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线送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314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线送线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线送线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缆用于连接输入输出端子进行电传输或信号传输,广泛应用于各类带电装置和设备上,如电视、手机、相机、汽车、空调、收音机、飞机、火车等。线缆在制作过程中,自动送线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第一步,目前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只能实现一根线缆的送线,对于多种颜色线缆的选配加工,就需要多个送线装置进行送线,从而使得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体积更大,零部件更多,生产成本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可选择性输送多种颜色线缆的多线送线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线送线机构,包括送线固定座和导向移动座,所述送线固定座上设有一对呈上、下设置并由前送线电机带动从而转动的前送线轮,一对所述前送线轮之间形成有供线缆通过的送线通道;

所述导向移动座由导向移动机构带动从而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送线固定座,所述导向移动座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前送线轮的前方的前导向管,每个所述前导向管内形成有供线缆通过的送线孔,其中一个所述送线孔可与所述送线通道相对;

每个所述前导向管上均设有可对所述前导向管内的线缆进行夹紧的锁紧机构,所述送线固定座上设有可使其中一个所述锁紧机构松开线缆的打开机构。

进一步,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竖向滑设在所述导向线移动座上的锁杆,该锁杆的下端可锁住线缆,该锁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导向移动座外并通过连杆铰接在所述导向移动座上;

每个所述锁杆的下方均设有复位气缸,该复位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复位顶杆,该复位顶杆的上端与相对所述锁杆接触并可使所述锁杆向上移动复位;

所述打开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送线固定座上的打开气缸,该打开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打开顶杆,该打开顶杆的下端可与其中一所述锁紧机构的锁杆的上端接触并可使所述锁杆向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导向移动机构包括导向固定座、横向设于该导向固定座上的横向导轨、以及滑设在该横向导轨上的导向滑座,所述导向固定座上还设有与所述横向导轨相平行并可相对所述导向固定座转动的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上匹配有螺母座,该螺母座与所述导向滑座固定相连,所述滚珠丝杆由第一导向移动电机带动从而转动,所述导向移动座设于所述导向滑座上。

进一步,所述导向固定座上还设有与所述横向导轨相平行并可相对所述导向固定座转动的导向杆,该导向杆由第二导向移动电机带动从而转动,该导向杆外套装有可相对所述导向杆轴向滑动并能随所述导向杆转动的齿轮,所述导向滑座上纵向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内滑设有纵向导轨,该纵向导轨上固定有齿条座,该齿条座的下侧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传动的齿条,所述齿条座的上侧固定有所述导向移动座。

进一步,一对所述前送线轮活动安装在所述送线固定座上并由前送线气缸带动从而相互靠拢或者远离。

进一步,所述导向移动座上还设有两排依次位于所述前导向管的后方并与所述前导向管一一相对应的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所述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上均设有所述送线孔,一对所述前送线轮位于所述前导向管和中导向管之间,所述送线固定座上还设有一对呈上、下设置并由后送线电机带动从而转动的后送线轮,一对所述后送线轮之间形成有所述送线通道,一对所述后送线轮位于所述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之间。

进一步,一对所述后送线轮活动安装在所述送线固定座上并由后送线气缸带动从而相互靠拢或者远离。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前导向管、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的个数可以设置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等,这样每一个前导向管中放一种颜色的线缆,那么在一个导向移动座上可以并排输送多种颜色的线缆,然后将线缆依次对应穿入后导向管、中导向管和前导向管内,然后第一导向移动电机带动滚珠丝杆转动,滚珠丝杆与螺母座配合从而带动导向滑座沿横向导轨左、右移动,导向移动座随导向滑座左、右移动,从而使待输送的线缆位于一对前送线轮之间和一对后送线轮之间,这样可以根据需要使需要加工的线缆位于送线位置;

然后打开气缸带动打开顶杆下移从而使相对应的锁杆下移从而松开待输送的线缆,然后前送线气缸带动前送线轮相互靠拢从而夹住线缆,后送线气缸带动后送线轮相互靠拢从而夹住线缆,然后前送线电机带动前送线轮转动,后送线电机带动后送线轮转动,从而向前输送线缆,当线缆向前输送至合适位置时,前送线轮和后送线轮均停止转动并远离线缆,然后打开气缸带动打开顶杆上移回位,同时,复位气缸带动锁杆上移回位进而使锁杆锁住线缆,防止线缆松动,然后即可对线缆进行切断剥皮等处理;

在剥皮处理时,第二导向移动电机带动导向杆转动,导向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相匹配从而带动齿条座前、后移动,导向移动座从而随之前、后移动,导向移动座上的线缆也随之前、后移动,后移时可以方便剥皮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线缆的选择性自动化输送,满足客户对不同颜色线缆的配线要求,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送线固定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移动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一种多线送线机构,包括送线固定座1和导向移动座2,所述送线固定座上设有一对呈上、下设置并由前送线电机带动从而转动的前送线轮3,前送线电机可以直接与前送线轮连接,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前送线轮连接,一对所述前送线轮之间形成有供线缆通过的送线通道;

所述导向移动座2由导向移动机构带动从而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送线固定座1,所述导向移动座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前送线轮的前方的前导向管4,每个所述前导向管内形成有供线缆通过的送线孔,其中一个所述送线孔可与所述送线通道相对;

每个所述前导向管4上均设有可对所述前导向管内的线缆进行夹紧的锁紧机构,所述送线固定座1上设有可使其中一个所述锁紧机构松开线缆的打开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竖向滑设在所述导向线移动座2上的锁杆5,该锁杆的下端可锁住线缆,该锁杆的上端伸出所述导向移动座外并通过连杆6铰接在所述导向移动座上;

每个所述锁杆5的下方均设有复位气缸7,该复位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复位顶杆8,该复位顶杆的上端与相对所述锁杆接触并可使所述锁杆5向上移动复位;

所述打开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送线固定座1上的打开气缸9,该打开气缸的输出端上设有打开顶杆10,该打开顶杆的下端可与其中一所述锁紧机构的锁杆的上端接触并可使所述锁杆5向下移动。

所述导向移动机构包括导向固定座11、横向设于该导向固定座上的横向导轨12、以及滑设在该横向导轨上的导向滑座13,所述导向固定座上还设有与所述横向导轨相平行并可相对所述导向固定座转动的滚珠丝杆14,所述滚珠丝杆上匹配有螺母座,该螺母座与所述导向滑座13固定相连,所述滚珠丝杆由第一导向移动电机15带动从而转动,第一导向移动电机可以直接与滚珠丝杆连接,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滚珠丝杆连接,所述导向移动座设于所述导向滑座上。

所述导向固定座11上还设有与所述横向导轨相平行并可相对所述导向固定座转动的导向杆16,该导向杆由第二导向移动电机17带动从而转动,第二导向移动电机可以直接与导向杆连接,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导向杆连接,该导向杆外套装有可相对所述导向杆轴向滑动并能随所述导向杆转动的齿轮18,所述导向滑座上纵向设有导向槽,该导向槽内滑设有纵向导轨19,该纵向导轨上固定有齿条座20,该齿条座的下侧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啮合传动的齿条,所述齿条座的上侧固定有所述导向移动座2。

一对所述前送线轮3活动安装在所述送线固定座1上并由前送线气缸带动从而相互靠拢或者远离,前送线气缸可以直接与前送线轮相连,也可以通过杠杆结构与前送线轮相连。

所述导向移动座2上还设有两排依次位于所述前导向管的后方并与所述前导向管一一相对应的中导向管21和后导向管22,所述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上均设有所述送线孔,一对所述前送线轮3位于所述前导向管和中导向管之间,所述送线固定座1上还设有一对呈上、下设置并由后送线电机带动从而转动的后送线轮23,后送线电机可以直接与后送线轮连接,也可以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后送线轮连接,一对所述后送线轮之间形成有所述送线通道,一对所述后送线轮位于所述中导向管和后导向管之间。

一对所述后送线轮23活动安装在所述送线固定座1上并由后送线气缸24带动从而相互靠拢或者远离,后送线气缸可以直接与后送线轮相连,也可以通过杠杆结构与后送线轮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前导向管4、中导向管21和后导向管25的个数可以设置为2个、3个、4个、5个、6个、7个等,这样每一个前导向管中放一种颜色的线缆,那么在一个导向移动座2上可以并排输送多种颜色的线缆,然后将线缆依次对应穿入后导向管25、中导向管24和前导向管4内,然后第一导向移动电机15带动滚珠丝杆14转动,滚珠丝杆与螺母座配合从而带动导向滑座13沿横向导轨12左、右移动,导向移动座2随导向滑座左、右移动,从而使待输送的线缆位于一对前送线轮3之间和一对后送线轮23之间,这样可以根据需要使需要加工的线缆位于送线位置;

然后打开气缸9带动打开顶杆10下移从而使相对应的锁杆5下移从而松开待输送的线缆,然后前送线气缸带动前送线轮3相互靠拢从而夹住线缆,后送线气缸带动后送线轮23相互靠拢从而夹住线缆,然后前送线电机带动前送线轮转动,后送线电机带动后送线轮转动,从而向前输送线缆,当线缆向前输送至合适位置时,前送线轮3和后送线轮23均停止转动并远离线缆,然后打开气缸9带动打开顶杆10上移回位,同时,复位气缸7带动锁杆5上移回位进而使锁杆锁住线缆,防止线缆松动,然后即可对线缆进行切断剥皮等处理;

在剥皮处理时,第二导向移动电机17带动导向杆16转动,导向杆带动齿轮18转动,齿轮与齿条相匹配从而带动齿条座20前、后移动,导向移动座2从而随之前、后移动,导向移动座上的线缆也随之前、后移动,后移时可以方便剥皮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