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618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光源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源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与透射式的显示装置相比,反射式的显示装置的图像更加柔和、功耗更低,在例如户外可以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因此在例如电子书领域等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反射式显示装置受外部环境光照的影响较大,当外部环境光照不足时,其显示效果降低。

公开内容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反射式的显示面板以及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光源面板,所述光源面板包括视差屏障结构和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可在操作中发光照射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光源面板包括发光区域和透光区域,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发光区域,所述视差屏障结构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视差屏障结构包括分光部件,所述分光部件至少可为非透明的,相邻所述分光部件之间部分对应于所述光源面板的所述透光区域,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分光部件在垂直于所述光源面板的方向重叠。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发光单元为有机发光器件,以及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至少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透明电极。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发光层为白光发光层或者包括彼此叠置的红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和蓝光发光层。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光源面板还包括界定所述发光单元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为透明材料并且延伸到所述透光区域中。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不透明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层被配置为构成所述视差屏障结构的分光部件。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视差屏障结构包括作为分光部件的黑矩阵,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黑矩阵重叠设置,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层为反射电极。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视差屏障结构为液晶光栅或电致变色光栅,所述液晶光栅或电致变色光栅包括在施加电压信号后被转变为非透明态的部分以作为所述分光部件,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透明电极。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面板,该光源面板包括视差屏障结构和发光单元;其中,所述视差屏障结构包括多个分光部件,所述分光部件至少可为非透明的,相邻所述分光部件之间为透光区域,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分光部件在垂直于所述光源面板的方向重叠。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面板中,所述发光单元为有机发光器件,并且所述有机发光器件至少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层为不透明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层被配置为构成所述视差屏障结构的分光部件。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面板中,所述视差屏障结构包括作为分光部件的黑矩阵,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黑矩阵重叠设置。

例如,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面板中,所述视差屏障结构为液晶光栅或电致变色光栅,所述液晶光栅或电致变色光栅包括在施加电压信号后被转变为非透明态的部分以作为所述分光部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光路示意图;

图3a为图1中所示a区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1中所示a区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1中所示a区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分光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分光部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f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面板制备方法的过程图。

附图标记:

100-光源面板;101-第一衬底基板;110-发光单元;111-第二电极层;112-第一电极层;113-发光层;1131-红光发光层;1132-绿光发光层;1133-蓝光发光层;114-像素界定层;115-平坦层;116-第一反射层;120-视差屏障结构;121-分光部件;130-透光区域;200-显示面板;210-阵列基板;220-第二反射层;230-第一封框胶;240-彩膜基板;250-偏光层;260-第一液晶层;501-第二衬底基板;502-第三电极层;503-电致变色层;504-第四电极层;511-第一偏振片;512-第二偏振片;513-第一基板;514-第二基板;515-第五电极层;516-第六电极层;517-第二封框胶;518-第二液晶层;600-发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实现户外和户内的切换模式,可以在反射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上设置前置光源。在显示面板的显示侧设置前置光源,虽然可以解决外界环境光不足的情况下而导致的显示效果不良的问题,但是具有该结构的显示装置通常只用于显示二维画面,并不能满足用户对其显示三维画面甚至二维、三维画面切换功能的进一步需求。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源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反射式的显示面板以及平行于显示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光源面板,光源面板包括视差屏障结构和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可在操作中发光照射显示面板。光源面板包括发光区域和透光区域,发光单元设置在发光区域中,视差屏障结构设置在发光单元的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视差屏障结构包括分光部件,分光部件至少可为非透明的,相邻分光部件之间部分对应于光源面板的透光区域,发光单元与分光部件在垂直于光源面板的方向重叠。发光单元可以向反射式的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以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同时光源面板中设置有视差屏障结构,使得显示装置可以具备三维显示功能。

为便于理解本公开技术方案,提供如下几个实施例以对其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为剖面图。例如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光源面板100和反射式的显示面板200,光源面板100包括视差屏障结构120以及发光层600,发光层600中设置有发光单元110,发光单元110可在操作中发光照射显示面板200;光源面板100包括发光区域n和透光区域m,发光单元110设置在发光区域n中,视差屏障结构120设置在发光单元110的远离显示面板200的一侧,视差屏障结构120包括分光部件121,该分光部件121至少为非透明的,并且发光单元110与分光部件121在垂直于光源面板100的方向上重叠,相邻的分光部件121之间为透光区域130,该透光区域130与显示面板相对应分布。

反射式的显示面板200主要是通过反射外界的光以实现图像显示的,所以受外界环境的光强的影响较大。光源面板100中的发光单元110可以为显示面板200提供光线,在外界环境光线不足例如处于室内环境光较弱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前置光源以保证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效果。

在垂直于光源面板100的方向上,分光部件121与发光单元110重叠设置,当分光部件121为非透明时,其可以防止发光单元110发出的光直接从显示装置中射出而对显示图像造成干扰,从而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裸眼三维显示主要原理是通过用户的两眼接收不同的视差图像,该视差图像经大脑分析后,使用户对接收的图像产生层次感,进而产生立体感。图2为图1所示显示装置的光路示意图。例如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20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其中像素单元r1可以提供第一视差图像r2(例如右眼图像),像素单元l1可以提供第二视差图像l2(例如左眼图像),而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设置有视差屏障结构120,可以使得第一视差图像r2和第二视差图像l2分别显示于不同位置例如用户的右眼和左眼接收,即使得用户的右眼和左眼分别接收第一视差图像r2和第二视差图像l2,从而可以实现裸眼三维显示。

为便于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下面分别对显示装置中的光源面板和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如图1所示,发光单元110只要可以与分光部件121重叠设置,并且可以向显示面板200提供光源即可。例如发光单元110可以为条形光源、有机发光器件等。为便于解释本公开技术方案,在本公开下述实施例中,以发光单元110为有机发光器件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图3a为图1中所示a区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为剖面图。例如如图1和图3a所示,发光单元110为有机发光器件,该有机发光器件至少可以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电极层112、发光层113和第二电极层111,第一电极层112设置在发光层113的远离显示面板200的一侧。发光器件为显示面板200提供光源,所以发光层113发射的光线需要透过第二电极层111。即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111至少为半透明电极,例如可以为透明电极。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如图1和图3a所示,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发射白光、蓝光、其它单色或多色光等,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制,只要其可以实现对显示面板200的光源供给即可。为便于解释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本公开的下述实施例中,以有机发光器件发射白光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光层113可以为白光发光层或者彼此组合的红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和蓝光发光层。为便于解释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本公开的下述实施例中,以发光层113为红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和蓝光发光层的组合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例如如图1和图3a所示,发光层113可以包括彼此叠置的红光发光层1131、绿光发光层1132和蓝光发光层1133,其在工作时分别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这些光彼此混合后可以得到白光。需要说明的是,红光发光层1131、绿光发光层1132和蓝光发光层1133不限于如图3a所示的在垂直于光源面板100的方向上彼此叠置,也可以在平行于光源面板100所在面的方向上并排设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只要发光器件可以提供白光即可。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例如如图1和图3a所示,光源面板100还可以包括界定发光单元110的像素界定层114,像素界定层114可以限定发光单元110的设置位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像素界定层114可以为透明材料并且延伸至透光区域130中,例如起到平坦化层的作用,还可以便于经由显示面板200反射的光线可以从透光区域130处透射出来。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主要通过设置于光源面板100中的视差屏障结构120以实现显示装置的三维显示功能。视差屏障结构120设置于光源面板100中的方式有多种,为便于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几个示例中,对视差屏障结构120的几种设置方式及相应的光源面板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如图1和图3a所示,第一电极层112可以为不透明电极,并且在此情况下,第一电极层112可以配置为构成视差屏障结构120的分光部件121,即图1中所示的分光部件121与图3a中所示的第一电极层112可以为同一结构。在上述情况下,发光单元110既可以实现对显示面板200的光源供给,又可以具有视差屏障功能,如此可以不需要在光源面板100的远离显示面板200的一侧再设置额外的挡光层,可以简化光源面板100的结构,减小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示例中,例如,光源面板100还可以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01,第一衬底基板101可以设置于光源面板的远离显示面板200的一侧。第一衬底基板101可以为光源面板100提供支撑,并且第一衬底基板101为透明材料以便于透射光线。第一衬底基板101例如可以为玻璃基板、石英基板、塑料基板等透明基板。

在本示例中,第一电极层112和第二电极层111可以互为阳极和阴极。例如第一电极层112为阳极和阴极中的一方,第二电极层111为阳极和阴极中的另一方,只要第二电极层111至少为半透明电极(例如透明电极)即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例如,阳极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铟镓(igo)、氧化镓锌(gzo)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氧化铝锌(azo)和碳纳米管等;阴极的材料可以包括ag、al、ca、in、li或mg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来(例如mg-ag镁银合金)。例如,形成该第二电极层106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铟镓(igo)或碳纳米管等。在本示例中,示例性的,第二电极层111可以为透明ito材料构成的阳极,第一电极层112可以为金属铝材料构成的阴极,第一电极层112为非透明态,从而同时可以作为视差屏障结构120中的分光部件121。

例如,在本示例中,有机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阳极和发光层113之间空穴传输层,以及设置在阴极和发光层113之间的电子传输层;为了提高电子和空穴注入发光层的效率,该有机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阴极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电子注入层,以及设置在阳极和空穴传输层之间的空穴注入层等有机功能层。

在本示例中,发光层的材料可以包括8-羟基喹啉铝、8-羟基喹啉铝、蒽的衍生物等;电子注入层的材料可以包括氟化锂、氧化锂、氧化锂硼、硅氧化钾、碳酸铯、8-羟基喹啉铝-锂等;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包括唑衍生物、金属螯合物、唑类化合物、喹啉衍生物、喔啉衍生物、二氮蒽衍生物、含硅的杂环衍生物等;空穴传输层的材料可以包括聚对苯撑乙烯类、聚噻吩类、聚硅烷类、三苯甲烷类、三芳胺类、腙类、吡唑啉类、嚼唑类、咔唑类、丁二烯类等;空穴注入层的材料可以包括酞氰铜、三氧化钼、1-tnata、2-tnata、聚苯胺、pedot(3,4-乙烯二氧噻吩单体的聚合物)等。需要说明的是,有机发光器件中的上述各结构的制备材料不限于上述所述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示例中,图3b为图1中所示a区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为剖面图。例如图1和图3b所示,视差屏障结构120所包括的分光部件121可以为黑矩阵,并且第一电极层112与黑矩阵重叠设置。黑矩阵可以为设置有防反射结构,如此可以避免外界光线经由分光部件121反射后对显示装置的显示图像构成干扰,可以提高显示效果。在本示例中,例如第一电极层112可以为反射电极,如此可以使得发光单元110发射的光线全部进入显示面板200中,提高光的利用率,降低功耗。或者,当黑矩阵具有反射性能时,第一电极层112也可以为透明电极。

在本示例中,例如光源面板还可以包括平坦层115,平坦层115可以设置于黑矩阵和发光单元110之间。平坦层115具有平坦化的作用以使得黑矩阵的设置位置准确,并且平坦层115可以在黑矩阵和发光单元110之间充当一个过度膜层,使得黑矩阵和发光单元110之间结合得更稳固,此外平坦层115还可以防止例如黑矩阵中的有害杂质、离子或静电等对发光单元110造成影响。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平坦层115可以为透明态以保证光线透过。平坦层115的材料例如可以包括例如树脂等有机材料或例如氮化硅或者氧化硅等无机材料。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示例中,图3c为图1中所示a区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为剖面图。例如如图1和图3c所示,可以在分光部件121和发光单元110之间设置第一反射层116。第一反射层116具有反射光的功能,例如可以为金属反射层。如此,发光单元11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不会受到例如将第一电极层112设置为反射电极等情况的限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当分光部件121为不透明情况下,显示装置可以具有三维显示功能,如果分光部件121也可以转换为透明态,即光源面板100也可以为透明态,则显示装置可以具备二维显示功能,即显示装置可以实现二维和三维显示功能之间的切换。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例如,视差屏障结构120可以为液晶光栅或电致变色光栅。例如液晶光栅和电致变色光栅中,非透明部分可以在切换电压信号后转变为透明态,或再恢复为非透明态。为便于理解本公开技术方案,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视差屏障结构120在被施加电压信号后为非透明态而非被施加电压信号为透明态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在视差屏障结构120包括在施加电压信号后被转变为非透明态的部分可以作为分光部件121。

下面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几个示例中,对视差屏障结构120分别为电致变色光栅和液晶光栅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示例中,光源面板100中的视差屏障结构120为电致变色光栅,分光部件121可以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三电极层、电致变色层和第四电极层,图4a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分光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为剖面图。

例如如图1和图4a所示,分光部件121可以包括依次叠置在第二衬底基板501上的第三电极层502、电致变色层503和第四电极层504,并且第三电极层502和第四电极层504为透明电极,例如其中之一为条状电极(对应于要得到的非透明区域)而另一个为面状电极,或者二者均为条状电极。在本示例中,第三电极层502和第四电极层504可以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501的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501的不同侧,只要电致变色层503设置在第三电极层502和第四电极层504之间即可。

在本示例中,例如,该电致变色层503在未施加电场的情况下处于透明态,可以在第三电极层502和第四电极层504上施加电压,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电场,通过向电致变色层503施加该电场,可以使得电致变色层503转换为非透明态。示例性的,该电场可以调节电致变色层503的透明程度,例如在施加电场后,电致变色层503由透明态转变为深色状态直至非透明态。非透明态的电致变色层503可以作为分光部件121,还可以阻挡环境光或者显示面板出射的光线透过分光部件121,从而可以实现显示装置的三维显示功能。

在本示例中,第二衬底基板501可以为透明态的聚碳酸酯板、玻璃、塑料、亚克力板等;电致变色层503的材料可以包括三氧化钨、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碱类、四硫富瓦烯或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第三电极层502和第四电极层504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铟镓(igo)、氧化镓锌(gzo)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氧化铝锌(azo)和碳纳米管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透明”指透光率大于75%的状态,而“非透明”指透光率小于25%的状态,“半透明”指部分透光,例如透光率为25%~75%,“半透半反”指部分反射,例如反射率为25%~75%。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示例中,光源面板100中的视差屏障结构120为液晶光栅,图4b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分光部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为剖面图。例如如图1和图4b所示,该液晶光栅可以包括第一基板513、第二基板514以及设置在第一基板513和第二基板514之间的第二液晶层518,第一基板513和第二基板514通过第二封框胶517彼此结合以形成液晶盒。第二液晶层518相对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偏振片511和第二偏振片512,例如第一偏振片511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513的远离第二基板514的一侧,第二偏振片512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514的远离第一基板513的一侧,并且第一偏振片511和第二偏振片512的偏光轴可以彼此平行或者垂直。第二液晶层518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有第五电极层515和第六电极层516,例如第五电极层515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513的面向第二基板514的一侧,第六电极层516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514的面向第一基板513的一侧,例如其中之一为条状电极而另一个为面状电极,或者二者均为条状电极。

在本示例中,如图4b所示,当在第五电极层515和第六电极层516上施加电压时,在第一基板513和第二基板514之间形成例如垂直电场,该电厂可以控制液晶层518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从而在第一偏振片511和第二偏振片512的配合下,可以调控穿过液晶光栅的光的透过率,由此可以得到液晶光栅的透明态至非透明态之间的转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示例中,第一偏振片511和第二偏振片512不限于如图4b所示的位于第一基板513和第二基板514的外侧,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513和第二基板514的内侧;同样的,第五电极层515和第六电极层516不限于如图4b所示的位于第一基板513和第二基板514的内侧,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513和第二基板514的外侧,只要能够控制液晶层518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以对光的透过程度进行控制,即可取得液晶光栅可以在透明态与非透明态之间切换的技术效果。

在本示例中,第五电极层515和第六电极层516为透明导电材料,例如可以为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铟镓(igo)、氧化镓锌(gzo)氧化锌(zno)、氧化铟(in2o3)、氧化铝锌(azo)和碳纳米管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中,在显示装置可以实现二维显示的情况下,即光源面板100可以实现透明态,即光源面板中的各部分结构可以为透明结构。在上述情况下,发光单元110为透明结构,其包括的第一电极层112和第二电极层111也为透明电极。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可以为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半透半反式液晶显示面板或电子纸显示面板等,只要该显示面板通过对光的反射可以显示图像即可,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例如,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中,显示面板200为反射式的液晶显示面板。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阵列基板210和彩膜基板240以及设置于阵列基板210和彩膜基板240之间的第一液晶层260,阵列基板210和彩膜基板240通过第一封框胶230彼此结合以形成液晶盒,阵列基板210上面对第一液晶层260可以设置有第二反射层220,第二反射层220可以将外界环境或者发光单元110提供的光线进行反射。

显示面板200还包括偏光层250。在本实施例中,偏光层250可以设置于第一液晶层260和光源面板100之间,例如偏光层250可以设置在如图1所示的彩膜基板240的面向光源面板100的一侧。

实施例二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显示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显示设备可以为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器、电子纸显示器、oled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实施例三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面板,该光源面板可以包括视差屏障结构和发光单元;其中,视差屏障结构包括多个分光部件,分光部件至少可为非透明的,相邻分光部件之间为透光区域,发光单元与分光部件在垂直于光源面板的方向重叠。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面板中,例如,发光单元可以为有机发光器件,并且有机发光器件至少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面板中,例如,第一电极层为不透明电极,且第一电极层被配置为构成视差屏障结构的分光部件。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面板中,例如,视差屏障结构包括作为分光部件的黑矩阵,第一电极层与黑矩阵重叠设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光源面板中,例如,视差屏障结构为液晶光栅或电致变色光栅,液晶光栅或电致变色光栅包括在施加电压信号后被转变为非透明态的部分以作为分光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源面板的结构不限于上述所述内容,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关于光源面板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四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衬底基板;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视差屏障结构;然后在所述视差屏障结构上形成发光单元;其中,视差屏障结构包括多个分光部件,分光部件至少可为非透明的,相邻分光部件之间为透光区域,发光单元与分光部件在垂直于光源面板的方向重叠。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视差屏障结构以及发光单元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做赘述。

为便于解释本公开实施例中光源面板的制备方法,在本公开实施例的至少一个示例中对该制备方法的过程进行说明,图5a~图5f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源面板制备方法的过程图,其为光源面板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例如如图5a~图5f所示,以图3b所示的光源面板结构为例,本公开一示例中的光源面板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过程:

如图5a所示,提供第一衬底基板101,在该第一衬底基板101上沉积视差屏障结构膜层并对其进行构图工艺以形成视差屏障结构120,该视差屏障结构120可以包括多个间隔的分光部件121(例如黑矩阵)。相邻分光部件121之间的区域可以为透光区域。

在本公开所有实施例中,构图工艺例如可以为光刻构图工艺,其例如可以包括:在需要被构图的结构层上涂覆光刻胶层,使用掩膜板对光刻胶层进行曝光,对曝光的光刻胶层进行显影以得到光刻胶图案,使用光刻胶图案作为掩模对结构层进行蚀刻,然后可选地去除光刻胶图案。

如图5b所示,在形成有视差屏障结构120的第一衬底基板101上形成平坦层115,该平坦层115可以为透明材料。

如图5c所示,在平坦层115上沉积像素界定层膜层并对其进行构图工艺以形成像素界定层114。该像素界定层114为透明材料以保证光的通过。

如图5d所示,在像素界定层114所限定的区域内形成有机发光器件或有机发光器件的部分结构,例如在像素界定层114所限定的区域内形成第一电极层112。

如图5e所示,在形成有第一电极层112的第一衬底基板101上沉积发光层113,例如可以沉积包括红光发光层1131、绿光发光层1132和蓝光发光层1133的叠层。

需要说明的是,有机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例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空穴传输层等结构,上述结构和发光层113可以如图5e所示沉积在第以衬底基板101的整个表面上;也可以形成在像素界定层114所限定的区域内,例如上述多个结构可以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在像素界定层114所限定的区域内。

如图5f所示,在第一衬底基板101上形成第二电极层111,该第二电极层111为透明电极,以便于发光层113发射的光线可以透过第二电极层1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示例提供的光源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光源面板中的各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对相关结构的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并且可以具有以下至少一项有益效果:

(1)光源面板中设置的发光单元和视差屏障结构,既可以为反射式显示面板提供前置光源以提高显示图像的质量,又可以使得该显示装置可以具备三维显示功能。

(2)如果视差屏障结构可以实现透明态与非透明态的切换,则使得显示装置可以实现二维显示功能与三维显示功能之间的模式切换。

(3)在光源面板中的视差屏障结构中的分光部件由发光单元的电极构成的情况下,可以简化了光源面板的结构,减小显示装置厚度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对于本公开,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