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绕锂电池的手工卷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3760阅读:1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绕锂电池的手工卷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夹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卷绕锂电池的手工卷针。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经过近二十年迅速的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每年锂离子电池的产量也成倍增长。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卷芯的装配是决定锂离子电池质量的最重要的一环。在卷芯的装配过程,要完成将正极、负极和隔膜组合成为一体的任务。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手工卷绕因其操作简易,生产初期投入成本低,且制得的电池具备独特的优良特性,因此在中小批量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中,手工卷绕卷芯具有突出的优势。甚至在某些特殊的要求下,锂离子电池大批量生产中,手工卷绕卷芯仍然是常见的工业制作手段。

卷针是卷绕过程中最重要的辅助生产设备,目前大多数卷针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会造成对隔膜的刮伤磨损问题,并且卷针卷绕不便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绕锂电池的手工卷针,可以快速卷绕锂电池之电芯的薄膜,并且能减少对薄膜的损害,提高产品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卷绕锂电池的手工卷针,包括第一卷针本体、第二卷针本体、一体连接于该第一卷针本体及第二卷针本体尾端的连接部,该第一卷针本体与第二卷针本体之间保持距离使二者之间形成卷针插槽,该卷针插槽由第一卷针本体、第二卷针本体的头端延伸至尾端,第一卷针本体的头端具有第一尖部,第二卷针本体的头端具有第二尖部,该第一尖部及第二尖部均由卷针插槽的头端反向打开形成喇叭状的敞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尖部的斜边与第一卷针本体的顶边沿之间形成的夹角a1为60°;所述第二尖部的斜边与第二卷针本体的底边沿之间形成的夹角a2为6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尖部和第二尖部的尖端位置为导圆角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工卷针的厚度为1mm,所述第一卷针本体、第二卷针本体的长度L1均为152mm,所述卷针插槽的长度L2均为130mm,所述连接部的长度L3为10mm,所述第一卷针本体的顶边沿至第二卷针本体的底边沿之间的距离D1为50mm,所述连接部的宽度D2为34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孔径为Ф5 mm,该第一固定孔的中心与连接部的顶边沿的距离D3为9mm,该第二固定孔的中心与连接部的底边沿的距离D4为9mm,该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中心与连接部的尾端沿的距离L4为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手工卷针包括第一卷针本体、第二卷针本体、连接部三部分,该第一卷针本体与第二卷针本体之间形成卷针插槽,第一卷针本体的头端具有第一尖部,第二卷针本体的头端具有第二尖部,该第一尖部及第二尖部均由卷针插槽的头端反向打开形成喇叭状的敞开口。这样,可以快速将锂电池电芯的层状结构从喇叭状的敞开口卡入到卷针插槽内,利用第一卷针本体和第二卷针本体对电芯的层状结构进行卷绕。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手工卷针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卷针本体 11、第一尖部

12、导圆角结构 20、第二卷针本体

21、第二尖部 30、连接部

31、第一固定孔 32、第二固定孔

40、卷针插槽 41、喇叭状的敞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卷绕锂电池的手工卷针,包括第一卷针本体10、第二卷针本体20、一体连接于该第一卷针本体10及第二卷针本体20尾端的连接部30。

其中,该第一卷针本体10与第二卷针本体20之间保持距离使二者之间形成卷针插槽40,该卷针插槽40由第一卷针本体10、第二卷针本体20的头端延伸至尾端,第一卷针本体10的头端具有第一尖部11,第二卷针本体20的头端具有第二尖部21,该第一尖部11及第二尖部21均由卷针插槽40的头端反向打开形成喇叭状的敞开口41。这样,可以快速将锂电池电芯的层状结构从喇叭状的敞开口41卡入到卷针插槽40内,利用第一卷针本体10和第二卷针本体20对电芯的层状结构进行卷绕。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尖部11的斜边与第一卷针本体10的顶边沿之间形成的夹角a1为60°;所述第二尖部21的斜边与第二卷针本体20的底边沿之间形成的夹角a2为60°。以及,所述第一尖部11和第二尖部21的尖端位置为导圆角结构12。这样,能够减轻卷绕时对电芯隔膜的划破。最好还在卷针插槽40的周沿以及第一卷针本体10、第二卷针本体20的周沿打磨光滑,减小卷针对电芯的损害,提高合格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工卷针的厚度为1mm,所述第一卷针本体10、第二卷针本体20的长度L1均为152mm,所述卷针插槽40的长度L2均为130mm,所述连接部30的长度L3为10mm,所述第一卷针本体10的顶边沿至第二卷针本体20的底边沿之间的距离D1为50mm,所述连接部30的宽度D2为34mm。

以及,所述连接部3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1和第二固定孔32。通过第一固定孔31、第二固定孔32可以与卷绕机的电机头相连,或者与手工卷绕治具相连。所述第一固定孔31和第二固定孔32的孔径为Ф5 mm,该第一固定孔31的中心与连接部30的顶边沿的距离D3为9mm,该第二固定孔32的中心与连接部30的底边沿的距离D4为9mm,该第一固定孔31和第二固定孔32的中心与连接部30的尾端沿的距离L4为5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手工卷针包括第一卷针本体10、第二卷针本体20、连接部30三部分,该第一卷针本体10与第二卷针本体20之间形成卷针插槽40,第一卷针本体10的头端具有第一尖部11,第二卷针本体20的头端具有第二尖部21,该第一尖部11及第二尖部21均由卷针插槽40的头端反向打开形成喇叭状的敞开口41。这样,可以快速将锂电池电芯的层状结构从喇叭状的敞开口41卡入到卷针插槽40内,利用第一卷针本体10和第二卷针本体20对电芯的层状结构进行卷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