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发声组件、移动终端、电子装置和电路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185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发声组件、移动终端、电子装置和电路板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相机等移动终端,或者是大型计算机、视频会议系统等都会设置喇叭以能播放声音,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或者是在移动过程中发声碰撞,电子装置中的喇叭与电路板之间容易发声接触不良,影响喇叭正常发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发声组件、移动终端、电子装置和电路板组件。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包括:

基座;

弹片,所述弹片包括相对的连接端和接触端,所述弹片通过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基座弹性连接,所述弹片自所述基座的一端延伸并使所述接触端与所述基座之间存在高度差,所述接触端的与所述基座相背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出的触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弹片自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自所述接触端向所述基座延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底壁、侧壁和顶壁,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相对,所述侧壁连接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所述底壁、所述侧壁和所述顶壁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所述加强件包括本体和限位件,所述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接触端,所述限位件连接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所述限位件伸入所述限位空间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和所述顶壁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壁相对设置,所述本体位于两个所述顶壁之间,所述底壁、每个所述侧壁、和对应的所述顶壁形成一个所述限位空间,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所述限位空间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片包括:

第一延伸部;

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底壁的第一连接部;

第二延伸部;

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第二连接部;和

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本体的第三连接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的一端到与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宽度逐渐减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小于两个所述顶壁之间的间隙,和/或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大于两个所述顶壁之间的间隙。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连接壁和抵触凸起,所述连接壁的一端连接所述本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抵触凸起,所述连接壁与所述本体不在同一平面内,所述抵触凸起向所述底壁凸出。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发声组件包括:

电路板;

喇叭,所述喇叭包括接触端子;和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触点与所述接触端子抵触,所述基座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包括:

电路板;

喇叭,所述喇叭包括接触端子;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触点与所述接触端子抵触,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和

壳体,所述电路板、所述喇叭和所述连接结构均收容在所述壳体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

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包括接触端子;和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触点与所述接触端子抵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为喇叭、麦克风、摄像头、光感器、闪光灯、天线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路板组件包括:

电路板;和

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基座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本发明的连接结构、发声组件、移动终端、电子装置和电路板组件利用弹片的连接端与接触端分别连接电路板和诸如喇叭等功能器件的接触端子,从而实现了喇叭等功能器件的电性连接,由于弹片具有回弹力,能够始终保持与功能器件的抵触,电性连接可靠,而且,触点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触点可以同时与接触端子电连接,多个触点连接的可靠性较高,避免发生接触不良的现象。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的连接结构沿vi-vi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100包括电路板20、喇叭30、连接结构10和壳体(图未示)。电路板20、喇叭30和连接结构10均收容在壳体内。喇叭30包括接触端子32。

请结合图2,连接结构10包括基座12和弹片14。弹片14包括相对的连接端141和接触端142。弹片14通过连接端141与基座12弹性连接,弹片14自基座12的一端延伸并使接触端142与基座12之间存在高度差。接触端142的与基座12相背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出的触点143。

触点143与接触端子32抵触,基座12设置在电路板20上并与电路板20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中利用弹片14的连接端141与接触端142分别连接电路板20和诸如喇叭30等功能器件的接触端子32,从而实现了喇叭30等功能器件的电性连接,由于弹片14具有回弹力,能够始终保持与功能器件的抵触,电性连接可靠,而且,触点14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触点143可以同时与接触端子30电连接,多个触点143连接的可靠性较高,避免发生接触不良的现象。

具体地,请参阅图1,移动终端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手表、头显设备、笔记本电脑、相机等。壳体可以是移动终端100的外壳,电路板20、喇叭30和连接结构10收容在壳体内,壳体可用于防止灰尘、水汽等侵蚀电路板20、喇叭30和连接结构10。喇叭30包括音腔34和扬声器(图未示),扬声器包括接触端子32,接触端子32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扬声器在外部电源的激励作用下产生振动,并激励音腔34内的空气产生振动,音腔34振动产生声波传递到外界,以用于播放音乐、发出声音警报等。

电路板2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软硬结合板等,电路板20可以是移动终端100上的主电路板20,电路板20可以用于与电源、多种诸如喇叭、麦克风、摄像头、光感器、闪光灯、天线等功能器件及其控制器电连接,以将电源传输给功能器件及其控制器,并将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传递给功能器件,例如通过传输变化的电流给喇叭30以使喇叭30发出不同频率和不同响度的声音。较佳地,功能器件与电路板20为可拆卸地连接,例如通过卡合、螺合等方式连接,以便于在功能器件损坏时对功能器件进行更换。

请结合图1和图2,连接结构10包括基座12和弹片14,基座12与电路板20电连接,基座12可以焊接在电路板20上,基座12也可以卡设在电路板20上并通过连接器与电路板20电连接。弹片14包括相对的连接端141和接触端142,连接端141与基座12弹性连接,接触端142与基座12之间存在高度差,接触端142的与基座12相背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凸出的触点143。

当需要将喇叭30与电路板20电性连接时,将喇叭30的接触端子32与触点143对准,具体地,可以通过机械机构将喇叭30卡设在电路板20的上方并使触点143与接触端子32抵触,接触端142在接触端子32的压力作用下向基座12偏移,也就是使得接触端142与基座12之间的高度差减小。此时,弹片14由于被接触端子32按压而发生弹性形变,例如连接端141发生弹性形变,弹片14产生一个恢复原状的回弹力,也就是弹片14有使得接触端142与基座12之间的高度差恢复到自然状态的趋势,弹片14的回弹力使得触点143给接触端子32施加压力,以使触点143与接触端子32之间能始终保持紧密接触、较可靠。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触点143的数量为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多个触点143凸出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触点143可以同时与接触端子32接触,以使得当某一个触点143与接触端子32接触不良时,其余的触点143也可以用于电连接电路板20与喇叭30,喇叭30可以正常工作。

基座12与弹片14可以是一体成型制得,例如将坯材经过多次冲压制得,连接结构10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等,以使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导电性,且基座12易于与电路板20焊接。进一步地,也可以在连接结构10外表面镀镍、锡等,以提高连接结构10的耐腐蚀性。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基座12包括相背的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连接端141与第一端121连接,弹片14自第一端121朝向第二端122延伸。

连接端141与第一端121连接,弹片14自第一端121朝向第二端122延伸,也就使得弹片14的接触端142较连接端141靠近第二端122,连接结构10的横向尺寸较小。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10还包括加强件16,加强件16自接触端142向基座12延伸。

具体地,加强件16自接触端142向基座12延伸,加强件16可以与基座12滑动连接或者加强件16可以与基座12间隔设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触点143未被按压时,加强件16不与基座12接触,当触点143被按压时,接触端142向基座12偏移,接触端142与基座12的高度差减小,加强件16与接触端142连接的一端随着接触端142运动,加强件16的另一端与基座12相抵触,加强件16也发生弹性形变,加强件16给接触端142施加回弹力,回弹力传递到触点143上,并进一步使得触点143压紧接触端子32,触点143与接触端子32的连接较紧密。

请参阅图2和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基座12包括底壁123、侧壁124和顶壁125。底壁123与顶壁125相对,侧壁124连接底壁123与顶壁125。底壁123、侧壁124和顶壁125之间形成限位空间126。加强件16包括本体161和限位件162,本体161的一端连接接触端142,限位件162连接在本体161的另一端,限位件162伸入限位空间126内。

具体地,底壁123可以呈平板状,底壁123可以用于与电路板20焊接,侧壁124从底壁123延伸,顶壁125与侧壁124连接且与底壁123相对,在实际制造中,可将坯材先冲压一次形成顶壁125,再冲压一次形成侧壁124与底壁123,顶壁125与底壁123可以互相平行,侧壁124与底壁123可以互相垂直。

可以理解,弹片14被按压时容易发生弹性形变,然而,由于弹片14的厚度一般较小,弹片14也容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形变而无法产生恢复原状的回弹力。本发明实施例的限位件162伸入限位空间126内,限位件162通过本体161与接触端142连接,当接触端142被拉扯幅度较大时,接触端142带动限位件162移动,限位件162可以卡在顶壁125或侧壁124上,而避免接触端142被进一步拉扯变形而导致弹片14发生塑性形变。例如,接触端142被拉扯而使接触端142与基座12的高度差增大,当高度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限位件162卡在顶壁125上以避免高度差继续增大。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侧壁124和顶壁12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侧壁124相对设置,本体161位于两个顶壁125之间。底壁123、每个侧壁124和对应的顶壁125形成一个限位空间126,限位件162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限位空间126内。

限位件162的两端分别从本体161的两端伸出,加强件16整体呈倒置的“t”状,本体161穿过两个顶壁125之间的间隙以连接限位件162和接触端142。两个限位空间126相对,限位件162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限位空间126内,两个限位空间126共同限制了限位件162沿从底壁123向顶壁125方向(如图4所示的z方向)的运动范围,和从一个侧壁124到另一个侧壁124(如图4所示的x方向)的运动范围,避免弹片14被拉扯后发生塑性形变。

请参阅图2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弹片14包括第一延伸部145、第一连接部144、第二延伸部147、第二连接部146和第三连接部148。第一连接部144连接第一延伸部145和底壁123。第二连接部146连接第一延伸部145和第二延伸部147。第三连接部148连接第二延伸部147和本体161。

连接端141形成在第一连接部144,接触端142形成在第二延伸部147和第三连接部148。弹片14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第一连接部144、第一延伸部145、第二连接部146、第二延伸部147和第三连接部148。第一连接部144呈弯曲状,第一连接部144在触点143被按压时发生弹性形变并产生弹性力。第一延伸部145可以呈平板状,具体地,在弹片14不被压迫时,第一延伸部145可以平行于底壁123,沿从第一端121到第二端122的方向延伸。第二连接部146呈弯曲状,第二连接部146在触点143被按压时发生弹性形变并产生弹性力。第二延伸部147也可以呈平板状,从第一端121到第二端122的方向上,第二延伸部147逐渐远离底壁123。第三连接部148呈弯曲状,第三连接部148在触点143被按压时发生弹性形变并产生弹性力。因此,当触点143被按压时,弹片14上的第一连接部144、第二连接部146和第三连接部148均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并最终将各自产生的弹性力作用在触点143上,以使触点143压紧接触端子32(如图1所示),触点143与接触端子32的连接较可靠。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从第二连接部146的与第一延伸部145连接的一端到与第二延伸部147连接一端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146的宽度逐渐减小。

如此,当触点143被按压时,第二连接部146被带动靠近底壁123,第二连接部146可以穿过两个顶壁125之间的间隙,第二连接部146的宽度可以小于两个顶壁125之间的间隙,以避免第二连接部146与两个顶壁125发生运动干涉。而第二连接部146的宽度逐渐减小,使得第二连接部146上不会发生应力集中,避免第二连接部146断裂或发生塑性形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每个顶壁125在与另一个顶壁125相对的一侧,且与第二连接部146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切角1252,两个切角1252相对,以使得两个顶壁125与第二连接部146对应位置之间的间隙较大,以便于第二连接部146穿过两个顶壁125,增大弹片14的形变空间。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延伸部147的宽度小于两个顶壁125之间的间隙。

第二延伸部147的宽度小于两个顶壁125之间的间隙,使得当触点143被按压时,第二延伸部147可以穿过两个顶壁125之间的间隙,第二延伸部147与两个顶壁125不发生运动干涉,增大弹片14的形变空间。

请再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延伸部145的宽度大于两个顶壁125之间的间隙。如此,第一延伸部145的强度较大,第一延伸部145与第一连接部144的连接宽度也较大,第一延伸部145能够较可靠地传递第一连接部144的弹性力。

请参阅图1和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62包括连接壁1622和抵触凸起1624,连接壁1622的一端连接本体161,另一端连接抵触凸起1624,连接壁1622与本体161不在同一平面内,抵触凸起1624向底壁123凸出。

当触点143被按压,带动本体161向底壁123运动时,限位件162与底壁123相抵触,具体地,抵触凸起1624与底壁123相抵触,连接壁1622与本体161不在同一平面内,连接壁1622与本体161的连接处也发生弹性形变,并最终将弹力传递到触点143上,使得触点143与接触端子32的接触更紧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声组件,发声组件包括电路板20、喇叭30和连接结构10。喇叭30包括接触端子32,触点143与接触端子32抵触,基座12与电路板20电连接。发声组件的电路板20、喇叭30和连接结构10可以是上述的任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板20、喇叭30和连接结构10。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功能器件和连接结构10。功能器件包括接触端子32。连接结构10的触点143与接触端子32抵触。功能器件可以是喇叭30、麦克风、摄像头、光感器、闪光灯、天线中的任意一种。电子装置的喇叭30和连接结构10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喇叭30和连接结构10。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20和连接结构10,连接结构10的基座12设置在电路板20上并与电路板20电连接。电路板20和连接结构10可以是上述的任一实施方式的电路板20和连接结构1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