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052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可安装于手持式砂光机、电磨等工具上,连接电机开关,用于启停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砂光机、电磨等手持式工具的开关装置包括推钮、设有滑动槽的上机壳和推拉杆,推动推钮带动机壳内的推拉杆向前移动推动电机开关,开启工具;需要停止时,将推钮拉回,带动推拉杆向后移动拉动电机开关,工具关闭。上述开关装置开机操作简单,仅需推动推钮即可,操作人员的误操作或者非人为地推动推钮均会导致开机,有可能破坏物件或对人造成伤害,安装有这种开关装置的手持式工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开关装置,在原有推钮上设置反锁钮,处于关机状态时将推钮锁住,使用时需按下反锁钮才能推动推钮从而开机,能有效防止误操作或非人为开机,使用方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关装置,包括推钮、设有滑动槽的上机壳和推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为台阶孔,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反锁钮和弹簧,反锁钮从第一通孔穿过并与推拉杆固定连接,弹簧套设在反锁钮上且弹簧的下端面抵靠在第一通孔内的台阶上;推拉杆上表面设有凸台,上机壳的相应位置设有与凸台相配合的卡槽;反锁钮在第一通孔内向下移动压缩弹簧并带动推拉杆向下移动,使推拉杆的凸台离开上机壳的卡槽。

在开关呈关闭状态时,推拉杆上的凸台卡在上机壳的卡槽内,推钮将不能被推动至开机状态,起到锁住推钮的作用。需要开机时,按下反锁钮从而压缩弹簧使变形,带动推拉杆向下使推拉杆上的凸台离开卡槽,同时向前推动推钮,带动推拉杆向前移动推开电机开关,开启电机,手松开后,由于弹簧恢复形变,向上推移反锁钮从而带动推拉杆向上移动;需要关机时,将推钮往后拨,带动推拉杆向后移动,拉关电机开关,关闭电机,此时推杆上的凸台移至上机壳的卡槽,将推钮锁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锁钮包括钮柱和设置在钮柱顶端的钮帽,弹簧套在钮柱上,弹簧上端抵接钮帽的下端面,钮柱与推拉杆固定连接。解锁时按压钮帽,弹簧上端受到钮帽向下的压力,下端受到第一通孔内台阶向上的推力,从而压缩变形,整个反锁钮在第一通孔内向下移动,带动与钮柱固定连接的推拉杆也向下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装置还包括卡持部,推拉杆通过卡持部与钮柱固定。使用卡持部将推拉杆固定在钮柱上,比粘接固定更牢固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钮柱下端设有缩颈部,推拉杆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卡设在缩颈部,卡持部与缩颈部连接,用于将推拉杆限制在缩颈部上。推拉杆通过第二通孔套在钮柱的缩颈部上,再通过与缩颈部底端连接的卡持部将推拉杆固定在缩颈部上。当反锁钮向下移动时,推拉杆受到向下的压力从而向下移动,当反锁钮被弹簧带动向上移动时,推拉杆受到卡持部向上的拉力从而向上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部为螺钉。螺钉作为卡持部安装方便,不需再加工,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推拉杆上的凸台卡在上机壳相应位置的卡槽中,使推钮不能向前滑动开机,而使用时需按压反锁钮向下移动推拉杆使凸台离开卡槽,同时推动推钮开机。本实用新型开关装置需二次动作才能开机,防止误操作或非人为开机,使用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手持工具上呈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推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反锁钮与推拉杆固定连接的第一种方式的剖面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反锁钮与推拉杆固定连接的第二种方式的剖面展开图。

图5为图4中反锁钮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

1.上机壳,2.推钮,3.推拉杆,4.电机开关,5.第一通孔,6.反锁钮,7.弹簧,8.凸台,9.卡槽,10.卡持部,61.钮帽,62.钮柱,621.缩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一种开关装置,应用于手持式工具,连接手持式工具的电机开关4,包括推钮2、反锁钮5、弹簧7和推拉杆3。手持式工具的上机壳1设有供推钮滑动的长孔,长孔贯穿上机壳1。推钮2上设有第一通孔5,如图2所示,第一通孔5为台阶孔,反锁钮6从第一通孔5穿过与推拉杆3固定连接。弹簧7套设在反锁钮6上且弹簧7的底端抵接第一通孔5内的台阶,按压反锁钮时,反锁钮使弹簧顶端向下,台阶承接弹簧底端使弹簧变形。推拉杆3上设有凸台8,上机壳1的相应位置设有与凸台8相配合的卡槽9,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凸台卡在卡槽内,使推钮无法向前滑动,达到锁住推钮的效果。

弹簧7套设在反锁钮6上,可将弹簧上端固定在反锁钮上,按下反锁钮时会带动弹簧向下压缩变形。为了安装方便且使用舒适,最佳实施方式为:反锁钮6由钮帽61和钮柱62组成,钮帽61设置在钮柱62的顶端,钮帽61与钮柱62为一体成型。弹簧7套在钮柱62上,弹簧7的顶端抵接钮帽下端面,按压反锁钮时,弹簧上端受到钮帽施加的向下的压力,弹簧下端受到第一通孔内台阶施加向上的推力,在两端力的作用下压缩变形,当压力消失后,弹簧恢复形变弹簧上端顶着钮帽,带动整个反锁钮向上。

钮柱62与推拉杆3可通过粘接方式固定,也可通过卡持部10固定,卡持部优选螺钉。如图3所示,螺钉的杆部从推拉杆的下表面穿过推拉杆插入反锁钮的钮柱,将推拉杆固定在钮柱上,此时反锁钮与推拉杆为同一受力体,一同上下移动。也可如图4所示,反锁钮的钮柱62下端设有缩颈部621,推拉杆3设有第二通孔,推拉杆3通过第二通孔套在钮柱的缩颈部上,在缩颈部底端插入螺钉,将推拉杆固定在缩颈部上。当反锁钮向下移动时,推拉杆受到向下的压力从而向下移动,当反锁钮被弹簧带动向上移动时,推拉杆受到卡持部向上的拉力从而向上移动。

需要开启工具时,按下反锁钮从而压缩弹簧使变形,带动推拉杆向下移动使推拉杆上的凸台离开卡槽,同时向前推动推钮,带动推拉杆向前移动推开电机开关,开启电机,手松开后,由于弹簧恢复形变,使反锁钮弹出从而带动推拉杆向上移动;需要关闭工具时,将推钮往后拨,带动推拉杆向后移动,拉关电机开关,关闭电机,此时推杆上的凸台移至上机壳的卡槽,将推钮锁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