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滤波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175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滤波电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形滤波电感。



背景技术:

电抗器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所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让这只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称铁心电抗器。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比较科学的归类是感抗器(电感器)和容抗器(电容器)统称为电抗器,然而由于过去先有了电感器,并且被称为电抗器,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电容器就是容抗器,而电抗器专指电感器。

然而传统的环形电感的电感量多为固定值,难以调节,且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波对外部环境的干扰无法有效的避免,同时外部电磁环境对设备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设备的精确控制,电感量的难以调节,直接限制了设备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电感量有效调节和有效降低外部电磁波对设备影响的环形滤波电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滤波电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腔的后侧壁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用于加强电感量的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且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均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在主体内腔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上缠绕有用于产生电感的丝包线;所述丝包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在主体的外壁右侧,且输入端设置在输出端的正前方;所述主体外壁的右侧设置有用于对输入端进行防护的第一线柱,所述第一线柱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对输出端进行防护的第二线柱。

进一步,所述第一线柱和第二线柱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感量的旋钮;所述第一磁芯的左端和第二磁芯的左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感量的第一气隙;所述第一磁芯的右端和第二磁芯的右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感量的第二气隙。

进一步,所述旋钮的左侧连接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丝杆;所述主体内腔后侧壁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对丝杆导向的第一导向槽;所述丝杆的左端依次穿过第二气隙、第一导向槽和第一气隙设置在主体的内腔中,且主体内腔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丝杆左端相对应的活动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隙和导向槽之间的丝杆上套设有用于调节电感量的第一铁片;所述第一铁片设置在用于对第一铁片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槽内,且第二导向槽固定安装在主体内腔的后侧壁上;所述第二气隙和第一导向槽之前的丝杆上套设有用于调节电感量的第二铁片;所述第二铁片设置在用于对第二铁片进行导向的第三导向槽内,且第三导向槽固定安装在主体内腔的后侧壁上;所述丝杆与主体右侧壁接触部分的左右两侧均套设有用于对丝杆进行限位的复位弹簧,且第一气隙与主体右侧壁之间的丝杆上套设有用于对复位弹簧进行限位的限位板。

进一步,所述主体的顶部通过连接件与上盖连接;所述上盖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架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架;所述上盖的外壁左侧设置有与第一线柱相对应的第一线柱盖;所述第一线柱盖的后侧设置有与第二线柱相对应的第二线柱盖;所述主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连接的环形凹槽;所述上盖的底部开设有与环形凹槽相对应的环形围板;所述主体和上盖通过环形凹槽与环形围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主体和上盖可有效地降低外部环境的电磁波对设备造成影响,同时可有效地降低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波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2、通过旋钮和丝杆可带动第一铁片和第二铁片与相应的气隙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孔有效地调节设备电感量,有效地提高设备适用范围。

3、通过转动旋钮便可完成电感量的调节,设备操作方便。

4、第一气隙与第一铁片、第二气隙和第二铁片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地提高了电感量的调节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滤波电感,包括主体1;主体1内腔的后侧壁上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用于加强电感量的第一磁芯2和第二磁芯3,且第一磁芯2和第二磁芯3均通过第一固定架4固定在主体1内腔的后侧壁上;第一磁芯2和第二磁芯3上缠绕有用于产生电感的丝包线5;丝包线5的输入端6和输出端7均设置在主体1的外壁右侧,且输入端6设置在输出端7的正前方;主体1外壁的右侧设置有用于对输入端6进行防护的第一线柱8,第一线柱8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对输出端7进行防护的第二线柱9。

第一线柱8和第二线柱9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感量的旋钮10;第一磁芯2的左端和第二磁芯3的左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感量的第一气隙11;第一磁芯2的右端和第二磁芯3的右端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电感量的第二气隙12。

旋钮10的左侧连接有用于传递动力的丝杆13;主体1内腔后侧壁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对丝杆13导向的第一导向槽14;丝杆13的左端依次穿过第二气隙12、第一导向槽14和第一气隙11设置在主体1的内腔中,且主体1内腔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丝杆13左端相对应的活动槽15。

第一气隙11和导向槽之间的丝杆13上套设有用于调节电感量的第一铁片16;第一铁片16设置在用于对第一铁片16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槽17内,且第二导向槽17固定安装在主体1内腔的后侧壁上;第二气隙12和第一导向槽14之前的丝杆13上套设有用于调节电感量的第二铁片18;第二铁片18设置在用于对第二铁片18进行导向的第三导向槽19内,且第三导向槽19固定安装在主体1内腔的后侧壁上;丝杆13与主体1右侧壁接触部分的左右两侧均套设有用于对丝杆13进行限位的复位弹簧20,且第一气隙11与主体1右侧壁之间的丝杆13上套设有用于对复位弹簧20进行限位的限位板21。

主体1的顶部通过连接件22与上盖23连接;上盖23内腔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架4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架24;上盖23的外壁左侧设置有与第一线柱8相对应的第一线柱盖25;第一线柱盖25的后侧设置有与第二线柱9相对应的第二线柱盖26;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连接的环形凹槽27;上盖23的底部开设有与环形凹槽27相对应的环形围板28;主体1和上盖23通过环形凹槽27与环形围板28连接。

主体1和上盖23均由滤波材料构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通过环形凹槽27、环形围板28和连接件22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地将主体1和上盖23紧密连接,通过第一线柱8与第一线柱盖25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地对丝包线5的输入端6进行防护,通过第二线柱9与第二线柱盖26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地对丝包线5的输出端7进行防护,复位弹簧20可有效地对丝杆13进行限位,限位板21可有效地对复位弹簧20进行限位。

然后,通过转动旋钮10可带动丝杆13转动,第一导向槽14和活动槽15为丝杆13进行有效地限位,第一铁片16在第一磁芯2和第二磁芯3形成的第一气隙11之间进行有限的左右位移,进而可对电感量进行有效调节,且第二导向槽17对第一铁片16有效地限位,第一固定架4和第二固定架24可有效地固定第一磁芯2和第二磁芯3。

然后,第二铁片18在丝杆13的带动下在第二气隙12内进行左右位移,从而对电感量进行调节,第三导向槽19可有效地对第二铁片18进行限位。

最后,通过主体1和上盖23可有效地对设备本体场所的电磁波进行屏蔽,有效地避免设备产生的电磁波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设备自身可有效地调节自身电感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