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677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用于断路器动触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夹持式结构,其电流传输通过热源件,经动触头支架与动触头的夹持贴合面,再经动触头流过。二,软连接方式,其电流传输通过热源件,经软连接导线最后由动触头流过。上述连接方式一在小电流400A及以下的情况,贴合接触面的发热满足断路器温升要求,结构简单;连接方式二当电流到630A的情况下,因连接方式一的方式温升要求没有余量,因此采用连接方式二,可增大电流传输的截面,从而满足断路器对温升的要求。

但是,当电流往上升,升到800A及以上后,连接方式一由于夹持的导电截面过小,无法满足断路器的温升要求,连接方式二虽可以满足大电流通过的截面,但因为断路器的体积没有增大,软连接的导线增加,导致焊接后动触头无法灵活的转动,出现软连接拥挤牵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其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满足断路器大电流对温升的要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其包括热源件、动触头和触头安装架,所述热源件连接于所述触头安装架上,所述动触头通过轴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触头安装架上,所述动触头和触头安装架均由导电材料制成,其中,所述热源件与所述触头安装架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根软连接导线,所述动触头通过限位部件与所述触头安装架紧贴设置。

特别地,所述触头安装架整体呈“U”形结构,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边向上延伸有侧板,两个侧板上对应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有轴,所述动触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轴上,且所述轴上设置有用于使动触头贴紧侧板内壁的弹性部件。

特别地,所述动触头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部件位于两个动触头之间的轴上。

特别地,所述软连接导线设置有两根,两根软连接线相对于所述动触头对称布置,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热源件的侧边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动触头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的电流传输被分成两路,其中一路经软连接导线传输到动触头,另一路经触头安装架与动触头的贴合面传输到动触头。从而分担了软连接的导线截面,使软连接线可适当减少数量,两者匹配满足断路器同体积下,大电流通过温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一种断路器动触头连接结构包括热源件1、动触头2和触头安装架3,所述触头安装架3整体呈“U”形结构,其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的两侧边向上延伸有侧板5,两个侧板5上对应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安装有轴6,所述轴6上穿设有两个动触头2,所述热源件1、动触头2和触头安装架3均采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轴6上于所述两个动触头2之间安装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给两个动触头2弹力,使两个动触头2的外侧壁与所述侧板5的内壁进行紧贴导电连接。

所述热源件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触头安装架3上,且所述热源件1的该端两侧边与所述动触头2的侧壁之间对称连接有两根软连接线7。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