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69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包括金属盖板(7)和金属盒体(9),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盒体(9)的四壁分别设有1个SMA接头(5);4个SMA接头(5)分别记为:PLO端口、P1端口、P2端口、PHO端口,其中,PLO端口与PHO端口相对,P1端口位于PLO端口与PHO端口连线的右侧、P2端口位于PLO端口与PHO端口连线的左侧;

在金属盒体(9)内设有微带板;在微带板上设有隔直电容(1)、微波二极管(2)、导带(4)、和电阻(6);具体连接关系为:

通过导带(4)将P2端口经过1个隔直电容(1)分别与1个电阻(6)、2个微波二极管(2)相连;

通过导带(4)将靠近P2端口的2个微波二极管(2)分别与PLO端口、PHO端口相连接;

通过导带(4)将P1端口经过1个隔直电容(1)分别与1个电阻(6)、2个微波二极管(2)相连;

通过导带(4)将靠近P1端口的2个微波二极管(2)分别与PLO端口、PHO端口相连接;

通过导带(4)将靠近P2端口的电阻(6)与靠近P1端口的电阻(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2个隔直电容(1),依次称为左侧隔直电容C2、右侧隔直电容C1

设有4个微波二极管(2),依次称为左侧第一微波二极管V2、左侧第二微波二极管V3、右侧第一微波二极管V1、右侧第二微波二极管V4

设有2个电阻(6),依次称为左侧电阻R2、右侧电阻R1

设有9个导带(4),依次称为左侧第一导带、左侧第二导带、左侧第三导带、左侧第四导带、右侧第一导带、右侧第二导带、右侧第三导带、右侧第四导带、中部导带;具体连接关系为:

P2端口依次经过左侧第三导带、左侧隔直电容C2、左侧第二导带、左侧电阻R2、中部导带、右侧电阻R1、右侧第二导带、右侧隔直电容C1、右侧第三导带,与P1端口相连接;

左侧第二导带分别与左侧第一微波二极管V2的一端、左侧第二微波二极管V3的一端相连接;左侧第一微波二极管V2的另一端经左侧第一导带与PLO端口相连接;左侧第二微波二极管V3的另一端经左侧第四导带与PHO端口相连接;

右侧第二导带分别与右侧第一微波二极管V1的一端、右侧第二微波二极管V4的一端相连接;右侧第一微波二极管V1的另一端经右侧第一导带与PLO端口相连接;右侧第二微波二极管V4的另一端经右侧第四导带与PHO端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PLO端口与PHO端口共线;P1端口与P2端口共线;P1端口与P2端口之间的连线与PLO端口与PHO端口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PLO端口与PHO端口之间的连线与P1端口与P2端口之间连线的中分线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隔直电容C2、左侧第一微波二极管V2、左侧第二微波二极管V3、左侧第一导带、左侧第二导带、左侧第三导带、左侧第四导带、左侧电阻R2,与右侧隔直电容C1、右侧第一微波二极管V1、右侧第二微波二极管V4、右侧第一导带、右侧第二导带、右侧第三导带、右侧第四导带、右侧电阻R1,相对于PLO端口与PHO端口之间的连线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第三导带、左侧隔直电容C2、左侧第二导带、左侧电阻R2、中部导带、右侧电阻R1、右侧第二导带、右侧隔直电容C1、右侧第三导带均安装在P1端口与P2端口之间的连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第一导带、左侧第二导带、左侧第三导带、左侧第四导带、右侧第一导带、右侧第二导带、右侧第三导带、右侧第四导带、中部导带均为直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直电容(1)为50V-0.1uF;微波二极管(2)负责对微波信号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微波二极管(2)的工作带宽不小于P-S波段、反向隔离度不小于12dB、插入损耗小于0.2dB;电阻(6)为100Ω以上的微波功率电阻;导带与微带板之间的拉脱力不小于15N。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直电容(1)的型号为0805;电阻(6)的型号均为81-7008TC-100-5;导带与微带板之间的结合力不低于接地铜箔与微带板的结合力,且导带的驻波小于1.2。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频段分配合路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螺钉组(3)将微带板固定在金属盒体(9)中;通过沉头螺钉(8)将金属盒体(9)与金属盖板(7)连接在一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