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离合器设备、尤其是多重离合器的接头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921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用于离合器设备、尤其是多重离合器的接头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离合器设备、尤其是多重离合器(Mehrfachkupplung)的接头单元,用于通过将第一耦联体与第二耦联体插接在一起可插接地连接至少一个第一传导区段与相应的第二传导区段,在所述第一耦联体上可连接相应的第一传导区段,并且在所述第二耦联体上可连接相应的第二传导区段,其中,所述接头单元能插入到耦联体中的容纳开口中并且为了构成在具有电导体的各传导区段之间的插入式连接而具有带有插头状和/或插座状的触点元件的电连接装置。此外,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这种接头单元的离合器设备。



背景技术:

文件EP2620688A2公开了一种具有各可插接在一起的耦联体的多重离合器,其具有用于能插入在其中的接头单元的容纳开口,这些接头单元在耦联体插接在一起时建立所涉及的各传导区段之间的连接。除了用于接头单元的容纳开口(这些接头元件与引导压力气体或流体的传导区段连接),在已知的多重离合器中还设有用于如下接头单元的容纳开口:这些接头单元具有电连接装置,以便在将各耦联体插接在一起时在各传导区段之间建立插入式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从该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设置用于连接各电的传导区段的接头单元,该接头单元的特点在于能够简单制造的、机械上牢固的构造方式。

按照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在其整体上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接头单元解决。

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本发明的重要特点在于,所述接头单元构成为具有一件式的套筒状的壳体的筒状物形式,该壳体具有容纳连接装置的通道。相对于现有技术已知的解决方案(其中,接头单元由各单独的元件构成,这些元件借助旋拧相互连接)而言,按照本发明的具有筒状的一件式壳体的构造方式能够实现更经济的成本更低的制造。此外,通过将所述接头单元构成一个统一的构件体,在使用所述接头单元时、在安装中简化了在所涉及的离合器设备中进行的操作过程和安装过程。此外,通过一件式地构成壳体,所述接头单元的特点在于机械上牢固的构造方式。

在下述实施例中:其中,电连接装置在触点元件没有超出通道的端部的情况下容纳在壳体中,所述触点元件优选受到保护以有效防止外部的(例如可能导致插脚弯曲的)力作用。

尤其有利的是,所述套筒状的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用于触点元件的连接装置具有由塑料制成的支承部件。这种塑料部件可例如通过与位于壳体的通道中的锁止件的卡锁来固定,从而经济地将连接装置安装到壳体中。

作为第一种接头单元,按照本发明的接头单元构成插头元件,该插头元件能插入到第一耦联体的容纳开口中。在该作为插头元件的构造结构中,所述连接装置在安装位置中面向第二耦联体的端部上具有插头状的触点元件。

在第二种类中,接头单元构成插座元件,该插座元件能插入到第二耦联体的容纳开口中。在此,连接装置在安装位置面向第一耦联体的端部上具有插座状的触点元件。由此,插头元件和插座元件在各耦联体插接在一起的情况下构成传导区段的电的插入式连接。

采用如下布置结构是有利的:为了连接所涉及的传导区段,插头元件在与插头状的触点元件相反的端部上具有插座状的触点元件,并且插座元件在与插座状的触点元件相反的端部上具有插头状的触点元件。由此,连接元件构成所谓的中间插头,该中间插头为了连接传导区段一方面具有插座另一方面具有插头,使得又能以简单的方式借助插入式连接实现各传导区段的连接。

在尤其有利的实施例中,不仅在插头元件中、而且也在插座元件中,所述壳体在安装位置中面向相对置的耦联体的端部上分别这样成型,使得所述壳体在两个耦联体插接在一起时可伸缩地合拢。因此,在耦联状态中,插头元件和插座元件的触点元件通过贯穿两个耦联体的套筒包围和支撑。为了能够可伸缩地彼此插接,所述插头元件在具有插头状的触点元件的端部上具有在台阶处下沉的渐缩的内圆柱形的端部区域。在搭接渐缩的端部区域的端部上,所述插座元件在具有插座状的触点元件的端部上具有圆柱形区段,该圆柱形区段具有这样的内径,该内径与插头元件的渐缩的端部区域的外径相匹配,并且在内端部上在径向朝内突出的凸肩上过渡到通道的连接部。

在该构造方案中,当插头元件的渐缩的端部区域的轴向长度与插座元件的圆柱形区段的轴向长度这样相互匹配,使得在各耦联体插接在一起时并且在插头元件和插座元件的壳体可伸缩地合拢时,插座元件的壳体的端部贴靠在插头元件的台阶上并且插头元件的渐缩的端部区段的端部贴靠在插座元件的圆柱形区段的凸肩上时,所述壳体在可伸缩地合拢的状态中彼此轴向贴靠并且由此防止在耦联体的相应的容纳开口中相对彼此的方向上的轴向运动。

有利的是,所述在第一耦联体和第二耦联体中的容纳开口以及插头元件和插座元件的壳体外侧的形状能够这样成型,使得它们能够从耦联体的面向相应对置的耦联体的端部出发插入到相配的容纳开口中。为了在此使插头元件和插座元件在各耦联体插接在一起时并且在壳体在端侧相互贴靠时固定在明确的轴向位置中,足够的是,所述插头元件和插座元件的壳体在外侧分别具有径向突出的至少一个壳体部件,该至少一个壳体部件与容纳开口的壁的设计结构共同作用地规定壳体在一个方向上的轴向位置。

此外,采用这样的布置结构是有利的:插头元件和插座元件的径向突出的壳体部件与设置在所涉及的容纳开口的内壁上的纵槽共同作用地规定用于壳体的旋转位置。由此确保,在各耦联体插接在一起时,插头元件的插头状的触点元件(如插脚)以运行可靠的方式建立与插座元件的插座状的触点元件的插入式连接。

本发明的主题根据权利要求15还包括具有按照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接头单元的离合器、尤其是多重离合器。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如下:

图1示出多重离合器的纵剖视图,该多重离合器具有按照本发明的接头单元,其中示出离合器的在仅部分插接在一起的位置中的耦联体;

图2示出相对于图1以更大比例示出的纵剖视图,其中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以插头元件的形式的接头单元的实施例;

图3示出与图2相应的按照本发明的以插座元件的形式的接头单元的实施例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第一耦联体3和第二耦联体5的多重离合器1,所述第一耦联体和第二耦联体可插接在一起,以便同时借助插入式连接将各传导区段(在附图中未示出)相互耦联,所述传导区段连接在耦联体3和5上。在图1中,耦联体3和5示出在仅部分插接在一起的位置中。在进一步合拢到插接在一起的耦联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耦联体5以其圆柱形的端部部件7到达贴靠在第一耦联体3的搭接的外侧11的止挡肩9上)中之后,所述耦联体3和5能够借助锁紧螺母13相互固定。该锁紧螺母搭接在第一耦联体3的外侧上突出的环状法兰15,在该环状法兰上在一侧存在止挡肩9。在此,锁紧螺母13与第二耦联体5的端部部件7上的外螺纹17接合。

多重离合器1在涉及耦联体3的构造方式以及构成在耦联体中的用于接头单元的容纳开口的方面与现有技术相应,如其在已经提及的文件EP2620688A2中公开的那样。这也适用于在图1中以19和21标记的用于传导区段的接头单元的构造方式,所述传导区段引导能流动的介质、例如压力空气或流体,使得这些从所提及的文件中已知的构造元件的描述能够限定重要的细节。除了该已知的接头单元之外,在一些设置在相对于离合器轴线对中的圆周线上的容纳开口中(例如设置有八个)设置按照本发明的接头单元,其中,在第一耦联体3中的接头单元以23标识并且构成为插头元件。在第二耦联体5中的接头单元以25标识并且构成为插座元件。

在设置用于能流动的介质的接头单元中,在图1的剖视图中可见在耦联体3中的接头单元19和在耦联体5中接头单元21。如示出的那样,两个接头单元19、21都具有用于传导接头的外部的壳体元件27以及通过旋拧与该壳体元件连接的第二壳体元件29。在该壳体元件中分别可移动有阀体31,该阀体通过阀弹簧33预紧到所示出的闭合位置中,在该闭合位置中,其在阀座35上密封。在耦联体3和5进一步插接在一起时,通过阀体31的相互贴靠导致相应的阀克服阀弹簧33的闭合力而打开。

在图2中单独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接头单元的构成为插头元件23的实施例。如可见的那样,该插头元件23具有筒状物的形式,包括一件式的金属的以套筒形式的壳体37,该壳体在其外侧具有圆柱形的壁区段并且在内侧具有通道39,该通道也具有圆柱形的内壁部段。壳体37可从耦联器1内侧出发、即从朝向第二耦联体5的侧出发插入到容纳开口41中,该容纳开口在第一耦联体3中贯穿地构成。防止从安装位置朝向离合器1的外侧方向的移动,所述壳体37在外侧具有径向突出的壳体部件43,该壳体部件在安装位置中贴靠在构成在容纳开口41的内壁上的台阶45上。为了使插入的壳体37固定在正确的旋转位置中,所述壳体37具有另外的径向突出的壳体部件47,该壳体部件具有V形的横截面并且构成倾斜延伸的边缘49,壳体部件47由此在插入过程中进入构成在容纳开口37的内壁中的纵槽51中,以便固定该旋转位置。在安装状态中位于外部的端部53的附近,位于壳体壁的环状槽中的O形环55构成用于密封容纳开口37。

在另外的端部57附近,所述壳体37的外侧在台阶59处过渡到渐缩的圆柱形的端部区域61中,在该端部区域处、在该端部57的附近,环状槽构成为用于支撑另外的O形环64。

在壳体37的通道39内部设置有电连接装置63。该连接装置具有用于触点元件的由塑料制成的支承部件65和66,这些触点元件为了在壳体37的端部57和53上构成插入式连接是可接近的。在图2中示出的作为插头元件23的连接元件的构造中,所述支承部件65具有插脚67的环,在此仅示出其中一个,并且出于清楚性原因省去另外的设置在一个圆周线上的七个插脚。在端部57上可接近的插脚67在耦联体3和5插接在一起时构成与构成为插座元件25的接头单元连接的插入式连接,连接装置63的另外的支承部件66具有插座状的以插座69的形式的触点元件的相应的构造,其中又仅示出八个插座中的一个环。所配的支承部件66可从端部53出发插入到通道39中,其中,其以圆周的环状法兰70贴靠在通道39的台阶71上,并且防止朝向另外的支承部件65的方向的轴向移动而固定。该另外的支承部件通过在通道39的锁止鼻72上的卡锁来固定,以防止朝向端部57方向的轴向运动。在相反侧上,支承部件65和66经由导体棒73相互连接,该导体棒也构成在插脚67和插座69之间的电连接。作为通道39的密封,在支承部件65的环状槽中设置有O形环75。

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构成为插座元件25的接头单元(如插头元件23)也从离合器1的内侧出发能插入到在第二耦联体5中的相配的容纳开口42中。套筒状的一件式的具有通道39的壳体37以及设置在其中的连接装置63在尺寸和整体上与图2的插头元件23相应,从而只要是相同的零件就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如上面那样,为了固定轴向位置以及旋转位置而突出的壳体部件43或47设置为与容纳开口42的内壁的相应的设计结构共同作用。然而,重要的区别在于,在端部76(该端部在安装位置中在内侧位于离合器1中)上,圆柱形区段77构成在壳体37的通道39中,该圆柱形区段构成一种内圆柱体,其内径与插头元件23的渐缩的端部区域61的外径相匹配。因此,在耦联体3和5插接在一起时,插头元件23的端部区域61和圆柱形区段77可伸缩地合拢,其中,O形环64构成插座元件25的圆柱形区段77的内侧的密封。同时,端部57在完全插接在一起的状态下以凸肩79贴靠在内圆柱形区段77的端部上。

在离合器1的插接在一起的状态下,可伸缩地合拢的构成为插头元件23和插座元件25的接头单元实际上构成中间插头,其中,为了连接所涉及的传导区段,在外侧上具有一方面插头元件23的插座69并且另一方面插座元件25的插脚6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