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收容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654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收容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散热收容盒。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蓬勃发展,电池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广泛应用于电动车领域。尤其是电池组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组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能越来越受到生产厂家和用户的重视。但是,由于电池组使用的单体电池属于二次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单体电池如果温升过高则会引起热失效,导致产生起火或爆炸的安全隐患。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收容盒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收容盒,用于装设单体电池的同时,能有效对单体电池进行快速降温散热,且具有良好的封闭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收容盒,用于安装单体电池并给单体电池散热,包括一对紧密配合的盒体,每个盒体包括主体及主体边缘延伸形成的侧壁,两个侧壁紧密配合并位于两个主体之间;每个主体的一个表面延伸形成若干用于收容单体电池的收容壁、若干导流壁及两个分别连接两个相邻收容壁的隔板,且两个主体分别在与收容壁相背的表面上开设有一个通孔;两个盒体中的收容壁组合形成一个用于收容单体电池的收容空间,且每个主体的收容壁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流道;每个导流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收容壁的一端并与正对导流壁的收容壁间隔设置形成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两个隔板分别位于靠近一个短边的位置并封闭一个第一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通过第二流道相连通,且第一流道靠近隔板的位置作为冷却液流进和流出的位置;所述通孔将第一流道与外部空间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收容盒的一种改进,所述主体的形状为矩形并包括一对短边,且每个主体在与收容壁相背的表面上设有若干螺母;其中一个主体在与收容壁相背的表面上还开设有若干注胶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收容盒的一种改进,所述单体电池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单体电池的电极设有螺纹,通过每个螺母与对应一个单体电池的电极的配合,固定两个盒体及单体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收容盒的一种改进,每个收容壁中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单体电池,相邻两个收容壁内的单体电池之间错位设置;每个主体在收容壁内向远离收容壁的方向凹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单体电池一端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面中央开设有供单体电池的电极贯穿的凹孔;所述收容壁包裹单体电池的壳体并形成波浪式的外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收容盒的一种改进,两个第一流道之间设有两个相互连接的收容壁,且位于两个短边的第一流道设置于一个独立的收容壁及两个相连的收容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收容盒的一种改进,所述注胶孔位于每个收容壁中的两个收容槽之间;当两个盒体装设好单体电池后,通过注胶孔将导热胶注入两个收容壁形成的收容空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收容盒的一种改进,每个收容壁对应设置有两个注胶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收容盒的一种改进,两个侧壁的配合处设有密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散热收容盒的有益效果在于:冷却液直接接触收容壁,有效提高散热效率,盒体的配合设有密封胶,有效提高封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收容盒装设有单体电池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盒体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盒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AA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收容盒100,用于安装单体电池200并给单体电池200散热,包括一对紧密配合的盒体10,每个盒体10包括主体101及主体101边缘延伸形成的侧壁102,两个侧壁102紧密配合并位于两个主体101之间。两个侧壁102的配合处设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用以提高散热收容盒100的封闭性。主体的形状为矩形并包括一对短边1011。

所述单体电池200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单体电池200的电极设有螺纹。

请同时参考图2和图3,每个主体101的一个表面延伸形成若干用于收容单体电池的收容壁103、若干导流壁104及两个分别连接两个相邻收容壁的隔板105。两个主体中的收容壁103、导流壁104及隔板105对应配合。每个主体101在与收容壁103相背的表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1012并设有若干螺母20,其中一个主体101在与收容壁103相背的表面上还开设有若干贯穿主体101的注胶孔1013。

两个盒体10中的收容壁103组合形成一个用于收容单体电池200的收容空间。每个收容壁103中设有一排间隔设置的单体电池200,相邻两个收容壁103内的单体电池200之间错位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壁103包裹单体电池200的壳体并形成波浪式的外形。每个主体101的收容壁103之间间隔设置形成若干第一流道1031,所述第一流道1031作为冷却液的流动通道。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流道1031之间设有两个相互连接的收容壁103,且位于两个短边1011的第一流道1031设置于一个独立的收容壁103及两个相连的收容壁103之间。每个主体在收容壁103内向远离收容壁103的方向凹设有若干用于固定单体电池200一端的收容槽1032,所述收容槽1032的底面中央开设有供单体电池200的电极贯穿的凹孔1033。所述单体电池200装设进盒体10后,通过每个螺母20与对应一个单体电池200的电极的配合,固定两个盒体10及单体电池200。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槽1032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内径大于单体电池200的外径,收容槽1032的深度小于单体电池的长度。

请参考图4,每个导流壁10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收容壁103的一端并与正对导流壁104的收容壁103间隔设置形成与第一流道1031连通的第二流道1041。两个隔板分别位于靠近一个短边1011的位置并封闭一个第一流道1031的一端。所述第一流道1031通过第二流道1041相连通,且第一流道1031靠近隔板105的位置作为冷却液流进和流出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壁104与对应收容壁103的一端平行。

请参考图1和图3,两个通孔1012分别位于第一流道1031靠近隔板105的位置,所述通孔1012将第一流道1031与外部空间连通,且通孔1012作为液冷装置中循环冷却液的进口和出口。所述注胶孔1013位于每个收容壁103中的两个收容槽1032之间,所述注胶孔1013将外部空间与两个收容壁103组合形成的收容空间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注胶孔1013的盒体10在对应每个收容壁103的位置设置有两个注胶孔1013。

请参考图1至图4,组装时,首先,将其中一个盒体10置于一个水平工作台上,对应每个收容槽1032装入一个单体电池200后,在侧壁102的配合面点上密封胶并盖上另一个盒体10,此时每个单体电池200的电极都伸出凹孔1033;其次,在每个单体电池的电极上锁上螺母20,以固定两个盒体101和单体电池200,进而加强收容盒10的密闭性;再次,两个盒体101装设好单体电池200后,通过注胶孔1013将导热胶30注入两个收容壁103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导热胶30的作用是将单体电池200的热量传递到收容壁103上;最后将液冷系统的管道连通分别位于两个盒体101上的两个通孔1012,使得冷却液能通过第一流道1031及第二流道1041循环流动,以带走收容壁103上的热量。

使用时,液冷装置中循环流动的冷却液从位于上方的通孔1012中流入盒体10内部,经第一流道1031及第二流道1041,再从位于下方的通孔1012回流到液冷装置中,冷却液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吸收单体电池散发到收容壁103中的热量,并带到液冷装置中进行散热冷却。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