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复合感温光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155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光缆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复合感温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传感技术代替传统电子传感技术在煤矿、电力、消防安全和民生领域等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电子传感器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灵敏度高、耐腐蚀、传输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结构简便、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等。

现有的感温光缆无法兼顾导电功能;对于某些既要监控温度又要有一定的供电的单独或偏远区域,例如煤矿区、危险品消防仓库或基站等,一般需要同时敷设供电导体和光缆以满足使用,造成施工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同时供电导体内含有色金属铜,还容易引起偷盗,造成断电和通信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电复合感温光缆,解决了现有感温光缆无法兼具导电功能,导致施工成本高的缺陷。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电复合感温光缆,包括:松套管、护套保护层;所述松套管、护套保护层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松套管内设有光纤,所述光纤与松套管之间填充有纤膏;所述护套保护层内部还穿有若干个与光纤并列的金属导体。

本发明的光电复合感温光缆通过在护套保护层内设有导体进行导电,使得光电复合感温光缆兼具部分的电缆导电功能;满足了某些单独或偏远区域既要监控温度又要有一定的供电的需求,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导体还承担着为光缆提供抗拉力,省去了内层的非金属抗拉层,提高了热传导效果,提升光缆感温效率。

可选的,所述金属导体外表面还包套有导体绝缘层。为了保护金属导体,在其外表面设有导体绝缘层。

可选的,所述松套管与护套保护层之间还设有不锈钢铠装层和屏蔽层;所述不锈钢铠装层套设在松套管外表面;所述屏蔽层设置在不锈钢铠装层外部。设置不锈钢铠装层可以有效增加光缆的抗侧压性能,而屏蔽层可以屏蔽外界电压对不锈钢铠装层产生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导体绝缘层与护套保护层最外侧厚度不小于0.8mm;所述导体绝缘层的外表面与屏蔽层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0.5mm。设置导体绝缘层与护套保护层最外侧厚度不小于0.8mm;所述导体绝缘层的外表面与屏蔽层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0.5mm,有效地保护金属导体和确保导体绝缘性能,降低了导体通电时发热对光缆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纤膏的动力粘度大于或等于6000mpa.s。本发明采用填充式结构,虽然导热阻水纤膏可以很快的传导温度到感温光纤,但是如果在垂直布放使用环境中,很容易造成松套管内的纤膏在长期的受热环境下产生滴流现象,从而影响和污染使用环境。本发明控制纤膏的动力粘度大于或等于6000mpa.s,避免了纤膏发生滴流现象。

可选的,所述纤膏的可燃指数大于或等于300℃。由于纤膏一般属于可燃易燃物质,还容易引起安全隐患;纤膏的可燃指数大于或等于300℃提高了其阻燃性能。

可选的,所述护套保护层外表面向外突出形成棱角,所属棱角沿轴向分布。在护套外设有凸型棱角,用于警示和防盗作用。

可选的,所述光电复合感温光缆外径小于或等于15.0mm时,所述棱角数量为3~4个;所述光电复合感温光缆外径大于15.0mm且小于或等于25.0mm时,所述棱角数量为4~5个;所述光电复合感温光缆外径大于25.0mm,所述棱角数量为5~6个。

可选的,所述棱角高度为1.0mm-1.5mm。

可选的,所述护套保护层采取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本光电复合感温光缆为确保外护套起到一定的防盗作用并兼具热传导性能,护套须选用高硬度的聚乙烯材料(hdpe)。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光电复合感温光缆通过在护套保护层内设有导体进行导电,使得光电复合感温光缆兼具导电的电缆部分功能;满足了某些单独或偏远区域既要监控温度又要有一定的供电的需求,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导体还承担着为光缆提供抗拉力,省去了内层的非金属抗拉层,提高了热传导效果,提升光缆感温效率。

另外,为了保护金属导体,在其外表面设有导体绝缘层。设置不锈钢铠装层可以有效增加光缆的抗侧压性能,而屏蔽层可以屏蔽外界电压对不锈钢铠装层产生的电压。设置导体绝缘层与护套保护层最外侧厚度不小于0.8mm;所述导体绝缘层的外表面与屏蔽层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0.5mm,有效地保护金属导体并确保导体绝缘性能,降低了导体通电时发热对光缆的影响。

本发明采用填充式结构,虽然导热阻水纤膏可以很快的传导温度到感温光纤,但是如果在垂直布放环境中使用,很容易造成松套管内的纤膏在长期受热的环境下产生滴流现象,从而影响和污染使用环境。本发明控制纤膏的动力粘度大于或等于6000mpa.s,避免了纤膏发生滴流现象。

由于纤膏一般属于可燃易燃物质,还容易引起安全隐患;纤膏的可燃指数大于或等于300℃,提高了其阻燃性能。在护套外设有凸型棱角,用于警示和防盗作用。

本光电复合感温光缆为确保外护套起到一定的防盗作用并兼具热传导性能,护套须选用高硬度的聚乙烯材料(hdpe)。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光电复合感温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松套管;2、护套保护层;3、金属导体;4、导体绝缘层;5、不锈钢铠装层;6、屏蔽层;7、棱角;8、光纤;9、纤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本发明中纤膏的动力粘度指在25℃、d=50s-1的条件下的数据。

实施例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感温光缆(见附图1),包括:松套管1、护套保护层2;所述松套管1、护套保护层2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所述松套管1内设有光纤8,所述光纤8与松套管1之间填充有纤膏9;所述护套保护层2内部还穿有若干个与光纤8并列的金属导体3。本发明的松套管1采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本发明的光电复合感温光缆通过在护套保护层2内设有导体进行导电,使得光电复合感温光缆兼具部分的电缆导电功能;满足了某些单独或偏远区域既要监控温度又要有一定的供电的需求,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导体还承担着为光缆提供抗拉力,省去了内层的非金属抗拉层,提高了热传导效果,提升光缆感温效率。

所述金属导体3外表面还包套有导体绝缘层4。为了保护金属导体3,在其外表面设有导体绝缘层4。所述松套管1与护套保护层2之间还设有不锈钢铠装层5和屏蔽层6;所述不锈钢铠装层5套设在松套管1外表面;所述屏蔽层6设置在不锈钢铠装层5外部。设置不锈钢铠装层5可以有效增加光缆的抗侧压性能,而屏蔽层6可以屏蔽外界电压对不锈钢铠装层5产生的电压。

所述导体绝缘层4与护套保护层2最外侧厚度不小于0.8mm;所述导体绝缘层4的外表面与屏蔽层6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0.5mm。设置导体绝缘层4与护套保护层2最外侧厚度不小于0.8mm;所述导体绝缘层4的外表面与屏蔽层6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不小于0.5mm,有效地保护金属导体3和确保导体绝缘性能,降低了导体通电时发热对光缆的影响。

所述纤膏9的动力粘度大于或等于6000mpa.s。本发明采用填充式结构,虽然导热阻水纤膏9可以很好较快的传导温度到感温光纤,但是如果在垂直布放环境中使用,很容易造成松套管1内的纤膏9在长期受热的环境下产生滴流现象,从而影响和污染使用环境。本发明控制纤膏9的动力粘度大于或等于6000mpa.s,避免了纤膏9发生滴流现象。由于纤膏9一般属于可燃易燃物质,还容易引起安全隐患;纤膏9的可燃指数大于或等于300℃提高了其阻燃性能。

所述护套保护层2外表面向外突出形成棱角7,所属棱角7沿轴向分布。在护套外设有凸型棱角7,用于警示和防盗作用。

所述光电复合感温光缆外径小于或等于15.0mm时,所述棱角7数量为3~4个;所述光电复合感温光缆外径大于15.0mm且小于或等于25.0mm时,所述棱角7数量为4~5个;所述光电复合感温光缆外径大于25.0mm,所述棱角7数量为5~6个。所述棱角7高度为1.0mm-1.5mm。

所述护套保护层2采取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本光电复合感温光缆为确保外护套起到一定的防盗作用并兼具热传导性能,护套须选用高硬度的聚乙烯材料(hdpe)。

本发明实施时,将光纤装束,外表涂敷纤膏并包覆pbt松套管;在松套管外表面加装不锈钢铠装层和屏蔽层;在定型设备上固定上述光缆和包覆绝缘层的金属导体,挤包高密度聚乙烯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