讯装置100之不同频率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功率之的对应关系。表1-1为频率和发射功率之的对应关系频率(mhz)发射功率(dbm)2412-3.592447-4.062472-4.715150-1.765500-1.475850-2.27lteb1-5.78lteb3-3.52lteb7-5.03lteb8-8.6lteb12-5.78lteb13-8.6lteb17-8.37lteb20-3.8lteb28-5.48因此,通过将天线结构40与第二框架36相邻设置,且与第二框架36电性连接,且第二框架36与电路板20的接地区域电性连接,以提高天线结构40的辐射效率,同时相机结构30和天线结构40整合设置于同一电路板20上,可提高通讯装置100集成化。请参看图5,其为第二实施方式之通讯装置500。通讯装置500包括壳体10、设置于壳体10内的电路板20、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4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相机结构30可部分通过壳体10外露,电路板20、天线结构4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收容于壳体10内。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4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设置于同一电路板2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讯装置500为手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讯装置500还可以为具有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等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壳体10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包括上壳体11以及与上壳体11相配合的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卡合固定以形成一密闭空间,以收容电路板20、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4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内设置还有处理器、存储器、电池、扬声器等通讯装置500运行所需要的电子组件(图未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也可通过螺丝锁固等其他方式固定为一体。电路板20大致呈平板状,其用于给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4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提供电信号。相机结构30设置于电路板20上,且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相机结构30包括第一镜头31、第二镜头32、第一框架34以及第二框架36。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具有相同朝向。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均可在拍摄状态和摄像状态进行切换。当处于拍摄状态时,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用于拍摄图片;当处于摄像状态时,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用于拍摄影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可同时处于拍摄状态以获取具有立体景深的图片,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也处于不同状态,例如第一镜头31处于拍摄状态且第二镜头32处于摄像状态,或者第一镜头31处于摄像状态且第二镜头32处于拍摄状态,以同时实现视讯和拍摄图像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可具有不同的焦距调整范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可具有相同的焦距调整范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中的至少一者可相对电路板转动,以调整与电路板20之间的夹角。第一框架34和第二框架36分离设置,且均与电路板20的接地区域电性连接。第一框架34包括四个第一侧壁341。四个第一侧壁341首尾依次连接以围成第一收容腔342。第一收容腔342用于收容第一镜头31。第二框架36包括四个第二侧壁361。四个第二侧壁361首尾依次连接以围成第二收容腔362。第二收容腔362用于收容第二镜头3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34和第二框架36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341和第二侧壁36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并排设置的凸起37。凸起37可与第一镜头31或第二镜头32相机相卡合,以定位收容于第一收容腔342的第一镜头31或第二收容腔362内的第二镜头32。优选地,第一侧壁341和第二侧壁361的内表面呈阶梯状,以承载放置于第一收容腔342的第一镜头31或第二收容腔362内的第二镜头32。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侧壁341和至少一个第二侧壁361开设有开口(图未标)。天线结构80设置于第一框架34和第二框架36之间,且与第一框架34电性连接。天线结构80包括支撑部81、第一天线83、第一延伸部87以及第二延伸部88。支撑部81架设于电路板20上。支撑部81包括上表面812和第一侧面813。上表面812与电路板20相背设置。第一侧面813垂直于第一框架34和第二框架36,且与电路板20垂直连接。第一天线83设置于上表面812。第一天线83大致呈工字状。第一延伸部87和第二延伸部88均设置于第一侧面813上。第一延伸部87靠近第一框架34设置,且延伸至第一框架34与第一侧面813相平行的第二侧壁361上。第一延伸部87通过第一框架34接地,以第一框架34对天线结构80的影响。第二延伸部88由靠近第二框架36的一侧向靠近第一框架34的方向延伸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81由塑料材质制成;第一天线83、第一延伸部87以及第二延伸部88由金属材料制成。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83、第一延伸部87以及第二延伸部88可呈其他形状,例如回形针形状、z字形等其他形状。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设置于电路板20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位于第一框架34和第二框架36之间。支撑部81架设于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用于与其他通讯装置500进行无线通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可以为wifi无线模组。请参阅图6,其为上述天线结构80设置于第一框架34和第二框架36之间的通讯装置500中天线发射频率与电压驻波比的波形图。其中,当天线频率为2.4ghz时,电压驻波比为2.1032;当天线频率为2.5ghz时,电压驻波比为2.8432。同时,如表1-2所示,上述结构之通讯装置500不同频率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功率之的对应关系。表1-2为频率和发射功率之的对应关系频率(mhz)发射功率(dbm)2402-4.52442-4.02482-4.2因此,通过将天线结构40与第一框架34相邻设置,且与第一框架34电性连接,且第二框架36与电路板20的接地区域电性连接,以提高天线结构80的辐射效率,同时相机结构30和天线结构80整合设置于同一电路板20上,可提高通讯装置500集成化。请参看图7,其为第三实施方式之通讯装置700。通讯装置700包括壳体10、设置于壳体10内的电路板20、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9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相机结构30可部分通过壳体10外露,电路板20、天线结构9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收容于壳体10内。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9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设置于同一电路板2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讯装置700为手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讯装置700还可以为具有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等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壳体10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包括上壳体11以及与上壳体11相配合的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卡合固定以形成一密闭空间,以收容电路板20、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9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内设置还有处理器、存储器、电池、扬声器等通讯装置700运行所需要的电子组件(图未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也可通过螺丝锁固等其他方式固定为一体。电路板20大致呈平板状,其用于给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9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提供电信号。相机结构30设置于电路板20上,且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相机结构30包括第一镜头31、第二镜头32、第一框架34以及第二框架36。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具有相同朝向。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均可在拍摄状态和摄像状态进行切换。当处于拍摄状态时,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用于拍摄图片;当处于摄像状态时,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用于拍摄影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可同时处于拍摄状态以获取具有立体景深的图片,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也处于不同状态,例如第一镜头31处于拍摄状态且第二镜头32处于摄像状态,或者第一镜头31处于摄像状态且第二镜头32处于拍摄状态,以同时实现视讯和拍摄图像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可具有不同的焦距调整范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可具有相同的焦距调整范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镜头31和第二镜头32中的至少一者可相对电路板转动,以调整与电路板20之间的夹角。第一框架34和第二框架36相连设置,且与电路板20的接地区域电性连接。第一框架34包括四个第一侧壁341。四个第一侧壁341首尾依次连接以围成第一收容腔342。第一收容腔342用于收容第一镜头31。第二框架36包括四个第二侧壁361和承载板364。四个第二侧壁361首尾依次连接以围成第二收容腔362。第二收容腔362用于收容第二镜头32。第一框架34中任意一个第一侧壁341与第二框架36中任意一个第二侧壁361部分或全部共用。承载板364大致呈平板状。承载板364用于承载天线结构40,且与天线结构4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34和第二框架36一体成型,且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341和第二侧壁36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并排设置的凸起37。凸起37可与第一镜头31或第二镜头32相机相卡合,以定位收容于第一收容腔342的第一镜头31或第二收容腔362内的第二镜头32。优选地,第一侧壁341和第二侧壁361的内表面呈阶梯状,以承载放置于第一收容腔342的第一镜头31或第二收容腔362内的第二镜头32。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侧壁341和至少一个第二侧壁361开设有开口(图未标)。天线结构90设置于电路板20上,且与第二框架36电性连接。天线结构90包括支撑部91、第一天线93、第二天线95、第三天线96、第一延伸部97、第二延伸部98以及第三延伸部99。支撑部91包括上表面912、第一侧面913以及第二侧面914。上表面912与电路板20相背设置。第一侧面913与第二框架36相垂直,且与电路板20垂直连接。第二侧面914与第二框架36相平行,且与电路板20垂直设置。第一天线93、第二天线95和第三天线96设置于上表面912上。第一天线93和第二天线95对称设置,第三天线96设置于第一天线93和第二天线95之间。第一延伸部97由第一天线93朝第一侧面913延伸而成。第一延伸部97靠近第二框架36设置。第一延伸部97大致呈l形。第二延伸部98和第三延伸部99由第二天线95朝第二侧面914延伸而成。第二延伸部98靠近第二框架36设置,第三延伸部99远离第二框架36设置。第二延伸部98大致呈l形。第三延伸部99大致呈长方体状,且与承载板364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91由塑料材质制成;第一天线93、第二天线95、第三天线96、第一延伸部97、第二延伸部98以及第三延伸部99由金属材料制成。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设置于电路板20上,且与天线结构90相邻设置。优选地,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9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三者依次呈一排设置。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用于与其他通讯装置700进行无线通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可以为wifi无线模组。优选地,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通过同轴连接线(图未示)与天线结构电性连接。请参阅图8,其为上述相机结构30、天线结构90以及第一无线通讯模组50三者依次呈一排设置的通讯装置700中天线发射频率与电压驻波比的波形图。其中,当天线频率为2.412ghz时,电压驻波比为1.8310;当天线频率为2.447ghz时,电压驻波比为1.8310;当天线频率为2.472ghz时,电压驻波比为1.815;当天线频率为5.15ghz时,电压驻波比为2.7828;当天线频率为5.5ghz时,电压驻波比为1.7987;当天线频率为5.85ghz时,电压驻波比为4.1434。同时,如表1-3所示,上述结构之通讯装置700不同频率的发射信号和发射功率之的对应关系。表1-3为频率和发射功率之的对应关系频率(mhz)发射功率(dbm)2412-4.852447-4.342472-4.615150-2.365500-2.085850-3.77因此,通过将天线结构90与第二框架36相邻设置,且与第二框架36电性连接,且第二框架36与电路板20的接地区域电性连接,以提高天线结构90的辐射效率,同时相机结构30和天线结构90整合设置于同一电路板20上,可提高通讯装置700集成化。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