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位的旋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802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可复位的旋钮开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旋钮开关,尤指一种具有多段位操作的可复位的旋钮开关。



背景技术:

一般旋钮开关使用于需要瞬间通电或断电的电路中,所述旋钮开关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设备中,例如汽车多媒体音响、仪器仪表、家用电器、智能家具、计算机周边、行动娱乐产品、医疗仪器等电子产品上,且其功能包含音量调节、光线亮度强弱调整、不同开关选择、速度调节、温度调节或无线电机的信号强弱等。

目前的旋钮开关主要由一本体以及一枢接于本体上可供使用者旋转拨动的旋钮组成。旋钮的定位是利用齿状结构和一金属弹片的限位来达成,其中金属弹片为一悬臂构造,十分容易因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而弹性疲乏,造成弹片无法有效确实地卡抵于齿状结构而失去卡挚效果。现有的旋转开关仅能提供有限的段位调整而无复位的操作效果,换言之,以单周360度的旋转而言,其段位调整仅限于转动一周为止,无法有效发挥产品的功效,更无法满足使用者依其需求而操控产品。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创作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段操作且可自动复位的旋钮开关。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复位的旋钮开关,包括一座体、一转动件以及一盖体。座体包含相对应的至少一弹性件、分别定位至少一弹性件的一定位槽及与各定位槽连通的一容槽。转动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容槽,转动件包含一基座、位于基座对应弹性件的一定位凹部及连接定位凹部的至少一复归部。盖体罩设转动件并组装于座体,其中至少一弹性件能够抵接的沿定位凹部移动至复归部后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各复归部包含一倾斜面、一曲面、一平面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其中座体成埋入射出形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端子,转动件底面对应各电极端子还包含间隔设置的二导电片。各导电片一端开设有与转动件底面结合的至少一孔洞,另一端则分别连接多个接触弹片,各导电片的各接触弹片能够转动的电性接触各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由相互间隔设置的一第一端子、一第二端子、设置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一共同端子及一接触端子所构成。

当转动件的定位凹部定位的抵接各弧形凸部而未转动时,各导电片的接触弹片分别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形成电性接触或并未电性接触,视不同的实施例而改变。此时,旋钮开关处于断开或是导通的状态。当转动件转动的移动至各复归部、各定位凹槽或另一定位凹部时,各导电片的接触弹片会与共同端子及第一端子电性接触,或者是共同端子与第二端子电性接触。此时,旋钮开关会从断开或导通状态改变成导通、断开状态或达到其他预定功效的状态,并不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更包含设置于容槽与转动件之间的一按压组件及设置于按压组件上的一发光光源,使本实用新型的旋钮开关同时具有按压或轻触按压组件而启闭发光光源或其他预定的功效,同样并不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复位的旋钮开关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复位的旋钮开关的组合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复位的旋钮开关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另一动作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复位的旋钮开关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7至图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转动件的第二至第五实施例图。

图11至图1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片与电极端子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动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操作件 100旋钮开关 110座体 111定位槽 112容槽 114圆柱体 115组装块 116定位块 117凸块 120电极端子 122共同端子 124第一端子 126第二端子 128接触端子 130弹性件 132弧形凸部 134翼片 136卡点 140转动件 142基座 144卡挚面 145弧形面 146导槽 147定位凹部 148复归部 149定位凹槽 150穿孔 152圆筒体 154阻挡部 155凸点 156导电片 157孔洞 158接触弹片 160盖体 162挡片 164开孔 166卡勾 170按压组件 172按压块 174绝缘件 176弹性导电体 177延伸块 178组装槽 179弹性扣勾 180发光光源 182光源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者。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复位的旋钮开关100,包括一座体110、一转动件140以及一盖体160。如图所示,塑料制的座体110与金属制的盖体160外型较佳均成矩形,塑料制的转动件140大致上成圆形,使转动件140可相对于座体110内转动。

座体110包含相对应的至少一弹性件130、分别定位至少一弹性件130的一定位槽111及与各定位槽111连通的一容槽112。转动件140可转动的设置于容槽112,转动件140包含一基座142、位于基座142对应弹性件130的一定位凹部147及连接定位凹部147的至少一复归部148。盖体160罩设转动件140并组装于座体110上。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动件140的基座142还包含至少一卡挚面144及至少一弧形面145。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42较佳是相对应的设置二卡挚面144及二弧形面145,每一卡挚面144邻接每一弧形面145。每一卡挚面144分别设有定位凹部147,亦即抵接定位凹部147的弹性件130数量分别为二个(即成对设计),以提供较稳定的转动定位效果。

每一定位凹部147及每一复归部148分别设置于每一卡挚面144的端面。各弧形面145还开设有一导槽146,盖体160对应各导槽146则设置有二挡片162,各挡片162能够伸入各导槽146内以限制基座142旋转角度,如图4及图5所示。

在如图4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复归部148较佳为一倾斜面,然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各复归部148亦可为一曲面、一平面、其组合或其他适合的形状。在如图8中,各卡挚面144还包含至少一定位凹槽149,定位凹部147邻设于定位凹槽149的一侧,使各弹性件130可选择性的移动到各定位凹部147或各定位凹槽149,进而达到二段定位的效果。然而在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卡挚面144则分别包含二定位凹槽149,因此使转动件140能够达到三段定位的效果。

座体110还包含设置于容槽112中央的一圆柱体114,转动件140开设一穿孔150并套设圆柱体114。圆柱体114顶端还凸设有相互间隔设置的二组装块115及二定位块116。请一并参考图2所示,更包含设置于容槽112与转动件140之间的一按压组件170及设置于按压组件170上方的一发光光源180。

按压组件170还包含一按压块172、一弹性导电体176及位于按压块172与弹性导电体176之间的一绝缘件174。按压块172分布的设置有多个延伸块177及位于各延伸块177之间的一组装槽178。请一并参考图6所示,绝缘件174及弹性导电体176分别容置于圆柱体114,按压块172的各组装槽178分别对应各组装块115安装,使按压块172定位于底座110的圆柱体114上。

如图6所示的发光光源180二侧还延伸有光源接脚182,各光源接脚182分别跨设于各定位块116并延伸出座体110底面。在此所述的发光光源180较佳包含但不限于发光二极管(LED)。当按压组件170及发光光源180分别安装于座体110后,转动件140即可套设于按压组件170上,如图3所示。

由于转动件140从基座142上方还凸设有圆筒体152及部分设置于圆筒体152端缘的阻挡部154。当转动件140的穿孔150套接于按压组件170时,阻挡部154能够沿着按压块172的各延伸块177水平的转动,同时具有限制按压组件170移动的效果。基座142的底面则凸设有多个凸点155,供定位间隔设置的二导电片156。

请一并参考图1、图2及图6所示,座体110成形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电极端子120,转动件140底面对应各电极端子120还包含间隔设置的二导电片156。以金属或其合金制成的各导电片156一端开设有至少一孔洞157,另一端则分别连接多个接触弹片158,各导电片156的各接触弹片158能够转动的电性接触各电极端子120,以产生开启、关闭、不作动或其他适合的功效。

盖体160二侧还分别包含二卡勾166及对应转动件140设置的一开孔164,座体110外侧壁对应各卡勾166还具有多个凸块117。因此盖体160的开口164穿设并罩盖转动件140,通过各卡勾166组装定位于座体110的各凸块117上,如此限制转动件140的转动位移。此外,在此所述的弹性件130数量较佳为一对金属制成的板片弹簧,各弹性件130还具有一弧形凸部132、从弧形凸部132二侧延伸的一翼片134及分别设置于各翼片134一端的二卡点136。各卡点136能够穿设并活动的卡合于定位槽111的两端,使弹性件130相对容槽112弹性的活动。

如图4及图5所示,较佳为板簧的各弹性件130较佳是利用弧形凸部132与对应的卡挚面144抵接。当转动件140未转动时,各弧形凸部132抵触并定位各定位凹部147(低点)。此时,盖体160的各挡片162位于各导槽146中间的位置。请一并参考图6所示,当一操作件10带动转动件140旋动时,各弧形凸部132会从各定位凹部147移动至复归部148(高点)。此时,由于各导槽146旋转的受到各挡片162的止挡而无法继续旋转,因此当旋转转动件140的力量释放后,各弹性件130回复弹性力的推动转动件140,使各弧形凸部132再从成倾斜面的各复归部148移动至各定位凹部147,达到自动复位及定位的效果。

特别是,如图4及图5所示的转动件140较佳在各定位凹部147二侧分别连接二复归部148,使转动件140能够实现双向转动后自动复位至各定位凹部147的功效。然而在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各定位凹部147仅偏移的设置于各卡挚面144,其达成的效果与图5雷同。当然,根据不同的各复归部148的长度,各导槽146的长度会相对应的调整。

此外,在图8及图10的各卡挚面144还分别设有至少一定位凹槽149,使转动件140进一步具有二段或多段以上的操作手感。也就是说,如图10所示,当定位凹槽149的数量增加为二个时,操作转动件140的段数就会变成三段,以此类推,视需要而改变。

又如图9所示,转动件140的各卡挚面144亦可分别间隔的设置有二定位凹部147,使转动件140具有二段式转动定位效果,其中二定位凹部147之间的旋转角度约为50度角。然而在前述的图5、图7、图8及图10的各实施例中,转动件140能够旋转的角度大约介于25至30度角,其角度可视需要调整,并不限定。

如图11至图13所示,为分别绘示本实用新型导电片与电极端子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动作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各电极端子120较佳与座体110一体埋入射出制成。如图所示的电极端子120由相互间隔设置的一第一端子124、一第二端子126、设置于第一端子124和第二端子之间的一共同端子122及一接触端子128所构成,其中共同端子122、第一端子124、第二端子126与结合有转动件140的各导电片156有关,接触端子128则与按压组件170有关。

当转动件140的各定位凹部147定位的抵接各弧形凸部132而未转动时,各导电片156的接触弹片158分别与第一端子124及第二端子126形成电性接触或并未电性接触,视不同的实施例而改变。此时,旋钮开关100处于断开或是导通的状态,如图11至图13所示。进一步地,当转动件140转动的移动至各复归部148、各定位凹槽149或另一定位凹部147时,各导电片156的接触弹片158会与共同端子122及第一端子124电性接触,或者是共同端子122与第二端子126电性接触。此时,旋钮开关100会从断开或导通状态改变成导通、断开状态或达到其他预定功效的状态,并不限定,如图11至图13所示。

在此须说明的是,按压组件170的按压块172还具有二对弹性扣勾179以与对应的操作件10卡固定位。藉由按压操作件10连动按压组件170向下移动,使弹性导电体176与接触端子128及共同端子122接触以形成电性导通,进而使发光光源180发光或达成其他功效,如图6所示。

综上所述,本文于此所揭示的实施例应被视为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后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并涵盖其合法均等物,并不限于先前的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