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真空断路器的外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23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真空断路器的外壳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真空断路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真空断路器的外壳体。



背景技术:

智能真空断路器包括真空断路器和智能控制器,通过智能控制器对真空断路器进行控制和保护。由于真空断路器上添加了智能控制器,且智能控制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热量蓄积在智能真空断路器中会破坏智能真空断路器的内部零件,使得智能真空断路器不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添加了智能控制器,使得智能真空断路器较重,在搬运和维修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较好的且便于搬运的一种智能真空断路器的外壳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真空断路器的外壳体,包括机构箱、进线箱和控制箱,进线箱置于机构箱和控制箱之间,所述进线箱上设有第一凸起,进线箱的两端均设有若干条平行且均距设置的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呈倾斜状,进线箱的顶部设有第二散热孔,机构箱的两端均设有隆起,隆起上设有第三散热孔和第四散热孔,控制箱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上设有若干平行且均距设置的散热片,散热片位于控制箱内,机构箱的两端和控制箱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和拉杆,拉杆的一端置于第一定位环内,拉杆的另一端置于第二定位环内,拉杆上设有加强部,加强部呈圆弧状,机构箱的两端均设有延伸板,延伸板上设有螺栓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智能真空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置于机构箱内,智能控制器置于控制箱内,进线箱置于机构箱和控制箱之间起连接作用,进线箱上设有第一凸起,通过第一凸起增加了进线箱的内部空间,从而使得进线箱内的热量能得到分散,同时通过第一凸起使得进线箱的表面积增加,热量通过第一凸起的表面散发至空气中使得进线箱内的热量进一步减少。通过进线箱的两端均设有若干条平行且均距设置的第一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呈倾斜状,通过第一散热孔呈倾斜状,第一散热孔在进线箱的两端倾斜延伸,可以减小进线箱两端宽度的限制使得第一散热孔的长度大于进线箱的宽度,从而使得散热孔的面积增加,有利于热量从进线箱内排出;通过若干条散热孔平行且均距设置,保证进线箱内的热量能均匀的排出。进线箱内的热量一部分向上扩散,通过进线箱的顶部设有第二散热孔,使得向上扩散的热量从第二散热孔中排出。机构箱的两端均设有隆起,隆起上设有第三散热孔和第四散热孔,通过隆起增加了机构箱的表面积,有利于热量的散发;机构箱内的热量向机构箱的两端扩散时,热量进入隆起处,热量进一步由第三散热孔和第四散热孔排出,隆起处上部的热量由第三散热孔排出,隆起处下部的热量由第四散热孔排出,从而使得热量能均匀排出且排出效率较高。通过控制箱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上设有若干均布且平行设置的散热片,散热片置于控制箱内,通过第二凸起增加控制箱的内部容积和表面积,从而使控制箱内部的热量能得到分散并能由第二凸起处传导至控制箱外的空气中,从而减小控制箱内部的温度;通过第二凸起上设置的若干均布且平行的散热片,散热片与控制箱内的智能控制器接触,散热片采用热传导能力强的银或铜,智能控制器上的热量通过散热片传导至第二凸起,使热量由第二凸起处传导至控制箱外的空气中,从而减小控制箱内的温度,散热片均布且平行设置有利于热量能均匀的传导和扩散至控制箱外,避免控制箱内局部过热。通过机构箱的两端和控制箱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和拉杆,拉杆的一端置于第一定位环内,拉杆的另一端置于第二定位环内,拉杆上设有加强部,加强部呈圆弧状,可以通过抓取机构箱两端的拉杆和控制箱两端的拉杆对智能真空断路器进行搬动,通过第一定位环和第二定位环对拉杆进行定位,防止拉杆脱离,通过加强部对拉杆进行加强,使得拉杆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避免在搬动过程中拉杆产生变形。通过机构箱的两端均设有延伸板,延伸板上设有螺栓孔,在搬运智能真空断路器的过程中,通过螺栓将延伸板与运输装置进行固定,使得智能真空断路器固定于运输装置上,从而避免搬运过程中产生颠簸或滑动,同时保证智能真空断路器在搬运过程中不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构箱和进线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凸起和散热片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机构箱;2、进线箱;3、控制箱;4、第一凸起;5、第一散热孔;6、第二散热孔;7、隆起;71、第三散热孔;72、第四散热孔;8、第一定位环;9、第二定位环;10、拉杆;11、加强部;12、延伸板;13、螺栓孔;14、第二凸起;15、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智能真空断路器的外壳体,包括机构箱1、进线箱2和控制箱3,进线箱2置于机构箱1和控制箱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箱2上设有第一凸起4,进线箱2的两端均设有若干条平行且均距设置的第一散热孔5,第一散热孔5呈倾斜状,进线箱2的顶部设有第二散热孔6,机构箱1的两端均设有隆起7,隆起7上设有第三散热孔71和第四散热孔72,控制箱3上设有第二凸起14,第二凸起14上设有若干平行且均距设置的散热片15,散热片15位于控制箱3内,机构箱1的两端和控制箱3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定位环8、第二定位环9和拉杆10,拉杆10的一端置于第一定位环8内,拉杆10的另一端置于第二定位环9内,拉杆10上设有加强部11,加强部11呈圆弧状,机构箱1的两端均设有延伸板12,延伸板12上设有螺栓孔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智能真空断路器的操动机构置于机构箱1内,智能控制器置于控制箱3内,进线箱2置于机构箱1和控制箱3之间起连接作用,进线箱2上设有第一凸起4,通过第一凸起4增加了进线箱2的内部空间,从而使得进线箱2内的热量能得到分散,同时通过第一凸起4使得进线箱2的表面积增加,热量通过第一凸起4的表面散发至空气中使得进线箱2内的热量进一步减少。通过进线箱2的两端均设有若干条平行且均距设置的第一散热孔5,第一散热孔5呈倾斜状,通过第一散热孔5呈倾斜状,第一散热孔5在进线箱2的两端倾斜延伸,可以减小进线箱2两端宽度的限制使得第一散热孔5的长度大于进线箱2的宽度,从而使得散热孔的面积增加,有利于热量从进线箱2内排出;通过若干条散热孔平行且均距设置,保证进线箱2内的热量能均匀的排出。进线箱2内的热量一部分向上扩散,通过进线箱2的顶部设有第二散热孔6,使得向上扩散的热量从第二散热孔6中排出。机构箱1的两端均设有隆起7,隆起7上设有第三散热孔71和第四散热孔72,通过隆起7增加了机构箱1的表面积,有利于热量的散发;机构箱1内的热量向机构箱1的两端扩散时,热量进入隆起7处,热量进一步由第三散热孔71和第四散热孔72排出,隆起7处上部的热量由第三散热孔71排出,隆起7处下部的热量由第四散热孔72排出,从而使得热量能均匀排出且排出效率较高。通过控制箱3上设有第二凸起14,第二凸起14上设有若干均布且平行设置的散热片15,散热片15置于控制箱3内,通过第二凸起14增加控制箱3的内部容积和表面积,从而使控制箱3内部的热量能得到分散并能由第二凸起2处传导至控制箱3外的空气中,从而减小控制箱3内部的温度;通过第二凸起14上设置的若干均布且平行的散热片15,散热片15与控制箱3内的智能控制器接触,散热片15采用热传导能力强的银或铜,智能控制器上的热量通过散热片15传导至第二凸起14,使热量由第二凸起14处传导至控制箱3外的空气中,从而减小控制箱3内的温度,散热片15均布且平行设置有利于热量能均匀的传导和扩散至控制箱3外,避免控制箱3内局部过热。通过机构箱1的两端和控制箱3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一定位环8、第二定位环9和拉杆10,拉杆10的一端置于第一定位环8内,拉杆10的另一端置于第二定位环9内,拉杆10上设有加强部11,加强部11呈圆弧状,可以通过抓取机构箱1两端的拉杆10和控制箱3两端的拉杆10对智能真空断路器进行搬动,通过第一定位环8和第二定位环9对拉杆10进行定位,防止拉杆10脱离,通过加强部11对拉杆10进行加强,使得拉杆10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避免在搬动过程中拉杆10产生变形。通过机构箱1的两端均设有延伸板12,延伸板12上设有螺栓孔13,在搬运智能真空断路器的过程中,通过螺栓将延伸板12与运输装置进行固定,使得智能真空断路器固定于运输装置上,从而避免搬运过程中产生颠簸或滑动,同时保证智能真空断路器在搬运过程中不被破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