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缆线、尤其是用于同轴缆线的优选用于连接在乐器和/或音效设备上的插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2773发布日期:2018-10-02 19:09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缆线的插接装置,尤其是用于同轴缆线,优选用于连接在乐器和/或音效设备、尤其是效果器板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调整插接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接收同轴缆线远中端部以传递声音信号等的插头例如已由us7,785,133b2公知。在那里描述了一种插头,所述插头允许或者在笔直直线上或者弯曲90°地接收缆线。弯曲的接收通过插头的周缘面上的开口实现,所述开口附加于缆线可在定向期望笔直的情况下所插入的开口而设置。根据us7,785,133b2的解决方案在操纵和耐久方面被视为值得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缆线的插接装置,尤其是用于同轴缆线,优选用于连接在乐器和/或音效设备、尤其是效果器板上,在所述插接装置中可实现简单且可靠的连接,尤其是在外部情况变化时。

所述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

尤其是所述目的通过一种插接装置来实现,所述插接装置用于缆线、尤其是用于同轴缆线,优选用于连接在乐器和/或音效设备、尤其是效果器板上,其中,插接装置包括:

-远中连接件、尤其是插销/管脚(或包括插销),用于将插接装置连接在待与缆线连接的装置的相对应的连接件(尤其是插座)上,尤其是用于将插接装置连接在乐器和/或音效设备(尤其是效果器板)的相对应的连接件上,

-近中连接件,用于接收缆线,以及

-取向调整装置,用于改变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取向。

本发明的核心构思在于,这样构造插接装置,使得可根据期望的缆线引导部(例如平行或弯折)而定调整所述插接装置。因此,与根据us7,785,133b2的现有技术的显著区别已经在于,在该文献中,在缆线引导部方向改变时不改变或者说调整插接装置本身。与此相应,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更改插接装置。这简化了操纵。根据本发明尤其是已知,使用根据us7,785,133b2的解决方案的前提条件是,第一使用者尤其是已知:应如何使用不同的用于接收缆线的开口。尤其是这对于第一使用者不可通过第二使用者预给定。而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插接装置可由第二使用者已经这样配置,使得第一使用者(不假思索地)如第二使用者所期望地那样实现缆线引导部(当第一使用者使用插接装置时)。总地来说,用简单手段改善插接装置的操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也在于用于调整上述插接装置(所述插接装置在下面还要予以详述)的方法,其中,改变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取向。如上已述,本发明的构思在此也已经存在于插接装置本身的“调整”。

另外,所述目的还通过上述的(以及后面还要详述的)插接装置的使用来实现,用于缆线、尤其是用于同轴缆线,优选用于连接在乐器和/或音效设备、尤其是效果器板上。

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的角度差优选为至少20°、更优选至少45°、再更优选至少80°、尤其是(至少大约)90°。另外,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取向与(所述)第二取向之间的角度差可为至多160°、优选至多135°、更优选至多100°优选这样配置取向调整装置,使得能调整到/设定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至少基本上)平行的取向。作为替换方案或附加地,取向调整装置可这样调整,使得能调整到/设定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至少基本上)垂直的取向。

通常,取向调整装置可这样配置,使得能调整到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多个(例如至少两个或刚好两个)不同的取向。作为替换方案,取向调整装置也可这样配置,使得能调整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取向的(连续的)改变。恰恰是离散的调整可能性(例如在两个不同的取向中)简化了插接装置或者说使用插接装置的系统的操作和配置。

优选这样设置插接连接装置,使得近中连接件和远中连接件可(优选在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取向中)相互插接。连接件之一可具有相应的插接接收部,另一个连接件(例如近中连接件)的端部区段(或者说相应的突出部)可插入到所述插接接收部中。特别优选在两个不同的取向中一个连接件(例如近中连接件)的同一个端部区段可被接收在另一个连接件(例如远中连接件)的同一个插接接收部中。由此可用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如所期望的那样配置插接装置。

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取向可通过紧固装置(尤其是紧固螺钉)紧固。作为替换方案,作为紧固装置也可使用卡锁装置,例如弹簧加载的卡锁装置。在任意情况下提供可简单操作的插接装置。

近中连接件可从远中连接件松开(在必要情况下完全地)。尤其是可实现为,近中连接件和远中连接件可彼此松开,其中,被接收的缆线同时还区段地被接收在连接件中。尤其是可这样实现取向的改变:近中连接件与远中连接件分开,然后相应地重新取向(在此在必要情况下绕自己的纵向轴线旋转),并且又与远中连接件连接。由此可进行可简单地且直观地建立的重新取向。

通常,对于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取向的改变应理解为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定向的改变。这可这样来实现:或者远中连接件静止并且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旋转,或者反之,近中连接件静止并且远中连接件相对于近中连接件旋转,或者近中连接件和远中连接件同时相对彼此旋转。

优选这样配置取向调整装置,使得近中连接件和/或远中连接件可在至少两个或刚好两个不同的取向中(区段地)插入(插接)到分别设置在另一个连接件上的接收部中。

优选这样配置取向调整装置,使得近中连接件在其处于(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第一取向时的状态中相对于其处于(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第二取向时的状态绕平行于缆线接收方向的轴线旋转,优选旋转180°,和/或绕垂直于缆线接收方向的轴线旋转,优选相应于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的角度旋转,尤其是旋转90°。当缆线端部运动到近中连接件中时,缆线接收方向通过所述缆线端部的运动方向来确定。在具有柱形接收区段的连接件中,所述方向于是尤其是相应于轴向方向。总地来说,由此可实现插接装置的容易的调整。

取向调整装置优选这样配置,使得取向的调整在近中连接件从远中连接件松开的情况下进行(其中,在此在必要情况下缆线还区段地至少被接收在近中连接件中并且可选地也被接收在近中连接件中),尤其是可仅仅在近中连接件从远中连接件松开时进行。因此,尤其是在结构上排除:当远中连接件和近中连接件彼此连接时,可进行取向的调整。由此例如也可避免不期望地改变取向的可能性。这简化了插接装置的操纵。近中连接件和远中连接件可通过相对应的止挡在其相对取向中相对彼此固定(或者说被固定)。优选,在第一取向中,近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与远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接触,在第二取向中,近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与远中连接件的第二止挡面接触。作为替换方案或附加地,近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和第二止挡面可相对彼此具有角度,所述角度优选相应于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的角度和/或(至少大约)90°的角度。作为替换方案或附加地,远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和第二止挡面可相对彼此具有角度,所述角度相应于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的角度和/或(至少大约)90°的角度。在一个具体实施形式中,在(所述)第一取向中,近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与远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接触,在(所述)第二取向中,近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与远中连接件的第二止挡面接触并且远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与近中连接件的第二止挡面接触。通过这种(相对应的)止挡可用简单的方式和方法确定不同的(尤其是刚好两个)不同的取向。

在插接装置内部的缆线引导部至少区段地通过近中连接件形成并且优选附加地(至少区段地)通过远中连接件形成。缆线因此优选不仅穿过近中连接件而且被引导到远中连接件中。特别优选当取向改变时,缆线不仅可保留在近中连接件内部而且可保留在远中连接件内部。总地来说由此简化了操纵。尤其是很少存在近中连接件从远中连接件分离以致一个或两个连接件丢失(可与自行车阀门的保护罩不经意地放置在一边相比较)的风险,其中,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利用:缆线保持两个连接件。这尤其是在复杂的具有多个插头和相应连接的缆线的音效设备的情况下是有利的。否则,(见上)连接件可彼此松开,这可实现简单的重新取向。

可这样配置取向调整装置,使得取向的调整可在缆线(至少部分地)插入的状态中进行,尤其是在缆线区段地插入在远中连接件中的状态中进行。

用于调整插接装置的方法可包括与上述插接装置的(尤其是功能方面的)特征相应的步骤。为了改变取向,可将近中连接件从远中连接件分开。作为替换方案或附加地,为了改变取向,可将近中连接件绕平行于缆线接收方向的轴线旋转(优选旋转180°)。作为替换方案或附加地,为了改变取向,可将近中连接件绕垂直于缆线接收方向的轴线旋转(优选相应于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的角度旋转,尤其是旋转90°)。

能调整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至少基本上)平行的取向。作为替换方案或附加地,能调整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至少基本上)垂直的取向。

近中连接件和远中连接件可(优选在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至少或刚好两个不同的取向中)相互插接。

近中连接件(相对于远中连接件)的取向可固定(或者说锁止)。

近中连接件可从远中连接件(在必要情况下完全地)松开。

取向的调整可在近中连接件从远中连接件松开的情况下进行。

近中连接件和远中连接件可通过相对应的止挡在其相对取向中相对彼此固定。优选,在第一取向中,将近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与远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接触,在第二取向中,将近中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与远中连接件的第二止挡面接触。

优选在缆线至少部分地插入的状态中、尤其是在缆线区段地(也)插入在远中连接件中的状态中进行取向的调整。

近中连接件优选具有(柱形的)空腔,所述空腔进一步优选延伸近中连接件的整个长度。作为替换方案或附加地,第二连接件包括(尤其是柱形的)空腔,所述空腔进一步优选不是在远中连接件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例如仅在长度的5~50%、优选10~40%上)。近中连接件的接收室或者说远中连接件的接收室的直径可为2~10mm、优选3~5mm。近中连接件的长度优选小于远中连接件的长度。近中连接件的长度可相应于远中连接件的长度加/减80%、优选加/减50%。优选近中连接件的长度为远中连接件的长度的10~90%、进一步优选20~60%。

近中连接件的远中的(朝向远中连接件的)端部区段在横截面方面可相应于圆区段。同样,远中连接件的近中的端部区段可具有这种横截面。但优选远中连接件的近中的端部区段具有接收部,所述接收部在横截面方面相应于圆区段(作为替换方案,近中连接段的远中的端部区段可具有这种横截面的接收部)。作为圆区段尤其是应理解为圆面的一个部分面,该部分面由一个圆弧和两个(直)线限定。

一般而言,对于近中的区段(或者说部分)应理解为在使用中布置在缆线附近(或者说远离待与缆线连接的装置、尤其是乐器和/或音效设备的相对应的连接件、尤其是插座布置)的区段(部分)。

插接装置的(总)长度(例如在最大程度伸直的状态中或者说尤其是在连接件平行取向中)可为2~10cm、优选4~6cm。

远中连接件优选具有插销(插头插销)。远中连接件可在其远中的端部区段上具有(尤其是锥形的)尖部。在(尤其是锥形的)尖部之后可连接着环形的收缩部。近中连接件和/或远中连接件的外壁优选(区段地)构造成柱形的。

近中连接件与远中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区段在横截面方面可构造成圆形的,尤其是构造成柱形的。

插接装置在必要情况下可由仅四个或仅三个(必要时甚至仅两个)部件组成,尤其是由近中连接件、远中连接件以及可能情况下紧固装置(尤其是紧固螺钉)以及可能情况下缆线紧固装置(紧固套筒)组成。这些单个的部件优选一件式地、尤其是单体地成形。由此可实现相对简单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使缆线与插接装置连接的方法,其中,插接装置如上所述来构造或者说根据上述方法来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类型的插接装置以及缆线和/或待与缆线连接的装置、尤其是乐器和/或音效设备、尤其是效果器板。

附图说明

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到其它实施形式。下面借助于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借助于附图详细说明该实施例。附图表示:

图1在第一状态中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装置和缆线的系统的视图;

图2在第二状态中根据图1的系统;

图3在第三状态中根据图1的系统;

图4在第四状态中根据图3的系统;

图5在根据图4的状态中具有紧固套筒的系统;

图6在根据图4的状态中根据图1的系统的剖面斜视图;

图7在根据图4的状态中根据图1的系统的剖面视图;

图8在另外的状态中根据图1的系统;

图9在另外的状态中根据图1的系统;

图10在另外的状态中根据图1的系统;

图11在另外的状态中根据图1的系统;以及

图12在根据图11的状态中具有紧固套筒的根据图1的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装置10以及缆线11的系统的分解视图。

插接装置10具有近中连接件12、远中连接件13以及紧固装置14(紧固螺钉)。另外,图1也示出了用于移动的初始位置,用于使缆线11与插接装置10连接。缆线11根据实施形式涉及同轴缆线。

近中连接件12具有柱形的接收部15,缆线11的端部区段16可穿过所述接收部。缆线11的端部区段16或者可在根据箭头17的轴向方向上或者可在根据箭头18的径向方向上从近中连接件12伸出来。

远中端部区段19在横截面上相应于一个圆局部(所述圆局部的周缘通过圆周线的一个区段和两个向内指向的彼此相交的线确定)。在空间上观察,远中端部区段19构造成一个(圆)柱的局部,即具有壳面的一个局部和在(假想)完整柱的内部彼此相交的两个面。

远中连接件13的近中端部区段20相对应地构造并且形成接收部21,所述接收部在此(优选)通过一个(圆)柱形的区段形成。第一连接件12的远中端部区段19与远中连接件13的接收部21一起形成插接连接装置27(参见图2)。插接连接装置27允许连接件在不同的相对取向中相互插接。另外,第一连接件12的远中端部区段19与远中连接件13的接收部21和紧固装置14一起形成取向调整装置23。所述取向调整装置23允许调整连接件12、13的相对取向。

图2中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中,缆线11已经穿过近中连接件12,确切地说是这样,所述缆线(关于近中连接件)在径向方向上从近中连接件伸出来。如果缆线11现在与近中连接件12一起在箭头22的方向上(参见图2)运动,达到根据图3的状态。在该状态中,缆线11(区段地)被接收在近中连接件12中以及远中连接件13中。该状态现在可通过紧固装置14紧固(参见图4)。

图5中还示出了紧固套筒24,所述紧固套筒尤其是将缆线11紧固在插接装置10中。

在图6中可看到在根据图4的状态中系统的剖面斜视图。尤其是在那里可看到,远中连接件13的缆线接收部25具有销26,所述销朝缆线11的方向上指向并且有助于定位缆线11。

这也可再次在根据图7的剖面视图中看到。另外,图7示出了近中连接件12的远中端部区段19以及远中连接件13的接收部21的不同的止挡面。近中连接件12和远中连接件13通过相对应的止挡(29至32)在其相对取向中相对彼此固定。在根据图7的取向中,近中连接件12的第一止挡面29与远中连接件13的第一止挡面30接触。在根据图11的取向中,近中连接件12的第一止挡面29与远中连接件13的第二止挡面32接触。近中连接件12的第一止挡面29和第二止挡面31相对彼此具有角度,所述角度相应于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的角度或者说至少大约90°的角度。远中连接件13的第一止挡面30和第二止挡面32也相对彼此具有角度,所述角度相应于第一取向与第二取向之间的角度或者说至少大约90°的角度。

图8至图12示出了近中连接件12相对于远中连接件13的取向的调整或者说变化(相对于图1至图7)。

图8中也示出了初始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中,缆线11、近中连接件12、远中连接件13和紧固装置14相互松开。但与图1不同的是,缆线11或者说缆线的端部区段16相对于远中连接件13的取向平行地取向。另外,与图1不同的是,近中连接件12一方面翻转了90°(相对于垂直于通过近中连接件确定的轴向方向的轴线)并且还旋转了180°(相对于平行于轴向方向的轴线)。现在,从根据图8的状态起,近中连接件12可插到远中连接件13中(可能情况下在缆线11如图9中所示插到近中连接件12中之前。)此后,将缆线11(参见图10)插入到近中连接件12中以及远中连接件13中。作为替换方案也可首先将缆线11插到近中连接件中或者说穿过近中连接件12,然后(与近中连接件12一起)与远中连接件13连接或者说插入到远中连接件13中。

在任意情况下示出了图10中的结果。就此而言,根据图11,紧固装置14可将近中连接件和远中连接件相对彼此紧固。该步骤在必要情况下也可在将缆线11插入到插接装置之前进行。根据图12,添加了紧固套筒(类似于图5),所述紧固套筒避免缆线11从插接装置松开。

远中连接件和/或近中连接件(至少基本上尤其是以至少50%、优选至少80%)由金属制成。缆线11可具有(绝缘的)套。

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上述所有部分本身可以看作是独立的以及能够以任意组合——尤其是附图中所示的细节——作为本发明实质而被要求保护。由此的变化对于专业人员而言是常见的。

附图标记清单

10插接装置

11缆线

12近中连接件

13远中连接件

14紧固装置

15柱形的接收部

16缆线11的端部区段

17箭头

18箭头

19近中连接件12的远中端部区段

20远中连接件13的近中端部区段

21接收部

22箭头

23取向调整装置

24保险件

25缆线接收部

26销

27插接连接装置

29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

30第二连接件的第一止挡面

31第一连接件的第二止挡面

32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止挡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