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智能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78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智能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割草机等智能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智能设备通常采用自带的锂电池供电,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的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其可充电的特点,因此可对智能设备进行反复充电。

而由于锂电池的特性,在高、低温环境下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会产生安全风险,因此通常禁止对锂电池进行高温或低温充电。并且,在低温状况下,锂电池的放电能力较小,而无法带动负载启动;在高温状态下,锂电池寿命将会缩短。而由于割草机等智能设备通常在户外使用,因此难以保证充电温度在安全范围之内,从而为该智能设备的充电与使用带来了不便,并降低锂电池的寿命且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锂电池在高温或低温状态下无法充电或放电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使电池在高温或低温状态下正常使用的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智能电动工具。

一种电池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温度检测模块及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温度调节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温度值,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值控制所述温度调节模块。

上述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可通过控制模块检测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值控制温度调节模块调节电池的温度,从而保证电池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值范围内,避免电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池内部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电池内部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内部温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池外部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电池外部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外部温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池内部温度检测单元与电池外部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电池内部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电池外部温度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电池内部温度值与所述电池外部温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温度值低于所述预设温度值范围中的最低温度预设值时,提高所述电池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还包括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当所述温度值高于所述预设温度值范围中的最高温度预设值时,降低所述电池的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温度调节模块。

一种智能电动工具,包括智能电动工具本体及设于智能电动工具本体上的电池温度调节装置,所述电池温度调节装置为上述电池温度调节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电动工具还包括与所述智能电动工具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可与所述智能电动工具本体电连接以给所述智能电动工具本体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电动工具本体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电连接于所述电池温度调节装置以给所述电池温度调节装置供电进行电池温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智能电动工具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图未标),用于调节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的电池的温度,避免电池在高温或低温状态下运行。

其中,该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图未式)、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温度检测模块(图未示)及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的温度调节模块21。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并获得电池的温度值,控制模块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值控制温度调节模块21,以当温度值不在预设温度值范围内时调节电池的温度。

上述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可通过控制模块检测温度,并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值控制温度调节模块21调节电池的温度,从而保证电池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值范围内,避免电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造成安全隐患。

在一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池内部温度检测单元,温度值为电池内部温度值,以反映电池内部的温度,电池内部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内部温度值。当电池内部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电池内部温度值不在预设电池内部温度值范围内时,温度调节模块21调节电池的温度,以使电池温度处于预设电池内部温度值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池外部温度检测单元,温度值为电池外部温度值,以反映电池外部壳体的温度,电池外部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池外部温度值。当电池外部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电池外部温度值不在预设电池外部温度值范围内时,温度调节模块21调节电池的温度,以使电池温度处于预设电池外部温度值范围内。

在一实施例中,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电池内部温度检测单元与电池外部温度检测单元,温度值包括电池内部温度值与电池外部温度值,电池内部温度检测单元与电池外部温度检测单元分别用于检测电池内部温度值与所述电池外部温度值。当电池内部温度检测单元与电池外部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电池内部温度值不在预设电池内部温度值范围内和/或电池外部温度值不在预设电池外部温度值范围内时,温度调节模块21调节电池的温度。如此,可全面反映电池内部与壳体的温度,使电池内部与外部均处于预设电池温度值范围内。

具体地,温度调节模块21包括加热单元212与散热单元214,加热单元212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提高电池的温度,散热单元214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降低电池的温度,从而维持电池温度处于安全区间。如此,当电池处于高温或低温状态下时,可选择性的启动加热单元212或散热单元214,从而维持电池温度的稳定,使电池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单元212与散热单元214分别包覆电池,以调节电池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与温度调节模块21连接的控制开关,便于操作者人工控制温度调节模块21的工作状态,增加该电池温度调节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上述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可通过控制装置22控制温度调节模块21以调节电池的温度,从而使电池的温度处于安全区间内,避免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电池容量减少,倍率性能下降,或在高温条件下使用而影响使用寿命,消除在低温或高温条件下使用的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电动工具本体系统100,包括上述电池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及与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可拆卸连接的充电装置40,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上设有充电接口24,充电装置40可与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电连接以给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供电,电池温度调节装置设于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上。

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包括电池,电池温度调节装置设于电池附近。当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处于放电状态时,电池电连接于电池温度调节装置以给电池温度调节装置供电,以使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可在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工作时调节电池温度。在低温状态下,电池温度调节装置的加热单元212工作,调节电池温度值至预设温度范围内而避免电池温度过低。在高温状态下,电池温度调节装置的散热单元214工作,调节电池温度值至预设温度范围内而避免电池温度过高。

当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与充电装置40连接并处于充电状态时,充电装置40电连接于电池温度调节装置以给电池温度调节装置供电。在低温状态下,电池温度调节装置的加热单元212工作,调节电池温度值至预设温度范围内而避免电池温度过低。在高温状态下,电池温度调节装置的散热单元214工作,调节电池温度值至预设温度范围内而避免电池温度过高。

如此,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处于充电与放电状态下时,电源温度调节系统可分别采用充电装置40与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的电池供电,以调节电池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还包括充电检测模块25,该充电检测模块25与控制系统22电连接,用于检测充电过程中的电池状态。

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还包括充电保护模块26,该充电保护模块26与控制系统22电连接,用于过压、过流保护,电池充电完成后自动断开电池与充电装置40之间的电连接。

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还包括放电保护模块27,该放电保护模块27与控制系统22电连接,用于防止电池过度放电。

上述智能电动工具本体系统100,智能电动工具本体20处于充电或放电状态下时,电池温度调节装置均可根据电池温度与环境温度而给电池降温或升温,使电池始终处于预设的温度范围内,从而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充电或放电,而不影响电池的性能、使用寿命与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