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圈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447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线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绕线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723190a”名称为“一种电感线圈的制作方法”,该发明描述了将金属片加工成两端带有引脚的长条片进行绕制成电感线圈,其中金属片是通过冲压、化学腐蚀、激光切割、放电加工或快慢走丝线割来完成。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1310514205,名称为“一种线圈的制作方法”,该专利描述了导线和加固绝缘带同向异步绕制在骨架上,其中线圈为均为有规则的排布方式。

这种规则的线圈一般是通过绕制、线割、冲压等加工方式来制作,一般都是针对有固定间隙的线圈的常用制作方法。然而,这些加工方法若用来加工不规则间隙的线圈却有很大的难度。目前,加工不规则间隙的线圈多用数控cnc或者模具冲压成型的方法制作,制作周期长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圈加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不规则间隙的线圈的制作周期长且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绕线圈加工装置,包括: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台和输料组件,输料组件能够直线往复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台上;绕线机构,绕线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台、绕线模具组件、导料构件、两个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两个第一滑轨平行且间隔地固定在第二支撑台上,第二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滑轨上,且第二滑轨能够沿第一滑轨移动,绕线模具组件能够沿第二滑轨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上,且绕线模具组件能够绕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导料构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台上,导料构件的第二端与绕线模具组件的上表面接触;其中,输料组件上的线料经导料构件导向后压入绕线模具组件上的压线槽内以形成所需绕线圈。

可选地,送料机构还包括第三滑轨,第三滑轨固定在第一支撑台上,输料组件包括滑块、安装板和绕线筒,滑块能够移动地设置在第三滑轨上,安装板设置在滑块上,绕线筒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上。

可选地,第三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滑轨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滑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部分滑块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三滑轨上,另一部分滑块设置在另一个第三滑轨上。

可选地,送料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定安装板在第三滑轨上的移动范围的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位于安装板的两侧。

可选地,导料构件包括支撑块、悬梁和导向轴,支撑块固定在第二支撑台上,悬梁的第一端固定在支撑块上,导向轴设置在悬梁的第二端上,线料沿悬梁延伸。

可选地,悬梁上设置有护线结构,线料位于护线结构中。

可选地,导料构件还包括轴套和螺旋弹簧,悬梁的第二端开有安装孔,轴套安装在安装孔内,导向轴穿过轴套后通过螺母固定在悬梁上,螺旋弹簧套在导向轴上并压缩在导向轴和轴套之间。

可选地,绕线模具组件包括定位座及依次层叠设置的出料板、仿形板、导向板,定位座连接在第二滑轨上,出料板、仿形板和导向板均位于定位座的放置空间内,仿形板上开有所需绕线圈的线圈形状的模具通槽,导向板上开有与模具通槽相对且形状相同的导向通槽,且导向轴穿过导向通槽后延伸进模具通槽内。

可选地,绕线模具组件还包括防回弹片,防回弹片夹设仿形板与导向板之间,防回弹片上开有与模具通槽相对且形状相同的防弹通槽,防弹通槽的槽宽小于模具通槽的槽宽。

可选地,导向轴上套有绕导向轴的轴线转动的轴承,轴承的外壁与导向通槽的槽壁、防弹通槽的槽壁相接触。

本发明中,通过绕线模具组件预设的绕线圈形状来绕制各种不规则形状、不规则间隙的所需绕线圈,并且经由导料构件对线料进行牵导,从而快速且准确地绕制所需绕线圈,不仅制作不规则形状、不规则间隙的所需绕线圈的制作周期大大缩小,而且由于线料能够确保绕制过程不折断,废品率下降,因而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绕线圈加工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绕线圈加工装置的实施例的绕线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绕线圈加工装置的实施例的导料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完成绕线之后的所需绕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0、送料机构;11、第一支撑台;

12、输料组件;13、第三滑轨;

14、限位块;20、绕线机构;

21、第二支撑台;22、绕线模具组件;

23、导料构件;24、第一滑轨;

25、第二滑轨;100、所需绕线圈;

120、线料;121、滑块;

122、安装板;123、绕线筒;

221、定位座;222、出料板;

223、仿形板;224、导向板;

225、防回弹片;2330、轴承;

231、支撑块;232、悬梁;

233、导向轴;234、轴套;

235、螺旋弹簧;236、螺母;

2230、模具通槽;2240、导向通槽;

2250、防弹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绕线圈加工装置包括送料机构10和绕线机构20,其中,送料机构10包括第一支撑台11和输料组件12,绕线机构20包括第二支撑台21、绕线模具组件22、导料构件23、两个第一滑轨24和第二滑轨25,输料组件12能够直线往复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支撑台11上,两个第一滑轨24平行且间隔地固定在第二支撑台21上,第二滑轨25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滑轨24上,且第二滑轨25能够沿第一滑轨24移动,绕线模具组件22能够沿第二滑轨25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滑轨25上,且绕线模具组件22能够绕其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导料构件2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台21上,导料构件23的第二端与绕线模具组件22的上表面接触,并且,输料组件12上的线料120经导料构件23导向后压入绕线模具组件22上的压线槽内以形成所需绕线圈100。

通过输料组件12进行线料输送,在输送线料过程中,输料组件12随着绕线位置的变换在第一支撑台11上往复直线移动以适应输送线料的角度,从而避免线料弯折过度而导致下料折断,输出的线料在导料构件23的牵引下根据绕线模具组件22中预设的绕线圈的形状进行绕制线圈,通过第一滑轨24、第二滑轨25以及绕线模具组件22自身转动进行绕线位置的不断变换,最终绕制形成所需绕线圈100。

应用本发明的绕线圈加工装置,通过绕线模具组件22预设的绕线圈形状来绕制各种不规则形状、不规则间隙的所需绕线圈100,并且经由导料构件23对线料进行牵导,从而快速且准确地绕制所需绕线圈100,不仅制作不规则形状、不规则间隙的所需绕线圈100的制作周期大大缩小,而且由于线料能够确保绕制过程不折断,废品率下降,因而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送料机构10还包括第三滑轨13,第三滑轨13固定在第一支撑台11上,输料组件12即是沿第三滑轨13进行直线往复移动来适应绕制所需绕线圈100过程中的绕制位置变换,其中,输料组件12包括滑块121、安装板122和绕线筒123,滑块121能够移动地设置在第三滑轨13上,安装板122设置在滑块121上,绕线筒123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122上。输料组件12在第三滑轨13上无需提供驱动力,在绕制所需绕线圈100过程随着线料在其输出过程中与所需绕线圈100的绕制位置变换的适应牵引即可沿着第三滑轨13滑移。

为了保持输料组件12在滑移过程的稳定性,第三滑轨13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第三滑轨13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滑块1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滑块121的数量设置为4个,两个滑块121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三滑轨13上,另外两个滑块121设置在另一个第三滑轨13上,如此,便能够保证绕线筒123在转动同时并沿第三滑轨13左右滑移的平稳性,提高绕制所需绕线圈100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输料组件12在第三滑轨13上滑移过程中,通过分别位于安装板122的两侧的限位块14对输料组件12的安装板122在第三滑轨13上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其中,两个限位块14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台11的台面上,从而防止输料组件12由于滑移过度而掉落出第一支撑台1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导料构件23包括支撑块231、悬梁232和导向轴233,支撑块231固定在第二支撑台21上,悬梁232的第一端固定在支撑块231上,导向轴233设置在悬梁232的第二端上,线料120由悬梁232的第一端沿悬梁232延伸到达悬梁232的第二端,然后沿着导向轴233延伸至绕线模具组件22以进行绕线操作。在该绕线圈加工装置中,导料构件23为固定构件,在绕制所需绕线圈100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位置固定,通过悬梁232对线料进行直线牵引。进一步地,悬梁232上设置有护线结构,线料120位于护线结构中,这样能够保证线料在走线过程中不会发生走位情况,保证线料120能够准确地绕制到位。

如图2所示,在导料构件23的输出线料120的端部上,导料构件23还包括轴套234和螺旋弹簧235,悬梁232的第二端开有安装孔,轴套234安装在安装孔内,导向轴233穿过轴套234后通过螺母236固定在悬梁232上,并且利用双螺母236进行防脱落锁紧,螺旋弹簧235套在导向轴233上并压缩在导向轴233和轴套234之间,这样导向轴233便能够在轴套234内上下移动以调整导向轴233伸出悬梁232的长度,从而调整导向轴233的端部相对于绕线模具组件22之间的相对位置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绕线模具组件22。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绕线模具组件22包括定位座221及依次层叠设置的出料板222、仿形板223、导向板224。定位座221连接在第二滑轨25上,出料板222、仿形板223和导向板224均位于定位座221的放置空间内。定位座221的放置空间为矩形空间,为了在绕制完成所需绕线圈100之后能够方便地托起出料板222,因此,定位座221的一个方角被设计成开口形式以方便托起出料板222。出料板222、仿形板223和导向板224均为矩形板,通过四个角处的定位通孔上插接定位销定位层叠,并且在定位座221的另外三个角上也相应地开有插接孔,以经各个定位销插入该插接孔定位。仿形板223上开有所需绕线圈100的线圈形状的模具通槽2230,导向板224上开有与模具通槽2230相对且形状相同的导向通槽2240,且导向轴233穿过导向通槽2240后延伸进模具通槽2230内。在绕制所需绕线圈100过程中,导向轴233在导向通槽2240内实现导向,并将线料120压入仿形板223的模具通槽2230内,最终形成所需绕线圈100。

在本实施例中,绕线模具组件22还包括防回弹片225,防回弹片225夹设仿形板223与导向板224之间,防回弹片225上开有与模具通槽2230相对且形状相同的防弹通槽2250,防弹通槽2250的槽宽小于模具通槽2230的槽宽。导向轴233依次穿过导向通槽2240、防弹通槽2250后插入模具通槽2230中,在将线料120压入模具通槽2230之后,由于防弹通槽2250的槽宽小于模具通槽2230的槽宽(实际上,防弹通槽2250的槽宽小于线料120的线宽),因此,线料120被限制在模具通槽2230中无法弹出。在本实施例中,防回弹片225应用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材料制作,例如应用硅胶板、橡胶板或硅橡胶复合材料等,这样线料120挤压通过防弹通槽2250之后,线料120自身的回弹力无法克服防回弹片225的弹性力而阻挡回弹。

具体地,导向轴233上套有绕导向轴233的轴线转动的轴承2330,轴承2330的外壁与导向通槽2240的槽壁、防弹通槽2250的槽壁相接触。在绕制所需绕线圈100过程中,工作人员转动绕线模具组件22进行绕线,此时,轴承2330沿着导向通槽2240的槽壁、防弹通槽2250的槽壁转动,减小导向轴233所受的摩擦力使得绕线运动更加顺畅。

应用本实施例的绕线圈加工装置进行线圈绕制,首先将线料120从绕线筒123中拉出,使线料120通过导料构件23,然后从导向轴233的端部延伸出来,并将线料120的头部放置在仿形板223中间处的所需绕线圈100的起始位置,通过压线块将线头固定住(压线块可通过螺钉连接在仿形板223上),然后转动绕线模具组件22,导向轴233的端部将线料压入模具通槽2230内,并通过第一滑轨24、第二滑轨25以及绕线模具组件22自身转动完成绕线过程的位置变换。

在更换不同的绕线模具组件之后,由于各个板件存在厚度尺寸不相同,因而通过套在导向轴233上的螺旋弹簧235压缩伸长的弹性变形来适应绕线模具组件22的厚度变化,使得该绕线圈加工装置能够针对不同绕线模具组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