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605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三维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显示面板一般是通过时分方式来显示三维图像的。

在上述传统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显示三维图像时,用户需要佩戴三维眼镜才能观看到三维图像。

当用户在不佩戴三维眼镜时,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混合为一体的二维图像,而无法看到三维图像。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装置,其能使得用户在不佩戴三维眼镜的情况下观看到三维图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洞阵列,所述第一凹洞阵列包括至少两第一凹洞,所述第一凹洞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处;棱镜板,所述棱镜板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处,所述棱镜板上设置有至少两棱镜条,至少两所述棱镜条以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棱镜条为条状的棱镜,所述棱镜条用于将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左眼图像所对应的光线和右眼图像所对应的光线分别朝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传输,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背的表面;开关器件层,所述开关器件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开关器件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处,所述开关器件层的至少一部分填充所述第一凹洞;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开关器件层上;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设置在所述阳极层上;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发光材料层上;电子注入层,所述电子注入层设置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阴极层,所述阴极层设置在所述电子注入层上;盖板。

在上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所述基板还设置有第二凹洞阵列,所述第二凹洞阵列包括至少两第二凹洞,所述第二凹洞位于所述外围区域处。

在上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密封胶构件,所述密封胶构件设置在所述外围区域处,所述密封胶构件在所述外围区域处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基板接触,所述密封胶构件用于在所述外围区域处密封所述盖板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胶构件中混合有结构巩固颗粒,所述结构巩固颗粒用于加强所述密封胶构件的结构强度;所述密封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填充所述第二凹洞。

在上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所述结构巩固颗粒为陶瓷颗粒。

在上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至少两所述棱镜条沿垂直于所述棱镜条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以阵列的形式排列。

一种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数据驱动电路;扫描驱动电路;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与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洞阵列,所述第一凹洞阵列包括至少两第一凹洞,所述第一凹洞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处;棱镜板,所述棱镜板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处,所述棱镜板上设置有至少两棱镜条,至少两所述棱镜条以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棱镜条为条状的棱镜,所述棱镜条用于将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左眼图像所对应的光线和右眼图像所对应的光线分别朝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传输,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背的表面;开关器件层,所述开关器件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开关器件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处,所述开关器件层的至少一部分填充所述第一凹洞;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开关器件层上;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设置在所述阳极层上;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发光材料层上;电子注入层,所述电子注入层设置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阴极层,所述阴极层设置在所述电子注入层上;盖板;所述开关器件层中的开关器件与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和所述数据驱动电路连接。

在上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所述基板还设置有第二凹洞阵列,所述第二凹洞阵列包括至少两第二凹洞,所述第二凹洞位于所述外围区域处。

在上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密封胶构件,所述密封胶构件设置在所述外围区域处,所述密封胶构件在所述外围区域处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基板接触,所述密封胶构件用于在所述外围区域处密封所述盖板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胶构件中混合有结构巩固颗粒,所述结构巩固颗粒用于加强所述密封胶构件的结构强度;所述密封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填充所述第二凹洞。

在上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所述结构巩固颗粒为陶瓷颗粒。

在上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至少两所述棱镜条沿垂直于所述棱镜条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以阵列的形式排列。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使得用户在不佩戴三维眼镜的情况下观看到三维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2和图3为图1中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框图,图2和图3为图1中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数据驱动电路101、扫描驱动电路102、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3,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与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连接。

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提供三维图像数据信号,所述三维图像数据信号包括左眼图像信号和右眼图像信号,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提供扫描信号。

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主面板201和棱镜板202。所述主面板包括基板301、开关器件层302、阳极层303、空穴注入层304、空穴传输层305、发光材料层306、电子传输层307、电子注入层308、阴极层309。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洞阵列,所述第一凹洞阵列包括至少两第一凹洞,所述第一凹洞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处;

棱镜板,所述棱镜板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表面处,所述棱镜板上设置有至少两棱镜条,至少两所述棱镜条以阵列的形式排列,所述棱镜条为条状的棱镜,所述棱镜条用于将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左眼图像所对应的光线和右眼图像所对应的光线分别朝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传输,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背的表面;

开关器件层,所述开关器件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开关器件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处,所述开关器件层的至少一部分填充所述第一凹洞;

阳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在所述开关器件层上;

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设置在所述阳极层上;

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空穴注入层上;

发光材料层,所述发光材料层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

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层设置在所述发光材料层上;

电子注入层,所述电子注入层设置在所述电子传输层上;

阴极层,所述阴极层设置在所述电子注入层上;

盖板;

所述开关器件层中的开关器件与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和所述数据驱动电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所述基板还设置有第二凹洞阵列,所述第二凹洞阵列包括至少两第二凹洞,所述第二凹洞位于所述外围区域处。

在本发明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所述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

密封胶构件,所述密封胶构件设置在所述外围区域处,所述密封胶构件在所述外围区域处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基板接触,所述密封胶构件用于在所述外围区域处密封所述盖板与所述基板之间的缝隙,所述密封胶构件中混合有结构巩固颗粒,所述结构巩固颗粒用于加强所述密封胶构件的结构强度;

所述密封胶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填充所述第二凹洞。

在本发明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所述结构巩固颗粒为陶瓷颗粒。

在本发明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至少两所述棱镜条沿垂直于所述棱镜条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以阵列的形式排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发明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包括棱镜板,所述棱镜板用于将所述左眼图像所对应的光线和所述右眼图像所对应的光线分别往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传输(折射),即,所述棱镜板用于将所述左眼图像所对应的光线和所述右眼图像所对应的光线分别传输到用户的左眼和右眼,因此可以使得用户在不佩戴三维眼镜的情况下观看到三维图像。

为了防止所述棱镜板与所述主面板发生位置偏移,本发明的三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包括位置校正器。

所述位置校正器包括基准固定部和校正移动部,所述基准固定部与所述校正移动部活动连接。所述基准固定部固定在所述主面板的侧边,所述校正移动部与所述棱镜板相连。

所述位置校正器还包括位置偏差值检测器和控制器,所述位置偏差值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位置偏差值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棱镜板与所述主面板之间的位置偏差值,并根据所述位置偏差值生成检测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校正移动部。

所述校正移动部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校正所述棱镜板相对所述主面板的位置。

所述校正移动部包括驱动马达和齿轮。所述马达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棱镜板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用于产生作用力,并通过所述齿轮将所述作用力施加至所述棱镜板,以使所述棱镜板在所述作用力的作用下移动。

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二表面处的边缘部设置有滑动导轨,所述棱镜板朝向所述基板的一面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棱镜板上的位置与所述滑动导轨在所述基板上的位置对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导轨相卡设。

其中,所述滑动导轨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棱镜条所在的直线垂直。

所述棱镜板用于在所述作用力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动导轨相对所述基板移动。

所述盖板的边缘部还设置有包覆构件,所述包覆构件由所述盖板的边缘部延伸并弯折而成。所述包覆构件包覆所述位置校正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动导轨上还设置有至少两第一锁扣齿,至少两所述第一锁扣齿以阵列的形式排列。

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第二锁扣齿。所述第二锁扣齿锁扣于相邻两所述第一锁扣齿之间。

所述第一锁扣齿的第一齿尖部和所述第二锁扣齿的第二齿尖部均设置为圆角状。

相邻两所述第一锁扣齿的所述第一齿尖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棱镜条的宽度的比值处于10%至40%的范围内,例如,所述比值为10%、13%、16%、19%、22%、25%、28%、31%、34%、37%、40%。

所述第一锁扣齿和所述第二锁扣齿均由导电材料制成。在所述第一锁扣齿和所述第二锁扣齿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锁扣齿在所述第一锁扣齿上所卡设的不同位置与不同的电阻值对应。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锁扣齿和所述第二锁扣齿输送预定电流,并用于检测流经所述第一锁扣齿和所述第二锁扣齿的所述预定电流的变化值,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变化值计算所述棱镜板与所述基板的相对位置调整值。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相对位置调整值和所述检测信号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