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10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高压开关主要利用膜片与微动开关的联动来采集管道内的压力,从而进行电路切换、限制压力。

现有高压开关的结构一般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连接的安装座902和安装盖901,其中,安装座902内设有流体腔9021以及与流体腔相连通的安装腔9022,压板906压住膜片904外周,使其外周固定在安装腔9022内,膜片通常为硅胶材料,膜片外周起到密封作用,高压流体不能通过膜片,膜片中部可根据流体压力发生形变;安装盖901内则设有与膜片联动配合的微动开关903,微动开关具有一个联动部9031和一个触点。高压开关还包括一个处于压缩状态的调压弹簧905,弹簧一端抵靠在联动部9031和安装盖901之间。

高压流体进入安装座的流体腔9021,通过通道9023进入膜片下方,当高压流体的压力大于触发值,膜片推动联动部克服调压弹簧的弹簧力朝安装盖方向移动。当微动开关的联动部接触到微动开关的触点,开关断开。

现有技术中,高压开关的差动行程由微动开关的差动行程决定,微动开关差动行程差异较大,不能满足高压开关所需的压力差要求,且不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并且,由于微动开关与调压弹簧均密封设置在安装座和安装盖之间,当需要调整高压开关所需的压力差时,需松开安装座和安装盖之间的固定螺钉 后才能更换微动开关或调压弹簧,不仅更换过程相当费时、费力;而且塑料螺钉孔反复装配攻丝后,也容易滑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开关,解决了现有高压开关差动行程差异较大的问题。

一种高压开关,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内设有膜片,所述外壳内滑动安装有联动件,该联动件与外壳之间抵接有调压弹簧,所述膜片通过联动件与调压弹簧联动,且所述安装腔内还设有受该联动件驱动而联通或切断电路的开关,所述开关包括:

安装在外壳上的第一插片,该第一插片带有处于膜片和联动件之间的中间簧片,中间簧片上带有供所述联动件穿过的联动孔;

安装在外壳上的第二插片,该第二插片带有处于外壳内的电路连通部;

安装在外壳上的第三插片,该第三插片带有处于外壳内的电路切断部;

所述中间簧片的自由端具有受联动件带动而分别与电路切断部或电路连通部相接触的电路切换部。

本实用新型中,在联动件的驱动下,中间簧片的电路切换部在电路切断部与电路连通部之间来回摆动,从而实现高压开关电路的联通或切断。开关的差动行程由第二插片的电路连通部和第三插片的电路切断部之间的距离确定;由于第二插片和第三插片在外壳上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因此电路连通部和电路切断部之间的距离也是确定的,因此开关的差动行程也是确定的,不仅能够保证产品一致性,而且通过调节调压弹簧即可获得高压开关所需的压力差,大大满足了高压开关在不同使用场合下所需的压力差要求,进一步提高高压开关的 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簧片包括弹性连接部,该弹性连接部的固定端固定在第一插片上,所述电路切换部位于该弹性连接部的自由端上;

所述弹性连接部上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设有用于驱使电路切换部在电路连通部和电路切断部之间移动的弹性驱动部;

所述弹性驱动部的固定端与弹性连接部的固定端一体设置,该弹性驱动部的自由端与弹性连接部的自由端之间抵接有腰鼓簧。

在联动件的推动下,弹性驱动部来回摆动,牵动腰鼓簧,从而带动弹性连接部自由端的电路切换部在电路连通部和电路切断部之间来回切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包括密封连接的安装座和安装盖,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流体腔、以及与该流体腔相连通的第一安装腔,所述安装盖内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调压弹簧的调压腔、以及与该调压腔相连通的第二安装腔,该第二安装腔与第一安装腔围成所述安装腔,所述膜片设置在该第一安装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调压腔内的连杆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复位座,所述复位座朝向连杆的端面设有凹槽,所述连杆的其中一端伸入第二安装腔并穿过所述联动孔后插入该凹槽内,该连杆与凹槽滑动配合;

所述联动孔设置在所述弹性驱动部的中部,在中间簧片背离膜片的一侧,所述连杆外周设有用于挤压联动孔外端面的第三限位环。

凹槽的设置可以保证连杆与复位座在轴向上联动,两者之间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连杆通过其第三限位环与联动孔外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驱使弹性驱动部移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还安装有筒状的压板,该压板处于复 位座的外周,压板的其中一端紧压膜片的周缘,且复位座和压板之间设有用于将复位座限制在第一安装腔内的第一限位件。

膜片的外周缘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流体进入安装腔内;膜片的中部则会受流体压力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在膜片驱动下,复位座则在筒状压板内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设置在复位座外周的第一限位环,所述压板朝向连杆一侧的筒状开口处带有第一内翻边,该第一内翻边与第一限位环相作用,且复位座与该第一内翻边滑动配合。

同样地,所述安装盖与连杆之间设有用于将连杆限制在调压腔内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设置在连杆外周的第二限位环,所述安装盖朝向膜片一侧的调压腔开口处带有第二内翻边,该第二内翻边与第二限位环相作用,且连杆与该第二内翻边滑动配合;

在第二限位环背离第二内翻边的一侧,所述调压腔内螺纹安装有调压螺栓,所述调压弹簧抵接在该调压螺栓与第二限位环之间。

调压螺栓可以从安装盖外侧直接螺纹安装到调压腔内,如此便于更换具有不同弹力的调压弹簧,满足高压开关的不同压力差要求。

弹性驱动部会受连杆的挤压而向复位座方向移动,当来自连杆的压力消失后,为帮助弹性驱动部和腰鼓簧复位,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座朝向连杆的端面上设有用于挤压所述弹性驱动部的凸块。

并且,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复位座和压板之间设有用于使凸块对准弹性驱动部的周向限位件,该周向限位件包括设置在复位座外周的限位块,以及设置在压板内表面、且与该限位块相配合的条形限位槽,该条形限位槽沿压板轴向布置。

沿压板轴向布置的条形限位槽使限位块只能在沿着条形限位槽滑动,从而 复位座不会发生周向转动,凸块能够始终对准弹性驱动部,保证凸块对弹性驱动部的复位促进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有至少两个。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插片、第二插片和第三插片上分别带有用于防止第一插片与外壳之间、第二插片与外壳之间、第三插片与外壳之间发生松动的止退齿。如此开关的差动行程更加确定,产品一致性更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在联动件的驱动下,中间簧片的电路切换部在电路切断部与电路连通部之间来回摆动,从而实现高压开关电路的联通或切断;开关的差动行程由第二插片的电路连通部和第三插片的电路切断部之间的距离确定;由于第二插片和第三插片在外壳上的安装位置是固定的,因此电路连通部和电路切断部之间的距离也是确定的,因此开关的差动行程也是确定的,不仅能够保证产品一致性,而且通过调节调压弹簧即可获得高压开关所需的压力差,大大满足了高压开关在不同使用场合下所需的压力差要求,进一步提高高压开关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高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开关的爆炸图;

图6为图3中安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安装盖装配开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的安装盖装配开关后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安装盖;100、调压腔;101、第二安装腔;102、第二内翻边;103、内螺纹;104、第一插槽;105、第二插槽;106、第三插槽;2、安装座;200、流体腔;201、第一安装腔;3、O型密封圈;4、端盖;5、管爪;6、膜片;7、复位座;701、第一限位环;702、限位块;703、凸块;704、凹槽;8、压板;801、第一内翻边;802、条形限位槽;9、固定螺栓;10、中间簧片;1001、弹性连接部;1002、弹性驱动部;1003、电路切换部;1004、联动孔;11、第二插片;1101、电路连通部;12、第一插片;13、腰鼓簧;14、连杆;1401、第二限位环;1402、第三限位环;15、调压弹簧;16、调压螺栓;17、第三插片;1701、电路切断部;18、止退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高压开关,包括外壳,外壳包括安装座2以及通过固定螺栓9与安装座2固定连接的安装盖1。

如图5所示、结合图4可见,安装座2内设有流体腔200,流体腔200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依次连接有O型密封圈3、端盖4和管爪5,管道即通过管爪5安装到安装座2上,并与流体腔200相连通。

由图4可见,流体腔200通过开设在其内壁上的流体通道202与第一安装腔201相连通;安装盖1内设有调压腔100,以及与调压腔100相连通的第二安装腔101;第二安装腔101与第一安装腔201合围成密闭的安装腔。

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腔201内安装有膜片6,以及用于压紧膜片6的周缘使膜片紧贴第一安装腔201底面的筒状压板8。膜片6的外周缘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流体进入第一安装腔201的上层空间;膜片6的中部则会受流体压力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

调压腔100内安装有调压弹簧15,调压弹簧15与膜片6通过联动件联动,该联动件包括复位座7和连杆14。其中,复位座7背离膜片6的端面开设有凹槽704,连杆14的其中一端与该凹槽704滑动配合;连杆14和复位座7随流体压力变化而在外壳内作往复运动。

其中,复位座7滑动安装在筒状压板8内,复位座7外周带有向外凸出的第一限位环701,压板8朝向连杆14一端的筒状开口处带有第一内翻边801,且复位座7与第一内翻边801滑动配合。当复位座7朝安装盖1移动、且第一限位环701抵住压板的第一内翻边801时,复位座7停止运动,从而将复位座7限制在筒状压板8内。

而连杆14则滑动安装在调压腔100内,连杆14外周带有第二限位环1401,安装盖1朝向膜片6一侧的调压腔100开口处具有第二内翻边102,当连杆14向安装座2方向移动、且第二限位环1401抵住第二内翻边102时,连杆14停止运动,从而防止连杆14脱离调压腔100。

如图8所示、结合图4和图5可见,在第二限位环1401背离第二内翻边102的一侧,调压腔100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安装调压螺栓16的内螺纹103,调压弹簧15即抵接在该调压螺栓16和第二限位环1401之间。

如图4所示、结合图5可见,安装腔内还设有受该联动件驱动而联通或切断电路的开关。

本实施例中,开关包括第一插片12、第二插片11、第三插片17,安装盖1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插片12的第一插槽104、用于安装第二插片11的第二插槽105、以及用于安装第三插片17的第三插槽106。

由图5可见,第一插片12、第二插片11和第三插片17均呈L形。其中,第一插片12具有竖直插入部和水平连接部,第二插片11具有竖直插入部和水平的电路连通部1101,第三插片17具有竖直插入部和水平的电路切断部1701;第一插片12、第二插片11和第三插片17的竖直插入部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插槽104、第二插槽105和第三插槽106内,各竖直插入部的两个侧面上均带有成对的止退齿18,止退齿18的对数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止退齿18用于防止第一插片12、第二插片11和第三插片17与安装盖1之间发生松动。

如图4和图7所示、结合图5和图8可见,第一插槽104位于安装盖一侧,第二插槽105和第三插槽106位于安装盖的另一侧,第二插槽105和第三插槽106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插槽104的开设方向与第二插槽105和第三插槽106的开设方向相垂直;由此,第一插片12、第二插片11和第三插片17安装后,电路连通部1101和电路切断部1701上下且平行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即为开关的差动行程,第一插片12的水平连接部上固定有中间簧片10,该中间簧片10的自由端延伸至电路连通部1101和电路切断部1701之间。

本实施例中,开关的差动行程由第二插片11的电路连通部1101和第三插片17的电路切断部1701之间的距离确定,使差程的差异性得以控制,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

本实施例中,中间簧片10包括弹性连接部1001,弹性连接部1001的固定端固定在第一插片12的水平连接部上,弹性连接部1001的自由端则延伸至电路连通部1101和电路切断部1701之间,且带有电路切换部1003(即触点)。当 电路切换部1003接触电路连通部1101时,开关处于连通状态,当电路切换部1003接触电路切断部1701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根据具体需要,电路连通部1101或电路切断部1701上也可以设置触点,以便降低电路中的电阻、增强电路中的电流,提高开关灵敏性。

由图5可见,弹性连接部1001上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内设有用于驱使电路切换部1003在电路连通部1101和电路切断部1701之间移动的弹性驱动部1002,该弹性驱动部1002的固定端与弹性连接部1001的固定端一体设置,该弹性驱动部1002的自由端与弹性连接部1001的自由端之间抵接有腰鼓簧13。

如图8所示、结合图4可见,弹性驱动部1002的中部开设有供连杆14穿过的联动孔1004;并且,在弹性驱动部1002背离膜片6的一侧,连杆14外周设有用于挤压联动孔1004外端面的第三限位环1402。

当连杆14向安装座2方向移动时,第三限位环1402会挤压联动孔1004的外端面,推动弹性驱动部1002向安装座2方向移动。

如图5所示、结合图4可见,复位座7朝向连杆14的端面上设有凸块703,当复位座7向安装盖1方向移动时,凸块703会挤压弹性驱动部1002,推动弹性驱动部1002向安装盖1方向移动。

同时,复位座7外周还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块702,压板8内表面设有与该限位块702相配合的条形限位槽802,该条形限位槽802沿压板8轴向布置。限位块702与条形限位槽802配合,可以防止复位座7在滑动时发生周向转动,保证凸块703能对准弹性驱动部1002。

在复位座7或连杆14的推动下,弹性驱动部1002来回摆动,牵动腰鼓簧13,从而带动弹性连接部1001自由端的电路切换部1003在电路连通部1101和电路切断部1701之间来回切换。

工作时,首先将安装座两端的管爪5连接管道,假设管道内流体为高压气体。高压气体进入安装座2的流体腔200,此时管爪压紧密封圈3,防止流体腔200漏气。高压气体通过流体通道202进入第二安装腔201,由于压板8密封压住膜片6的外周,气体不能通过膜片6。在调压弹簧15的弹性驱动下,连杆14的第三限位环1402抵住弹性驱动部1002,使电路切换部1003与电路连通部1101相接触,高压开关处于连通状态。

当气压达到触发值时,高压气体产生的推力大于调压弹簧15的弹力,高压气体驱使膜片6向安装盖1方向移动,膜片6带动复位座7同步运动。复位座7上的凸块703抵住弹性驱动部1002靠近安装座2的表面,推动弹性驱动部1002向安装盖1方向移动。弹性驱动部1002牵动腰鼓簧13,带动电路切换部1003与电路连通部1101分离,而与电路切断部1701相接触,此时,高压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相反,当流体腔内200的气体压力低于触发值时,高压气体产生的推力小于调压弹簧15的弹力,调压弹簧15驱使连杆14向安装座2的方向移动,连杆14推动复位座7复位。同时,连杆14的第三限位环1402抵住弹性驱动部1002靠近安装盖1的表面,推动弹性驱动部1002向安装座2方向移动。弹性驱动部牵动腰鼓簧13,带动电路切换部1003与电路切断部1701分离,而与电路连通部1101相接触,此时,高压开关处于连通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