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电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2672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电芯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涉及一种改良的电芯支架。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通常应用于电力作为能源的蓄电领域,其结构多采用多个单体电池并联或串联而成,通常采用圆柱电池,电池也称电芯,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工艺技术成熟,价格优势明显,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各行业中。

现有电芯支架设计中没有增加穿扎带的设计,导致放置在支架上的电压采集线不能固定,使用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的电芯支架,方便穿扎带,并固定电压采集线束,更加稳定,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的电芯支架,包括两个支架主体,支架主体上均匀设有若干电芯固定槽,其中,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个外侧壁上纵向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槽,每个第一固定槽内设有一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所述支撑板为等腰梯形结构,支撑板上设有两个第一穿线槽和一个第二穿线槽,两个第一穿线槽关于第二穿线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相对的固定在第二穿线槽两侧,所述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均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卡接块上设有定位凹槽,第二卡接块上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的形状相契合;

两个支架主体相对设置,使其中一个固定机构的第一卡接块与相对固定机构的第二卡接块相互卡合。

上述一种改良的电芯支架,其中,所述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的截面形状均为V字形结构,其折角a为125°。

上述一种改良的电芯支架,其中,支撑板的外壁上设有避空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支架主体上设置第一固定槽,并在第一固定槽内设置固定机构,当两个支架主体相对的安装完全后,上下接触的两个固定机构的第一穿线槽相互对应形成穿线通道,上下接触的两个固定机构的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相互卡合,实现定位和固定的双重作用,用于穿扎带和固定电压采集线束,更加稳定,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的截面形状均为V字形结构,其折角a为125°,卡合更加稳定,不会轻易发生位移;支撑板的外壁上设有避空槽,能够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对线束和固定机构本身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架主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支架主体1、电芯固定槽2、第一固定槽3、固定机构4、支撑板5、第一卡接块6、第二卡接块7、避空槽8、第一穿线槽9、第二穿线槽10、定位凹槽11、定位凸起12。

如图所示一种改良的电芯支架,包括两个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上均匀设有若干电芯固定槽2,其中,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个外侧壁上纵向设有两个第一固定槽3,每个第一固定槽内设有一个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5、第一卡接块6和第二卡接块7,所述支撑板为等腰梯形结构,支撑板的外壁上设有避空槽8,支撑板上设有两个第一穿线槽9和一个第二穿线槽10,两个第一穿线槽关于第二穿线槽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相对的固定在第二穿线槽两侧,所述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均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卡接块上设有定位凹槽11,第二卡接块上设有定位凸起12,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的形状相契合,所述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的截面形状均为V字形结构,其折角a为125°;

两个支架主体相对设置,使其中一个固定机构的第一卡接块与相对固定机构的第二卡接块相互卡合。

本实用新型在支架主体上设置第一固定槽,并在第一固定槽内设置固定机构,当两个支架主体相对的安装完全后,上下接触的两个固定机构的第一穿线槽相互对应形成穿线通道,上下接触的两个固定机构的第一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块相互卡合,实现定位和固定的双重作用,用于穿扎带和固定电压采集线束,更加稳定,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定位凹槽与定位凸起的截面形状均为V字形结构,其折角a为125°,卡合更加稳定,不会轻易发生位移;支撑板的外壁上设有避空槽,能够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对线束和固定机构本身造成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