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反射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器件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40381发布日期:2018-11-14 03:0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oled面板制程领域,尤其涉及抗反射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现今,柔性电子与柔性显示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具有固定曲面、可弯曲、可折叠甚至可卷曲的柔性显示电子产品,包括柔性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flexibletft-lcd),柔性有机发光显示器(flexibleoled)等逐渐成为最具前景的高科技行业。众多国内外手机面板厂商均已投入巨资展开相关研究及验证,争相争抢柔性el的技术及商业先机。

柔性显示由于其轻薄、可弯曲、便于携带及外形炫酷等优点在手机、手表、电视等显示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目前,amoled柔性显示设备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中的明星。

图1为现有技术的柔性有机发光器件的剖面图。现行业界主流的柔性显示器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柔性显示器件,包括了依次层叠的柔性阵列基板17、有机发光器件层16、薄膜封装层15、水氧阻隔层14、偏光层13、触控电极层12以及盖板11。

现有技术的柔性有机发光器件的偏光层13及触控电极层12是通过胶体贴合于显示模组之中,致使显示模组厚度偏高,与柔性显示模组轻便及弯折特性好的宗旨相悖,故更轻薄的功能膜层材料的开发逐渐成为业界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反射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器件,可以降低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提高其耐弯折特性,减少模组段作业流程,提高良率,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抗反射组件,包括:

一抗反射膜,

一第一保护层,形成于所述抗反射膜的一侧;

一触控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背离所述抗反射膜的一侧;

一第二保护层,形成于所述触控电极层背离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一侧;以及

一二分之一波片,形成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背离所述触控电极层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

一第一压敏胶,形成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二分之一波片之间;以及

一第二压敏胶,形成于所述二分之一波片背离所述第一压敏胶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一硬涂层,形成于所述抗反射膜背离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抗反射膜的材料是聚乙烯醇膜,所述抗反射膜的厚度范围是3um至50um。

优选地,所述触控电极层的材料是银纳米线或是金属网格,所述触控电极层的厚度范围是0.001um至0.5um。

优选地,所述二分之一波片的材料是环烯烃聚合物或是聚碳酸酯,所述二分之一波片的厚度范围是0.5um至50um。

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是环烯烃聚合物,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厚度范围都是10um至30um。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敏胶和第二压敏胶的厚度范围是0um至30um。

优选地,所述硬涂层的材料是三乙酰纤维素,所述硬涂层的厚度范围是10um至50u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抗反射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聚乙烯醇染色延展成一抗反射膜,在所述抗反射膜的一侧以卷对卷工艺形成一硬涂层,另一侧以卷对卷工艺形成一第一保护层;

s102、在一第二保护层的一侧上形成触控电极;

s103、将所述第二保护层与第一保护层贴合,封装所述触控电极;以及

s104、通过压敏胶将一二分之一波片与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另一侧贴合。

优选地,所述抗反射膜的材料是聚乙烯醇膜,所述抗反射膜的厚度范围是3um至50um。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2中通过低温湿法成膜在环烯烃聚合物保护层上涂布银纳米线,温度低于100℃。

优选地,所述成膜的方式为狭缝式涂布银纳米线成膜。

优选地,所述二分之一波片的材料是环烯烃聚合物或是聚碳酸酯,所述二分之一波片的厚度范围是0.5um至50um。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1与所述步骤s102的顺序交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器件,包括:

一柔性阵列基板;

一有机发光器件层,形成于所述柔性阵列基板的一侧;

一薄膜封装层,形成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层背离所述柔性阵列基板的一侧;

一水氧阻隔层,形成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背离所述有机发光器件层的一侧;

一抗反射组件,形成于所述水氧阻隔层背离所述薄膜封装层的一侧;以及

一盖板,形成于所述抗反射触控层背离所述水氧阻隔层的一侧;

其中,所述抗反射组件是上述的抗反射组件。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抗反射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器件降低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提高其耐弯折特性,减少模组段作业流程,提高良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柔性有机发光器件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抗反射组件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柔性有机发光器件的剖面图;以及

图4至8为本发明的抗反射组件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盖板

12触控电极层

13偏光层

14水氧阻隔层

15薄膜封装层

16有机发光器件层

17柔性阵列基板

1盖板

2抗反射触控层

21硬涂层

22抗反射膜

23第一保护层

24触控电极层

25第二保护层

26第一压敏胶

27二分之一波片

28第二压敏胶

4水氧阻隔层

5薄膜封装层

6有机发光器件层

7柔性阵列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也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

本发明的抗反射组件,包括:一抗反射膜22、一第一保护层23、一触控电极层24、一第二保护层25以及一二分之一波片27。其中,第一保护层23形成于抗反射膜22的一侧。触控电极层24形成于第一保护层23背离抗反射膜22的一侧。第二保护层25形成于触控电极层24背离第一保护层23的一侧。以及二分之一波片27形成于第二保护层25背离触控电极层24的一侧,但不以此为限。本发明在抗反射膜22与二分之一波片27之间设置了触控电极层24,并且抗反射膜22与二分之一波片27都能使用很薄的材料,从而大大降低了抗反射组件的厚度,提高其耐弯折特性。

图2为本发明的抗反射组件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抗反射组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第二压敏胶28、二分之一波片27、第一压敏胶26、第二保护层25、触控电极层24、第一保护层23、抗反射膜22以及硬涂层21。其中,抗反射膜22的材料是聚乙烯醇膜(polyvinylalcohol,简称pva),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用液晶中添加颜料来替代,以便进一步降低厚度。抗反射膜22的厚度范围是3um至50um,但不以此为限。触控电极层24的材料是银纳米线(agwn)、金属网格(metalmesh)、石墨烯、碳纳米线等,但不以此为限,还可采用更薄的材料。触控电极层24的厚度范围是0.001um至0.5um,但不以此为限。二分之一波片27的材料是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简称cop)或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环烯烃聚合物的双折射效应较小,是理想膜材,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用plc来替代,以便进一步降低厚度。二分之一波片27的厚度范围是0.5um至50um,但不以此为限。第一保护层23和第二保护层25的材料是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简称cop),第一保护层23和第二保护层25的厚度范围都是10um至30um。第一压敏胶26和第二压敏胶28的厚度范围是0um至30um。硬涂层21的材料是三乙酰纤维素(hardcoat-triacetylcellulose,简称hc-tac),硬涂层21的厚度范围是10um至50um,但不以此为限。

图3为本发明的柔性有机发光器件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器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的柔性阵列基板7、有机发光器件层6、薄膜封装层5、水氧阻隔层4、抗反射组件2以及盖板1。有机发光器件层6形成于柔性阵列基板7的一侧。薄膜封装层5形成于有机发光器件6层背离柔性阵列基板7的一侧。水氧阻隔层4形成于薄膜封装层5背离有机发光器件层6的一侧。抗反射组件2形成于水氧阻隔层4背离薄膜封装层5的一侧。盖板1形成于抗反射触控层2背离水氧阻隔层4的一侧。

其中,抗反射组件2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的第二压敏胶28、二分之一波片27、第一压敏胶26、第二保护层25、触控电极层24、第一保护层23、抗反射膜22以及硬涂层21。第二压敏胶28形成于水氧阻隔层4背离薄膜封装层5的一侧。二分之一波片27形成于第二压敏胶28背离水氧阻隔层4的一侧。第一压敏胶26形成于二分之一波片27背离第二压敏胶28的一侧。第二保护层25形成于第一压敏胶26背离二分之一波片27的一侧。触控电极层24形成于第二保护层25背离第一压敏胶26的一侧。第一保护层23形成于触控电极层24背离第二保护层25的一侧。抗反射膜22形成于第一保护层23背离触控电极层24的一侧。硬涂层21形成于抗反射膜22背离第一保护层23的一侧。其中,抗反射膜22的材料是聚乙烯醇膜(polyvinylalcohol,简称pva),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用液晶中添加颜料来替代,以便进一步降低厚度。抗反射膜22的厚度范围是3um至50um。触控电极层24的材料是银纳米线(agwn)或是金属网格(metalmesh)但不以此为限,还可采用更薄的材料。触控电极层24的厚度范围是0.001um至0.5um。二分之一波片27的材料是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简称cop)或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用plc来替代,以便进一步降低厚度。二分之一波片27的厚度范围是0.5um至50um。第一保护层23和第二保护层25的材料是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简称cop),第一保护层23和第二保护层25的厚度范围都是10um至30um。第一压敏胶26和第二压敏胶28的厚度范围是0um至30um。硬涂层21的材料是三乙酰纤维素(hardcoat-triacetylcellulose,简称hc-tac),硬涂层21的厚度范围是10um至50um。本发明的柔性有机发光器件能使整体柔性显示模组减薄50~200um,模组段工艺减少1~3道,具有较高的实际利用价值。

图4至8为本发明的抗反射组件的制作过程示意图。如图4至8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反射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如图4和5所示,将聚乙烯醇染色延展成一抗反射膜22,在抗反射膜22的一侧以卷对卷工艺形成一硬涂层21,另一侧以卷对卷工艺形成一第一保护层23。延展抗反射膜22的方式可以是在工艺上先对聚乙烯醇进行延伸,然后加入染料进行染色,最后固化成膜。抗反射膜22的材料是聚乙烯醇膜,抗反射膜22的厚度范围是3um至50um。硬涂层21的材料是三乙酰纤维素(hardcoat-triacetylcellulose,简称hc-tac),硬涂层21的厚度范围是10um至50um。第一保护层23的材料是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polymer,简称cop)。本发明中的卷对卷工艺是指将两卷材料(例如pva及cop)分别经过两只滚轮贴合在一起;作业过程中需要调整两个滚轮曲率半径,以免造成材料浪费。

步骤s102:如图6所示,在一第二保护层25的一侧上形成触控电极24。可以通过低温湿法成膜在环烯烃聚合物保护层上涂布银纳米线,温度低于100℃。在一个优选方案中,成膜的方式为狭缝式涂布(slitcoating)银纳米线成膜。在一个变形例中,可以通过金属网格(metalmesh)来替换银纳米线形成触控电极。

步骤s103:如图7所示,将步骤s101获得的组件和步骤s102获得的组件相贴合。通过将第二保护层25与第一保护层23贴合,步骤s101获得的组件和步骤s102获得的组件一体化,将触控电极24封装在第二保护层25与第一保护层23之间。以及

步骤s104:如图8所示,通过压敏胶将一二分之一波片27与第二保护层25的另一侧贴合。二分之一波片27的材料是环烯烃聚合物或是聚碳酸酯,二分之一波片27的厚度范围是0.5um至50um。

在一个变化例中,步骤s101与步骤s102的顺序交换,也能获得本发明的抗反射组件。

通过上述简单的流程步骤就能制造本发明的抗反射组件,减少模组段作业流程,提高良率,降低成本。

综上可知,本发明的抗反射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器件降低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提高其耐弯折特性,减少模组段作业流程,提高良率,降低成本。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