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2750发布日期:2018-10-02 19:0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接地结构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及其线缆,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排导电端子与下排导电端子、位于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之间的屏蔽板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屏蔽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接地条,所述接地条电性连接于所述屏蔽板。所述接地条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延伸端子,所述延伸端子电性连接于所述接地端子。所述线缆不能被所述接地条固定,导致线缆与所述导电端子的焊接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佳接地效果且焊接方便的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线缆,其包括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上排导电端子与下排导电端子、位于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之间的屏蔽板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屏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前贯穿的对接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突伸入所述对接腔的接触部及用于与所述线缆焊接的焊接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电性连接于所述屏蔽板的接地条,所述接地条设有与所述屏蔽壳体接触的弹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包括接地条,所述接地条设有与屏蔽壳体接触的弹片,使得所述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更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及线缆,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上排导电端子与下排导电端子、位于所述上排导电端子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之间的屏蔽板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的屏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前贯穿的对接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突伸入所述对接腔的接触部及用于与所述线缆焊接的焊接部,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电性连接于所述屏蔽板的接地条,所述接地条设有与所述屏蔽壳体接触的弹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与线缆,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接地条,所述接地条设有与屏蔽壳体接触的弹片,使得所述电连接器的屏蔽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去除屏蔽壳体、磁铁及压制件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去除屏蔽壳体、磁铁及压制件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8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去除屏蔽壳体、磁铁及压制件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图8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去除屏蔽壳体、磁铁及压制件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1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100及与其相连接的线缆2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屏蔽板40、电性连接于所述屏蔽板40的接地条5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两侧的磁铁60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10与所述磁铁60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上壳体71与下壳体72。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压制件80,所述压制件80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用于压制所述线缆200。

请参阅图3至图6,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2与第二绝缘本体13。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2设有向前开口的对接腔11。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3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2的后侧。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上排导电端子20与下排导电端子30。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0设于所述对接腔11的上侧并包括突伸入所述对接腔11的第一接触部21及用于与所述线缆200焊接的第一焊接部22。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0设于所述对接腔11的下侧并包括突伸入所述对接腔11的第二接触部31及用于与所述线缆200焊接的第二焊接部32。所述屏蔽板40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并位于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0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0之间,所述屏蔽板40将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0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0隔开,起到屏蔽信号干扰的作用。

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两个接地条50,所述两个接地条50分别安装于所述屏蔽板40的上下两侧,所述接地条50设有抵接臂51,所述抵接臂51抵接于所述屏蔽板40,从而使所述接地条50电性连接于所述屏蔽板40。所述接地条50包括底壁52及自所述底壁52两侧向上弯折的若干凸台53,相邻凸台53之间形成卡槽54,所述卡槽54用于固定所述线缆200,以便于所述线缆200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信号端子焊接。所述接地条50还设有自所述接地条50的底壁52向前延伸的延伸端子55,所述延伸端子55焊接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20g,30g。所述接地条50设有自所述凸台53向上延伸的弹片56,所述弹片56沿前后方向延伸。位于所述屏蔽板40上侧的所述弹片56与所述上屏蔽壳体71接触,位于所述屏蔽板40下侧的所述弹片56与所述下屏蔽壳体72接触,从而达到所述接地条50电性连接于所述上屏蔽壳体71与所述下屏蔽壳体72。

图7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7至图8,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100'及其线缆200'。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屏蔽板40'、电性连接于所述屏蔽板40'的接地条50'、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两侧的磁铁60'及包覆所述绝缘本体10'与所述磁铁60'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上壳体71'与下壳体72'。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压制件80',所述压制件80'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用于压制所述线缆200'。

请参阅图9至图11,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2'与第二绝缘本体13'。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2'设有向前开口的对接腔11'。所述第二绝缘本体13'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2'的后侧。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上排导电端子20'与下排导电端子30'。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0'设于所述对接腔11'的上侧并包括突伸入所述对接腔11'的第一接触部21'及用于与所述线缆200'焊接的第一焊接部22'。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0'设于所述对接腔11'的下侧并包括突伸入所述对接腔11'的第二接触部31'及用于与所述线缆200'焊接的第二焊接部32'。所述屏蔽板40'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并位于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0'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0'之间,所述屏蔽板40'将所述上排导电端子20'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30'隔开,起到屏蔽信号干扰的作用。

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两个接地条50',所述两个接地条50'分别安装于所述屏蔽板40'的上下两侧,所述接地条50'设有抵接臂51',所述抵接臂51'抵接于所述屏蔽板40',从而使所述接地条50'电性连接于所述屏蔽板40'。所述接地条50'设有若干凸台53',相邻凸台53'之间形成卡槽54',所述卡槽54'用于固定所述线缆200',以便于所述线缆200'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信号端子焊接。所述接地条50'设有自所述凸台53'向前延伸的延伸端子55',所述延伸端子55'焊接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所述接地条50'设有弹片56',所述弹片56'呈v字形。所述弹片56'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凸台53'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弹片56'与所述凸台53'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所述屏蔽板40'上侧的所述弹片56'与所述上屏蔽壳体71'接触,位于所述屏蔽板40'下侧的所述弹片56'与所述下屏蔽壳体72'接触,从而达到所述接地条50'电性连接于所述上屏蔽壳体71'与所述下屏蔽壳体72'。所述凸台53'设有固持部530',所述固持部530'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0',使所述接地条50'与所述绝缘本体10'的配合更牢固。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