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网络布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930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网络布线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网络布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现有的连接器由于结构较为复杂,不方便拆装,同时,在安装缆线时,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网络布线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网络布线连接器,包括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处设有倾斜设置的滑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滑杆,所述滑杆靠近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滑杆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空腔的内壁均设有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相对应的滑口,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滑杆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底部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卡块相卡接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的内壁固定设有导电片,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设有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二安装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插设在第一安装口内且与导电片紧密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的孔口处均螺纹连接有紧固套,所述紧固套与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内侧壁的接触面均为倾斜斜面,所述紧固套靠近导电杆的一侧等距设有多个豁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块远离第二弹簧的一侧为与滑板平行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中,将缆线插入紧固套中,然后将紧固套分别旋进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内,由于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直径外大内小,在旋进的过程中,紧固套会不断压紧缆线,避免缆线脱落,导致电路不通,当需要拆卸时,将第二固定块向第二安装块方向滑动,通过第一卡块与滑板相对滑动,压缩第二弹簧,使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分离,即可将第一安装块与第二安装块分离,安装和拆卸非常简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各结构间的配合,能轻松完成连接器的拆装,使用较为简便,同时,通过自紧结构可有效防止缆线脱落,保证电路正常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计算机网络布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紧固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安装块、2第二安装块、3滑板、4第一弹簧、5滑杆、6第一固定块、7第二固定块、8第二弹簧、9第一卡块、10第二卡块、11导电杆、12紧固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计算机网络布线连接器,包括第一安装块1,第一安装块1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安装块2,第一安装槽的槽口处设有倾斜设置的滑板3,第一安装槽的侧壁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空腔,空腔的内壁通过第一弹簧4连接滑杆5,滑杆5靠近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块6,滑杆5远离第一固定块6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块7,空腔的内壁均设有与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7相对应的滑口,第一固定块6远离滑杆5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内底部通过第二弹簧8连接有第一卡块9,第二安装块2的外侧设有与第一卡块9相卡接的第二卡块10,第一卡块9远离第二弹簧8的一侧为与滑板3平行的斜面,第一安装槽的内底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口,第一安装口的内壁固定设有导电片,第二安装块2上设有第二安装口,第二安装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电杆11,导电杆11插设在第一安装口内且与导电片紧密接触,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的孔口处均螺纹连接有紧固套12,紧固套12与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内侧壁的接触面均为倾斜斜面,紧固套12靠近导电杆11的一侧等距设有多个豁口。

本实用新型中,将缆线插入紧固套12中,然后将紧固套12分别旋进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内,由于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直径外大内小,在旋进的过程中,紧固套12会不断压紧缆线,避免缆线脱落,导致电路不通,当需要拆卸时,将第二固定块2向第二安装块方向滑动,通过第一卡块9与滑板3相对滑动,压缩第二弹簧8,使第一卡块9与第二卡块10分离,即可将第一安装块1与第二安装块2分离,安装和拆卸非常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