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旗形端子的压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5777阅读:8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旗形端子的压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子的压接装置,具体是一种真旗形端子的压接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上述压接装置的压接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的外观端子压接包括铜丝压接和绝缘包卷,目前,一般的外观端子在铜丝压接部分都是采取m型对称式的压接方式,在绝缘包卷部分也是采取m型对称式的包卷方式。

而真旗型端子不同,其在铜丝压接和绝缘包卷部分都采取了单侧包卷压接的方式,更特殊的是在铜丝压接部分最终压接形态是要将真旗型端子的叶瓣包卷穿过端子上预设的孔,并让叶瓣包卷到端子背面时,将叶瓣朝上铆压,并将叶瓣两侧的凸起向叶瓣合拢。特殊的压接方式使得一般的刀模结构无法满足真旗型端子的压接要求。正是由于真旗型端子特殊的形状,其无法稳定、连续的压接。

目前,在端子压接技术中,多数压接技术均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434806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端子压接装置,该端子压接装置包括:端子压接装置主体,其具有将从给送机构给送的端子压接在预定的电线的端部的压接机构;以及驱动力传递机构,其用于将驱动装置与给送机构及压接机构连结,利用驱动装置来驱动给送机构和压接机构。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偏心曲柄盘,其被能旋转地支承于框架;偏心支轴部和偏心传递部,其分别相对于偏心曲柄盘的旋转轴线偏心地设置;传送用滑动件,其与传送部件连结并被支承为沿着端子给送方向自由滑动;连杆,其大端部和小端部被能旋转地支承于偏心支轴部和传送用滑动件;以及压接用滑动件,其被自由滑动地支承于压头。该装置实现了端子压接的自动化,但是其结构依然无法适用于真旗型端子的压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真旗形端子压接的压接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压接装置的压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旗形端子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刀组和下刀组,所述上刀组包括上外刀片、上内刀片和上切刀,所述上外刀片、上内刀片和上切刀依次设置固定在一起,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上下运动,所述上外刀片底端设置有第一压接槽,所述上内刀片底端设置有第二压接槽,所述第一压接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压接槽的深度;所述下刀组包括外框架、滑块和下切刀座,所述滑块位于上外刀片和上内刀片下方,所述下切刀座设置在上切刀下方,所述下切刀座上设置有与上切刀相对应的避空槽;所述外框架内侧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滑块设置在第一缺口内,所述滑块底部设置有弹性装置,滑块在受到压力向下运动后,弹性装置使滑块向上恢复原状,所述外框架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滑块在弹性装置的带动下向上运动的幅度;在上内刀片的下方,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竖槽,所述竖槽内设置有下刀片;在滑块表面,竖槽口的一侧为倾斜状,所述下刀片的顶端为中间具有凸台的凸字形,在所述上内刀片下方,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挡料爪。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

为了便于对端子背面凸起的按压,所述下刀片顶端凸台的两侧为内侧位置低的倾斜状。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外框架底部设置的第二缺口和滑块底部设置的凸部,所述凸部设置在第二缺口内,所述第二缺口大于凸部,使滑块能够在第一缺口内上下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缺口限制凸部的运动幅度,实现对滑块的限位。

所述滑块底面设置有横槽,所述横槽(横漕也位于滑块底部设置的凸部上)和竖槽连接在一起构成L形,所述下刀片为设置在横槽和竖槽内的L形,所述下刀片底端卡在外框架的第二缺口内。

为了便于避空槽的设置,所述上切刀的底部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下切刀座上设置的避空槽对应。

一种真旗形端子压接装置的压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输送端子的送料机构将真旗形端子输送到上刀组和下刀组之间;

(2)上刀组在动力装置驱动下下降:

单个端子分离:

1)上切刀下方的下切刀座上对应位置设置有避空槽,上切刀和避空槽之间为端子间连接部,上切刀下降过程中,上切刀底端设置的凸出部向下运动时,上切刀对端子间的连接部施加压力,使端子间连接部脱落,获得单个端子;

绝缘压接:

1)上外刀片的第一压接槽将端子的绝缘夹紧片压接包卷;

铜丝压接:

1)上内刀片的第二压接槽将端子的叶瓣向端子上的叶瓣孔内施压,叶瓣穿过叶瓣孔到达端子的背面;

2)上内刀片持续下降,叶瓣在倾斜状竖槽口的引导下被压入竖槽;

3)此时,上刀组对滑块施加的压力大于滑块底部弹性装置能够承受的压力,滑块向下运动;

4)由于下刀片位置固定,在下刀片上,上内刀片对端子施加压力,下刀片顶端的凸台对叶瓣施加压力形成铆压凹坑,使叶瓣压接在端子背面,凸台两侧将端子背面的凸起压接在叶瓣上;

(3)上刀组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上升;

(4)滑块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的压接装置结构简单,经过一次压接便可完成压接,实现了对真旗型端子特殊的压接方式的压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真旗形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真旗形端子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部件示意图。

图5为上外刀片、上内刀片示意图。

图6为上切刀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外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下切刀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滑块和下切刀座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0所示,一种真旗形端子的压接装置,包括包括输送端子的送料机构11、上刀组和下刀组,所述上刀组包括上外刀片7、上内刀片8和上切刀9,所述下刀组包括外框架12、滑块14和下切刀座13。

所述上外刀片7、上内刀片8和上切刀9依次设置,通过固定孔20固定在一起,通过垫块10连接动力装置,驱动上刀组上下运动。所述上外刀片7底端设置有第一压接槽18,所述上内刀片8底端设置有第二压接槽19,所述第一压接槽18的深度大于第二压接槽19的深度,目的是实现对端子叶瓣2和端子的绝缘夹紧片1不同的压接,具体是端子叶瓣2需要穿过叶瓣孔3,需要压接的深,而绝缘夹紧片1则不需穿到端子的背面,压接的浅。而上外刀片7、上内刀片8是连接在一起的,所以需要不同的压接槽深度。所述上切刀9的底部设置有凸出部21,用于对端子间的连接部4施加压力,使端子间连接部4脱落,获得单个端子。为了便于安装,上切刀9的安装端与其他刀片安装端大小相当,为了减小开设在下切刀座13上的避空槽28(下面将要讲到)的尺寸,上切刀9底部设置有凸出部21,上切刀9通过其凸出部21实现作用,这样设置目的是为了使避空槽28缩小。整体的上切刀9设置成与避空槽28相对应的形状、大小完全是可以的,但此时有可能会不方便上切刀9安装。

所述滑块14位于上外刀片7和上内刀片8下方,所述下切刀座13设置在上切刀9下方,所述下切刀座13上设置有避空槽28。所述下刀组的外框架12和下切刀座13连接在一起,所述外框架12内侧(即与下切刀座13接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缺口22,所述滑块14设置在第一缺口22内,所述滑块14底部设置有弹性装置,滑块14在受到压力向下运动后,弹性装置使滑块14向上恢复原状,所述弹性装置选择弹簧17等。滑块14上部多处设置有槽和斜角使端子在送料时不会因为端子上的凸起5而卡料。滑块14底部的弹簧17弹力应足够大,从而产生压接时序化(即在端子正面压接和在端子背面压接)的效果,例如弹簧17弹力应大于100kg。

所述外框架12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滑块14在弹性装置的带动下向上运动的幅度。具体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外框架12底部设置的第二缺口23和滑块14底部设置的凸部25,所述凸部25设置在第二缺口23内,所述第二缺口23大于凸部25,使滑块14能够在第一缺口22内上下运动的同时,通过第二缺口23限制凸部25的运动幅度,实现对滑块14的限位。

在上内刀片8的下方,所述滑块14上设置有竖槽24,所述竖槽24内设置有下刀片15。下刀片15固定安装,不随滑动运动。在滑块14表面,竖槽24口的一侧为倾斜状,所述下刀片15的顶端为中间具有凸台的凸字形,在所述上内刀片8下方,所述滑块14上设置有挡料爪16。为了便于对端子背面凸起5的按压,所述下刀片15顶端凸台的两侧为内侧位置低的倾斜状。

为了对下刀片15进行限位固定,所述滑块14底面设置有横槽26,所述横槽26和竖槽24连接在一起构成L形,所述下刀片15为设置在横槽26和竖槽24内的L形,由于横槽26也位于滑块14底部设置的凸部25上,从而使所述下刀片15底端卡在外框架12的第二缺口23内。

上述真旗形端子压接装置的压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输送端子的送料机构将真旗形端子输送到上刀组和下刀组之间,使端子位于挡料爪16和滑块14之间。

(2)上刀组在动力装置驱动下下降:

单个端子分离:

1)由于上切刀9下方的下切刀座13上对应位置设置有避空槽28,上切刀9和避空槽28之间为端子间连接部4,上切刀9下降过程中,上切刀9或上切刀9底端设置的凸出部21向下运动时,实现对端子间的连接部4(如图1所示)施加压力,使端子间连接部4脱落,获得单个端子;

绝缘压接:

1)上外刀片7的第一压接槽18将端子的绝缘夹紧片1压接包卷,实现绝缘包卷。

铜丝压接:

1)上内刀片8的第二压接槽19将端子的叶瓣2向端子上的叶瓣孔3内施压,导向端子叶瓣2包卷翻折,顺利的穿过端子上的叶瓣孔3,叶瓣2穿过叶瓣孔3到达端子的背面;

2)上内刀片8持续下降,叶瓣2在竖槽24倾斜状槽口27的引导下被压入竖槽24;

3)上刀组对滑块14施加的压力大于滑块14底部弹性装置能够承受的压力,滑块14向下运动;

4)由于下刀片15位置固定,在下刀片15上,上内刀片8对端子施加压力,下刀片15顶端的凸台对叶瓣2施加压力形成铆压凹坑6,如图2所示,使叶瓣2压接在端子背面,凸台两侧将端子背面的凸起5压接在叶瓣2上;

(3)上刀组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上升;

(4)滑块14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恢复原状。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