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641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双盖板、双负极极耳结构、可以显著提高电池倍率放电性能的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

[

背景技术:
]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开始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锂电池的不断研究,使得锂电池技术不断成熟,锂电池具有一系列优点,如高低温适应性强,自放电率很低,额定电压高,绿色环保,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使得现在的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大倍率铝壳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航模、车模、电动工具,但是传统铝壳锂离子电池只有1个盖板, 1个负极端子,而一个电池可持续充放电电流的大小决定于负极端子的横截面积,这样的情况就造成现有的锂电池产品的倍率放电性能严重受限。

基于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

技术实现要素:
]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双盖板、双负极极耳结构、可以显著提高电池倍率放电性能的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包括方柱体型铝质壳体、激光焊接于壳体两端的两个盖板以及密封于所述壳体及盖板内部的电极极芯和六氟磷酸锂 LiPF6电解液;所述位于壳体上端的上盖板与位于壳体下端的下盖板结构相同;在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与壳体内部储液体空间连通的注液孔;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都设置负极端子,且上盖板与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方向相反设置,两负极端子通过负极端子连接带相连;所述负极端子连接带两端反向设置两连接片;在所述注液孔部位焊接有起密封作用的钢珠;所述壳体上盖板厚度比钢珠直径大0.15-0.25mm;

所述电极极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电极隔膜带;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箔片以及焊接于所述正极集流体箔片上的正极极耳;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箔片以及焊接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箔片上的负极极耳;所述电极隔膜带为表面涂布有氧化钛微粉涂层的聚酰亚胺无纺布;且所述氧化钛微粉涂层的厚度范围为0.35-0.45μm;

所述正极极耳与壳体上端上盖板上的负极端子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壳体下端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连接;

所述正极集流体箔片的厚度范围为28-38μm;负极集流体箔片的厚度范围为27-45μm。

优选地,所述注液孔与壳体下端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下侧的绝缘橡胶层;在所述绝缘橡胶层上开设有若干个矩阵式设置的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的空隙率为45-55%,且该绝缘橡胶层的厚度范围为4-5mm。

优选地,所述正极集流体箔片的厚度范围为25-35μm;负极集流体箔片的厚度范围为35-45μm。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的横截面积相等。

优选地,所述负极集流体箔片的负极极耳部位设置负极绝缘胶纸,负极绝缘胶纸包住负极集流体箔片靠近负极极耳的端部以及负极极耳;所述正极集流体箔片的正极极耳部位设置正极绝缘胶纸,正极绝缘胶纸包住正极集流体箔片靠近正极极耳的端部以及正极极耳。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宽度小于25mm。

优选地,所述负极集流体箔片为镍箔和铜箔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正极集流体箔片为铝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通过在壳体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都设置负极端子,且上盖板与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方向相反设置,两负极端子通过负极端子连接带相连,且负极端子连接带两端反向设置两连接片,这样的结构设计就显著增大负极端子的横截面积,负极端子的面积越大,锂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就越高,本设计产品的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中负极端子连接带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此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1包括方柱体型铝质壳体11、激光焊接于壳体11两端的两个盖板以及密封于所述壳体11及盖板内部的电极极芯和六氟磷酸锂LiPF6电解液;所述位于壳体11上端的上盖板与位于壳体11下端的下盖板结构相同;在所述上盖板上开设有与壳体内部储液体空间连通的注液孔113;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上都设置负极端子111,且上盖板与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111方向相反设置,两负极端子111通过负极端子连接带115相连;所述负极端子连接带115两端反向设置两连接片117;在所述注液孔113部位焊接有起密封作用的钢珠;所述壳体11上盖板厚度比钢珠直径大0.15-0.25mm;

所述电极极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电极隔膜带;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箔片以及焊接于所述正极集流体箔片上的正极极耳;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箔片以及焊接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箔片上的负极极耳;所述电极隔膜带为表面涂布有氧化钛微粉涂层的聚酰亚胺无纺布;且所述氧化钛微粉涂层的厚度范围为0.35-0.45μm;

所述正极极耳与壳体11上端上盖板上的负极端子111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壳体11下端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111连接;

所述正极集流体箔片115的厚度范围为28-38μm;负极集流体箔片的厚度范围为27-45μm。

通过在壳体11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都设置负极端子111,且上盖板与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111方向相反设置,两负极端子111通过负极端子连接带115相连,且负极端子连接带115两端反向设置两连接片117,这样的结构设计就显著增大负极端子111的横截面积,负极端子111的面积越大,锂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就越高,本设计产品的使用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注液孔113与壳体11下端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111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下侧的绝缘橡胶层;在所述绝缘橡胶层上开设有若干个矩阵式设置的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的空隙率为45-55%,且该绝缘橡胶层的厚度范围为4-5mm。散热性能优良。

优选地,所述正极集流体箔片的厚度范围为25-35μm;负极集流体箔片的厚度范围为35-45μm。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111的横截面积相等。

优选地,所述负极集流体箔片的负极极耳部位设置负极绝缘胶纸,负极绝缘胶纸包住负极集流体箔片靠近负极极耳的端部以及负极极耳;所述正极集流体箔片的正极极耳部位设置正极绝缘胶纸,正极绝缘胶纸包住正极集流体箔片靠近正极极耳的端部以及正极极耳。

优选地,所述壳体11的宽度小于25mm。

优选地,所述负极集流体箔片为镍箔和铜箔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正极集流体箔片为铝箔。

本设计采用双负极点焊在不同盖板的负极镍片上,增加了同型号电池的倍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优良倍率放电性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1通过在壳体11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都设置负极端子111,且上盖板与下盖板上的负极端子111方向相反设置,两负极端子 111通过负极端子连接带115相连,且负极端子连接带115两端反向设置两连接片117,这样的结构设计就显著增大负极端子111的横截面积,负极端子111的面积越大,锂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就越高,本设计产品的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