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拆装的电池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904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盖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户可以灵活自主进行拆装的电池盖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户外运动的青睐,具有防水、防尘、防跌落的三防电子产品日益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由于户外运动中环境的错综复杂及各种条件限制,此类三防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即时进行电池更换,以满足与外界随时保持通讯的需求,从而提升户外运动的安全性。

以现有三防手机为例,其包括一后壳及一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后壳的连接方式通常包括以下方式:

方式一:采用螺丝直接进行锁合;

方式二:于后壳及盖体其一端部设置相互配合的平推结构,其另一端部则采用螺丝锁合或者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进行锁合。

由以上结构可知,无论是采用以上何种固定连接方式,当用户在户外需要进行电池盖拆解进行电池更换时,都是十分不便的,必须借助额外的专用工具(比如螺丝起子等)才能完成,因此,现有结构中存在用户在户外时电池盖拆解不易,无法实现电池的灵活更换问题。

基于以上考量,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自拆装的电池盖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列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拆装的电池盖结构,所述结构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现有三防手机中电池盖与壳体间的锁合固定方式导致的当所述电池盖需要在户外拆解进行电池更换时需借助额外的工具而产生的电池盖拆解不便,电池难以更换的问题。

一种可自拆装的电池盖结构,包括一本体及一盖体,所述盖体位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体于方位上分别包括相互对置的左侧与右侧,以及相互对置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体间于所述左侧及右侧采用了相互配合的至少一条滑扣结构连接,于其上端部处则采用相互配合的至少一组平推导引结构连接,同时还于所述下端部处设置有一自拆装控制的弹性按压结构,所述盖体借由所述滑扣结构装入所述本体内实现所述盖体于所述左侧及右侧的定位,所述平推导引结构将所述盖体朝向所述上端部平推至与所述壳体相互抵挡,而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则处于非压缩状态并位于所述下端部处进而抵挡所述盖体,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体组装连接在一起,按压所述弹性按压结构至压缩状态,则所述盖体可朝向所述下端部处回推进而脱出所述滑扣结构与所述平推导引结构,所述盖体自所述本体拆解。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可自拆装的电池盖结构中,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间的组装定位上,分别于所述左侧及所述右侧方位采用滑扣结构连接进行限定,于所述上端部处采用平推导引结构进行连接限定,同时还于所述下端部处采用一弹性按压结构进行抵挡,同时还通过所述滑扣结构与所述平推导引结构于垂直于所述电池盖的方向进行限位,从而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间的连接全方位实现限位及定位,组装连接后稳固可靠;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状态时,所述弹性按压结构为非压缩形变状态,此时依靠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对所述盖体进行抵挡;当需要进行电池更换时,用户仅仅需要按压所述弹性按压结构至产生一定量的形变,此时所述盖体可抵压并经由所述弹性按压结构,自所述平推导引结构朝向所述下端部处回推,并同步自所述滑扣结构脱出,进而实现所述盖体自所述本体分离,进行电池更换;而电池盖的组装则更加便捷,只需要将所述盖体自所述滑扣结构压入,自所述平推导引结构进行平推,此时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由于弹性回复而自动回位于所述下端部处抵挡所述盖体;可见,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电池盖的自主组装及灵活拆解,为户外用户提供了一种简便可靠的电池盖组装连接方式,无需借助螺丝进行锁合,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电池盖连接结构中存在的电池盖拆卸需借助额外工具导致的拆解不便,电池更换麻烦的问题;同时还提升了所述电池盖与所述本体间的组装效率,只需要经过按和推两个动作,便可轻松完成所述电池盖的组装,大大提升了现有技术中所述电池盖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电池盖结构爆炸图。

图2电池盖结构组装图。

图3后壳立体图一。

图4后壳立体图一“a”处放大图。

图5后壳立体图一“b”处放大图。

图6后壳立体图一“c”处放大图。

图7后壳立体图二。

图8后壳局部立体图一。

图9后壳局部立体图二。

图10电池盖立体图。

图11电池盖立体图“d”处放大图。

图12第一防水件立体图一。

图13第一防水件立体图二。

图14第二防水件立体图一。

图15第二防水件立体图二。

图16盖板立体图一。

图17盖板立体图二。

图18按压件立体图一。

图19按压件立体图二。

图20固定件立体图一。

图21固定件立体图二。

图22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

图23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a-a剖视图。

图24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b-b剖视图。

图25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b-b剖视图“e”处放大图。

图26第二防水件与盖板组装图。

图27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c-c剖视图。

图28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c-c剖视图“f”处放大图。

图29电池盖结构组装图主视图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可自拆装的电池盖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申请以一三防手机电池盖的防水结构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请参照图1至图2,为本实施例三防手机电池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电池盖结构爆炸图,图2为电池盖结构组装图。

所述三防手机包括一后壳1、一电池盖2、一第一防水件3、一第二防水件4,一盖板5、一弹簧6、一按压件7及一固定件8。所述第一防水件3位于所述后壳1上;所述第二防水件4位于所述盖板5上并与所述盖板5预先连接在一起后共同位于所述后壳1上,且所述盖板5与所述后壳1共同挤压所述第二防水件4产生形变过盈;所述弹簧6位于所述按压件7与所述固定件8之间,并共同形成一弹性按压结构;所述电池盖2盖合所述后壳1,并与所述后壳1共同挤压所述第一防水件3至形变过盈;同时所述盖板5与所述后壳1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按压结构通过螺丝紧固在所述后壳1上并抵挡所述电池盖2使无法自所述后壳1脱离。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的组装连接结构及装配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在进行具体结构及组装关系的叙述前,由于本申请对于所述后壳1与所述电池盖2的组装固定结构借助了方位进行说明,因此,需预先进行方位的定义。本申请中将所述后壳1与所述电池盖2中相互对置的左侧及右侧分别定位为12a和12b,同时将其相互对置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别定义为12d和12c;本实施例在不同的方位上,对于所述后壳1与所述盖体2的装配,分别采用了不同的配合结构,以匹配本实施例中三防手机受限的结构尺寸,以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自行组装及拆解的问题,同时达到较佳的装配效果。

本实施例中各方位采用不同的装配结构具体包括:

于所述左侧12a处和所述右侧12b处分别采用相互配合的三组滑扣结构进行连接;

于所述上端部12c处采用相互配合的三组平推导引结构进行连接;

还于所述下端部12d处设置有一弹性按压结构,通过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对所述电池盖2进行阻挡,使其不致于自所述后壳1回推而脱出,同时控制所述电池盖2的组装及拆解,当所述弹性按压结构无外力按压时,保持非压缩状态,此时抵挡所述电池盖2的后退,当有外力作用时,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弹性压缩,此时所述电池盖2可回推并经由所述弹性按压结构而脱离所述平推导引结构及所述滑扣结构,从而与所述后壳1分离实现拆解。

以上结构对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各个方位所采用的连接结构进行了说明,以下将对各个构件的结构及组装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3至图9,为本实施例所述后壳1的立体图示。所述后壳1由软胶和硬胶双射成型,所述软胶包覆于硬胶外围并构成所述后壳1的外观面,同时可以较好地实现防摔抗震效果,所述后壳1上设置有一下沉槽11,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上开设有一容置仓12。

所述下沉槽11于所述上端部12c处的侧壁上设置有三个平推槽111,所述三个平推槽111均匀间隔地分布于所述下沉槽11的侧壁上,所述平推槽111自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开设且为长方形状槽,所述平推槽111贯穿所述下沉槽11的侧壁,所述后壳1的背面还环绕所述平推槽111设置有一圈密封槽1115,所述密封槽1115所包围的空间内设置有点胶密封。

所述下沉槽11底面上还于靠所述下端部12d处设置有一孔位112,所述下沉槽11底面上还于所述孔位112两侧处分别开设有一槽位113,所述槽位113内设置有一圈软胶层1131,所述软胶层1131与所述下沉槽11底面相平齐,所述软胶层1131还与所述后壳1一体成型,同时,为使所述软胶层1131与所述后壳1的硬胶实现可靠的结合,所述软胶层1131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小孔位与所述后壳1的硬胶相互渗透;所述孔位112内于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处设置有一行程限制挡位115,所述下沉槽11的背面还环绕所述孔位112的外围区域设有一圈凸起的挡位114,所述挡位114与所述容置仓12的背部侧壁共同构成一凹陷空间,所述凹陷空间内还设置有点胶密封;所述槽位113的背面还设置有对称的两个螺丝孔1132。

所述容置仓12的侧壁上于靠所述左侧12a和右侧12b的方位上分别设置有三个滑槽121,所述滑槽121包括一导向槽1211及一限位槽1212,所述导向槽1211与所述限位槽1212均为长方形槽,且其部分错开并构成一阶梯型滑槽,所述导向槽1211与所述限位槽1212间连接处为一台阶面1213,所述台阶面1213亦为所述导向槽1211的终止面;所述限位槽1212还包括一抵挡面1215,所述抵顶面1215亦为所述限位槽1212的起始面,所述台阶面1213与所述抵挡面1215为相互平行并错开的面,且其间设置有间距。

优选的,为了便于所述滑扣结构的组装,所述导向槽1211的端部还设置有倒角,所述导向槽1211还包括一设置有斜度的引导面1214,所述引导面1214朝向所述台阶面1213坡度向下,由此实现了所述导向槽1211的开口端较大,从而为所述滑扣结构的组装提供了导引作用,无需精确对位便可在所述引导面1214的导引作用下而轻易装入所述导向槽1211的设定位置,实现了较好的组装效果,并提升了组装效率。

进一步的,结合考虑所述后壳1的模具结构及开模方便以减少产品开发成本,所述限位槽1212自所述台阶面1213处朝向所述容置仓12的背面拉通,从而所述滑槽121处的模具结构简单,无需做前模斜顶仅需以所述台阶面1213为模具分型面便可实现开模,降低了模具的加工制造难度。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为一三防手机,因此,于所述容置仓12的背面所述限位槽1212处,环绕所述限位槽1212亦设置了一圈密封槽1115,所述密封槽1115内设置了点胶密封。

所述容置仓12的底面上还设置有一第一凹面122,所述第一凹面122上设置有一第一孔位1221,所述第一凹面122为一斜面,且所述斜面沿所述盖体2装入所述壳体1方向坡度向上,即朝向所述上端部12c方向坡度向上,所述第一凹面122上还环绕所述第一孔位1221周缘处设置有一圈凹陷1222,所述第一孔位1221进一步设置于所述凹陷1222的凹陷区域内;所述凹陷1222底部的背面还设置有一圈限位凸起1223,所述第一孔位1221内容置有电池连接器。

所述容置仓12的底面上还设置有一第二凹面123,所述第二凹面123上设置有两个卡槽孔位1231,所述第二凹面123上环绕所述卡槽孔位1231周缘处还设置有一圈第一凹槽1232,所述第二凹面123靠所述上端部12c的一端还设置有两个第二推孔1233,同时还于靠所述下端部12dd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卡槽1234,所述第二推孔1233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232的外围且位于所述第二凹面123的边缘处,所述卡槽1234则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232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孔位1231位于所述第二凹面123靠所述上端部12c的一端,而在所述第二凹面123靠所述下端部12d的一端处,为了便于用户进行对应卡的插拔,还设置有供手指尖或工具放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由相对的两个凸起肋位1235构成,所述肋位1235之间还设置有对应卡的标示。

所述第二推孔1233和所述卡槽1234均分别靠所述左侧12a和所述右侧12d设置,从而实现四个位置间距基本均匀的组装定位,以得到较佳的组装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孔1233还于背面处环设有一密封槽1115,所述密封槽1115内设置有点胶密封。

优选的,所述容置仓12底面上还设置有一抠手位124,所述抠手位124坡度向下与所述第一凹槽1232底面相接。

请参照图10及图11,为本实施例所述电池盖2的立体图示,其中图10为电池盖立体图,图11为其局部放大图。

在进行所述电池盖2的结构说明前,需要先行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三防手机中,所述电池还具备防爆功能,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电池盖2为一已经容纳了电芯,且经过密封防爆处理,同时所述电芯与所述电池盖2已经为一体结构的组件。

显然,如若电池并不具备防爆功能,也同样适用于本申请的使用情形,只需要满足相似的结构特征,可以取得等同的技术效果都是可以的,都当归属于本申请的拓展。

所述电池盖2包括一凸缘21、一电池仓22及一挤压面23,所述电池仓22内容纳有电芯,且所述电芯与所述电池仓22间经过密封防爆处理而与所述电池仓22为一体结构,在所述电池仓22侧壁于所述左侧12a和所述右侧12b的方位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三个滑扣221,所述滑扣221与所述滑槽121位置相互对应,结构相互配合设置,所述滑扣221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一水平臂2211和一竖直臂2212,所述竖直臂2212与所述凸缘21相接,所述竖直臂2212上都设置有加强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21还包括一背面211,所述背面211上设置有一下沉面213,所述下沉面213上设置有三个推块212,所述推块212与所述背面211平齐,从而实现所述平推导引结构的顺滑平推。

进一步的,所述推块212为一基于所述背面211而设置的一长方体凸起,所述推块212中间设置有避空位,所述推块212外延出所述凸缘21的边缘。所述三个推孔212于所述背面211上靠所述上端部12c一端间距均匀设置,以得到较佳的组装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臂2212于其对应的l型外侧面上设置有加强肋2213,所述加强肋2213均匀分布于其对应的侧面上;由于所述竖直臂2212与所述凸缘21相接,而所述凸缘21的正面为所述电池盖2的外观面,因此,所述加强肋2213的设置,使得所述竖直臂2212在肉厚上与所述凸缘21的壁厚趋于均匀,从而有效避免了所述电池盖2的正面于所述滑扣22设置处产生表面缩水,影响产品品质及外观品质。

所述挤压面23为一与所述第一凹面122平行的斜面,且与所述第一凹面122位置正对设置。

请参照图12及图13,为本实施例所述第一防水件3的立体图示。所述第一防水件3为一环状软性构件,其包括一u型卡槽状结构,所述u型卡槽状结构包括相互对置的一上侧部31及一下侧部32,以及连接所述上侧部31与所述下侧部32的一连接部33共同构成,所述上侧部31相较于所述下侧部32肉厚较大,同时所述上侧部31还包括一顶面311,所述顶面311为一斜面,所述斜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凹面122的斜度一致,所述顶面311上还环设有一圈凸起3111,所述上侧部31上还设置有一防呆位312,所述防呆位312为所述上侧部31于其外缘处的局部延伸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呆位312为半圆形,除此以外,所述防呆位312还可为长方形、正方形或梯形等。

请参照图14及图15,为为本实施例所述第二防水件4的立体图示。所述第二防水件4亦为一长方形软性中空构件,其包括一片状结构的胶片42及一凸出于所述胶片设置的一圈胶包43,所述胶包43设置于所述胶片42的片状中心位置,所述胶片42上还于所述胶包43的外侧对应所述长方形的四个角点位置分别设置有一定位孔41,以实现所述第二防水件4的较佳组装定位效果。

优选的,为了延长所述第二防水件4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防水构件4还于所述长方形的四个角点处设置了圆弧过渡,同时所述定位孔41亦依弧度为圆弧型孔位。

优选的,所述胶包43为一凸起的片状结构,其顶部为圆弧过渡,所述胶包43设置有朝向所述胶片42外侧向上的斜度,从而所述胶包43受压时,将朝向所述胶片42的外侧产生偏转形变,此时所述胶包43具有回弹偏转力,因此可以贴紧施力构件而实现较好的密封防水。

请参照图16及图17,为本实施例所述盖板5的立体图示。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一第二凹槽51,所述第二凹槽51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1232设置,所述盖板5还包括相互对置的一前端部52与一后端部53,所述盖板5于所述前端部52处设置有一第二推块521,同时于所述后端部53处设置有一卡扣531,所述第二凹槽51为一长方形状槽,其底面上对应所述长方形的四个角点分别设置有一定位柱511,所述定位柱511与所述定位孔41位置形状相互正对且相互匹配设置。

此外,与所述定位孔41为圆弧型孔位相匹配,所述定位柱511亦为一圆弧型肋条状凸起。

请参照图18及图19,为本实施例所述按压件7的立体图示。所述按压件7包括一按压体71及环绕所述按压体71的底部周缘设置的一第一边沿72,所述边沿72包括一底面721,所述按压体71自所述底面721处设置有一避空孔位,所述避空孔位内间隔均匀地设置有若干条状肋712,所述条状肋712上垂直所述底面721设置有一凸柱7121。

请参照图20及图21,为本实施例所述固定件8的立体图示。所述固定件8包括一筒状的盖帽81及环绕所述盖帽底部周缘设置的一第二边沿82,所述第二边沿82的边缘上延伸出两个对称的凸耳821,所述凸耳821上设置有连接孔8211,所述第二边沿82的边缘超出所述第一边沿71的边缘,所述凸耳821上设置有连接孔8211,所述连接孔821与所述壳体1上的螺丝孔1132相互对应且配合设置。

以上针对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盖结构的各个构件的结构特征分别进行了具体说明,下面将结合其各个构件之间的组装关系进行具体详述,涉及到各个构件的具体特征时,请参照以上的构件结构说明,在进行组装关系说明时,不再对构件的结构图进行赘述。

请参照图2、图22.图23、图24、图27及图29,为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的组装关系图示。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间采用所述滑扣结构、所述平推导引结构及所述弹性按压结构而组装在一起。

所述滑扣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的所述滑槽121及设置于所述电池盖2上的所述滑扣221,

在所述电池盖2组装时,首先需要将所述滑扣221自所述导向槽1211装入所述滑槽121内,此时由于具有斜度的所述引导面1214的导引作用,在组装过程中,无需精确对位,便可经由开口端较大的所述导向槽1211的导引而实现装配,同时所述凸缘21位于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上,且所述凸缘21于所述左侧12a与右侧12b的方位上与所述下沉槽11的侧壁相互抵靠,从而实现了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壳体1之间在所述左侧12a与右侧12b方位上的限位,以及与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垂直方向上的限位。

所述平推导引结构包括所述平推槽111及所述推块212,所述平推槽111与所述推块212位置正对且结构相互配合设置。组装时,当所述滑扣221组装入所述滑槽121内后,所述推块212朝向所述上端部12c的方向平推并逐渐容置于所述平推槽111内,止动于所述凸缘21与所述下沉槽11的侧壁相互抵靠处,与所述平推动作同步地,所述滑扣221亦沿着朝向所述上端部12c的方向运动,至所述滑扣221位于所述限位槽1212内;同时所述电池仓22位于所述容置仓12内;所述竖直臂2212位于所述导向槽1211内,所述水平臂2211则容置于所述台阶面1213与所述抵挡面1215之间的空间内;所述凸缘21则抵靠于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上,同时,所述水平臂2211与所述抵挡面1215相抵靠,从而在与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滑扣221被限定于所述台阶面1213与所述抵挡面1215之间而无法从所述后壳1脱出。

优选的,在所述平推导引结构进行平推运动时,所述推块212的外延部分预先与所述平推槽111进行对位,从而可以实现顺畅的平推动作而组装顺滑可靠。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滑扣221与所述滑槽121的合配组装过程,随着所述平推导引结构的平推运动的止动而同步完成,在与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滑扣221与所述抵挡面1215相抵靠而使得所述滑扣无法脱出,在所述滑扣221与所述滑槽121的合配过程中,除所述滑扣221与所述抵挡面1215相互抵靠外,其他位置均设置有间隙,此种结构设计的目的在于可使得装配顺畅,配合紧凑,不会因为相互接触面存在的摩擦或尺寸误差而影响到下一步的组装。

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用于所述电池盖2的自拆装控制,在方位上,其设置于所述下端部12d处,可以通过是否存在作用于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外力而产生压缩及复位,从而控制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拆解或组装;所述电池盖2组装到位后,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处于非压缩状态,此时所述弹性按压结构于所述下端部12d处抵挡所述电池盖2而使其紧密组装于所述后壳1上;当需要进行电池或sim卡更换而拆解所述电池盖2时,压缩所述弹性按压结构,此时所述电池盖2可朝向所述下端部12d处回推,并经由所述弹性按压结构,自所述滑扣结构与所述平推导引结构脱出,实现所述电池盖2自所述后壳1的脱离而拆解。

由于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是自动回复至非压缩状态的,在所述滑扣结构组装完成后,此时所述电池盖2是压迫于所述弹性按压结构之上的,而随着所述平推导引结构的平推前进,对应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压力位置也是逐渐平推的,至平推运动的完成瞬间,所述平推导引结构对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压力瞬间撤除,此时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弹性瞬间回复至非压缩状态,从而自所述下端部12d处抵挡住所述电池盖2。

由此,在所述后壳1与所述电池盖2的组装连接上,于所述左侧12a和所述右侧12b方向上,通过所述滑扣结构实现限位及定位,于所述上端部12c方向上采用了所述平推导引结构实现限位及定位,同时还于所述下端部12d方向上,则通过所述弹性按压结构进行限位及定位,同时还通过对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是否施力控制,实现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的拆解及组装;可见,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壳体1的连接十分可靠,组装过程简单。

以上为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的组装连接说明。显而易见的,所述连接方式摈弃了现有技术中还需要螺丝锁合进行紧固的方式,组装更加省时、快捷,最重要的是,可以满足用户在户外灵活进行电池更换的需求。

本实施例所述的三防手机在电池盖的防水设计上,区别于传统的防水结构,摈弃了采用一个大的防水构件黏贴于靠所述电池盖外缘处,通过后壳与电池盖连接紧固时产生的作用力共同挤压防水构件使其过盈形变而防水的方式。针对大的防水构件存在的防水效果难保证,对后壳与电池盖上与防水构件相接触的面精度要求高、同时对后壳与电池盖结构强度要求高的问题,同时考虑到防水区域越大越难以得到可靠的防水效果,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后壳与所述电池盖之间的防水区域仅仅设置于sim卡槽、sd卡槽以及电池连接器等具备防水必要性的局部区域,以提升防水可靠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电池连接器处的防水结构进行具体描述,以阐述一种局部防水结构的新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附图2、图22、图24及图25,为所述电池连接器处的局部防水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位1221为所述三防手机的电池连接器的容置区域,所述电池连接器需与所述三防手机的电池触点相互连通才能实现对设备的正常供电及使用,因此,所述电池连接器处的防水为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之间的必要防水区域之一。

所述第一防水件3的u型卡槽状结构包覆于所述第一孔位1221的周缘处,并与所述第一孔位1221的周缘相互咬合,所述电池盖2以滑扣方式组装于所述后壳1上后,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共同挤压所述第一防水件3至产生挤压形变,从而使得所述电池连接器周缘自所述第一防水件3处而与外界隔绝,实现防水。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本实施例中为三防手机,多用于户外复杂的环境中,由此保障所述三防手机的正常电量供应及功能正常使用是至关重要的,而实现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进行电池更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电池的频繁更换导致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之间多次的组装与拆解,此过程对于所述第一防水件3来说,由于所述电池盖2采用了所述滑扣结构和所述平推导引结构来实现其与所述后壳1之间的装配,因此无论是组装或是拆解,都将对所述第一防水件3产生来回的摩擦,使用时间过长或者拆装频率过高,都可能使得所述第一防水件3受到严重的磨损而影响防水效果,甚至防水失效。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适用于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间的滑动组装结构,同时最大限度地使所述第一防水构件3在所述电池盖2的拆装过程中受到的摩擦损伤最小,本实施例中将直接挤压所述第一防水构件3中的形变特征,即所述凸起3111的两个对置面都设置为了斜面,此时由于所述凸起3111处于对置的两斜面之间,此结构下,对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的组装过程而言,所述凸起3111所受到的挤压形变力随着所述电池盖2在所述平推导引结构的平推动作过程中逐渐变大;同理,对于拆解过程而言,所述凸起3111所受到的挤压形变力撤除则随着所述电池盖2在所述平推导引结构的回推动作过程中逐渐减小,也就是说,不同于传统方式的挤压防水,只要所述电池盖2在此回推动作时回退少许距离,则两平行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所述凸起3111逐渐形变恢复;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所述第一防水件3不受损而确保防水可靠。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面122为斜面,所述电池盖2上的所述挤压面23为与所述第一凹面122平行的斜面,所述第一防水件3上的所述顶面311亦为斜面,且所述第一防水件3的u型卡槽状结构卡配于所述第一孔位的周缘并与所述第一凹面122共面,从而所述凸起3111位于相互平行的两对置斜面之间,即位于所述挤压面23与所述顶面311之间,显然,对此结构设计而言,在组装配合的过程中,除了在合配到位的瞬间和拆解瞬间对所述第一防水件3存在较大的挤压外,整个组装过程对所述第一防水件3的挤压力都相对较小或无挤压状态,因此,在提供较佳的局部防水效果的情形下,还有效保证了所述第一防水件3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防水件3设计为一u型卡槽状结构,是基于所述第一孔位1221的组装可靠性考虑,所述上侧部31包覆于所述第一孔位1221的底面上,所述下侧部32则包覆于所述第一孔位1221的底面靠背部一侧,从而所述第一孔位1221的周缘容置于所述u型卡槽状结构内,同时通过所述连接部33而与所述第一孔位1221的周缘咬合在一起,所述顶面311则与所述第一凹面122平齐共面,所述凸起3111突出于所述第一凹面122与所述顶面311共同组成的平面。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所述第一防水件3的组装而设置了所述防呆位312,与之相配合的,所述凹陷1222的底面也对应所述防呆位312的形状位置进一步延伸出一防呆孔1224,以与所述防呆位313进行组装合配。

所述限位凸起1223的设置,从而使得所述下侧部32位于所述限位凸起1223包覆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于所述下侧部32与所述限位凸起1223的连接边缘处设置有点胶密封。

所述上侧部31设置有相较于所述下侧部32更大的肉厚,其目的在于为所述凸起3111的挤压形变提供更多更大的弹性,从而达到较佳的防水效果。

以上针对所述电池连接器孔位处的局部防水结构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的,其基于相互对置的斜面挤压防水构件产生形变的方式,主要用于所述电池盖以滑扣或平推方式与所述后壳进行组装的情形,并且是通过所述电池盖上设置的斜面直接在组装过程中实现的所述防水方式。

但是,局部防水结构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电池连接器孔位处的斜面挤压防水件产生过盈的防水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三防手机将以sim卡槽孔位的防水结构,进一步阐释另一种局部防水结构。

请参照图2、图22、图26、图27及图28,为本申请适用于卡槽孔位的另一局部防水结构组装图示。所述卡槽孔位1231为所述三防手机sim卡或sd卡的卡槽孔位,所述第二防水件4位于所述盖板5上并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232的底面上,所述盖板5盖合所述卡槽孔位1231时可与所述第一凹槽1232的底面共同挤压所述第二防水件4产生形变过盈并与所述后壳1连接在一起,所述盖板5亦可自所述后壳1开启并脱离,以供用户插拔sim卡或sd卡。

由于所述胶包43为具有斜度的凸出结构,因此在受到挤压时,其形变方向只能是朝向所述盖板外侧偏转形变,相较于垂直挤压形变而言,本申请的偏转形变由于具有偏转回弹力而更加可靠。

优选的,为了简化所述电池盖2的结构设计,同时方便所述电池盖2以滑扣及平推方式与所述后壳1进行组装,由于所述卡槽孔位1231位于所述容置仓12的底面上,所述盖板5盖合所述卡槽孔位1231后与所述容置仓12的底面平齐,从而所述电池仓22的底面与之配合部分亦设计为一平面。

在组装关系上,首先需要将所述第二防水件4与所述盖板5组装在一起构成一组合件,所述第二防水件4位于所述第二凹槽51内,同时所述第二防水件4通过所述定位孔41与所述定位柱511的配合组装限定于所述第二凹槽51的底面上,并与所述第二凹槽51的底面相黏贴为一体结构,从而使得所述盖板2与所述后壳1之间多次组装或拆解,所述第二防水件4都不会自所述盖板5脱落;此时所述胶片42黏贴于所述第二凹槽51的底面上,所述胶包43则突出于所述盖板5。

其次,将所述第二防水件4与所述盖板5的组合件与所述后壳1连接在一起,于所述前端部52处,所述第二推块521正对所述第二推孔1233进行斜插并容置于所述第二推孔1233内,同时在靠所述后端部53处,通过垂直所述容置仓12的底面的按压力作用于所述组合件,使得所述卡扣531卡配于所述卡槽1234内,此时所述第一凹槽1232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凹槽51的底面共同挤压所述第二防水件4产生朝向所述盖板5外侧的偏转形变,所述盖板5则盖合于所述容置仓12的底面上,并与所述容置仓12的底面平齐共面。

由于所述第二推块521与所述第二推孔1233位于所述第二凹槽51外围,同时所述第二推孔1233基于简化模具结构考量而贯穿所述容置仓12的底面,因此,所述第二推孔1233的背面处亦环设有一圈密封槽1115,所述密封槽1115区域内设置有点胶密封。

为了便于用户进行卡槽处的卡插拔操作,因此所述组合件的拆装十分重要。当所述组合件组装连接于所述后壳1上后,所述抠手位124处与所述盖板5之间形成了一槽孔,用户可通过指尖或者指甲伸入槽孔内并垂直于所述盖板5的底面上抬,便可将所述组合件自所述后壳1打开。

由此,所述组合件与所述后壳1之间的组装防水结构提供了局部防水结构的另一种方式,即以设置单独的所述盖板5与所述第二防水件4进行组合的方式,所述第二防水件4固定连接于所述盖板5上,通过所述盖板5与所述后壳1共同挤压所述第二防水件4而实现防水。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防水件4的设置并不拘泥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方式,亦可设置于所述后壳1上的适宜位置,只要可以实现良好的防水效果即可;同时,所述盖板5盖合后与所述容置仓12的底面亦并非一定要平齐,只要能满足防水结构及组装结构的匹配要求,都属于本申请的延伸,当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畴。

请参照图2、图22及图29,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组装图示,该组装剖视图为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受压时的压缩状态图示,此时所述按压体71的顶面与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基本平齐,其包括由所述弹簧6、所述按压件7及所述固定件8构成的一弹性按压构件,以及其与所述后壳1的组装关系。

所述弹性按压结构自所述壳体1的背面组装入所述孔位112内,并与所述后壳1之间采用螺丝紧固锁合在一起。在组装时,所述弹性按压结构为无形变预压状态,首先,将所述按压件7装入所述孔位112内,所述按压体71自所述孔位112凸出于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同时所述第一边沿72则止挡于所述行程限制挡位115处而不致于自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脱出;所述弹簧6套装于所述凸柱7121上,从而实现所述弹簧6的定位;所述盖帽81则套装于所述弹簧6的外围,由此所述弹簧6限定于所述凸柱7121与所述盖帽81形成的空间内,同时所述弹簧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沿72和所述盖帽81的底面相互抵靠,所述第二边沿82的边缘相较于所述孔位112的边缘较大,因此所述第二边沿82进一步盖合所述孔位112并通过所述连接孔8211与所述螺丝孔1132的锁合紧固而与所述后壳1固定连接在一起。

对于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行程控制而言,由于所述弹簧6容置于所述凸柱7121与所述盖帽81形成的空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边沿72和所述盖帽81的底面相互抵靠,参照所述按压件7的装配方式可知,在所述弹簧6处于非形变状态时,所述按压件7凸出于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盖2的回推抵挡,此时所述第一边沿72抵靠于所述行程限制挡位115处,因此,所述第一边沿72与所述行程限制挡位115间的间距即为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按压行程,所述按压行程需大于所述按压件7凸出于所述下沉槽11底面的高度,从而所述按压体71才能按压至略低于所述下沉槽11的底面,以便于所述电池盖2可以在拆解回推过程中抵压并经过所述按压件7而顺利拆解。

需要另外说明的是,所述挡位114与所述容置仓12的背部侧壁共同形成的凹陷空间内的点胶密封,是在所述弹簧6、所述固定件7及所述按压件8组装于所述凹陷空间内后进行的。

由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具体结构阐述及组装关系说明可知,所述弹性按压结构主要用于对构件安装过程中实施抵挡,同时可以借由所述弹性按压结构可按压可回弹的特点,灵活控制构件的组装和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按压结构为非压缩状态时,实现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间的固定,按压所述弹性按压结构至压缩状态时,所述电池盖2可后退而自所述后壳1脱离。

此外,所述孔位112两侧的软胶层1131的设置,不仅有利于用户在按压所述弹性按压构件300时,与具有弹性的软胶层1131接触,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对应所述三防手机电池盖的整体防水而言,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局部防水结构,相较于传统的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壳体采用一防水圈整体防水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局部防水结构具有易控制、易保障防水效果等特点,并在实际应用中达到了比传统方式更优的防水效果,最重要的是,为本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水结构的新的技术思路。

本实施例中,对于诸如所述平推槽111、所述第二推孔1233及所述限位槽1212这一类贯穿所述容置仓12底面的孔位,都于所述容置仓12底面的背部设置了密封槽1115进行点胶密封,以配合局部防水结构,共同达成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之间较佳的防水效果。

同时,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盖2与所述后壳1在整个组装连接过程中,无需螺丝连接,而仅仅是通过所述滑扣结构、所述平推导引结构及所述弹性按压结构的按、推、抵实现两构件之间的牢靠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其技术设计思路在于从现有技术存在电池盖拆解难度大,需携带专用工具的问题,以及传统的电池盖采用整体防水的方式存在防水易失效,对盖体强度要求高、所述防水件各处受力难以保证均匀等问题入手,提出了一种无需采用螺丝而实现所述电池盖与所述后壳轻松锁合的结构,以及提出了一种所述电池盖可以由用户自主组装及拆解的结构,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局部防水结构的新思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著的技术启示。

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仅仅列举了所述三防手机的电池盖自拆装结构及局部防水结构,显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电池盖的自拆装结构及防水结构形式并不受限于以上实施例,所有的三防电子产品中,但凡是存在本申请中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都可以借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不同的拓展及延伸,由此,任何借鉴本申请所述电池盖的自拆装结构及局部防水结构所衍生出的各类结构,都可以理解为依据本发明的思路进行的变化及拓展,而应当归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