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磁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111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磁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门磁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门磁开关主要有干簧管底座和合金块两部分组成,合金块具有强磁性,在干簧管底座内设置有干簧管,干簧管由中空的玻璃管,在玻璃管内有两块相互靠近的簧片,在玻璃管的两端分别于导线连接,导线连接在闭合的电路上,当管底座和合金块靠近的时候,由于合金块强磁场的作用,导致玻璃管中的簧片相互吸引,从而干簧管在电路中形成闭合回路,在导线外段可以与报警器或者嗡鸣器连接,从而实现预警效果。

现有技术中,结构单一,审美效果较差,此外,导线穿出干簧管底座后通常是用金属弯管作为保护层,这个时候容易出现连接不稳固,容易发生“绕动”导致导线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磁开关装置,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磁开关装置,包括干簧管底座、合金块,弯管,所述合金块具有磁性,所述干簧管底座表面具有磨砂构造且其内设置有空腔层,所述空腔层的开口设在干簧管底座一侧,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干簧管,所述干簧管为常开型,所述干簧管两端与导线连接,所述空腔层与干簧管之间有填充物质,所述弯管与内空层开口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合金块棱角经过磨圆处理且与干簧管底座接触面设置有楔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合金块上设置有两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干簧管底座设置有两个圆孔且位于干簧管底座表面的对角线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圆孔内侧的直径小于外侧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干簧管底座中间的厚度大于边缘的厚度,棱角经过磨圆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干簧管的簧片为铁质。

进一步的,所述干簧管的簧片的最外层镀有铑质。

本实用新型改进巧妙,能够保障弯管和干簧管底座连接稳固,能够防止发生“绕动”而导致导线断裂情况,而且外观新颖,具有好的审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干簧管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合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干簧管底座主视角示意图;

图4为合金块主视角示意图;

图5为干簧管底座右视角示意图;

图6为合金块右视角示意图;

图7为干簧管底座与合金块螺纹连接后右右视角示意图;

图8位干簧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干簧管底座、2合金块、3弯管、4圆孔、5楔形凹槽、6空腔层、7干簧管、71簧片、8磨砂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磁开关装置,包括干簧管底座1、合金块2,弯管3,所述合金块2具有磁性,所述干簧管底座1表面具有磨砂构造8且其内设置有空腔层6,磨砂构造8起到增加摩擦效果,所述空腔层6的开口设在干簧管底座1一侧,所述空腔6内设置有干簧管7,所述干簧管7为常开型,所述干簧管7两端与导线连接,所述空腔层6与干簧管7之间有填充物质,填充物质主要起到对干簧管7保护作用,减少在不必要的震动过程中空腔层6与干簧管7产生碰壁现象,本实用新型创新还在于,所述弯管3与空腔层6开口之间为螺纹连接,能够防止干簧管底座1在转动后对导线“绕动”现象,能够导线起到保护作用,加强了干簧管底座1与弯管3之间的稳固性。

所述合金块2棱角经过磨圆处理且与干簧管底座接1触面设置有楔形凹槽5,磨圆处理主要是为了外面圆滑具有美感,在楔形凹槽5为保证干簧管底座1边缘与合金块2准确定位。

所述合金块2上设置有两圆孔4与所述干簧管底座1设置有两个圆孔4且位于干簧管底座1表面的对角线方向,圆孔4的内侧的直径小于外侧的直径,这样的设计主要为了当钉子或螺丝进入后,圆孔4外侧直径较大可以对钉子或螺丝盖帽起到阻挡作用,防止更进一步深入圆孔4内。

所述干簧管底座1中间的厚度大于边缘的厚度,主要主要为了节约材料,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等厚的设计;其棱角经过磨圆处理,主要为了减少锋利棱角同时也能起到美观的效果。

对于所述干簧管7的簧片71为铁质与其最外层镀有铑质,主要铁质与铑质相对于别的材料有较高的灵敏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