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动力电池隔热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782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动力电池隔热层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包的隔热通风,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动力电池隔热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绿色环保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改善环境问题的有力途径,得到了很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在我国,电动车已成为各个汽车厂商的重点开发项目之一,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其作用是为驱动电机及车上用电器件提供电能,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目前动力电池所用的电芯以锂电池为主,而对于锂电池比较适合的工作温度范围为10℃~45℃,而实际工作时由于受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实际的工作温度很容易超出这个范围。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很多厂家生产的动力电池采用了风冷散热系统,从乘客舱或者外界导入的空气与动力电池的电芯进行热交换,这种方法有一个缺点是由于风的流动具有随机性,如果缺乏合理的风道结构,很难实现包内全方位的风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动力电池隔热层结构,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动力电池隔热层结构,包括电池包模组和设置在电池包模组外表面的隔热层,其技术要点是,在所述的隔热层与电池包模组相接触的内表面上、沿电芯走向设置凹槽,隔热层与电池包模组连接后凹槽的内表面与电池包模组之间形成风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凹槽或沿电芯的外侧设置或沿电芯的内侧设置或沿电芯表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动力电池隔热层结构,在所述的隔热层与电池包模组相接触的内表面上、沿电芯走向设置凹槽形成风道,隔热层在保证对包内的保温作用基础上,通过在其内侧表面设计结构性凹槽,间接充当了“风道”的作用,从而使包内风循环更加充分,提高了热交换效率,保证动力电池能够在最佳的温度下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动力电池隔热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包模组与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电池包模组、2隔热层、3电芯、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图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多功能动力电池隔热层结构,包括电池包模组1和设置在电池包模组外表面的隔热层2,隔热层2对电池包模组1具有保温功能,基本可以隔绝电池包模组1外的温度场,配合包内的热管理策略使动力电池系统始终处于比较适宜的工作温度。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层选择导热系数在0.03w/mk以下、可以成型的隔热材料,例如聚氨酯发泡、聚苯乙烯树脂等。在隔热层2与电池包模组1相接触的内表面上、沿电芯3走向设置凹槽4,凹槽4的宽度、深度、形状以及个数均可以依据具体电池包模组1的情况进行设计。本实施例中的凹槽4沿电芯的外侧设置,如图2所示,在具体操作时还可沿电芯的内侧或沿电芯表面设置。隔热层2与电池包模组1连接后凹槽4的内表面与电池包模组1之间形成风道。图1中箭头所示的路径为风经过此隔热层时的流动方向,通过每两组相邻隔热层凹槽的位置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整包范围内风循环的连贯性,可以让包内风循环路径能够按照工程师的设计意图有效地实现,便于做热仿真分析,并且根据仿真结果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热管理效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内的熟练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