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低温性通信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051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低温性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为保障电缆的安全使用,应确保电缆于其适用环境范围内使用,当电缆处于其适用患急性温度范围内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电缆的保护层会随着缆芯的形变而发生相适应的形变,以保障电缆的质量以及使用安全;当电缆处于超出其适应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条件下,会加速其保护层的老化、变形甚至断裂、焦化甚至引起冥火导致火灾造成危险。在一些极度环境中使用,例如极寒、极热的环境中,对电力信号输送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尤其是电缆需要适应更为严苛的环境条件,需要具备更好的耐高低温性能。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低温性通信电缆,通过改进内、外护套的材料配方,来提高内、外护套的耐高低温性能,使整个电缆的耐高低温性能提高,以满足于更苛刻的温度环境中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高低温性通信电缆,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护套、钢带铠装层、内护套、隔热层、编织屏蔽层、若干股绞合绝缘芯线,所述绞合绝缘芯线之间设有阻燃填充带,所述绞合绝缘芯线由绕包聚酯带包覆,所述绞合绝缘芯线与所述绕包聚酯带之间填充有油膏,所述绞合绝缘芯线外部包覆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套均为聚酯膜层,按照重量份数计,聚酯膜层材料配方中包括:所述交联剂和聚丙烯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所述交联剂和聚丙烯酸酯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酸酯;所述偶联剂和氟硅橡胶发生偶联反应获得偶联氟硅橡胶、所述偶联剂和硅钙镁粉发生偶联反应获得偶联硅钙镁粉。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将交联聚丙烯、交联聚丙烯酸酯、偶联氟硅橡胶、偶联硅钙镁粉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投入挤出机中,得到聚酯粒料,制备通信电缆时,将聚酯粒料作为外护套和内护套原料挤出。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交联剂包括外交联剂和内交联剂,所述外交联剂在温度为180℃~220℃、辐照离子量为20~50KeV/nm的条件下与聚丙烯酸酯交联反应获得所述交联聚丙烯酸酯,所述内交联剂在温度150℃~180℃、辐照离子量为20~50KeV/nm的条件下与聚丙烯交联反应获得所述交联聚丙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对所述氟硅橡胶表面进行处理,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所述氟硅橡胶重量的0.5%,铝酸酯偶联剂对氟硅橡胶表面处理的方法为:将铝酸酯偶联剂稀释在液体石蜡中,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5,然后将氟硅橡胶浸泡在铝酸酯偶联剂的稀释液中,搅拌、静置后真空干燥;铝酸酯偶联剂对所述硅钙镁粉表面进行处理,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所述硅钙镁重量的1%,铝酸酯偶联剂对硅钙镁表面处理的方法为:将铝酸酯偶联剂稀释在液体石蜡中,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然后将硅钙镁粉加入铝酸酯偶联剂稀释液中,搅拌充分混合后真空干燥。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绞合绝缘芯线的绝缘层中包含有所述聚酯膜层的材料。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阻燃填充带中包含有所述聚酯膜层的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通信电缆内、外护套均采用聚酯膜层,聚酯膜层配方中聚丙烯、聚丙烯酸酯、交联剂、氟硅橡胶、硅钙镁粉、偶联剂,聚丙烯能够提高整体树脂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交联后的聚丙烯、交联后的聚丙烯酸酯能够极大的提高树脂的耐高低温特性;氟硅橡胶具有高耐热性、耐寒性、耐气候老化性,偶联剂处理后的氟硅橡胶提高了氟硅橡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硅钙镁粉具有高刚度和强度,偶联剂处理后的硅钙镁粉提高了硅钙镁粉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使得聚酯膜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高低温特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外护套,20-钢带铠装层,30-内护套,40-隔热层,50-编织屏蔽层,60-绞合绝缘芯线,70-阻燃填充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耐高低温性通信电缆,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护套10、钢带铠装层20、内护套30、隔热层40、编织屏蔽层50、若干股绞合绝缘芯线60,所述绞合绝缘芯线60之间设有阻燃填充带70,所述绞合绝缘芯线60由绕包聚酯带包覆,所述绞合绝缘芯线60与所述绕包聚酯带之间填充有油膏,所述绞合绝缘芯线60外部包覆有绝缘层。在实施例1中,上述外护套10、内护套30为聚酯膜层,所述绞合绝缘芯线60的绝缘层中包含有所述聚酯膜层的材料,所述阻燃填充带70中包含有所述聚酯膜层的材料。聚酯膜层的材料配方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中聚酯膜层的材料配方组份含量(重量份)聚丙烯45聚丙烯酸酯65交联剂0.5氟硅橡胶1硅钙镁1偶联剂0.01其中,所述交联剂和聚丙烯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所述交联剂和聚丙烯酸酯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酸酯;所述偶联剂和氟硅橡胶发生偶联反应获得偶联氟硅橡胶、所述偶联剂和硅钙镁粉发生偶联反应获得偶联硅钙镁粉。将交联聚丙烯、交联聚丙烯酸酯、偶联氟硅橡胶、偶联硅钙镁粉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投入挤出机中,得到聚酯粒料,制备通信电缆时,将聚酯粒料作为外护套和内护套原料挤出。具体的,交联剂包括外交链接和内交联剂,所述外交联剂在温度为180℃~220℃、辐照离子量为20~50KeV/nm的条件下与聚丙烯酸酯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酸酯,所述内交联剂在温度150℃~180℃、辐照离子量为20~50KeV/nm的条件下与聚丙烯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具体的,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对所述氟硅橡胶表面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偶联氟硅橡胶,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所述氟硅橡胶重量的0.5%,铝酸酯偶联剂对氟硅橡胶表面处理的方法为:将铝酸酯偶联剂稀释在液体石蜡中,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5,然后将氟硅橡胶浸泡在铝酸酯偶联剂的稀释液中,搅拌、静置后真空干燥;铝酸酯偶联剂对所述硅钙镁粉表面进行处理获得偶联硅钙镁,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所述硅钙镁重量的1%,铝酸酯偶联剂对硅钙镁表面处理的方法为:将铝酸酯偶联剂稀释在液体石蜡中,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然后将硅钙镁粉加入铝酸酯偶联剂稀释液中,搅拌充分混合后真空干燥。实施例2实施例2中的电缆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聚酯膜层材料配方如下表2所示:表2实施例2中聚酯膜层的材料配方组份含量(重量份)聚丙烯30聚丙烯酸酯80交联剂1氟硅橡胶5硅钙镁5偶联剂0.05其中,所述交联剂和聚丙烯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所述交联剂和聚丙烯酸酯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酸酯;所述偶联剂和氟硅橡胶发生偶联反应获得偶联氟硅橡胶、所述偶联剂和硅钙镁粉发生偶联反应获得偶联硅钙镁粉。将交联聚丙烯、交联聚丙烯酸酯、偶联氟硅橡胶、偶联硅钙镁粉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投入挤出机中,得到聚酯粒料,制备通信电缆时,将聚酯粒料作为外护套和内护套原料挤出。具体的,交联剂包括外交链接和内交联剂,所述外交联剂在温度为180℃~220℃、辐照离子量为20~50KeV/nm的条件下与聚丙烯酸酯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酸酯,所述内交联剂在温度150℃~180℃、辐照离子量为20~50KeV/nm的条件下与聚丙烯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具体的,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对所述氟硅橡胶表面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偶联氟硅橡胶,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所述氟硅橡胶重量的0.5%,铝酸酯偶联剂对氟硅橡胶表面处理的方法为:将铝酸酯偶联剂稀释在液体石蜡中,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5,然后将氟硅橡胶浸泡在铝酸酯偶联剂的稀释液中,搅拌、静置后真空干燥;铝酸酯偶联剂对所述硅钙镁粉表面进行处理获得偶联硅钙镁,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所述硅钙镁重量的1%,铝酸酯偶联剂对硅钙镁表面处理的方法为:将铝酸酯偶联剂稀释在液体石蜡中,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然后将硅钙镁粉加入铝酸酯偶联剂稀释液中,搅拌充分混合后真空干燥。实施例3实施例3中的电缆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聚酯膜层材料配方如下表3所示:表3实施例3中聚酯膜层的材料配方组份含量(重量份)聚丙烯37聚丙烯酸酯50交联剂0.75氟硅橡胶3硅钙镁3偶联剂0.03其中,所述交联剂和聚丙烯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所述交联剂和聚丙烯酸酯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酸酯;所述偶联剂和氟硅橡胶发生偶联反应获得偶联氟硅橡胶、所述偶联剂和硅钙镁粉发生偶联反应获得偶联硅钙镁粉。将交联聚丙烯、交联聚丙烯酸酯、偶联氟硅橡胶、偶联硅钙镁粉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投入挤出机中,得到聚酯粒料,制备通信电缆时,将聚酯粒料作为外护套和内护套原料挤出。具体的,交联剂包括外交链接和内交联剂,所述外交联剂在温度为180℃~220℃、辐照离子量为20~50KeV/nm的条件下与聚丙烯酸酯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酸酯,所述内交联剂在温度150℃~180℃、辐照离子量为20~50KeV/nm的条件下与聚丙烯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具体的,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对所述氟硅橡胶表面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偶联氟硅橡胶,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所述氟硅橡胶重量的0.5%,铝酸酯偶联剂对氟硅橡胶表面处理的方法为:将铝酸酯偶联剂稀释在液体石蜡中,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5,然后将氟硅橡胶浸泡在铝酸酯偶联剂的稀释液中,搅拌、静置后真空干燥;铝酸酯偶联剂对所述硅钙镁粉表面进行处理获得偶联硅钙镁,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所述硅钙镁重量的1%,铝酸酯偶联剂对硅钙镁表面处理的方法为:将铝酸酯偶联剂稀释在液体石蜡中,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然后将硅钙镁粉加入铝酸酯偶联剂稀释液中,搅拌充分混合后真空干燥。本发明的通信电缆内、外护套均采用聚酯膜层,聚酯膜层配方中聚丙烯、聚丙烯酸酯、交联剂、氟硅橡胶、硅钙镁粉、偶联剂,聚丙烯能够提高整体树脂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交联后的聚丙烯、交联后的聚丙烯酸酯能够极大的提高树脂的耐高低温特性;氟硅橡胶具有高耐热性、耐寒性、耐气候老化性,偶联剂处理后的氟硅橡胶提高了氟硅橡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硅钙镁粉具有高刚度和强度,偶联剂处理后的硅钙镁粉提高了硅钙镁粉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使得聚酯膜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高低温特性。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