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751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生产配线模块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作业台装置,具备设置成能够旋转的基台、使基台以规定速度向一方向旋转的旋转驱动源、在基台上沿着其周围搭载的作业架台、以及基于设定的作业工序而分别控制基台、作业架台的控制部,控制部实时地管理作业架台上的作业状况,并根据该作业状况来控制基台及作业架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03105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近年来,线束组装的机械化不断进展。因此,需要使人工的作业与机械作业良好地组合而能够有效地制造配线模块的生产设备。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使人工的作业与机械作业组合而能够有效地制造配线模块。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形态涉及一种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用于生产配线模块,其中,所述配线模块生产设备具备可旋转支承部,该可旋转支承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且与成为n(n为2以上的整数)次旋转对称的n个位置的各位置对应地设有能够安设所述配线模块的生产的对象物的n个安设部,与成为以所述可旋转支承部的旋转轴为中心的n次旋转对称的n个位置的各个位置对应地设置n个台,所述n个台包括能够向对象物进行人工作业的人工作业台和能够向对象物进行机械作业的机械作业台。

第二形态以第一形态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为基础,其中,所述人工作业台是使配设在与该人工作业台对应的位置上的安设部以能够从所述可旋转支承部的外方进行作业的方式成为向外方开放的状态的台。

第三形态以第一或第二形态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为基础,其中,在所述机械作业台设有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能够对安设于配设在与该机械作业台对应的位置的安设部的对象物进行加工作业。

第四形态以第一至第三形态中任一形态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为基础,其中,所述配线模块生产设备具备:旋转限制部,能够限制所述可旋转支承部的旋转;人工作业结束状态取得部,能够取得所述人工作业台处的人工作业的结束的有无;机械作业结束状态取得部,能够取得所述机械作业台处的机械作业的结束的有无;及控制单元,在基于所述人工作业结束状态取得部及所述机械作业结束状态取得部的输出结果,判定为所述人工作业台及所述机械作业台处的作业结束时,以使所述可旋转支承部成为能够旋转的状态的方式对所述旋转限制部进行控制。

第五形态以第四形态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为基础,其中,所述旋转限制部是使所述可旋转支承部旋转的电动机,所述控制单元在判定为所述人工作业台及所述机械作业台处的作业结束时,以使所述可旋转支承部旋转的方式控制所述电动机的驱动。

第六形态以第四或第五形态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为基础,其中,所述人工作业结束状态取得部包括检测所述人工作业台的作业区域处有无作业者的人感传感器。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形态,在将对象物安设于n个安设部的各个的状态下,如果使可旋转支承部旋转,则能够将分别安设在n个安设部的对象物向n个台依次移送。并且,在人工作业台处,向对象物进行人工作业,在机械作业台处,能够实施向对象物的机械作业。因此,能够使人工的作业与机械作业组合而效率高地制造配线模块。

根据第二形态,能够通过位于可旋转支承部的外方的作业者,在人工作业台处,容易地实施向对象物的人工作业。

根据第三形态,能够通过加工装置对安设于配设在与机械作业台对应的位置上的安设部的对象物进行加工作业。

根据第四形态,在判定为人工作业台及机械作业台处的作业结束时,可旋转支承部变得能够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可旋转支承部在作业中途发生旋转这样的事态。

根据第五形态,能够在判定为所述人工作业台及所述机械作业台处的作业结束时,通过电动机来使可旋转支承部旋转,因此作业变得容易。

根据第六形态,如果作业者从作业区域离开,则自动地判定为人工作业台处的作业结束,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判定作业的结束的有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生产对象的一例的配线模块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对于配线模块的作业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表示上述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电气性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5是表示上述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人工作业台的作业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人工作业台的作业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人工作业台的作业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机械作业台的作业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机械作业台的作业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另一机械作业台的作业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又一机械作业台的作业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概略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另一变形例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概略俯视图。

【符号说明】

10配线模块

10b基体配线模块

12线缆

13识别标记

14连接器

15连接器

16托架

18索环

19卷缠带

20、120、220配线模块生产设备

22、122、222可旋转支承部

23基体板

24安设部

25连接器安设部

26连接器安设部

27托架安设部

28旋转驱动部

29电动机

30罩

32h开口

38人感传感器

40、50、60、130、230加工装置

70控制单元

e作业区域

p作业者

st1人工作业台

st2、st3、st4、st5、st6机械作业台

x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

<配线模块>

为了便于说明,说明作为生产对象的配线模块。图1是表示配线模块10的概略图。配线模块10是在车辆中作为将各种电气部件彼此连接的配线而使用的部件,向电线组装将该电线与电气部件连接的部件、用于将电线固定于车辆的部件等并进行了一体化的结构。

在此,配线模块10具备线缆12、连接器14、15、托架16、索环18。

线缆12成为通过树脂包覆等将多个电线覆盖的结构。在线缆12的两端部连接有连接器14、15。而且,在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安装有托架16。托架16是对金属板等进行冲压加工的部件,具有线缆固定部16a和螺纹紧固部16b。线缆固定部16a在安装于线缆12之前的状态下,形成为外周的一部分开口的筒形状,在该线缆固定部16a内配设有线缆12的状态下,以使线缆固定部16a缩小的方式变形,由此敛缝固定于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索环18是通过橡胶等弹性构件形成的筒状构件,外嵌于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在此状态下,在索环18的外周以系紧状态卷绕固定有卷缠带19,由此索环18与线缆12成为紧贴的状态。在本配线模块10安装于车辆等的状态下,索环18装配于在车辆的车身形成的贯通孔,能抑制通过了该贯通孔的水的进入及线缆12直接接触贯通孔的周缘部而擦伤的情况等。而且,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在此,为托架16与索环18之间)示出识别标记13。识别标记13通过使涂料附着等而形成,表示配线模块10的配线部位等。

图2是表示在本配线模块生产设备中,进行用于生产上述配线模块10的作业例的图。即,对于本配线模块生产设备,供给在线缆12外嵌索环18并在线缆12的两端部连接有连接器14、15的基体配线模块10b。向索环18穿过线缆12的作业、将连接器14、15连接在线缆12的两端部的作业(将线缆12的两端部的电线的端部的端子向连接器14、15插入的作业)在向配线模块生产设备供给之前事先通过人工等进行。

在本配线模块生产设备中,进行将托架16的线缆固定部16a向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装配的作业、对线缆固定部16a进行敛缝变形而向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固定的作业、向线缆12赋予识别标记13的作业、向索环18卷缠固定于卷缠带19的作业。

<关于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结构>

对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配线模块生产设备20的概略立体图。

配线模块生产设备20是用于生产上述配线模块10的设备,具备可旋转支承部22。

可旋转支承部22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此,在可旋转支承部22的下侧设有旋转驱动部28。旋转驱动部28包括步进电动机等能够调整旋转角度的电动机29。电动机29的旋转驱动力向可旋转支承部22传递,由此可旋转支承部22每次被驱动而旋转一定的角度。电动机29能够使可旋转支承部22旋转,或者限制可旋转支承部22的旋转,因此也起到作为旋转限制部的作用。旋转驱动部28也可以具有根据需要而对电动机29的旋转进行减速等而向可旋转支承部22传递的齿轮机构。

在可旋转支承部22设有n(n为2以上的整数)个安设部24。n个安设部24以可旋转支承部22的旋转轴x为中心,对应于成为n次旋转对象的n个的各位置而设置。各安设部24构成为能够安设与配线模块10的生产相关的对象物即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在此,与配线模块10的生产相关的对象物是指例如配线模块10的构成部件,在该配线模块10的生产中适合于支承的部件,这样的部件根据配线模块10的形状、作业内容等而适当选定。

更具体而言,可旋转支承部22具有基体板23。基体板23形成为将正方形的角倾斜地切除的形状。在基体板23的中央部的下部连结旋转驱动部28的旋转轴,以沿着作为重力方向的铅垂方向的旋转轴x为中心,由旋转驱动部28驱动而旋转。在与基体板23的周围的4条边对应的各位置设有4个(即,本实施方式是n为4的例子)安设部24。在此,在各边的靠一端部的位置(靠右侧的位置)设置安设部24。因此,4个安设部24设置在以可旋转支承部22的旋转轴x为中心而成为4次旋转对称的位置,即,绕该中心间隔90度的位置。因此,如果使可旋转支承部22每次旋转将360除以n而得到的90度,则各安设部24移动到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各安设部24的位置。

安设部24构成为能够安设基体配线模块10b的两端的连接器14、15、及预安装于线缆12的托架16(参照图6及图7)。关于该安设部24的结构例,在后文说明。

在本配线模块生产设备20的周围,且与成为以可旋转支承部22的旋转轴x为中心的n次旋转对称的n个位置分别对应地设置有n个台st1~st4。在此,由于是n=4的情况,因此设置4个台st1~st4。

台st1~st4以不旋转的形态,与成为4次旋转对称的4个位置分别对应地设置,4个安设部24与成为4次旋转对称的4个位置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可旋转支承部22。因此,如果使可旋转支承部22每次旋转90度,则能够使4个安设部24相对于4个台st1~st4依次且循环地移动。由此,能够使安设于各安设部24的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向台st1~st4依次移动。

上述台st1~st4包括能够向作为对象物的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进行人工作业的人工作业台st1和能够向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进行机械作业的机械作业台st2~st4。

上述人工作业台st1是使配设在与该人工作业台st1对应的位置的安设部24以能够从可旋转支承部22的外方进行作业的方式成为向外方开放的状态的台。而且,机械作业台st2~st4是设有加工装置40、50、60的台,所述加工装置40、50、60能够对安设于配设在与该机械作业台st2~st4对应的位置的安设部24的对象物即基体配线模块10b、托架16进行加工作业。即,机械作业台st2~st4是利用气缸、液压缸、线性电动机、电动机等将电能、流体能量等能量转换成物理的运动的机械要素进行加工的台。

具体而言,在上述可旋转支承部22的周围设有将该周围覆盖的罩30。罩30具备将可旋转支承部22的周围四方覆盖的4个侧罩部32、33、34、35、将上方覆盖的上罩部36。罩30优选由能够透过的板例如透明树脂板等构成。上述侧罩部32、33、34、35及上罩部36由将可旋转支承部22的周围包围的装置框架支承,但是在图3等中,省略该装置框架。

4个侧罩部32、33、34、35中的与人工作业台st1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的侧罩部32的一部分在配设于该人工作业台st1的安设部24的上方位置形成向内侧凹陷的凹陷部分32a。在该凹陷部分的下部形成有开口32h。由此,配设于人工作业台st1的安设部24的上方成为通过该开口32h而朝向外方开放的状态。由此,在配设于人工作业台st1的安设部24的外方站立的作业者p通过该开口32h能够接触安设部24。作业者p通过开口32h进行人工作业。在此,作业者p通过开口32h实施将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向安设部24安设的人工作业。

此外,在该人工作业台st1设有人感传感器38作为能够取得人工作业台st1的人工作业的结束的有无的人工作业结束状态取得部。人感传感器38由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等构成,能够检测对于人工作业台st1的作业区域e的作业的有无。在此,人感传感器38设置在侧罩部32的上方部分且开口32h的上方部分,能够输出与人工作业台st1的外方的作业区域e的作业者p的有无对应的检测信号。并且,当作业者p站立在作业区域e而对人工作业台st1所在的安设部24进行人工作业时,检测到作业者p,凭借该检测能够判定为人工作业中。而且,当作业者p结束人工作业,越过从人工作业台st1分离的退避线l而下降时,成为未检测到作业者p的状态,凭借该未检测到作业者p的状况,能够判定为人工作业结束。

在机械作业台st2~st4的上方位置,以由图示省略的装置框架支承的状态设有加工装置40、50、60。在机械作业台st2设有用于将托架16的线缆固定部16a敛缝固定于线缆12的加工装置40,在机械作业台st3设有用于向线缆12赋予识别标记13的加工装置50,在机械作业台st4设有用于将卷缠带19卷缠固定于向线缆12的加工装置60。上述的加工装置40、50、60具备气缸、液压缸、线性电动机等促动器,在后述的控制单元70的控制下,进行各加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人工作业台st1为1个的情况,但是人工作业台也可以设置多个。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台st1~st4是人工作业台st1和机械作业台st2~st4中的任一个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其至少1个未进行某些作业的台。

另外,配线模块生产设备20具备控制单元70。在此,控制单元70设置在与人工作业台st1对应的侧罩部32的靠一侧的位置。控制单元70优选具有液晶至少、触摸面板、开关等,通过它们进行本生产设备20的动作状态的监控、动作指令等。

图4是配线模块生产设备20的功能框图。如该图所示,人感传感器38连接于控制单元70,该人感传感器38的检测输出向控制单元70输入。加工装置40、50、60及旋转驱动部28也连接于控制单元70,控制单元70对于加工装置40、50、60及旋转驱动部28赋予各动作指令。而且,加工装置40、50、60的至少信号向控制单元70赋予,在控制单元70中,能够监控加工装置40、50、60的动作状态。控制单元70由具备cpu、rom、ram、输入输出接口等的计算机构成。并且,cpu按照存储于rom的控制程序进行运算处理,由此基于来自人感传感器38、加工装置40、50、60的输出来实施加工装置40、50、60及旋转驱动部28的动作控制。

图5是表示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动作中途的处理的流程图。设想在各安设部24安设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在各台st1~st4中从进行作业的中途开始的处理。

在步骤s1中,从控制单元70向旋转驱动部28赋予旋转指令。由此,旋转驱动部28使可旋转支承部22向规定方向(使处于台st1的安设部24向台st2移动的方向)旋转360/n度,即,90度。于是,配设于各台st1、st2、st3、st4的安设部24向下一台st2、st3、st4、st1移动。

然后,在步骤s2中,控制单元70向各加工装置40、50、60赋予加工指令。由此,在机械作业台st2~st4处,实施基于各加工装置40、50、60的机械加工。此时,作业者p在人工作业台st1处实施人工作业。

然后,在步骤s3中,判定机械作业的结束的有无。该判定例如可以如下进行:在各加工装置40、50、60的加工部复原到原点位置的情况下,加工装置40、50、60将该意思的信号向控制单元70赋予,在控制单元70中,监控从各加工装置40、50、60是否接收到表明复原到原点位置的信号来进行。即,加工装置40、50、60通过在其各加工部复原到原点位置的情况下输出该意思的信号的结构,能够实现可取得机械作业台st2~st4中的机械作业的结束的有无的作为机械作业结束状态取得部的作用。在步骤s3中,当判定为机械作业未结束时,重复步骤s3的处理,当判定为结束时,进入下一步骤s4。

在下一步骤s4中,控制单元70基于来自人感传感器38的输出来判定人感传感器38是否成为off。当判定为人感传感器38成为off时,以使可旋转支承部22成为能够旋转的状态的方式控制可旋转支承部22。在此,以使可旋转支承部22旋转90度的方式驱动电动机29。在步骤s4中,当判定为人工作业未结束时,重复步骤s4的处理,当判定为结束时,进入下一步骤s5。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及s4的处理是作为整体而判定为人工作业台st1及机械作业台st2~st4中的作业结束的处理。因此,步骤s3的处理与步骤s4的处理也可以相反顺序地进行。

在步骤s5中,控制单元70向旋转驱动部28赋予指令,以使可旋转支承部22旋转。由此,可旋转支承部22旋转90度,各安设部24向下一台st1~st4移动。

通过反复进行上述步骤,各安设部24被输送,以使台st1~st4依次且循环地移动。

<配线模块生产设备的动作>

将上述配线模块生产设备20的动作与基于作业者p的人工作业一起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着眼于4个安设部24中的1个安设部24进行说明,但是对于其他的安设部24也依次实施同样的作业。

首先,如图6至图8所示,在人工作业台st1处,作业者p将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安装于安设部24。安设部24具有能够安设基体配线模块10b的两端的连接器14、15的连接器安设部25、26及能够安设托架16的托架安设部27。

连接器安设部25、26在分离了基体配线模块10b的长度尺寸的位置处,竖立设置在基体板23上。各连接器安设部25、26具有能够使连接器14、15以相对的姿势嵌入的凹部25a、26a。作业者p通过将连接器14、15安设于对应的连接器安设部25、26而以它们之间架设有线缆12的状态支承基体配线模块10b。而且,在连接器安设部25、26之间的位置,托架安设部27竖立设置在基体板23上。

托架安设部27构成为能够在将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配设在托架16的线缆固定部16a内的状态下安设托架16。托架安设部27具有:能够供托架16的螺纹紧固部16b的前端部嵌入的凹部27a;能够将螺纹紧固部16b的基端部及线缆固定部16a中的与螺纹紧固部16b相连的部分支承为水平姿势的载置面27b。在将螺纹紧固部16b的前端部嵌入凹部27a并将螺纹紧固部16b的基端部及线缆固定部16a中的与螺纹紧固部16b相连的部分支承在载置面27b上的状态下,线缆固定部16a的上方空间开放。

另外,作业者p在人工作业台st1中,在对于安设部24安设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时,作业者p存在于该安设部24的前方位置的作业区域e。因此,通过人感传感器38,来检测该作业者p的存在(参照图8)。当作业者p结束上述作业而从作业区域e向后方移动时,人感传感器38检测作业者p不存在于作业区域e的情况。由此,控制单元70基于来自人感传感器38的输出,判定为作业者p不存在于作业区域e的情况,即,人工作业结束。

另外,作业者p在人工作业台st1中进行上述人工作业时,通过加工装置40、50、60对于在机械作业台st2~st4分别配设的安设部24上安设的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实施机械作业。并且,当加工装置40、50、60的机械作业及上述人工作业结束时,通过旋转驱动部28的电动机29的驱动而可旋转支承部22旋转90度。由此,各安设部24向下一台st1~st4移动。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机械作业台st2设有将托架16的线缆固定部16a向线缆12进行敛缝固定的加工装置40。该加工装置40例如具有:能够升降驱动的气缸、液压缸、线性电动机等升降驱动部42;通过升降驱动部42能够相对于托架安设部27升降的敛缝部44。

并且,在任一个安设部24配设于加工装置40的下方的状态下,通过升降驱动部42的驱动而使敛缝部44朝向托架安设部27下降移动。于是,敛缝部44朝向托架安设部27的载置面27b移动,将线缆固定部16a的端部片16c朝向螺纹紧固部16b按压。由此,线缆固定部16a向内侧敛缝变形,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固定于线缆固定部16a内。然后,通过升降驱动部42的驱动而敛缝部44上升,当复原到原点位置时,从检测该复原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等输出表明加工装置40的机械作业结束的信号,并向控制单元70赋予。

并且,当加工装置40、50、60的机械作业及上述人工作业结束时,通过旋转驱动部28的电动机29的驱动而可旋转支承部22旋转90度,各安设部24向下一台st1~st4移动。

如图11所示,在机械作业台st3设有用于向线缆12赋予识别标记13的加工装置50。该加工装置50例如具有:能够升降驱动的气缸、液压缸、线性电动机等升降驱动部52;通过升降驱动部42而能够相对于线缆12升降的标记赋予部54。标记赋予部54具有例如使墨液渗入的海绵等吸收体或能够喷出墨液的结构等。

并且,在任一个安设部24配设于加工装置50的下方的状态下,通过升降驱动部52的驱动而使标记赋予部54朝向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的向上表面部分而下降移动。并且,通过利用标记赋予部54向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的向上表面部分进行涂布等而向线缆12的延伸方向中间部赋予识别标记13。然后,通过升降驱动部52的驱动而标记赋予部54上升,复原到原点位置时,从检测该复原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等输出表明加工装置50的机械作业结束的信号,并向控制单元70赋予。

并且,当加工装置40、50、60的机械作业及上述人工作业结束时,通过旋转驱动部28的电动机29的驱动而可旋转支承部22旋转90度,各安设部24向下一台st1~st4移动。

如图12所示,在机械作业台st4设有将卷缠带19向索环18卷缠的加工装置60。加工装置60例如具有水平驱动部62、升降驱动部64、能够将卷缠带19卷缠的带卷缠机构部66。水平驱动部62和升降驱动部64分别由气缸、液压缸、线性电动机等构成。水平驱动部62使升降驱动部64在安设于安设部24的基体配线模块10b的上方沿着其延伸方向移动。升降驱动部64使带卷缠机构部66升降移动。带卷缠机构部66能够将连续地供给的树脂制的带卷缠于线缆12。这样的带卷缠机构部66自身可以使用作为带捆束装置而通常已知的结构等。

在初期状态下,升降驱动部64以水平驱动部62的靠一端的位置为原点位置进行待机。并且,在任一个安设部24配设于加工装置60的下方的状态下,通过水平驱动部62的驱动,使升降驱动部64移动到索环18的上方位置。然后,通过升降驱动部64的驱动,使带卷缠机构部66朝向索环18移动,然后,带卷缠机构部66将卷缠带19卷缠于索环18。然后,通过升降驱动部64的驱动而带卷缠机构部66上升,而且,通过水平驱动部62的驱动而升降驱动部64水平移动并复原到原点位置时,从检测该复原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等输出表明加工装置60的机械作业结束的信号,并向控制单元70赋予。

并且,当加工装置40、50、60的机械作业及上述人工作业结束时,通过旋转驱动部28的电动机29的驱动,可旋转支承部22旋转90度,各安设部24向下一台st1~st4移动。

在返回到台st1的安设部24安设有完成了的配线模块10。作业者p从安设部24将完成的配线模块10取出之后,如上所述,实施将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向安设部24安设的作业。即,在人工作业台st1中,实施基体配线模块10b的取出、以及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的安设作业。

根据以上构成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20,在n个(在此,为n=4)安设部24分别安设有对象物的状态下,如果使可旋转支承部22旋转,则能够将在n个安设部24分别安设的对象物即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向n个台st1~st4依次移送。并且,在人工作业台st1中,能够进行向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的人工作业,在机械作业台st2~st4中,能够实施向基体配线模块10b及托架16的机械作业。因此,能够使人工的作业与机械作业组合而有效地制造配线模块10。

另外,在人工作业台st1中,安设部24通过开口32h而向外方开口,因此能够通过作业者p容易地实施对于作为对象物的基体配线模块10b、托架16的作业(在此,为安设作业及拆卸作业)。

另外,在机械作业台st2~st4中,能够通过加工装置40、50、60,容易地实施基于基体配线模块10b、托架16的机械作业。

另外,在判定为人工作业台st1及机械作业台st2~st4的作业结束时,可旋转支承部22变得能够旋转,因此能够防止可旋转支承部22在作业中途旋转而安设部24移动这样的事态,能够容易地实施作业。

另外,可旋转支承部22由旋转驱动部28的电动机29驱动而旋转,因此能够依次顺畅地实施作业。

不过,可旋转支承部22并非必须由电动机29驱动而旋转,也可以通过作业者的手工作业而旋转。这种情况下,优选在将可旋转支承部2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承轴部预先设置对该旋转进行限制的制动机构,在人工作业台st1及机械作业台st2~st4的作业中通过该制动机构使可旋转支承部22的旋转静止,在各作业结束后,解除该旋转的静止状态而成为能够旋转的状态。

另外,基于人感传感器38的输出来判定人工作业台st1中的人工作业的结束,因此如果作业者p从作业区域e走出,则自动地判定为人工作业台st1中的人工作业结束,因此对于作业者p没有负担,并能够更可靠地判定人工作业的结束。

此外,也可以在人工作业台st1的附近设置能够操作的开关,作业者p通过操作该开关来取得人工作业台st1中的人工作业的结束。

{变形例}

以上述实施方式为前提,说明各种变形例。

首先,人工作业台st1及机械作业台st2~st4中的作业并不局限于上述例子。

例如,在人工作业台st1中,可以进行波纹管、保护件等外装件的安装作业等。而且,例如,在机械作业台st2~st4中,可以进行粘着带的卷缠作业等。而且,可以预先设置与在连接器安设部25、26安设的连接器14、15的端子能够接触的触头,在任一个台st1~st4中,进行导通检査。

人工作业台的设置数及机械作业台的设置数根据适合于人工作业的作业数、适合于机械作业的作业数等而适当设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n为4的情况,即,安设部24设置4个,台st1~st4设置4个的例子,但是n只要为2以上的整数即可。

图13是表示n为2时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120的概略俯视图。

在该例子中,在与可旋转支承部22对应的可旋转支承部122设置相对的2个安设部24,在它们之间设置旋转驱动部28。而且,在可旋转支承部122的旋转轴周围设置1个人工作业台st1及1个机械作业台st2。在机械作业台st2设置加工装置130。旋转驱动部28以180度单位使可旋转支承部122旋转。因此,2个安设部24使1个人工作业台st1及1个机械作业台st2依次移动。由此,对于对象物,在人工作业台st1能够实施人工作业,在机械作业台st2能够实施机械作业,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14是表示n为6时的配线模块生产设备220的概略俯视图。

在该例子中,在与可旋转支承部22对应的可旋转支承部222,在以该旋转轴为中心而6次旋转对称的6个部位的位置设置合计6个安设部24。在可旋转支承部222的中央设置旋转驱动部28。而且,在成为以可旋转支承部222的旋转轴为中心的6次旋转对称的6个部位的位置中的1个设置人工作业台st1,在其余的5个部位的位置分别设置合计5个机械作业台st2~st6。在机械作业台st2~st6分别设置加工装置230。在机械作业台st2~st6设置的加工装置230通常是实施不同的机械作业的装置。旋转驱动部28以将360度除以6的60度单位使可旋转支承部222旋转。因此,6个安设部24使1个人工作业台st1及5个机械作业台st2~st6依次移动。由此,对于对象物,在人工作业台st1能够实施人工作业,在机械作业台st2~st5能够实施机械作业,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说明的各结构只要相互不矛盾就可以适当组合。

如以上所述虽然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上述的说明在全部的方面为例示,本发明没有限定于此。应该被认为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而能想到未例示的无数的变形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