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连接结构、降噪单元和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637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6年10月1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02955),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具有浪涌抑制效果的电线连接结构以及具有该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和线束。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等中,通过逆变器将电池等的dc电力转换为ac电力,并且使用ac电力来驱动用于使车轮旋转的电机和电动发电机(在下文中统称为“电机”)。在这种类型的逆变器中,由于它们通过以高频率切换dc电力而将dc电力转换为ac电力,所以可能存在通过切换而产生的高频浪涌电流流经负载电机的事件。已经提出了各种用于逆变器的浪涌控制方法,以防止由于这样的浪涌电流而引起的电机的介电击穿等。

例如,如图11所示,jp-a-2012-174661公开了一种配备有降噪线圈的连接器设备501。在通过连接器设备501的筒状部503插入并且从筒状部503的一端表面引出的两个电源ac线505a与507a以及一个接地线513之中,两个电源ac线505a和507a分别缠绕设置于筒状部503附近(即,与筒状部503配合)的两个环形芯509a。筒状部503形成有槽511a,电源ac线505a和507a的缠绕环形芯509a的部分分别放置在槽511a中。两个通孔511b贯通筒状部503的周壁,并且连接于在筒状部503内部的各个ac线505和507的用于电力线通信的ac线505b和507b通过通孔511b插入以从筒状部503引出。

在连接器设备501中,通过以从筒状部503延伸的电源ac线505a和507a缠绕各个环形芯509a的方式所形成的线圈实现降噪。

然而,由于通过使电线(电源ac线505a和507a)缠绕环状磁体而形成线圈,所以以上传统的连接器设备501具有其整体尺寸因为与最小电线弯曲半径相关的限制而太大的问题。特别地,如在高压电缆的情况中一样,随着电线直径增大,最小电线弯曲半径变大,从而使得难以将连接器设备501安装在车辆中。还存在缠绕过程要求若干步骤的另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已经鉴于以上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减少缠绕过程的步骤的数量、不引起电线所缠绕的芯部的尺寸增大并且能够提供高的浪涌抑制效果的电线连接结构以及具有这样的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和线束。

本发明的以上方面通过下面的电线连接结构、降噪单元和线束实现。

(1)一种电线连接结构,包括:环状磁体;第一电线,该第一电线具有从第一方向插过所述环状磁体的第一电线端部;第二电线,该第二电线具有从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插过所述环状磁体的第二电线端部;和导电部件,该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环状磁体的外侧,并且该导电部件的两个端部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线端部的导体和所述第二电线端部的导体。

在条目(1)的电线连接结构中,从相反方向插过环状磁体的第一电线端部和第二电线端部电连接于设置在环状磁体的外侧的导电部件的对应端部,从而第一电线与第二电线的连接部形成了缠绕环状磁体的线圈状电路。从而,不需要弯曲电线以使它们缠绕环状磁体,这使得能够减少缠绕过程的步骤的数量,并且防止电线连接结构的整体尺寸由于最小电线弯曲半径而增大。

(2)根据条目(1)的电线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线端部的导体;和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电线端部的导体,并且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利用螺栓分别紧固于所述导电部件的两个端部。

根据条目(2)的电线连接结构,由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于导电部件的各个端部,所以即使连接涉及到形状和材料彼此不同的导体,也能够实现高连接可靠性。

(3)一种降噪单元,包括根据条目(2)所述的电线连接结构和壳体;并且其中,所述环状磁体、所述第一电线端部、所述第二电线端部和所述导电部件容纳在所述壳体中并且由密封材料密封。

根据条目(3)的降噪单元,由于形成线圈状电路的第一电线与第二电线的连接部容纳在壳体中并且被密封,所以提高了防水性和耐冲击性。

(4)根据条目(3)的降噪单元,其中,所述导电部件是汇流条,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由具有顶部开口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定位和保持,并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汇流条互相电连接。

根据条目(4)的降噪单元,由于导电部件是(板状的)汇流条,所以能够使汇流条的位于环状磁体外侧的部分到该环状磁体的距离最小化,从而能够减小整个降噪单元的高度和尺寸。由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对于例如形成于壳体的底部的各个端子固定台(例如,插入螺母)定位并且由其直接保持,所以用于保持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表面的位置不相对于底部改变。这提高了当分别将第一电线端部和第二电线端部通过壳体的第一电线插入部和第二电线插入部插入时的插入工作的效率,并且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对于底部定位并且由底部保持。

(5)根据条目(3)的降噪单元,其中,所述导电部件是汇流条,并且由具有顶部开口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定位和保持。

根据条目(5)的降噪单元,由于导电部件是(板状的)汇流条,所以能够使汇流条的位于环状磁体的外侧的部分到该环状磁体的距离最小化,从而能够减小整个降噪单元的高度和尺寸。由于第一电线端部和第二电线端部的导体连接于相对于壳体的底部定位并且由底部保持的汇流条的各个端部,所以不需要在连接工作期间按压汇流条,并且因此提高了组装工作的效率。

(6)一种线束,包括根据条目(3)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单元。

根据条目(6)的线束,仅通过将上述降噪单元插入到线束的适当位置,将能够容易地抑制当在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等中使用线束时可能产生的浪涌电压。电线不需要弯曲以缠绕环状磁体,并且因此,能够容易地装接降噪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结构、降噪单元和线束能够减少缠绕过程的步骤的数量,不引起电线所缠绕的芯部的尺寸增大,并且能够提供高浪涌抑制效果。

以上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当参考附图通读在下面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在下文中称为实施例)时,本发明的细节将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的线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降噪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图1所示的降噪单元的平面图,并且图3(b)是图3(a)的a-a截面图。

图4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5(a)-5(c)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降噪单元的组装过程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的线束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降噪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a)是图6所示的降噪单元的平面图,并且图8(b)是图8(a)的b-b截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0(a)-10(d)是图示出图9所示的降噪单元的组装过程的概略立体图。

图11是具有传统的电线连接结构的连接器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100的线束w/h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例如,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线连接结构能够适当地用于车辆的降噪单元100。降噪单元100设置在连接第一设备(例如,逆变器)与第二设备(例如,电机)的线束w/h中。降噪单元100配备有环状磁体11、第一电线13、第二电线15和板状的汇流条(导电部件)21。

图2是图1所示的降噪单元100的分解立体图。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环状磁体11由例如铁氧体制成,并且成形为像筒状,该筒状的垂直于轴线截取的截面的外部形状呈现为具有大的纵横比的椭圆。环状磁体11的短内径设定为比经其插入的电线的直径略长。环状磁体11的长内径的长度足以容纳布置在其长轴方向上的六个电线。

在本发明中采用的环状磁体的形状和尺寸不限于环状磁体11的形状和尺寸;只要在本发明中采用的环状磁体成形为截面的长内径的长度足以容纳至少两个电线的这样的筒状就足够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线连接结构涉及线束w/h的三对电线(总共六个电线)在平面中平行布置并且插过环状磁体11的情况。

图3(a)是图1所示的降噪单元100的平面图,并且图3(b)是图3(a)的a-a截面图。

例如,第一电线13连接于逆变器。第一电线13分别具有第一电线端部17。在第一电线端部17中,第一电线13的导体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一端子31。第一电线端部17插过环状磁体11。例如,第二电线15连接于电机。第二电线15分别具有第二电线端部19。在第二电线端部19中,第二电线15的导体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二端子33。第二电线端部19从第一电线端部17插入侧的相反侧插过环状磁体11。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3是环形端子。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3具有各自的螺栓插入孔35。

在线束w/h中,一个第一电线13和一个第二电线15构成一对电线。构成一对电线的第一电线13的第一电线端部17和第二电线15的第二电线端部19设定为互相相邻,并且从相反方向插过环状磁体11。构成三对电线的第一电线端部17和第二电线端部19插过环状磁体11。即,互相隔开的三个第一电线端部17插过环状磁体11。并且三个第二电线端部19以第一电线端部17与该第二电线端部19交替布置的方式从第一电线端部17插入侧的相反侧插过环状磁体11。以这种方式,六个电线端部直线地插过环状磁体11。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总共六个电线端部(三个第一电线端部17和三个第二电线端部19)插过环状磁体11。所有的第一电线端部17和第二电线端部19在环状磁体11的内部空间中布置成一排。环状磁体11具有能够以高密度容纳六个电线端部的最优芯形(即,短内径大约等于各个电线端部的直径,并且长内径大约等于各个电线端部的直径的六倍)。这样,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100能够减小重量和尺寸。

汇流条21设置在环状磁体11的外侧。各个汇流条21是将第一电线端部17的导体与第二电线端部19的导体电连接的导电部件。

图4是图1所示的降噪单元10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通过对条状的导电金属板进行板金加工而赋予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各个板状的汇流条21以三维形状。各个汇流条21在两端具有存在于同一平面中的矩形的螺栓紧固板部23。螺栓紧固孔25形成为贯通各个螺栓紧固板部23。两个螺栓紧固板部23在汇流条21的长度方向上互相隔开,并且在同一平面中相对于长度方向垂直地偏移。两个螺栓紧固板部23之间的偏移等于互相相邻的第一电线端部17与第二电线端部19之间的偏移。

各个汇流条21的两个螺栓紧固板部23通过山形连接部连结。山形连接部通过将条状的导电金属板弯曲成中央部形成连结部27这样的梯形形状而形成,并且山形连接部的两个足部连接于各个螺栓紧固板部23。各个汇流条21的连结部27位于螺栓紧固板部23的上方,从而山形(即,梯形)连接部骑跨环状磁体11的上半环状部29,以使得两个螺栓紧固板部23分别连接于相关的第一电线端部17和第二电线端部19。

各个汇流条21可以通过除了螺栓紧固之外的其它方法,诸如焊接或压接的方法连接于相关的第一电线端部17和第二电线端部19。这样,各个汇流条21是设置在环状磁体11的外侧的导电部件,并且其两个端部分别电连接于相关的第一电线端部17和第二电线端部19的导体。

环状磁体11容纳在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壳体37中。壳体37成形为如立方体,并且其内部容纳空间通过顶部开口露出。能够通过将盖39装接于壳体37的顶缘而紧密闭合壳体37的容纳环状磁体11、汇流条21等的容纳空间。

如图2所示,壳体37的互相对置的两个短侧壁分别形成有第一电线插入部41和第二电线插入部43。各个第一电线插入部41和第二电线插入部43具有三个电线插入槽45。第一电线端部17通过第一电线插入部41的各个电线插入槽45插入。并且第二电线端部19通过第二电线插入部43的各个电线插入槽45插入。

第一电线插入部41的电线插入槽45从第二电线插入部43的电线插入槽45偏移了电线的直径。即,通过第一电线插入部41的各个电线插入槽45插入的第一电线端部17以电线的直径从形成在与形成有该第一电线插入部41的短侧壁对置的短侧壁中的第二电线插入部43的电线插入槽45偏移。通过环状磁体11插入的六个电线端部,即,三个第一电线端部17和三个第二电线端部19通过第一电线插入部41和第二电线插入部43从壳体37引出。

电线固定部件47分别装接于第一电线插入部41和第二电线插入部43。各个电线固定部件47形成有分别与通过电线插入槽45插入的电线的大致上半部配合的三个半筒状的电线保持凹部49。各个电线保持凹部49和与其对置的电线插入槽45限定了圆形开口。各个电线固定部件47在其两端处具有锁定部51。锁定部51锁定于从壳体37的两个短侧壁中的相关的一个短侧壁的两个端部突出的各个锁钉53,从而电线固定部件47的电线保持凹部49分别保持通过电线插入槽45插入的电线。

此外,壳体37的两个长侧壁的内表面分别形成有磁体保持部55。环状磁体11的长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配合在各个磁体保持部55中,从而定位环状磁体11。环状磁体11由磁体保持部55定位,并且在短轴方向上由盖39的保持部等(未示出)保持,并从而由壳体37无颤动地保持。

此外,在壳体37中,第二端子固定台59形成在一个短侧壁附近的底部57上,并且第一端子固定台61形成在另一个短侧壁附近的底部57上。第二端子固定台59在第二电线15的延长线上分别具有三个端子固定部63。第一端子固定台61在第一电线13的延长线上分别具有三个端子固定部63。第二端子固定台59的端子固定部63分别位于通过第二电线插入部43插入的第二电线端部19的延长线上。同样地,第一端子固定台61的端子固定部63分别位于通过第一电线插入部41插入的第一电线端部17的延长线上。

在各个端子固定部63中,在与壳体37的顶部开口对置的一侧上,埋设插入螺母(insertnut)并且形成螺栓孔。例如,当成型壳体37时,插入螺母通过插入成型与壳体37一起形成。

汇流条21的另一个螺栓紧固板部23和第一端子31分别利用螺栓65紧固于第一端子固定台61的端子固定部63。汇流条21的一个螺栓紧固板部23和第二端子33分别利用螺栓65紧固于第二端子固定台59的端子固定部63。即,由于分别通过螺栓紧固板部23插入的螺栓65紧固于插入螺母,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3分别螺栓紧固于汇流条21的螺栓紧固板部23。以这种方式,在根据实施例的降噪单元100的电线连接结构中,第一端子31以相对于具有顶部开口67的壳体37的底部57定位并且由该底部57间接保持的方式利用各个汇流条21电连接于相应的第二端子33。

图5(a)-5(c)是图示出图1所示的降噪单元100的组装过程的概略立体图。

为了组装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降噪单元100,首先,如图5(a)所示,将三个第一电线13的第一电线端部17从环状磁体11的一个开口(在图5(a)中,右手边的开口)插过环状磁体11。然后,将三个第二电线15的第二电线端部19从环状磁体11的另一个开口插过环状磁体11,使得第一电线端部17与第二电线端部19交替地布置。

然后,如图5(b)所示,互相相邻并且构成一对端子的各个第一端子31和各个第二端子33通过分别安装于壳体37的第一端子固定台61和第二端子固定台59的端子固定部63而定位。

然后,如图5(c)所示,构成一对端子的各个第一端子31和各个第二端子33利用螺栓65连同骑跨环状磁体11的上半环状部29的相关的汇流条21而固定于各个端子固定部63。以这种方式,构成一对电线的各个第一电线13和各个第二电线15通过包括相关的汇流条21并且围绕环状磁体11的上半环状部29缠绕一周的结构而互相电连接。

随后,将电线固定部47分别装接于壳体37的第一电线插入部41和第二电线插入部43,从而将第一电线13和第二电线15固定于壳体37。最后,将由诸如环氧树脂这样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密封材料(未示出)填充到环状磁体11、第一电线13、第二电线15和汇流条21所装接到的壳体37内,从而完成降噪单元100的组装。结果,环状磁体11、第一端子31、第二端子33和汇流条21埋入在填充的密封材料中。通过利用盖39闭合壳体37的顶部开口67,降噪单元100能够设置于车身外。

如上所述,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降噪单元100中,由于将密封材料填充到壳体37内,所以能够可靠地固定环状磁体11,不需要设计复杂的防水结构,并且能够实现小尺寸的防水结构。

接着,将描述上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100的优点。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降噪单元100中,从相反方向插过环状磁体11的各个第一电线端部17和各个第二电线端部19电连接于设置在环状磁体11外侧的相关的汇流条21的螺栓紧固板部23,从而第一电线13与第二电线15的连接部形成了缠绕环状磁体11的线圈状的电路。从而,不需要弯曲线束w/h的电线以使它们缠绕环状磁体11,这使得能够减少缠绕过程的步骤的数量,并且防止降噪单元100的整体尺寸由于最小电线弯曲半径而增大。结果,能够实现空间节省和高浪涌抑制效果。

在其中线圈是通过使电线缠绕环状磁体而形成的降噪单元装接于线束的各个第一电线13与各个第二电线16的连接部的情况下,需要在强力地按压由于弹性恢复而趋向于恢复的电线的同时将第一电线端部17的导体和第二电线端部19的导体连接于缠绕环状磁体的电线的两端,导致组装工作的效率低。

相比之下,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降噪单元100中,当使各个第一电线13与各个第二电线16的连接部缠绕环状磁体11时,相关的汇流条21、第一电线端部17和第二电线端部19均不变形。因为在连接工作期间不需要强力地按压相关的汇流条21、第一电线端部17或第二电线端部19,所以组装工作的效率高。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降噪单元100中,由于各个第一端子31和各个第二端子33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于相关的汇流条21的各个螺栓紧固板部23,所以即使连接涉及形状和材料彼此不同的导体,也能够实现高连接可靠性。即,即使在各个第一端子31和各个第二端子33的导体以及相关的汇流条21由诸如铝合金和铜合金这样的不同种类的导电材料制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高连接可靠性。

由于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3分别紧固于第一端子固定台61和第二端子固定台59,所以容易判定紧固位置,从而提高了组装工作的效率。结果,能够减少降噪单元100的组装步骤的数量。自然地,不用说,在本发明中,在导电部件与第一电线端部和第二电线端部的导体之间的电连接不限于螺栓紧固,并且可以是诸如焊接和压接这样的任意其它连接方法。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降噪单元100中,由于导电部件是板状的汇流条21,所以能够使汇流条21的位于环状磁体外侧的部分到该环状磁体11的上半环形部29的距离最小化,从而能够使整个降噪单元100紧凑(高度和尺寸减小)。

由于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3分别相对于壳体37的第一端子固定台61和第二端子固定台59(例如,插入螺母)定位并且由其直接保持,所以用于保持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3的表面的位置相对于底部57不改变。这提高了当将第一电线端部17和第二电线端部19分别插过壳体的第一电线插入部41和第二电线插入部43时的插入工作的效率,并且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3相对于底部57定位并且由底部57间接保持。

形成线圈状的电路的各个第一电线13和各个第二电线15的连接部容纳在壳体37中并且由密封材料密封,这提高了防水性和耐冲击性。这样,特别地,降噪单元100使得布设于车身外的线束w/h的第一电线端部17和第二电线端部19(第一电线13和第二电线15)以所需的防水性和耐冲击性容纳在壳体37中。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200。

图6是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200的线束w/h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7是图6所示的降噪单元200的分解立体图。在下面的第二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利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上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降噪单元100中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降噪单元200中,汇流条21的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在降噪单元100中的位置相反。更具体地,在降噪单元100中,汇流条21紧固成骑跨环状磁体11的上半环形部29,而在降噪单元200中,汇流条21紧固成骑跨环状磁体11的下半环形部69。降噪单元200的构造的其它部分与降噪单元100相同。

图8(a)是图6所示的降噪单元200的平面图,并且图8(b)是图8(a)的b-b截面图。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降噪单元200的电线连接结构中,汇流条21以相对于具有顶部开口67的壳体37a的底部57定位并且由该底部57保持的方式设置。

在壳体37a中,第一端子固定台61和第二端子固定台59从底部57突出。从而,在第一端子固定台61与第二端子固定台59之间确保能够容纳汇流条21的连结部27的汇流条容纳空间。此外,用于定位汇流条21的多个定位肋56从底部57的对应于汇流条容纳空间的部分突出。汇流条21的螺栓紧固板部23(两个端部的组)安装于第一端子固定台61和第二端子固定台59的端子固定部63,并且连结部27以各个连结部27设置在相关的定位肋56之间的方式容纳在汇流条容纳空间中。以这种方式,在降噪单元200中,汇流条21容纳在环状磁体11的下方,从而在上下方向上与降噪单元100的汇流条21相反地定向。

为了组装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降噪单元200,首先,将各个汇流条21放置在第一端子固定台61和第二端子固定台59的相关的端子固定部63上。各个汇流条21以设定在相关的定位肋56之间的连结部27向下突出并且作为两个端部的螺栓紧固板部23放置在各个端子固定部63上的方式设置。然后,将环状磁体11装接于壳体37a,从而置于汇流条21上。

然后,将三个第一电线13插过壳体37a的各个电线插入槽45。将三个第一电线13的第一电线端部17从环状磁体11的一个开口插过该环状磁体11。然后,将三个第二电线15插过壳体37a的各个相对的电线插入槽45。将三个第二电线15的第二电线端部19从环状磁体11的另一个开口插过该环状磁体11,使得第一电线端部17与第二电线端部19交替地布置。

然后,将互相相邻并且构成一对端子的各个第一端子31和各个第二端子33分别放置于相关的汇流条21的螺栓紧固板部23,该螺栓紧固板部23分别放置于第一端子固定台61和第二端子固定台59。然后利用螺栓65将构成一对端子的各个第一端子31和各个第二端子33与相关的汇流条21固定在一起。以这种方式,构成一对电线端部的各个第一电线端部17和各个第二电线端部19互相电连接,从而形成围绕环状磁体11的下半环形部69缠绕一周的结构。

随后,将电线固定部47分别装接于壳体37a的第一电线插入部41和第二电线插入部43,从而将第一电线13和第二电线15固定于壳体37a。最后,将密封材料(未示出)填充到壳体37a内并且利用盖39闭合壳体37a的顶部开口67,从而完成降噪单元200的组装。

接着,将描述上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200的优点。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降噪单元200中,由于导电部件是板状的汇流条21,所以能够使汇流条21的位于环状磁体外侧的部分到该环状磁体11的上半环形部69的距离最小化,从而能够使整个降噪单元200紧凑。

在降噪单元200中,由于构成一对电线端部的各个第一电线端部17和各个第二电线端部19的导体连接于相对于壳体37a的底部57定位并且由该底部57保持的相关的汇流条21的螺栓紧固板部23,所以不需要在连接工作期间按压汇流条21,并且因此,提高了组装工作的效率。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300。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300的分解立体图。在下面的第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利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上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降噪单元100中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降噪单元300中,环状磁体11、第一电线端部17、第二电线端部19和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导电部件)75容纳在壳体71中并且通过密封材料(未示出)密封。

各个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是通过将作为la端子的螺栓紧固端子73压接到被覆电线的导体的露出于两端的部分上而形成的。即,在降噪单元300中,采用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作为导电部件。由于各个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的位于两端处的螺栓紧固端子73之间的部分是被覆电线,所以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能够更容易地弯曲,并且因此,比上述汇流条21更容易装接。

在第三实施例中采用的壳体71大致成形为如长的有底筒状。壳体7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具有电线插入部77。各个电线插入部77具有三个电线插入孔46(通孔),并且形成有围绕电线插入孔46的筒状的密封件保持部79。

具有三个电线插入孔83并且由诸如橡胶这样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件81装接于各个电线插入部77。电线插入孔83分别与第一电线13或第二电线15的外周水密接触。供三个第一电线13插入的密封件71和供三个第二电线15插入的密封件71装接于壳体71的两个电线插入部77。各个密封件81在相关的电线插入部77与第一电线13或第二电线15之间建立水密密封。

在壳体71中,用于保持环状磁体11的保持销87从底部57竖立。各个保持销87将要贯通的固定凸缘89装接于环状磁体11。保持销87贯通各个固定凸缘89,从而将环状磁体11定位在相对于底部57的规定位置。

第二端子固定台91和第一端子固定台93置于壳体71的底部57上。第二端子固定台91具有与第二电线端部19的布置方向布置在同一方向上的三个端子固定部63。第一端子固定台93具有与第一电线端部17的布置方向布置在同一方向上的三个端子固定部63。第二端子固定台91的端子固定部63分别位于通过相关的密封件81的各个电线插入孔83插入的第二电线端部19的延长线上。同样地,第一端子固定台93的端子固定部63分别位于通过相关的密封件81的各个电线插入孔83插入的第一电线端部17的延长线上。

在各个端子固定部63中,在壳体37的顶部开口的对置侧上,埋设插入螺母并且形成螺栓孔。例如,当成型第一端子固定台93或第二端子固定台91时,插入螺母通过插入成型与第一端子固定台93或第二端子固定台91一起形成。

图10(a)-10(d)是图示出图9所示的降噪单元300的组装过程的概略立体图。

为了组装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降噪单元300,首先,将环状磁体11放置于壳体71的底部57。通过使保持销57贯通装接于环状磁体11的各个固定凸缘89而定位环状磁体11。

将三个第一电线13预先插入到一个密封件81内,并且将三个第二电线15预先插入到另一个密封件81内。将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3分别连接于第一电线13的末端和第二电线15的末端。

随后,将三个第一电线端部17插过一个电线插入孔46,并且将密封件81配合到相关的密封件保持部79内。同样地,将三个第二电线端部19插过另一个电线插入孔46,并且将密封件81配合到相关的密封件保持部79内。

同时,如图10(a)和10(b)所示,将三个第一电线端部17从环状磁体11(置于壳体71的底部57)的一个开口插过该环状磁体11。并且将第二电线端部19从环状磁体11的另一个开口插过该环状磁体11,从而将第一电线端部17与第二电线端部19交替地布置。

然后,如图10(c)所示,将第二端子固定台91和第一端子固定台93在环状磁体11插置于它们之间的状态下放置在底部57上。第二电线端部19保持在第一端子固定台93与底部57之间,并且第一电线端部17保持在第二端子固定台91与底部57之间。互相相邻并且构成一对端子的各个第一端子31和各个第二端子33(总共三对)由于被分别放置在置于底部57上的第一端子固定台93和第二端子固定台91的相关的端子固定部63上而定位。

然后,如图10(d)所示,利用螺栓65将构成一对端子的各个第一端子31和各个第二端子33与骑跨环状磁体11的上半环状部29的相关的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的螺栓紧固端子73一起固定于相关的端子固定部63。结果,构成一对端子的各个第一端子31和各个第二端子33通过包括相关的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的结构互相电连接,并且围绕环状磁体11的上半环状部29缠绕一周。

随后,将密封材料(未示出)填充到壳体71内。结果,环状磁体11、第一端子固定台93、第二端子固定台91、第一端子31、第二端子33和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埋入到如此填充的密封材料中。在密封材料的固化之后,壳体71的顶部开口67由盖95闭合,从而完成降噪单元300的组装。

接着,将描述上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具有电线连接结构的降噪单元300的优点。

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降噪单元300中,通过将密封材料填充到壳体71内,能够将仅放置于底部57的环状磁体11、第一端子固定台93、和第二端子固定台91可靠地固定于壳体71,从而形成一体的本体。从而,能够使壳体71的形状简化,而没有设置复杂的固定结构的需要。

各个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是通过将la端子压接在被覆电线的导体的露出于两端的部分上而形成的。结果,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能够更容易地弯曲,并且因此,能够比汇流条21更容易地装接。由于各个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由la端子与高度通用的被覆电线构成,所以能够使得制造成本降低。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发明希望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基于本说明书和已知技术将实施例的元件组合或者作出修改或构思应用,并且这样的修改、改进等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例如,虽然实施例涉及了线束w/h设置有三对电线,各对均由第一电线13和第二电线15构成的情况,但是即使在线束设置有一对或两对电线或者四对以上的电线的情况下,也提供了如上所述的优点。虽然实施例涉及壳体37、37a或71设置有盖39或95的情况,但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电线连接结构中,在将密封材料填充到壳体内的情况下,能够省略盖。这使得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从而使得壳体结果更加简单。

如从以上描述中可见,上述根据实施例的电线连接结构、降噪单元和线束能够减少缠绕过程的步骤的数量,不引起电线缠绕在周围的芯部的尺寸增大,并且能够提供高浪涌抑制效果。

将以下面的条目[1]至[6]的形式简要概括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线连接结构、降噪单元和线束的特征:

[1]一种电线连接结构,包括:

环状磁体(11);

第一电线(13),该第一电线具有从第一方向插过所述环状磁体的第一电线端部(17);

第二电线(15),该第二电线具有从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插过所述环状磁体的第二电线端部(19);和

导电部件(汇流条21、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该导电部件设置在所述环状磁体的外侧,并且该导电部件的两个端部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线端部的导体和所述第二电线端部的导体。

[2]根据条目[1]的电线连接结构,还包括:

第一端子(31),该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线端部(17)导体;和

第二端子(33),该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电线端部(19)的导体,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31)和所述第二端子(33)利用螺栓分别紧固于所述导电部件(汇流条21、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的两个端部。

[3]一种降噪单元(100、200、300),包括:

根据条目[2]所述的电线连接结构;和

壳体(37、37a、71),

其中,所述环状磁体(11)、所述第一电线端部(17)、所述第二电线端部(19)和所述导电部件(汇流条21、端子一体化的连接电线75)容纳在所述壳体(37、37a、71)中并且由密封材料密封。

[4]根据条目[3]所述的降噪单元(100),其中,所述导电部件是汇流条(21);

其中,相对于具有顶部开口(67)的所述壳体(37)的底部(57)定位并且由该底部(57)保持的所述第一端子(31)与所述第二端子(33)通过所述汇流条互相电连接。

[5]根据条目[3]所述的降噪单元,其中,所述导电部件是汇流条(21),并且所述导电部件由具有顶部开口(67)的所述壳体(37a)的底部(定位肋56)定位和保持。

[6]一种线束(w/h),包括根据条目[3]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单元(100、200、3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