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干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528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干式变压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式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干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主要设备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环保法规的不断健全和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干式变压器在城市配电变压器所占份额加速上升,同时,用户对干式变压器制造厂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干式变压器大部分具有能耗大,噪音大,不环保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节能型干式变压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包括铁芯、线圈、上夹件、下夹件和绝缘子,所述铁芯具有若干个芯柱,每个所述芯柱上分别套设有所述线圈,所述铁芯的上部设有所述上夹件,所铁芯的下部设有所述下夹件;所述线圈引出有接头,所述接头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上夹件与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所述绝缘子;所述绝缘子包括绝缘本体和快装座,所述快装座固定在所述上夹件的侧壁上,所述绝缘本体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绝缘本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快装座内与其卡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另一端依次设有圆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检测设置的卡块。所述快装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壁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凸块配合将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快装座组装在一起。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在靠近开口处设有圆锥面,所述圆锥面与所述圆锥部贴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圈包括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所述低压线圈向上引出铜排,所述铜排与所述上夹件之间设有所述绝缘子。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线圈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绝缘垫块,所述垫块与所述上夹件或者下夹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压线圈与所述低压线圈之间设有绝缘膜,所述绝缘膜向上下两端延伸,并伸入所述绝缘垫块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夹件与所述下夹件采用方形型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绝缘子上设计便于快装的快装座,将绝缘主体伸入快装座内与其卡接,完成装配。相比传统的绝缘子与上夹件通过螺纹杆螺栓连接来得简便,尤其当上夹件采用方形型材等结构时,上述的快装绝缘子的更受青睐。此外,本案通过绝缘子、绝缘垫块、绝缘膜等一系列的结构设计,实现变压器良好的绝缘性能,达到环保、低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能型干式变压器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所示节能型干式变压器中绝缘子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所示绝缘子中快装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一种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包括铁芯12、线圈11、上夹件22、下夹件21和绝缘子30,所述铁芯12具有若干个芯柱,每个所述芯柱上分别套设有所述线圈11。所述铁芯12的上部设有所述上夹件22,所铁芯12的下部设有所述下夹件21。所述线圈11引出有接头,所述接头上连接有连接杆60,所述上夹件22与所述连接杆60之间设有所述绝缘子30。优选的,所述上夹件22与所述下夹件21采用方形型材,相比常见的工字型夹件,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强度。所述线圈11内设有拉板12,所述拉板12伸出所述线圈11,所述拉板12与所述上夹件22、下夹件21固定连接。

请参考图1,优选的,所述线圈11包括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所述高压线圈与所述低压线圈依次套设在所述芯柱上。所述低压线圈向上引出铜排14,所述铜排14与所述上夹件22之间设有所述绝缘子30。所述线圈11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绝缘垫块40,所述垫块与所述上夹件22或者下夹件21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压线圈与所述低压线圈之间设有绝缘膜50,所述绝缘膜50向上下两端延伸,并伸入所述绝缘垫块40内。通过绝缘子30、绝缘垫块40、绝缘膜50等一系列的结构设计,实现变压器良好的绝缘性能,达到环保、低能耗的目的。

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绝缘子30包括绝缘本体31和快装座32,所述快装座32固定在所述上夹件22的侧壁上,所述绝缘本体31一端与所述连接杆60连接,所述绝缘本体31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快装座32内与其卡接。

请参考图2和图3,优选的,所述绝缘本体31的另一端依次设有圆锥部311和固定部312,所述固定部31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检测设置的卡块313。所述快装座32开设有安装孔321,所述安装孔321内壁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凸块323。所述凸块32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卡块313从间隙通过,旋转所述绝缘本体31,所述卡块313卡接在所述凸块323下方,所述绝缘本体31与所述快装座32组装在一起。更优选的,所述安装孔321在靠近开口处设有圆锥面322,所述圆锥面322与所述圆锥部311贴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