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立式装配的折角卷铁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729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立式装配的折角卷铁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和互感器用的铁心,尤其是一种适于立式装配的折角卷铁心。



背景技术:

现有折角卷铁心的技术,是由若干层硅钢片框组成的,框和框间紧密叠积。一般为取向硅钢,磁通可以沿着硅钢片轧制方向,充分发挥卷铁心的优势。一般框为矩形,在各边的转角处形成切角。

按照每个框剪断数量,一般分为单切口和双切口两大类,如图1和图2所示。

折角卷铁心目前常用的三相三柱结构,如图3-图5所示,分为内外回路双切口,内外回路单切口,内回路单切口、外回路双切口。一般采用卧式装配,但对于容量稍大的油浸式和干式的变压器用的铁心,卧式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工作效率低,产品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方便装配、工作效率高、保证产品性能的适于立式装配的折角卷铁心,解决了对于容量稍大的油浸式和干式的变压器用的铁心,采用卧式装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适于立式装配的折角卷铁心,由多个双切口硅钢片层层紧密叠积而成,各双切口硅钢片呈矩形结构,各双切口硅钢片包括两个切口,各双切口硅钢片的两个切口位于矩形结构的长边上,并对称布置,其特征在于,切口的位置设置在矩形结构长边的中上部以及上部切角向下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的双切口硅钢片的各边转角处形成一弧度或形成一切角。

优选地,所述的各个双切口硅钢片的尺寸在排列状态下,由内而外渐次增大,并相互紧邻。

优选地,所述的各双切口硅钢片的切口设置在矩形结构长边的不同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的各双切口硅钢片的切口的位置设置在斜线范围内。

优选地,部分所述切口的位置高于线圈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性能好、性能稳定可靠,将部分切口上移到线圈端部以上,方便装配,提高工作效率,易于观察接缝状态,易于防腐工序,保证产品性能,减少了常规折角铁心在组装上的困扰;且本实用新型中切口位置设置在斜线范围内,具有最佳的铁心特性效果。在变压器装配作业程序中,易于线圈组装操作,且铁心特性优良,对变压器生产的效益非常有帮助。

附图说明

图1为单切口折角卷铁心的示意图(单回路);

图2为双切口折角卷铁心的示意图(单回路);

图3为内外回路都是双切口的三相三柱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内外回路都是单切口的三相三柱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内回路是单切口、外回路是双切口的三相三柱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相三柱多级圆形截面类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相三柱矩形截面类型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回路矩形界面类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切口位置;2-双切口铁心;3-线圈;4-原切口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于立式装配的折角卷铁心,如图6-图8所示,其由多个双切口硅钢片层层紧密叠积而成,各双切口硅钢片为方向性的硅钢片所制作而成;各双切口硅钢片呈矩形结构,该矩形结构在各边的转角处可形成一弧度,或者是形成一切角。

其中,各双切口硅钢片包括两个切口,各双切口硅钢片的两个切口位于矩形结构的长边上,并对称布置。各个双切口硅钢片的尺寸在排列状态下,由内而外渐次增大,并相互紧邻,使得外圈的硅钢片可以夹紧内圈的硅钢片。

为了减少铁心的损耗,将各层双切口硅钢片的切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使得各层切口的位置有所偏差,这个偏差随着硅钢片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大。为了增加立式装配工艺性,将切口的位置设置在矩形结构长边的中上部以及上部切角向下的范围内,各双切口硅钢片的切口的位置设置在斜线范围内,部分切口的位置高于线圈的端部,如图6、图7所示。下部硅钢片从里向外,可以设置为逐渐变长,上部硅钢片从里向外,可以设置为逐渐变短,也可以将下部硅钢片从里向外,设置为分组变长,下部硅钢片从里向外相应的设置为分组变短。总体是在图6-图8中切口位置1范围内。

组装时,依照各双切口硅钢片尺寸大小顺序,首先将上下两部分分开,将下部先装配。将下部尺寸最小的双切口硅钢片平放,然后取出下部相邻层的双切口硅钢片,放置与最小层的双切口硅钢片外侧,靠拢。然后应用相同的方式,按照硅钢片尺寸顺序,依序将其他尺寸的下部硅钢片放置在前一层的外侧,靠拢。下部分装配完毕,立起放置,固定好。将与上半部分装配的位置做好标记,或借用其他辅助手段,区分开装配位置。

将线圈套进下部立起的硅钢片,按照做好的标记将上半部分硅钢片插入线圈内。

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三相三柱,也可适用与单相双柱和单相三柱型。

上述实施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为了清楚的说明结构,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分围绕其功能进行的描述,至于这种结构是实现哪种功能,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结构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对于所属领域的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引申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