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FC连接器的防插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2138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FFC连接器的防插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FFC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FC连接器的防插偏装置。



背景技术:

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数码相机、MP4、手机、笔记本电脑、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音响、液晶电器、传真机、各种影碟机、显示器等产品,实现信号传输及板板连接。在现代电器设备中,FFC连接器几乎无处不在,比如在车载产品(比如空调控制器),当一块PCB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常常需要使用多块PCB,而这些PCB之间的电气连接一般采用FFC连接器,还有一些显示屏与主板之间也会采用FFC的连接方式。

与FFC配套的一般有个插座,FFC与插座之间如果插稳扣紧,一般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但如果FFC与插座之间并没有直插到位,或者存在轻微插偏,在车载产品使用的长期颠簸的过程中可能出现FFC松脱、错位短路等问题,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显示屏与其FFC连接器进行改进使其能及时检测出FFC与插座之间插偏或直插不到位的问题并及时报错提醒用户。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FFC连接器的防插偏装置,所述FFC连接器包括FFC插头与FFC插座,所述FFC插头与所述FFC插座分别设有插接契合的一组引脚;

所述FFC插头的位于两侧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插接端的高度低于其他引脚插接端的高度;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通过导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FFC插座安装在PCB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FFC插头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FFC插座的位于两侧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插接契合,所述第三引脚为检测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四引脚连接信号检测电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FFC插头连接显示器。

进一步地,连接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导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为所述FFC插头的一组引脚中最外侧的两个引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屏的FFC连接器的防插偏装置,通过采用使所述FFC插头中位于两侧的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的插接端的高度低于其他引脚插接端的高度,并将两引脚连接的方式,实现PCB检测和报错。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额外增加成本,即可实现FFC插偏的预警和报错,在插偏超出一定程度或直插不到位时,提醒用户重插,使得FFC连接器的连接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FFC连接器的正确插扣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FFC连接器的插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FC连接器插偏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FC连接器直插不到位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FC连接器检测插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FC连接器检测直插不到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FFC连接器10,所述FFC连接器10包括FFC插头1与FFC插座2,所述FFC插头1与所述FFC插座2分别设有插接契合的第一引脚组3和第二引脚组4;所述FFC连接器10连接着显示器LCD5;

参见图1,所述FFC连接器10正确的组装方法是所述FFC插头1与FFC插座2垂直相连且插扣到位。

参见图2,是现有技术中所述FFC连接器10插偏的示意图,当所述FFC插头1与FFC插座2出现预期范围的插偏时,该电气连接依然有效,用户依然可以使用该装置,但在用户的长期使用的颠簸过程中,该FFC连接器10可能出现松脱、错位短路等问题,但却不能及时提醒用户。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FC连接器插偏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FC连接器直插不到位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FC连接器检测插偏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FFC连接器检测直插不到位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FFC连接器的防插偏装置,所述FFC连接器10包括FFC插头1与FFC插座2,所述FFC插头1与所述FFC插座2分别设有插接契合的第一引脚组3和第二引脚组4;所述FFC插头1连接LCD5;所述FFC插座2安装在PCB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组3和第二引脚组4分别设有插接契合的六个引脚;所述FFC插头1的第一引脚31为第一引脚组3的从左到右的第一个引脚,所述第二引脚36为第一引脚组3从左到右的第六个引脚;所述FFC插座2的第三引脚41为第二引脚组4的从左到右的第一个引脚,所述第四引脚46为第二引脚组4从左到右的第六个引脚;所述第一引脚31和第二引脚36插接端的高度低于所述引脚组3其他引脚插接端的高度,即,所述第一引脚31和第二引脚36从插接端被剪短,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通过导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引脚41为检测信号输入端SIN,所述第四引脚46连接信号检测电路DC,连接所述第一引脚31和第二引脚36的导线6设置于所述LCD5内。

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的FFC插头1与FFC插座2插接时采用和图2相同的偏移角度,如图3,第二引脚36和第四引脚46将断开连接(图中以OFF指示);在图4中,若所述的FFC插头1与FFC插座2直插不到位,第二引脚36和第四引脚46(或第一引脚31和第三引脚41)也将断开连接(图中以OFF指示)。

由于FFC插座2安装在PCB板上,我们给所述第三引脚41一个检测信号(电压或电平),所述第四引脚46连接检测电路,将检测设定的电压或电平,若所述FFC插头1与FFC插座2存在预期范围的插偏,第四引脚46将能正确检测到预设的信号,如果偏移角度超出预期,如图5所示,信号将断开(图中以OFF指示),第四引脚46将检测不到第三引脚41给定的信号,此时所述PCB将会有相关的诊断电路报错,提醒用户重插;同理,如图6,若所述的FFC插头1与FFC插座2直插不到位的程度在预期范围内,第四引脚46将能正确检测到预设的信号,如果直插不到位程度超出预期,该检测信号将断开(图中以OFF指示),第四引脚46将检测不到预设的信号,所述PCB将会有相关的诊断电路报错,提醒用户重插。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移角度的预期范围为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引脚36与所述第四引脚46断开连接时的临界角度;所述直插的预期范围为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引脚36与所述第四引脚46(或所述第一引脚31与所述第三引脚41)断开连接时的临界程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