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以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4112发布日期:2019-02-10 14:0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集成电路以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以及其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金属-绝缘层-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电容器的集成电路以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所构成的微处理系统早已被普遍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层面,许多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家电用品等均有集成电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日益精进以及各种新兴电子产品的持续开发,集成电路在设计上也朝向多元化、精密化、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在目前的电子产品中,大多是以各种半导体技术在硅基底上形成电路元件,例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transistor,mostransistor)、电容器(capacitor)或电阻器(resistor)等。各种电路元件可彼此电连接而形成复杂的电路系统。一般而言,电容结构可由一上电极、一介电层以及一下电极所构成。传统的电容结构是设置在硅基底以上的金属层间介电层(inter-metaldielectriclayer,imdlayer)中,且具有「金属-绝缘层-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的结构。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与效能要求持续增加,集成电路的复杂度与集成度也相对地升高,导致能形成电容结构的空间逐渐缩小,也因此限制了电容值的大小,造成在集成电路设计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以及其制作方法,在一沟槽中形成具有底板、第一图案化介电层以及中板所构成的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电容器,并于中板上形成第二图案化介电层与上板而构成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由此达到提升电容值与电容密度的效果。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电路,包括一第一绝缘层、一底板、一第一图案化介电层、一中板、一第二图案化介电层以及一上板。一第一沟槽贯穿第一绝缘层。底板部分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上且部分设置于第一沟槽中。第一图案化介电层设置于底板上,且至少部分的第一图案化介电层设置于第一沟槽中。中板设置于第一图案化介电层上,且至少部分的中板设置于第一沟槽中。底板、第一图案化介电层以及中板构成一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第二图案化介电层设置于中板上。上板设置于第二图案化介电层上。中板、第二图案化介电层以及上板构成一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且底板与上板电连接。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形成一第一沟槽贯穿一第一绝缘层。形成一底板,底板部分形成于第一绝缘层上且部分形成于第一沟槽中。在底板上形成一第一图案化介电层,且至少部分的第一图案化介电层形成于第一沟槽中。在第一图案化介电层上形成一中板,且至少部分的中板形成于第一沟槽中。底板、第一图案化介电层以及中板形成一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在中板上形成一第二图案化介电层,且于第二图案化介电层上形成一上板。中板、第二图案化介电层以及上板形成一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且底板与上板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成电路的示意图;

图2至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示意图,其中

图2为图1之后的状况示意图;

图3为图2之后的状况示意图;

图4为图3之后的状况示意图;

图5为图4之后的状况示意图;

图6为图5之后的状况示意图;

图7为图6之后的状况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集成电路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集成电路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介电层

11导电层

11c连接结构

20第一绝缘层

21第一层

22第二层

31第一金属层

31p底板

32第一介电层

32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

33第二金属层

33p中板

34第二介电层

34p第二图案化介电层

35第三金属层

35p上板

41第一掩模层

42第二掩模层

43第三掩模层

50第二绝缘层

61阻障层

62低电阻材料层

91第一图案化制作工艺

92第二图案化制作工艺

101-103集成电路

c1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

c2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

s1第一连接结构

s2第二连接结构

s3第三连接结构

tr1第一沟槽

tr2第二沟槽

tr3第三沟槽

tr4第四沟槽

tr5第五沟槽

tr6第六沟槽

z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所绘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成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电路101包括一第一绝缘层20、一底板31p、一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一中板33p、一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以及一上板35p。一第一沟槽tr1贯穿第一绝缘层20。底板31p部分设置于第一绝缘层20上且部分设置于第一沟槽tr1中。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设置于底板31p上,且至少部分的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设置于第一沟槽tr1中。中板33p设置于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上,且至少部分的中板33p设置于第一沟槽tr1中。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以及中板33p构成一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metal-insulator-metal,mim)电容器c1。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设置于中板33p上。上板35p设置于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上。中板33p、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以及上板35p构成一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且底板31p与上板35p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集成电路101中,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可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沟槽tr1中,且底板31p与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可共形地(conformally)形成于第一沟槽tr1的表面上,由此增加于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中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被底板31p以及中板33p夹设的面积大小,进而可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增加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的电容量与电容密度的效果。换句话说,至少部分的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可被视为一种3d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底板31p与中板33p可分别被视为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中的下电极与上电极,而中板33p与上板35p可分别被视为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中的下电极与上电极。也就是说,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与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可共用中板33p而达到结构与制作工艺简化的效果。此外,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与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可一并进行操作,而由于底板31p与上板35p电连接,故进行操作时底板31p与上板35p所被施加的电位大体上相同。换句话说,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与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可被视为一体的电容结构,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通过至少部分形成于第一沟槽tr中来达到提升电容量的效果,而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则可通过于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的上电极(也就是中板33p)上形成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与上板35p所构成,由此可达到于有限的空间内更进一步增加电容量与电容密度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电路101可还包括一导电层11设置于第一绝缘层20之下,第一沟槽tr1可设置于导电层11上,且位于第一沟槽tr1内的底板31p可与导电层11接触而形成电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导电层11可设置于一介电层10中,而第一绝缘层20可设置于介电层10与导电层1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0可为单层或多层堆叠结构,例如第一绝缘层20可包括一第一层21以及设置于第一层21上的一第二层22。第一层21、第二层22以及介电层10可分别包括氧化硅、氮氧化硅、低介电常数(lowdielectricconstant,low-k)材料或其他适合的介电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层20以及介电层10可为设置于一基底(未绘示)上的层间介电层,例如金属层间介电层(inter-metaldielectriclayer,imdlayer),但并不以此为限。上述的基底可包括半导体基底或非半导体基底,半导体基底可包括例如硅基底、硅锗半导体基底或硅覆绝缘(silicon-on-insulator,soi)基底等,而非半导体基底可包括玻璃基底、塑胶基底或陶瓷基底等,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在形成介电层10与第一绝缘层20之前,可视需要于基底上形成其他元件例如晶体管等,而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与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可通过导电层11或/及由导电层11所形成的连接结构11c与其他元件电连接,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板35p于第一绝缘层20的一厚度方向z上的投影面积可小于中板33p于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方向z上的投影面积,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板33p可部分设置于第一绝缘层20上且部分设置于第一沟槽tr1中,且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可设置于第一沟槽tr1之外,而此状况下的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可被视为一种平面式电容器,但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沟槽tr1可被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以及中板33p填满,而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的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与上板35p则未形成于第一沟槽tr1中。此外,上板35p上可视需要设置单层或多层的掩模层(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掩模层41、第二掩模层42与第三掩模层43),而集成电路101可还包括一第二绝缘层50设置于第一绝缘层20与上板35p上,第二绝缘层50可于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方向z上覆盖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第一掩模层41、第二掩模层42与第三掩模层43。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成电路101可还包括一第三沟槽tr3、一第四沟槽tr4、一第五沟槽tr5、一第一连接结构s1以及一第二连接结构s2。第三沟槽tr3可贯穿第二绝缘层50、第三掩模层43、第二掩模层42以及第一掩模层41,用以暴露出部分的上板35p。第四沟槽tr4可贯穿第二绝缘层50以及第一绝缘层20并暴露出部分的导电层11。第五沟槽tr5可贯穿第三掩模层43、第二掩模层42以及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而暴露出部分的中板33p。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沟槽tr3与第四沟槽tr4的上部可彼此相连,而第一连接结构s1可设置于第三沟槽tr3以及第四沟槽tr4中。第一连接结构s1可通过第三沟槽tr3而与上板35p接触并形成电连接,第一连接结构s1可通过第四沟槽tr4而与导电层11接触并形成电连接,故底板31p可因此通过导电层11以及第一连接结构s1而与上板35p电连接。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s2可设置第五沟槽tr5中,故第二连接结构s2可设置于中板33p上且与中板33p接触并形成电连接。第二连接结构s2与第一连接结构s1较佳是彼此电性分离,用于分别对中板33p、上板35p与底板31p施加电位信号,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1至图7。图2至图7所绘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集成电路的制作方法示意图,而图1可被视为绘示了图7之后的状况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电路101的制作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形成第一沟槽tr1贯穿第一绝缘层20。然后,形成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中板33p、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以及上板35p。底板31p可部分形成于第一绝缘层20上且部分形成于第一沟槽tr1中。,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形成于底板31p上,且至少部分的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形成于第一沟槽tr1中。中板33p形成于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上,且至少部分的中板33p形成于第一沟槽tr1中。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形成于中板33p上,而上板35p形成于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上。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以及中板33p形成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而中板33p、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以及上板35p形成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且底板31p与上板35p电连接。

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集成电路101的制作方法可包括但并不限于下列步骤。首先,如图2所示,形成第一沟槽tr1贯穿第一绝缘层20而暴露出部分的导电层11。然后,如图3所示,依序形成一第一金属层31、一第一介电层32、一第二金属层33、一第二介电层34、一第三金属层35以及第一掩模层41。上述的导电层11、第一金属层31、第二金属层33以及第三金属层35的材料可分别钨、铝(aluminum,al)、铜(copper,cu)、铝化钛(titaniumaluminide,tial)、钛(titanium,ti)、氮化钛(titaniumnitride,tin)、钽(tantalum,ta)、氮化钽(tantalumnitride,tan)、氧化铝钛(titaniumaluminumoxide,tialo)等或其他适合的导电材料。第一介电层32与第二介电层34可包括氧化硅、氮氧化硅、高介电常数(highdielectricconstant,high-k)材料或其他适合的介电材料。上述的高介电常数材料可包括例如氧化铪(hafniumoxide,hfo2)、硅酸铪氧化合物(hafniumsiliconoxide,hfsio4)、硅酸铪氮氧化合物(hafniumsiliconoxynitride,hfsion)、氧化铝(aluminumoxide,al2o3)、氧化钽(tantalumoxide,ta2o5)、氧化锆(zirconiumoxide,zro2)或其他适合的高介电常数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31可共形地形成于第一绝缘层20上以及第一沟槽tr1内,第一介电层32可共形地形成于第一金属层31上,第二金属层33可形成于第一介电层32上,第二介电层34可形成于第二金属层33上,而第三金属层35可形成于第二介电层3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沟槽tr1可被第一金属层31、第一介电层32以及第二金属层33填满,而第二介电层34与第三金属层35可未形成于第一沟槽tr1中,但并不以此为限。接着,如图4所示,在形成第三金属层35之后,进行一第二图案化制作工艺92,第三金属层35可被第二图案化制作工艺92图案化而成为上述的上板35p。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图案化制作工艺92可包括黄光制作工艺与蚀刻制作工艺,而第一掩模层41可用于蚀刻制作工艺中定义上板35p,但并不以此为限。然后,如图4至图5所示,在第二图案化制作工艺92之后,可形成第二掩模层42与第三掩模层43覆盖第二介电层34、上板35p以及第一掩模层41。

接着,如图4至图6所示,进行一第一图案化制作工艺91,第一金属层31可被第一图案化制作工艺91图案化而成为上述的底板31p,第一介电层32可被第一图案化制作工艺91图案化而成为上述的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第二金属层33可被第一图案化制作工艺91图案化而成为上述的中板33p,且第二介电层34可被第一图案化制作工艺91图案化而成为上述的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图案化制作工艺91可包括黄光制作工艺与蚀刻制作工艺,而第二掩模层42或/及第三掩模层43可用于蚀刻制作工艺中定义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中板33p以及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但并不以此为限。换句话说,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中板33p以及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可于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方向z上具有大体上相同的投影面积,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由于中板33p上须保留形成连接结构的空间,故上板35p于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方向z上的投影面积较佳是小于中板33p于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方向z上的投影面积。此外,由于第一沟槽tr1可被第一金属层31、第一介电层32以及第二金属层33填满,而第二介电层34与第三金属层35可未形成于第一沟槽tr1中,故由第二金属层33进行图案化而形成的中板33p可部分形成于第一介电层32上且部分形成于第一沟槽tr1中,且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与上板35p可形成于第一沟槽tr1之外,但并不以此为限。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中板33p、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以及上板35p的形成方式并不以上述方法为限。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板35p可由第二图案化制作工艺92所定义,而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中板33p与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可一并由于第二图案化制作工艺92之后所进行的第一图案化制作工艺91所定义。然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中板33p与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也可视需要于上板35p之前形成,或者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中板33p、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以及上板35p也可视需要通过相同或不同的图案化制作工艺来形成。

接着,如图7所示,可于第一绝缘层20与上板35p上形成第二绝缘层50。第二绝缘层50可于第一绝缘层20的厚度方向z上覆盖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第一掩模层41、第二掩模层42与第三掩模层43。然后,可形成一第六沟槽tr6以及上述的第三沟槽tr3、第四沟槽tr4与第五沟槽tr5。第六沟槽tr6可贯穿覆盖于连接结构11c上的第一绝缘层20与第二绝缘层50而暴露出至少部分的连接结构11c。然后,如图1所示,在第三沟槽tr3以及第四沟槽tr4中形成上述的第一连接结构s1,在第五沟槽tr5中形成上述的第二连接结构s2,且于第六沟槽中形成一第三连接结构s3。第一连接结构s1可通过第三沟槽tr3与第四沟槽tr4而分别与上板35p以及导电层11接触并形成电连接,故底板31p可通过导电层11以及第一连接结构s1而与上板35p电连接。第二连接结构s2可形成于中板33p上且与中板33p接触并形成电连接,且第二连接结构s2与第一连接结构s1可彼此电性分离,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连接结构s1、第二连接结构s2以及第三连接结构s3可分别包括一阻障层61以及一低电阻材料层62,阻障层61可包括氮化钛、氮化钽或其他适合的阻障材料,而低电阻材料层62可包括电阻率相对较低的材料例如铜、铝、钨等,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1c以及第三连接结构s3可为形成有半导体元件的基底上的互连(interconnection)结构,而第一连接结构s1、第二连接结构s2以及第三连接结构s3由同一制作工艺一并形成。换句话说,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的制作方法可与互连结构的制作方法整合,但并不以此为限。

下文将针对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进行说明,且为简化说明,以下说明主要针对各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详述,而不再对相同的部分作重复赘述。此外,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是以相同的标号进行标示,用以方便在各实施例间互相对照。

请参阅图8。图8所绘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集成电路102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集成电路102可还包括一第二沟槽tr2贯穿第一绝缘层20,且部分的底板31p、部分的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以及部分的中板33p可设置于第二沟槽tr2中。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集成电路102的制作方法可还包括形成另一个贯穿第一绝缘层20的第二沟槽tr2,而部分的底板31p、部分的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以及部分的中板33p可形成于第二沟槽tr2中。换句话说,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可部分形成于多个沟槽中,由此达到更进一步增加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1的电容量与电容密度的效果。举例来说,在第一沟槽tr1与第二沟槽tr2分别的深度约为300纳米以及宽度约为100纳米的状况下,本实施例的电容量可较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容量增加约58%,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9。图9所绘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集成电路103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的用以形成中板33p的第二金属层33可共形地形成于第一介电层32上,而用以形成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的第二介电层34可共形地形成于第二金属层33上。因此,至少部分的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以及至少部分的上板35p可形成于第一沟槽tr1中,而第一沟槽tr1可被底板31p、第一图案化介电层32p、中板33p、第二图案化介电层34p以及上板35p填满。在此状况下,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c2也可被视为一种3d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而可由此更进一步提升电容量与电容密度。举例来说,在第一沟槽tr1的深度约为300纳米以及宽度约为100纳米的状况下,本实施例的电容量可较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容量增加约17%,但并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集成电路以及其制作方法中,互相堆叠的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与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可共用中板,且底板与上板可电连接而可同时对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与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进行操作。因此,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与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可被视为一体的电容结构,其中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可通过至少部分形成于沟槽中来达到提升电容量的效果,而第二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则可通过于第一金属-绝缘层-金属电容器的上电极上再形成图案化介电层与上板所构成,由此可于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更进一步增加电容量与电容密度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