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用卡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920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用卡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用卡槽,更详细地涉及通过变更用以检测卡或卡托完全地插入到卡槽的卡插入确认端子的结构,以提高卡或卡托的插入稳定性,并通过在端子间的接触部形成摩擦发生区间,以去除氧化膜或杂质等,从而能够确保稳定的通电性的电子装置用卡槽。



背景技术:

便携终端等电子装置在将存储有联系人的如电话号码等各种个人信息等的各种卡(存储卡或SIM卡)插入于卡槽的状态下使用。卡的插入方式有仅插入卡的方式和以将卡搭载于另外的卡托的状态下插入的方式。

这样的卡槽设有卡插入确认端子,其用以检测卡或卡托被完全地插入。通常,卡插入确认端子由检测端子及开关端子所构成,上述检测端子在插入卡或卡托时与卡或卡托的前端接触,上述开关端子在完全地插入卡或卡托时,检测端子被挤向后方并与之接触。

具有上述结构的卡插入确认端子揭示于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228837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和美国授权专利第7,865,210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的共同之处在于:当插入卡或卡托时检测端子被挤向后方后与开关端子接触。检测端子自身具有弹性力,使得检测端子在插入卡或卡托时被挤向后方,然后在取出卡或卡托时恢复到原状态。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的情况下,由于插入卡或卡托时被挤向后方的检测端子自身具有弹性力,因此卡或卡托持续地受到来自检测端子的取出方向上的力。由此,卡或卡托可能会向外廓凸出,导致卡或卡托和装置外廓之间产生台阶。

此外,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接触部之间产生氧化膜或杂质侵入等,这会引起接点不良而导致通电性变得不稳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228837号(2013.02.15.公告)

专利文献2:美国授权专利第7,865,210号(2011.01.04.授权)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如前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卡或卡托的插入稳定性的电子装置用卡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卡槽的端子间接触部形成摩擦发生区间,以能够去除氧化膜或杂质等的电子装置用卡槽。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优选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用卡槽,包括:检测端子,其设置于壳体的插入空间内,在插入卡或卡托时被卡或卡托按向下方;以及,开关端子,其在壳体上设置于检测端子的下方并与检测端子接触;检测端子包括固定部分和按压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固定于壳体,所述按压部分与所述固定部分连接并位于壳体的插入空间内,通过与卡或卡托接触而被按向下方并与开关端子接触;在按压部分中,与固定部分连接并以悬臂梁形态移动的部分相比,与卡或卡托接触的部分的位置更低地形成,或者与卡或卡托接触的部分的自身高度与壳体的底面厚度相同或更小地形成。

并且,检测端子可包括:第一壳体固定部,其作为固定于壳体的后端部的固定部分;第一接触部,其在壳体的插入空间内的后方部分沿两侧方向较长地设置,自身具有弹性力,其一端与第一壳体固定部连接,另一端构成所述按压部分而能够与开关端子接触;按压导向部,其在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离开的位置向前方朝下倾斜地形成,以引导插入的卡或卡托沿着倾斜面滑动并按压第一接触部,其构成按压部分。

并且,当卡或卡托沿着按压导向部滑动并按压第一接触部时,第一接触部的越靠近另一端的部分越沿斜线方向朝下倾斜地被按压。

并且,第一接触部可包括:连接面,其与第一壳体固定部连接;向下倾斜面,其从连接面向下倾斜地弯曲;以及,向上倾斜面,其从向下倾斜面向上倾斜地弯曲。

并且,开关端子可包括:第二壳体固定部,其固定于壳体;以及,第二接触部,其从第二壳体固定部向上倾斜地弯曲。

并且,在壳体的插入空间内表面形成有卡位凸部,该卡位凸部用以卡住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的上表面以防止其向上翘起,从而在未插入卡或卡托时使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间隔保持恒定。

并且,与卡或卡托接触的按压导向部的位置比以悬臂梁形态移动的固定点即第一接触部中与第一壳体固定部连接的部分更低地设置,或者按压导向部的自身高度与壳体的底面厚度相同或更小地形成,以防止按压导向部的端部被按压而位于比壳体的底面更低的位置,导致该端部与PCB(印制电路板)接触使该PCB受损。

本发明的优选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用卡槽,其包括:检测端子,其设置于壳体的插入空间内,当卡或卡托插入于插入空间时,被所述卡或卡托按向下方;以及,开关端子,其在所述壳体的插入空间内设置于所述检测端子的上部,随着所述检测端子被按向下方,与所述检测端子的接触被解除。

并且,所述检测端子在被所述卡或卡托按压的按压部分的端部可形成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向后方朝上倾斜地形成,所述开关端子形成有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向前方朝下倾斜地形成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接触,;当所述检测端子被所述卡或卡托按向下方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形成摩擦发生区间,以去除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上形成的氧化膜或杂质。

并且,当所述检测端子被按向下方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可沿着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倾斜面移动,使得与所述检测端子的按压位移相比,沿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倾斜区间移动的所述检测端子与所述开关端子的摩擦位移更大。

并且,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向上倾斜角度可大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向下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一接触部的边角摩擦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倾斜面。

并且,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向上倾斜角度可小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向下倾斜角度,以使所述第二接触部的边角摩擦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倾斜面。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用卡槽带来以下效果。

第一、本发明在插入卡或卡托时,使检测端子被卡或卡托按向下方并与开关端子接触,自身具有弹性力的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在卡或卡托被向上翘起的方向即厚度方向上产生力。由此,卡或卡托在取出方向上不受到力,从而无需担忧卡或卡托和装置外廓之间产生台阶,并且,由于采用增大与用以遮盖壳体的金属外壳的摩擦力的过盈配合的插入方式,因此大幅提高插入稳定性。

第二、本发明通过构成检测端子的按压导向部,插入卡或卡托时能够容易地按压第一接触部;在第一接触部中,被卡或卡托按压的部分相比,与开关端子接触的部分形成于向端部侧离开的位置,因此与以往的检测端子相比,与开关端子的接触面积增大,由此,即使卡或卡托的厚度变厚,也能够保持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接触稳定性。

第三、本发明通过壳体上形成的卡位凸部,使检测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保持水平状态,并与开关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保持恒定间隔,从而能够大幅地减小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之间的短路(Short)不良率。

第四、本发明将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设置为,在插入卡或卡托时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位于卡或卡托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的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位于卡或卡托的前方的卡槽相比,能够使卡槽的整体尺寸小型化。

第五、本发明在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接触部形成倾斜区间,使得端子边角刮擦接触面以产生摩擦,由此,即使在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接触部之间产生氧化膜或杂质侵入等而导致通电不良,也能够通过将氧化膜或杂质去除来使通电性稳定化以防止产生接点不良。

第六、本发明在检测端子被按向下方时,检测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沿着开关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倾斜面移动,因此,与检测端子500的按压位移相比,沿第一接触部530和第二接触部620之间的倾斜区间移动的检测端子600与开关端子的接触位移更大,从而能够通过摩擦发生区间的最大化来增强通电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用卡槽中插入卡或卡托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壳体上设有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间隔保持恒定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4是检测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开关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插入卡或卡托前检测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开关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之间的间隔保持恒定的情形的图。

图7是示出插入卡或卡托的过程中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互接触的情形的图。

图8是示出壳体和检测端子的比率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检测端子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用卡槽的壳体上设有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11是检测端子的立体图。

图12是开关端子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随着卡或卡托的插入而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接触解除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4是示出检测端子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通过检测端子的组装在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接触部形成摩擦发生区间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6是示出当检测端子被按向下方时检测端子的边角摩擦开关端子的倾斜面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7是示出随着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接触部倾斜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间的摩擦发生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电子装置用卡槽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用卡槽中插入卡或卡托的情形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是示出用以遮盖壳体的金属外壳被省略的状态的立体图。其中,用以构成卡槽的壳体100具有插入空间110,其用以插入卡或卡托1的前方和被金属外壳所遮盖的上方开放。

插入空间110的底面设有与卡接触的接触端子200,插入空间110内后方部分设有包括检测端子300和开关端子400,检测端子300和开关端子400作为卡插入确认端子用以在插入卡或卡托1时对该插入进行检测。

图2是示出壳体上设有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情形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间隔保持恒定的情形的立体图,图4是检测端子的立体图,图5是开关端子的立体图。

壳体100的插入空间110内的后方部分以上下设有作为卡插入确认端子用以检测卡或卡托1的插入的检测端子300和开关端子400。

在卡或卡托1插入插入空间110的过程中,卡或卡托1向下按压检测端子300以使其与开关端子400接触,从而识别出插入空间110内插入有卡或卡托1。由此,检测端子300和开关端子400以上下进行接触,使得卡或卡托1不受到检测端子300的取出方向上的力,从而无需担忧卡或卡托1和装置外廓之间产生台阶。

即,当检测端子300和开关端子400处于相互被分开的状态时,识别为卡或卡托1未被插入或未被插入到顶,当检测端子300和开关端子400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时,识别为卡或卡托1在插入空间110内被完全地插入到顶。

检测端子300自身具有弹性力,从而被卡或卡托1弹性按压,开关端子400自身也具有弹性力,从而与检测端子300弹性接触。

检测端子300包括第一壳体固定部310、第一接触部320及按压导向部330。

第一壳体固定部310夹设置于壳体100的后端部上形成的夹槽(未图示)而被固定,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模塑成型(molding)一体地形成于壳体100。

第一接触部320在插入空间110内的后方部分沿两侧方向较长地设置并自身具有弹性力,其一端一体地连接于第一壳体固定部310,另一端与开关端子400接触。这样的第一接触部320包括:连接面321,其与第一壳体固定部310一体地连接;向下倾斜面322,其从连接面321向下倾斜地弯曲;以及,向上倾斜面323,其从向下倾斜面322向上倾斜地弯曲。向上倾斜面323的端部与开关端子400接触。

按压导向部330在从第一接触部320的另一端,即从向上倾斜面323的端部离开的位置向前方朝下倾斜地形成,以引导插入插入空间110内的卡或卡托1沿着该按压导向部330的倾斜面滑动并按压第一接触部320。

开关端子400包括第二壳体固定部410和第二接触部420。

第二壳体固定部410通过模塑成型一体地成型于壳体100。

第二接触部420从第二壳体固定部410向上倾斜地弯曲并自身具有弹性力。第二接触部420的端部与检测端子300接触。

插入空间110的底面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贯通部120,以使第二接触部420位于该贯通部120时可以上下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连接有第二接触部420的第二壳体固定部410的一部分也位于贯通部120。

另外,插入空间110的内表面凸出形成有卡位凸部130,其用以在未插入卡或卡托1时防止检测端子300的第一接触部320向上翘起,从而使第一接触部320和开关端子400的第二接触部420的间隔保持恒定。

在检测端子300的第一接触部320卡住于卡位凸部130之前,第一接触部320如图2所示向上倾斜地设置,当按压第一接触部320使之如图3所示那样卡住于卡位凸部130时,第一接触部320保持水平状态并与第二接触部420保持恒定间隔。由此,能够大幅地减小检测端子300和开关端子400之间的短路(Short)不良率。

图6是示出插入卡或卡托前检测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开关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之间的间隔保持恒定的情形的图,图7是示出插入卡或卡托的过程中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互接触的情形的状态图。

如上所述,在第一接触部320卡住于卡位凸部130的状态下,第一接触部320如图6所示那样保持水平状态的同时与第二接触部420的间隔保持恒定。此时,第二接触部420处于向上倾斜地设置的状态。

当插入卡或卡托1而按压第一接触部320时,如图7所示,第一接触部320被向下倾斜地按压,通过第一接触部320的端部和第二接触部420的端部相互接触而进一步被按压。最终被按压的情形是,第一接触部320处于向下倾斜的状态,第二接触部420处于水平状态,两个接触部320、420的端部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

如图6所示,在第一接触部320被卡或卡托1按压之前,从第一接触部320向前方朝下倾斜地形成的按压导向部330的端部与第一接触部320相比位于更低的位置。由此,当插入卡或卡托1时,卡或卡托1沿着按压导向部330的上部倾斜面滑动,并间接地按压第一接触部320,进一步插入而直接接触于第一接触部320的上表面,从而直接地按压第一接触部320。

在第一接触部320被卡或卡托1按压的过程中,第一接触部320沿斜线方向向下倾斜地被按压,因此,端部接触部分处于未与卡或卡托1接触的状态。

另外,在第一接触部320中,与卡或卡托1直接接触的部分相比,未与卡或卡托1直接接触并且与开关端子400接触的部分更靠近端部侧形成,由此,当第一接触部320被卡或卡托1按压时,与开关端子400接触的部分的移动量(A+α)更大。由此,即使因卡或卡托1的厚度较厚而检测端子300被按压的距离相对减小,与以往的检测端子相比,检测端子300与开关端子400的接触面积也增大,从而能够保持第一接触部320和第二接触部420的接触稳定性。

图8是示出壳体和检测端子的比率的剖面图。

构成检测端子300的按压导向部330位于壳体100的插入空间底面上形成的贯通部120内。由此,当插入卡或卡托1而按压检测端子300时,作为被按压的部分的按压导向部330在贯通部120内下降。此时,如果按压导向部330的端部被按压而位于比壳体100的底面低的位置,则该端部与PCB(印制电路板)接触而可能会损坏PCB,因此,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与卡或卡托1接触的部分的位置优选地比以悬臂梁形态移动的固定点即第一接触部320的连接面321更低,或者使按压导向部330的高度H1与壳体100的底面厚度H2相同或更小。

图9是示出检测端子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构成检测端子300的第一接触部320具有一次弯曲的形状。即,第一接触部320可由连接面321和向下倾斜面322所构成,上述连接面321与第一壳体固定部310一体地连接,上述向下倾斜面322从连接面321向下方倾斜地弯曲。

检测端子300的形状可以有多样。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用卡槽的壳体上设有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情形的立体图,图11是检测端子的立体图,图12是开关端子的立体图。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用卡槽可在壳体100的插入空间110内的后方部分以上下具有检测端子500和开关端子600,检测端子500和开关端子600作为卡插入确认端子用以检测卡或卡托1的插入。

在卡或卡托1插入插入空间110内的过程中,卡或卡托1向下按压检测端子500以解除该检测端子500与开关端子600的接触,从而识别出插入空间110内插入有卡或卡托1。由此,检测端子500和开关端子600上下接触,使得卡或卡托1不受到检测端子500的取出方向上的力,从而无需担忧卡或卡托1和装置外廓之间产生外廓台阶。

即,当检测端子500和开关端子600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时,识别为卡或卡托1未被插入或未被插入到顶,当检测端子500和开关端子600处于未相互接触而分开的状态时,识别为卡或卡托1在插入空间110内被完全地插入到顶。

检测端子500自身具有弹性力,使得当卡或卡托1插入壳体100的插入空间110时,其被卡或卡托1向下方弹性按压。

检测端子500可包括第一壳体固定部510、片簧部520、第一接触部530及按压导向部540。

第一壳体固定部510夹设置于壳体100的后端部上形成的夹槽(未图示)而被固定,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模塑成型而一体地形成于壳体100。

片簧部520是被卡或卡托1按压的按压部分,其在壳体100的插入空间110内的后方部分沿两侧方向较长地设置,自身具有弹性力。片簧部520的一端一体地连接于第一壳体固定部510,另一端上设有后述的第一接触部530以与开关端子600接触。这样的片簧部520可包括:连接面521,其与第一壳体固定部510一体地连接;向下倾斜面522,其从连接面521向下倾斜地弯曲;以及,向上倾斜面523,其从向下倾斜面522向上倾斜地弯曲。

第一接触部530在片簧部520的另一端,即向上倾斜面523的端部,向后方朝上倾斜地弯曲形成,以便与后述的开关端子600的第二接触部620接触。

按压导向部540在从片簧部520的另一端,即向上倾斜面523的端部,向第一壳体固定部510侧方向被离开恒定距离的位置向前方朝下倾斜地形成,以引导插入插入空间110内的卡或卡托1沿着该按压导向部540的倾斜面滑动并向下方按压片簧部520。

开关端子600设置于检测端子500的上部,随着检测端子500被卡或卡托1按向下方,其与检测端子500的接触被解除。

开关端子600可包括第二壳体固定部610和第二接触部620。

第二壳体固定部610通过模塑成型而一体地成型于壳体100的后端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夹设置于壳体100的后端部上形成的夹槽(未图示)而被固定。

第二接触部620从第二壳体固定部610向前方朝下倾斜地弯曲形成,以便与检测端子500的第一接触部530接触。

插入空间110的底面形成有上下贯通的贯通部120,以使检测端子500的第一接触部530和按压导向部540位于该贯通部120中可以上下发生弹性变形。并且,连接有第一接触部530及按压导向部540的片簧部520的一部分也位于贯通部120。

构成检测端子500的按压导向部540位于壳体100的插入空间110底面上形成的贯通部120内。由此,当插入卡或卡托1而按压检测端子500时,作为被按压的部分的按压导向部540在贯通部120内下降。此时,当按压导向部540的端部被按压而位于比壳体100的底面低的位置时,该端部与PCB接触而可能会损坏PCB,因此,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与卡或卡托1接触的部分的位置优选地位于比以悬臂梁形态移动的固定点即片簧部520的连接面521更低,或者使按压导向部540的高度与壳体100的底面厚度相同或更小。

图13是示出随着卡或卡托的插入而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接触解除的状态的剖面图。

如图13(a)所示,当检测端子300的第一接触部530和开关端子400的第二接触部620处于相互接触的状态时,识别为卡或卡托1未被插入或未被插入到顶。

如图13(b)所示,当卡或卡托1插入于壳体100的插入空间110时,检测端子500被卡或卡托1按压而向下方移动。具体而言,在检测端子500的片簧部520被卡或卡托1按压之前,从片簧部520向前方朝下倾斜地形成的按压导向部540的端部位于比片簧部520更低的位置。由此,当插入卡或卡托1时,卡或卡托1沿着按压导向部540的上部倾斜面滑动并间接地按压片簧部520,进一步插入时直接接触于片簧部520的上表面而直接按压片簧部520。

在检测端子500的片簧部520被卡或卡托1按向下方的过程中,检测端子500的第一接触部530和开关端子600的第二接触部620的接触被解除。如上所述,当检测端子500和开关端子600未相互接触而分开时,识别为卡或卡托1在插入空间110内未被完全地插入到顶。

图14是示出检测端子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如图14所示,构成检测端子500的片簧部520也可以以平坦的悬臂梁形态所构成。即,片簧部520形成为不具有弯曲部分的平坦一字形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检测端子500的形状可以有多样。

图15是示出通过检测端子的组装在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接触部形成摩擦发生区间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6是示出当检测端子被按向下方时检测端子的边角摩擦开关端子的倾斜面的状态的剖面图。

如图15及图16所示,当检测端子500被卡或卡托1按向下方时,在检测端子500的第一接触部530和开关端子600的第二接触部620之间形成摩擦发生区间W,由此,即使在检测端子500和开关端子600的接触部之间产生氧化膜或杂质侵入而导致通电不良,也能够通过将氧化膜或杂质去除而保证通电稳定性,从而防止发生接点不良。

具体而言,在检测端子500与开关端子600的接触部形成倾斜区间,以使端子边角刮擦接触面以产生摩擦。并且,为了构成摩擦产生结构,在组装工序中需要向检测端子500施加扭曲力。例如,检测端子500在组装前的位置①不产生扭曲力,在组装后的位置②产生检测端子500的扭曲恢复力。具体而言,因X方向上的检测端子500的组装前初始位置和组装后最终位置的位置差ΔX而产生X方向扭曲力,并且因Z方向上的检测端子500的组装前初始位置和组装后最终位置的位置差ΔZ而产生Z方向扭曲力,由此,沿箭头方向(参照图15的箭头)产生检测端子500的扭曲恢复力。借助这样的扭曲力,即使检测端子500向-Z方向移动,检测端子500的第一接触部530边角530a也沿着开关端子600的第二接触部620倾斜面620b移动,从而在检测端子500和开关端子600的接触部之间产生摩擦。

并且,当检测端子500向下方(-Z)移动时,第一接触部530边角530a沿着开关端子600的第二接触部620倾斜面620b移动,因此,与检测端子500的按压位移相比,第一接触部530和第二接触部620之间的倾斜区间形成的第一接触部530与开关端子600的接触位移更大,从而能够通过摩擦发生区间的最大化来增强通电稳定性。

图17是示出随着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的接触部倾斜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检测端子和开关端子间的摩擦发生状态的剖面图。

如图17(a)所示,通过使检测端子500的第一接触部530的向上倾斜角度θ1比开关端子600的第二接触部620的向下倾斜角度θ2更大,能够使检测端子500的第一接触部530边角530a与开关端子600的第二接触部620倾斜面620b发生摩擦。

并且,如图17(b)所示,也可以通过使检测端子500的第一接触部530的向上倾斜角度θ1比开关端子600的第二接触部620的向下倾斜角度θ2更小,能够使开关端子600的第二接触部620的边角620a与检测端子500的第一接触部530的倾斜面530b发生摩擦。

如上所述,以优选的实施例为基础对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用卡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特定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