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触发可控硅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743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光触发可控硅器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集成电路,具体是指一种光触发可控硅器件。



背景技术:

在日常应用中,通常需要用低压的逻辑电平来控制高压的功率输出,它们之间需要良好地隔离。

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图1中所示电路为光耦合器构成的可控硅开关电路。可控硅scr的触发电压取自电阻r,其大小由通过光电三极管的电流决定,直接由输入电压控制。该电路简单,控制端与输出端有可靠的电隔离,它可以实现较大电流的功率输出。

现有技术采用纵向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往往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没有电阻r,使得触发电流较大,抗干扰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利用npn管基区感光触发、触发电流小、导通电阻小、结构简单、占用版图面积小、隔离电压高的光触发可控硅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触发可控硅器件具有如下构成:

该光触发可控硅器件,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器件包括n型衬底,所述的n型衬底上设置有第一p型基区a、第二p型基区b、第三p型基区c以及p-型注入区;所述的第二p型基区b以及所述的第三p型基区c设置于所述的p-型注入区的两侧,且所述的p-型注入区分别与所述的第二p型基区b以及所述的第三p型基区c相连接;所述的第一p型基区a设置于所述的第二p型基区b的与所述的p-型注入区相对的一侧;

所述的第三p型基区c上设置有第一n+注入区n+a,且所述的第一n+注入区n+a位于所述的第三p型基区c内且靠近所述的p-型注入区的一侧;所述的第一n+注入区n+a与所述的第二p型基区b相连接;

所述的n型衬底的四周设置有第二n+型注入区n+b。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p型基区a与电学阳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p型基区b与电学阴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三p型基区c为用以接受光照后产生光电流的感光区。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n+注入区n+a与所述的第二p型基区b通过铝层相连接。

采用了该发明中的光触发可控硅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中的光触发可控硅器件触发电流小,结构简单,占用版图面积小,隔离电压高的优点。

(2)本发明为了实现高的隔离电压及降低封装难度,感光芯片与发光led封装在一个平面上,且感光区位于芯片边缘,光敏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光敏可控硅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触发可控硅器件的剖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光敏可控硅器件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光敏可控硅器件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光触发可控硅器件将p型扩散层设置在n型衬底上,将一块n型扩散层设计置在其中一块p型扩散层中。当红外光照射到p型扩散层时,将可控硅触发导通。本发明可控硅利用npn管基区感光触发,触发电流小,导通电阻小,结构简单,占用版图面积小,隔离电压高。

如图2和图3所示,该可控硅结构包含4层结构,其中底层为n-型衬底。第二层为设于n-衬底上的基区a、基区b及基区c。第三层为设于n-衬底上的p-区(电阻r),如图4所示,p-区设于基区b与基区c之间,并且与基区b与基区c相连接。第四层为n+层,其中n+a层设于基区c中并且布置于靠近电阻r的一侧,n+b层设于衬底n-层上。n+b层设于整个芯片的外围。

n+a与基区b通过铝线相连。

在该中结构中,基区a通过接触孔与铝层相连,并且被大面积的铝层所覆盖。n+a与基区b通过铝线相连,并且被大面积的铝层所覆盖,同时,这层铝也将基区c的四周覆盖。基区c中心没有被铝覆盖,它将作为感光区。

该结构中,基区a相当于整个结构的阳极。n+a与基区b通过铝线相连,相当于整个结构的阴极。

该结构中,如图3和图4所示,基区a相当于pnp1管及pnp2管的发射极;基区b相当于pnp2管的集电极;衬底相当于pnp1管及pnp2管的基极,同时也是npn管的集电极;基区c相当于npn管的基极,同时也是pnp2管的集电极;n+a相当于npn管的发射极;p-区相当于电阻r,它的两端与npn管的基极及pnp1管的集电极相连。

当感光区被红外光照射,将生成光生载流子。光生载流子流经电阻,使得npn管的基极电位升高,引发npn管导通,从而使可控硅导通。

应用时,阳极加高电平,阴极加低电平,感光区没有接受红外光照射时,该结构关闭,阳极和阴极之间没有电流通过。当感光区接受红外光的照射时,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

采用了该发明中的光触发可控硅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中的光触发可控硅器件触发电流小,结构简单,占用版图面积小,隔离电压高的优点。

(2)本发明为了实现高的隔离电压及降低封装难度,感光芯片与发光led封装在一个平面上,且感光区位于芯片边缘,光敏度高。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触发可控硅器件,其中包括N型衬底,N型衬底上设置有第一P型基区、第二P型基区、第三P型基区以及P-型注入区;第二P型基区以及第三P型基区设置于P-型注入区的两侧,且P-型注入区分别与第二P型基区以及第三P型基区相连接;第一P型基区设置于第二P型基区的与P-型注入区相对的一侧;第三P型基区上设置有第一N+注入区,且第一N+注入区位于第三P型基区内且靠近P-型注入区的一侧;第一N+注入区与第二P型基区相连接;N型衬底的四周设置有第二N+型注入区。采用该种结构的光触发可控硅器件,触发电流小,结构简单,占用版图面积小,隔离电压高,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辉;程学农;荆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29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