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冷却风机的接线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1847阅读:13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频器冷却风机的接线电路。



背景技术:

变频调速已被公认为是最理想、最有发展前途的调速方式之一,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现我矿电铲上变频器的降温方式是风冷式,保证变频器运行时温度在适当范围内。变频器冷却风机采用内接端子,并将风机电源线和过热线引致外部,采用插头对接方式与外部电源相连。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通过内接端子将冷却风机电源线和过热线引出,导线无防护,易搭铁磨损裸露,引发接地或短路等故障。

2)外部连接插头处易虚接,插头内部插针连线松动后无法检查,长时间大电流运行容易烧损插头,甚至烧损风机线圈。

3)连接端子和插头太多,易引发故障的故障点多,无法准确高效的判断出故障点。

4)接线端子和启动电容处于风机总成内部,不易拆解,增加检修时间。且更换冷却风机时,步骤繁琐,耗时长,职工劳动强度大。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冷却风机的接线电路,从而克服现有风机接线方式易引发短路或接地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冷却风机的接线电路,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第五端子、第六端子、第七端子、第八端子和启动电容;第一端子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源的一端相连,第一端子的另一端与第五端子的一端相连,且第五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冷却风机的第一电源端相连;第二端子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源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端子的另一端与第六端子的一端相连,且第六端子的另一端用于与冷却风机的第二电源端相连;第三端子的一端用于与冷却风机的第一过热检测端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的检测装置相连;第四端子的一端用于与冷却风机的第二过热检测端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的检测装置相连;启动电容的一端与第六端子的一端相连,启动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七端子的一端相连;第七端子的另一端与冷却风机的第三电源端相连;第八端子的一端与冷却风机的接地端相连,另一端接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线电路还包括:冷却风机;冷却风机设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第三电源端、第一过热检测端和第二过热检测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设置于第一端子排上;第五端子、第六端子、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设置于第二端子排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端子排设置在冷却风机外壳的外部,第二端子排设置在冷却风机外壳的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启动电容由多个并联的子启动电容组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冷却风机的接线电路,以第一端子排替换原有的插头,从而克服了插头易松动导致虚接的缺陷;同时,风机的电源线和过热检测线通过外层的四个接线端子引出,从而克服风机接线易磨损导致短路或接地的缺陷。在冷却风机外壳内部,风机过热检测线不需要经过端子,减少了故障点。通过端子排可以使得接线更加紧凑,方便内部布线。通过检查外部的电源线和过热检测线可以方便直观检查导线是否松动。同时对引出的风机电源线和过热线进行塑封并固定处理,防止搭铁磨损裸露后引起接地或短路,节约了检修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频器冷却风机的接线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冷却风机的接线电路,参见图1所示,包括: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2、第三端子3、第四端子4、第五端子5、第六端子6、第七端子7、第八端子8和启动电容。优选的,该接线电路还包括冷却风机;冷却风机设有第一电源端、第二电源端、第三电源端、第一过热检测端和第二过热检测端。

具体的,第一端子1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源的一端相连,第一端子1的另一端与第五端子5的一端相连,且第五端子5的另一端用于与冷却风机的第一电源端相连。第二端子2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电源的另一端相连,第二端子2的另一端与第六端子6的一端相连,且第六端子6的另一端用于与冷却风机的第二电源端相连。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部电源通过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为冷却风机提供电能。

第三端子3的一端用于与冷却风机的第一过热检测端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的检测装置相连;第四端子4的一端用于与冷却风机的第二过热检测端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的检测装置相连。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冷却风机是否过热。具体的,冷却风机的第一过热检测端和第二过热检测端用于输出工作电流,在工作电流超过预设阈值时确定风机过热。

启动电容的一端与第六端子6的一端相连,启动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七端子7的一端相连;第七端子7的另一端与冷却风机的第三电源端相连;第八端子8的一端与冷却风机的接地端相连,另一端接地。该启动电容用于为冷却风机的第三电源端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两层端子对冷却风机进行接线,以外层的四个接线端子(即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替换原有的插头,从而克服了插头易松动导致虚接的缺陷;同时,风机的电源线和过热检测线通过外层的四个接线端子引出,从而克服风机接线易磨损导致短路或接地的缺陷。在冷却风机外壳内部,风机过热检测线不需要经过端子,减少了故障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端子1、第二端子2、第三端子3和第四端子4设置于第一端子排上;第五端子5、第六端子6、第七端子7和第八端子8设置于第二端子排上。通过端子排可以使得接线更加紧凑,方便内部布线。

同时,第一端子排设置在冷却风机外壳的外部,第二端子排设置在冷却风机外壳的内部。参见图1所示,图1中的虚线框代表冷却风机的外壳,通过将第一端子排设置在冷却风机外壳的外部,从而可以将风机的电源线和过热检测线引到冷却风机外壳的外部,通过检查外部的电源线和过热检测线可以方便直观检查导线是否松动。同时对引出的风机电源线和过热线进行塑封并固定处理,防止搭铁磨损裸露后引起接地或短路,节约了检修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启动电容由多个并联的子启动电容组成。参见图1所示,图1中以两个子启动电容C1和C2为例示出;通过多个并联的子启动电容,可以组成电容值较大的启动电容,节约了电容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频器冷却风机的接线电路,以第一端子排替换原有的插头,从而克服了插头易松动导致虚接的缺陷;同时,风机的电源线和过热检测线通过外层的四个接线端子引出,从而克服风机接线易磨损导致短路或接地的缺陷。在冷却风机外壳内部,风机过热检测线不需要经过端子,减少了故障点。通过端子排可以使得接线更加紧凑,方便内部布线。通过检查外部的电源线和过热检测线可以方便直观检查导线是否松动。同时对引出的风机电源线和过热线进行塑封并固定处理,防止搭铁磨损裸露后引起接地或短路,节约了检修时间。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