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3526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连接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头端与插座端,插头端与插座端上分别连接有不同的线缆,将插头端插设至插座端内,实现不同线缆之间的电连接。但是,目前的插座端基本为一体式或通过灌胶、卡簧等进行固定,不易拆卸。而插头端通常包括套筒及连接在套筒一端、用于与插座端相连的壳体,套筒的另一端内插设有胶圈,另一端外连接有压紧螺帽,并通过胶圈及压紧螺帽将线缆固定在套筒内。当适配多股线缆,产品装配之后需要拆卸时,分离完压紧螺帽之后,套筒内的胶圈仍紧箍线缆,再次分离套筒时,胶圈带着线缆扭转,导致线缆扭死无法转动或将线缆破坏无法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包括插座组件及插头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固定座、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压板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固定座内的第一接触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套筒及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套筒两端的压紧件和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接触件,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座插接相连、并使所述第一接触件与所述第二接触件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器中,所述固定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压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接触件从所述压板中穿设、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器中,所述压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紧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器中,所述压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穿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一接触件分别从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中穿设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接触件的外壁凸设有抵持在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卡持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器中,所述压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器中,所述壳体插设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凹槽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端面上的限位槽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的限位键;或者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的卡槽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上的卡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器中,所述壳体延伸至所述套筒外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第二接触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接触件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第一接触件插设在所述插接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器中,所述插座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壳体外的第二密封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器中,所述压紧件插设在所述套筒内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拆卸的连接器中,所述插头组件还包括插设在所述压紧件内的呈环状的第一密封件,及套设在所述压紧件外的压紧螺帽。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申请的插座组件通过紧固件锁紧压板与固定座,实现第一接触件的固定,使插座组件的各个部件之间拆卸方便;其次,插头组件的套筒与压紧件采用两体结构,压紧件与套筒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产品拆卸时,先分离旋紧螺母,再轴向将压紧件与套筒分离,最后将线缆拆除,避免线缆在拆除过程中被扭曲,而导致线缆被扭死无法转动或将线缆破坏无法拆卸的缺陷;第三,插座组件的固定座与插头组件的壳体间可以通过不同的键位配合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的插座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图2所示插座组件的连接有端盖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的插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图4所示插头组件的连接有端盖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插头组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包括插座组件1及插头组件2。如图2所示,插座组件1包括固定座11、可拆卸的连接在固定座11上的压板12及至少一个位于固定座11内的第一接触件13。如图4所示,插头组件2包括套筒21及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套筒21两端的压紧件22和壳体23,壳体2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接触件24,壳体23与固定座11插接相连、并使第一接触件13与第二接触件24相连接。实际使用中,将第一线缆连接在第一接触件13的一端,第二线缆连接在第二接触件24的一端,插头组件2插设在插座组件1内时,第一接触件13与第二接触件24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间的电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插座组件1主要包括固定座11、压板12、第一接触件13及紧固件14。其中,压板12通过紧固件14可拆卸的连接在固定座11上,第一接触件13固定在压板12与固定座11之间。

固定座11大致呈圆柱体结构,其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11及第二凹槽112(如图3所示)。压板12纳置在第一凹槽111内,插头组件2的壳体23插接在第二凹槽112内,第一接触件13从压板12中穿设、并延伸至第二凹槽112内。

压板12大致呈圆板状结构,压板12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21,第一凹槽111的底壁与第一固定孔121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13,紧固件14连接在第一固定孔121与第二固定孔113内。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4可以为螺钉、螺栓等螺纹连接件,第一固定孔121与第二固定孔113为相适配的螺纹孔结构。

压板12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穿孔122,第一凹槽111的底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凹槽112相连通的第二穿孔114,第一接触件13分别从第一穿孔122与第二穿孔114中穿设并延伸至第二凹槽112内。本实施例中,第一穿孔122包括八个,八个第一穿孔122均匀环绕第一固定孔121设置,且第二穿孔114也对应设置有八个。

第一接触件13为金属导电制件,第一接触件13的一端位于压板12外部、与第一线缆相连,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112内、并用于与插头组件2的第二接触件24相连接。第一接触件13的外壁凸设有卡持件131,卡持件131抵持在压板12与第一凹槽111之间,以避免第一接触件13发生松动,而影响第一接触件13与第二接触件24之间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13包括三个,三个第一接触件13固定在三个不同的第一穿孔122中。

优选的,第一凹槽111的底壁与第一固定孔121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台(未标号),第二固定孔113设置在凸台上。当压板12抵接在凸台上时,压板12与第一凹槽111上未设置有凸台的底壁区域之间,围成有用于容纳卡持件131的容置空间(未标号)。

优选的,在将压板12安装在第一凹槽111内时,为了方便使第一固定孔121与第二固定孔113对齐,同时使第一穿孔122与第二穿孔114对齐,压板12与第一凹槽111的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结构。如图2所示,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压板12的外侧壁上的定位槽123,及设置在第一凹槽111的内侧壁上的定位键115。当定位键115插设在定位槽123内时,第一固定孔121与第二固定孔113对齐,第一穿孔122与第二穿孔114对齐。

当插座组件1未使用时,为了避免灰尘及水进入插座组件1,可以在插座组件1的两端外分别套设第一端盖15及第二端盖16。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1的外侧壁呈阶梯状结构,第一端盖15从固定座11的一端套设、并抵持在固定座11的台阶处,第二端盖16从固定座11的另一端套设。如图3所示,固定座11的台阶处及第二端盖16内均设置有密封圈,用以将端盖与固定座11的连接处密封,避免水及灰尘进入固定座11内。

如图4和图5所示,插头组件2主要包括套筒21、压紧件22、壳体23、第二接触件24、第一密封件25、压紧螺帽26、第二密封件27及防护盖28。其中,套筒21大致呈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压紧件22及壳体23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套筒21的两端,第一密封件25嵌设在压紧件22内,压紧螺帽26套设在压紧件22外;第二接触件24固定在壳体23内,第二密封件27套设在壳体23外,防护盖28连接在壳体23的一端外。

压紧件22大致呈圆筒状结构,其一端插设在套筒21内,另一端延伸至套筒21外。压紧件2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卡槽221,环形卡槽221内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在压紧件22与套筒2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可以实现密封,避免水或灰尘进入套筒21内。

结合图5所示,第一密封件25为圆环状的胶圈结构,其插设在压紧件22内。压紧螺帽26套设在压紧件22外,其上开设有中心孔。组装时,将第二线缆依次从压紧螺帽26、第一密封件25、压紧件22及套筒21中穿设,最后使第二线缆与固定在壳体23内的第二接触件24电连接。本申请的胶圈由具有密封效果的弹性材料制成,使得胶圈能够匹配大的变径范围,同时可以满足单股至多股第二线缆的防水要求。

由于本申请的压紧件22可拆卸的插设在套筒21的一端,拆卸产品时,可以先轴向将压紧件22与套筒21分离,最后将第二线缆拆除,避免第二线缆在拆除过程中被扭曲,而导致第二线缆被扭死无法转动或将第二线缆破坏无法拆卸的缺陷。

壳体23大致呈圆柱体结构,其一端插设在套筒21内,另一端延伸至套筒21外。结合图5和图6所示,壳体23用于与插座组件1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231,第二接触件24固定在安装孔231内。具体的,安装孔231内设置有支撑件232,支撑件232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在安装孔231内,第二接触件24的一端插设在支撑件232上,另一端用于与插座组件1的第一接触件13电连接。优选的,支撑件232为导电材料制成,第二线缆连接在支撑件232上,并通过支撑件232实现与第二接触件24的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安装孔231包括八个,八个安装孔231分别与八个第二穿孔114的位置相对应。

第二接触件24为金属导电制件,其用于与第一接触件13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槽241,第一接触件13插设在该插接槽241内。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件24的数量与第一接触件13的相同,第二接触件24包括三个。

第二密封件27为胶垫,其固定在壳体23的外侧壁上。当壳体23插入至第二凹槽112内时,第二凹槽112的端部抵接至第二密封件27,第二密封件27起到密封壳体23与固定座11的作用,实现防水功能。

防护盖28连接在壳体23的一端外,防护盖28的内壁与壳体23的外壁围成有环形容纳腔,第二凹槽112插设在该环形容纳腔内,以实现对第二凹槽112的保护。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将第一接触件13插入第二接触件24内,壳体23与第二凹槽112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如图1和图6所示,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壳体23的端面上的限位槽233,及设置在第二凹槽112内的与该限位槽233相适配限位键116;或者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壳体23的外侧壁上的卡槽234,及设置在第二凹槽112的内侧壁上的与卡槽234相适配的卡键117;或者限位结构包括上述两种结构。

当插头组件未使用时,为了保护第二接触件24,避免灰尘和水进入壳体23内,壳体23延伸出套筒21的一端套设有第三端盖29,该第三端盖29插设在防护盖28的内壁与壳体23的外壁围成的环形容纳腔内。

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拆卸的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插座组件通过紧固件锁紧压板与固定座,实现第一接触件的固定,使插座组件的各个部件之间拆卸方便;

(2)插头组件的套筒与压紧件采用两体结构,压紧件与套筒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产品拆卸时,先分离旋紧螺母,再轴向将压紧件与套筒分离,最后将线缆拆除,避免线缆在拆除过程中被扭曲,而导致线缆被扭死无法转动或将线缆破坏无法拆卸的缺陷;

(3)插座组件的固定座与插头组件的壳体间可以通过不同的键位配合连接;

(4)胶圈由具有密封效果的弹性材料制成,使得其能够匹配大的变径范围,同时可以满足单股至多股第二线缆的防水要求。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