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4886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持续发展,器件特征线宽越来越小,由此带来了很多小尺寸效应、如短沟道效应等,使得集成电路的功耗持续上升。另外,由于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空间应用对集成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述问题使得传统的CMOS集成电路面临更多的挑战。例如如何消除栓锁效应(Latch-up),以及消除高能粒子产生的离化效应等。这些挑战催生了一种新的衬底材料:绝缘层上硅(Silicon On Insulator,SOI)。

SOI材料可以实现集成电路中元器件的介质隔离,超薄SOI衬底能很好地解决短沟道效应、闩锁效应及高能粒子离化效应,从而可有效降低集成电路的功耗。

但是,在得到SOI衬底过程中,有可能会应用到氧化/去除氧化层的方法;在氧化过程中,在衬底硅中会产生大量的自间隙硅原子,这些自间隙硅原子在其后的掺杂工艺中,会极大地影响杂质的扩散行为,如增强扩散,使杂质的扩散系数产生数量级上的变化等,从而将影响杂质的分布,继而影响器件的特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并可与现有的集成电路平面工艺相兼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其方法简便、可靠,并可与现有的集成电路平面工艺完全兼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其具有顶层硅层;

步骤S02: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源区;

步骤S03:对位于有源区的顶层硅层进行H+注入处理,以使H与顶层硅层中的自间隙硅原子结合,形成Si-H对;

步骤S04:对注入处理后的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高温热处理,以使Si-H对中的自间隙硅原子快速扩散至Si-SiO2界面和/或Si-空气界面。

优选地,步骤S03中,进行H+注入处理时的注入剂量为1010~1014cm-2

优选地,步骤S04中,进行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400~800℃。

优选地,步骤S04中,进行高温热处理的时间为1~30分钟。

优选地,所述半导体衬底采用SOI衬底。

优选地,所述有源区具有隔离结构。

优选地,所述隔离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定义有源区,在有源区的边界形成用于隔离的沟槽结构,通过氧化方法在沟槽中填充SiO2,去除所述半导体衬底顶层硅层表面多余的SiO2,形成隔离结构。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对位于有源区的半导体衬底顶层硅层进行H+注入处理,使进入硅层中的H与自间隙硅原子结合,形成Si-H对,其在较低温度下也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可使自间隙硅原子能较快地扩散至Si-SiO2界面或Si-空气界面;本发明采用H+注入的方法,使H能直接进入有源区的硅层中,从而降低了后续的热处理温度,节省了工艺成本,减少了工艺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衬底硅片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流程图;

图2-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根据图1的方法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时的工艺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为了清楚地表示本发明的结构以便于说明,特对附图中的结构不依照一般比例绘图,并进行了局部放大、变形及简化处理,因此,应避免以此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来加以理解。

在以下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流程图;同时,请参考图2-图3,图2-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根据图1的方法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时的工艺步骤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消除有源区中自间隙硅原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步骤S01: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其具有顶层硅层。

请参阅图2。首先,可采用一个具有顶层硅层的半导体衬底,例如,可采用一个标准SOI衬底10。所述SOI衬底10包括底层硅层11、SiO2埋氧层12、顶层硅层13;这种超薄的衬底结构能很好地解决短沟道效应、闩锁效应及高能粒子离化效应,从而可有效降低集成电路的功耗。

执行步骤S02: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有源区。

接着,可采用常规集成电路平面工艺,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0上定义出有源区(即图示的衬底横向区域);然后在所述有源区形成隔离结构(图略)。

隔离结构的具体制作方法可包括:在定义的有源区的边界通过光刻、刻蚀工艺形成用于将有源区进行隔离的沟槽结构,停止在SiO2埋氧层12;然后,可通过氧化方法在沟槽中填充SiO2;之后,可通过化学机械研磨方法或其他图形化方法,去除顶层硅层13表面多余的SiO2材料,形成隔离结构。隔离结构所包围的区域即为有源区。也可采用其他公知方法形成有源区及其隔离结构。

执行步骤S03:对位于有源区的顶层硅层进行H+注入处理,以使H与顶层硅层中的自间隙硅原子结合,形成Si-H对。

如图2所示,可采用常规工艺方式,对位于有源区的顶层硅层13进行H+注入处理。采用本发明方法形成的Si-H对,在较低温度下也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可以提高自间隙硅原子在后续高温热处理时的扩散速度,使顶层硅层中的自间隙硅原子能较快地扩散至Si-SiO2界面或Si-Air(Si-空气)界面。

较佳地,进行H+注入处理时的注入剂量可为1010~1014cm-2

执行步骤S04:对注入处理后的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高温热处理,以使Si-H对中的自间隙硅原子快速扩散至Si-SiO2界面和/或Si-空气界面。

请参阅图2。可采用常规工艺方式,对注入处理后的所述半导体衬底进行高温热处理。经过高温热处理后,顶层硅层13中的自间隙硅原子已通过扩散大量减少甚至得到消除,从而形成不具有或少量具有自间隙硅原子的高温热处理后顶层硅层13’。从而在其后的掺杂工艺中,可有效避免因自间隙硅原子的存在对杂质扩散行为的影响,确保了器件的特性。

通常,只有在高温下(例如1050℃以上),H才可有效地扩散至硅中;当采用本发明H+注入的方法时,可使H能直接进入到有源区的顶层硅层中,并形成Si-H对,从而可降低后续的高温热处理温度,以及减少高温热处理的时间,并可以使Si-H对中的自间隙硅原子快速扩散至Si-SiO2界面和/或Si-空气界面。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节省工艺成本,减少工艺时间,并可有效降低硅片应力。

较佳地,进行高温热处理的温度可明显低于常规的处理温度,例如可以降低至400~800℃,时间也可以缩短为1~30分钟。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对位于有源区的半导体衬底顶层硅层进行H+注入处理,使进入硅层中的H与自间隙硅原子结合,形成Si-H对,其在较低温度下也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可使自间隙硅原子能较快地扩散至Si-SiO2界面或Si-空气界面;本发明采用H+注入的方法,使H能直接进入有源区的硅层中,从而降低了后续的热处理温度,节省了工艺成本,减少了工艺时间,同时也降低了衬底硅片的应力。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