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电池铝塑膜自动包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9865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形电池铝塑膜自动包胶生产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异形电池铝塑膜自动包胶生产线。



背景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近年来日趋成熟,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同等容量的前提下,体积小,重量轻,循环寿命长(大于1000次),无记忆效应(可随用随充电而不影响性能),广泛应用于手机、掌上电脑,手提电脑,便携军用工具,便携摄像机、DVD影碟机,并逐步开发应用于电动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及汽车);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本身所具有的优异性能及其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化学能源;它的研制成功,主要取决于三大技术难题的解决,即制膜技术、层压技术和软包装技术;这里的软包装技术指的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芯内包装(成型)材料的设计制造工艺技术和该材料的应用工艺技术。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软包装技术采用的最为常见的包装材料为铝塑膜,铝塑膜包括五层结构,中间为铝膜层,铝膜层的两侧外层分别为尼龙材料层和PP材料层,两侧外层与铝膜层之间通过黏胶层连接,铝膜层可为整个铝塑膜的提供支撑强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常将二张或多张铝塑膜叠合在一起用作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包装材料;由于用于包装单个电芯的铝塑膜需通过整块铝塑膜采用切割工艺制成,因此,在切割后的铝塑膜的切口横截面处铝膜层暴露在外;铝塑膜包好电芯后,铝塑膜的横断面也暴露在外,铝膜层长时间暴露在外会导致以下问题:1、铝膜层长期在空气中暴露,会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铝膜层腐蚀,使铝塑膜易被电芯周边的毛刺穿透;2、铝塑膜的铝膜层具有弱电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装配在电子产品内后铝膜层与电子产品中的裸线、电子元器件等接触后产生压差,会干扰产品内部电路;3、铝塑膜完成电芯包装后,还需进行各种整形工艺,暴露在外的铝膜层在进行整形步骤如热压时,与热压块接触由于其本身为热良导体,因此会导致温度急剧升高,影响电芯;基于上述问题,需要将铝塑膜的横断面包覆,以隔绝铝塑膜横断面与外部的接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不规则形状电池侧边的铝塑膜横断面自动化包胶的异形电池铝塑膜自动包胶生产线。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异形电池铝塑膜自动包胶生产线,包括机架、包胶平台、贴正面圆片胶机构、第一贴胶机构、第一包胶机构、第二贴胶机构、第二包胶机构、贴反面圆片胶机构及热压机构,其中,上述包胶平台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包胶平台的外边缘上依次间隔设有上下料工位、贴正面圆片胶工位、第一贴胶工位、第一包胶工位、第二贴胶工位、第二包胶工位、贴反面圆片胶工位及热压工位;上述贴正面圆片胶机构、第一贴胶机构、第一包胶机构、第二贴胶机构、第二包胶机构、贴反面圆片胶机构及热压机构分别对应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工位、第一贴胶工位、第一包胶工位、第二贴胶工位、第二包胶工位、贴反面圆片胶工位及热压工位的外侧,包胶平台旋转运动使异形电池在各工位之间切换以便依次完成上料、贴正面圆片胶、贴第一第三胶纸、包第一第三胶纸、贴第二第四胶纸、包第二第四胶纸、贴反面圆片胶和热压步骤。

优选地,所述的包胶平台包括转盘、压料组件及顶料组件,其中,上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上述压料组件包括至少二个,压料组件分别设置于上述上下料工位、贴正面圆片胶工位、第一贴胶工位、第一包胶工位、第二贴胶工位、第二包胶工位、贴反面圆片胶工位及热压工位处,以便压紧异形电池;上述顶料组件设置于上下料工位处,并位于压料组件的下方,顶料组件在上下料工位处向上顶升压料组件,以便顶开压料组件,便于放入或取出异形电池;

所述的压料组件包括电池支座、压块滑轨、压块滑座、电池压块及压块拉簧,其中,上述电池支座固定设置于转盘的底部边缘处,并向外伸出,形成支撑平台,以便放置异形电池;上述压块滑轨竖直设置于电池支座的外侧壁上;上述压块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压块滑轨上;上述电池压块固定设置于压块滑座的顶部,并向下压紧异形电池;上述压块拉簧连接于电池压块的底部,压块拉簧的底部连接在机架上,压块拉簧处于拉伸状态,以便向下拉动电池压块压紧异形电池;

所述的顶料组件包括顶料支座、顶料滑轨、顶料汽缸、顶料座及顶料柱,其中,上述顶料支座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并向上延伸;上述顶料滑轨竖直设置于顶料支座的侧壁上,顶料座可滑动地嵌设在顶料滑轨上,顶料汽缸设置于顶料座的下部,以便驱动顶料座沿顶料滑轨升降滑动;上述顶料柱设置于顶料座的顶部,顶料座带动顶料柱升降运动,以便向上顶起上述电池压块,使压块拉簧拉伸,以便取放异形电池。

优选地,所述的异形电池包括电池本体、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第三铝塑膜边、第四铝塑膜边、圆状铝塑膜部及极耳,其中,上述电池本体为L状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长块部及短块部;上述第一铝塑膜边经短块部的左侧往外延伸,第二铝塑膜边经长块部的后侧往外延伸,第三铝塑膜边经长块部的左侧向外延伸,第四铝塑膜边经长块部的右侧向外延伸;上述圆状铝塑膜部位于第一铝塑膜边与第二铝塑膜边连接处;上述极耳位于短块部的后侧边处;

所述的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第三铝塑膜边及第四铝塑膜边处分别贴附第一胶纸、第二胶纸、第三胶纸及第四胶纸,其中,第一胶纸包括第一胶片及第一保护膜,第一胶片贴附在第一铝塑膜边上,第一保护膜贴附在第一胶片的底面;第二胶纸包括第二胶片及第二保护膜,第二胶片贴附在第二铝塑膜边上,第二保护膜贴附在第二胶片的底面上;第三胶纸包括第三胶片及第三保护膜,第三胶片贴附在第三铝塑膜上,第三保护膜贴附在第三胶片的底面上;第四胶纸包括第四胶片及第四保护膜,第四胶片贴附在第四铝塑膜上,第四保护膜贴附在第四胶片的底面上;

所述的圆状铝塑膜部的正反面分别贴附正面圆片胶及反面圆片胶。

优选地,所述的贴正面圆片胶机构包括正面圆片胶供料组件及贴正面圆片胶组件,其中,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组件设置在贴正面圆片胶工位的侧部,正面圆片胶贴附在正面圆片胶供料组件的正面圆片胶带上;贴正面圆片胶组件设置于正面圆片胶供料组件一侧,贴正面圆片胶组件将正面圆片胶从正面圆片胶带上撕下,并将其贴附至圆状铝塑膜部的正面;

所述的正面圆片胶供料组件包括正面圆片胶供料支座、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正面圆片胶供料主动轮、正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正面圆片胶供料被动轮、正面圆片胶收料卷轮、正面圆片胶带、正面圆片胶卷轮支板及正面圆片胶出料卷轮,其中,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支座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并向上延伸,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设置于正面圆片胶支座的一侧,且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正面圆片胶支座的侧壁延伸至正面圆片胶支座的另一侧;上述正面圆片胶主动轮套设固定于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的输出轴上;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正面圆片胶供料支座的另一侧,并通过传动带与正面圆片胶供料主动轮连接;上述正面圆片胶收料卷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正面圆片胶供料支座的一侧,转轴穿过正面圆片胶供料支架延伸至另一侧;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被动轮设置于转轴上,并通过传送带与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连接;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驱动正面圆片胶收料卷轮旋转运动;上述正面圆片胶卷轮支板设置于正面圆片胶供料支座的另一侧,并向上延伸;上述正面圆片胶出料卷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正面圆片胶卷轮支板上,且正面圆片胶出料卷轮上卷绕有正面圆片胶带,正面圆片胶带的一端连接在正面圆片胶收料卷轮上,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驱动正面圆片胶收料卷轮旋转运动,以便将正面圆片胶带从正面圆片胶出料卷轮上拉出;

所述的贴正面圆片胶组件包括贴正面圆片胶支架、贴正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模组、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滑座、贴正面圆片胶纵向驱动电机、贴正面圆片胶纵向滑座、贴正面圆片胶支座、贴正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贴正面圆片胶升降滑座、贴正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及贴正面圆片胶吸头,其中,上述贴正面圆片胶支架包括二个,分别间隔设置于机架上,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模组设置于两贴正面圆片胶支架上,贴正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模组的一端;上述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滑座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模组上,贴正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通过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和丝杆座驱动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滑座横向直线运动;上述贴正面圆片胶纵向驱动电机设置在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滑座上,贴正面圆片胶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一侧设有贴正面胶纵向滑轨;上述贴正面圆片胶纵向滑座可滑动地设置于贴正面胶纵向滑轨上,并与贴正面圆片胶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贴正面圆片胶纵向驱动电机驱动贴正面圆片胶纵向滑座纵向滑动;上述贴正面圆片胶支座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纵向滑座上,并向上延伸;上述贴正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固定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支座的一侧,贴正面圆片胶升降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贴正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一侧的贴正面圆片胶升降滑轨上,并与贴正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的输出端连接,以便贴正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驱动贴正面圆片胶升降滑座升降运动;上述贴正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升降滑座上,贴正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朝下方设置,且通过传送带连接朝下方设置的贴正面圆片胶吸头,以便驱动贴正面圆片胶吸头旋转运动,调整吸胶角度;贴正面圆片胶吸头移动至正面圆片胶带上方,并通过贴正面圆片胶吸头内产生的负压将正面圆片胶从正面圆片胶带吸下,并将正面圆片胶贴附在圆状铝塑膜部的正面。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贴胶机构包括第一送胶组件、第一贴胶支座、第一贴胶底板、第一贴胶组件及压电池组件,其中,上述第一贴胶底板设置于第一贴胶工位的外侧,第一贴胶支座设置于第一贴胶底板上,第一送胶组件设置于第一贴胶支座上;上述第一贴胶组件设置于第一贴胶底板上,并位于第一送胶组件与第一贴胶工位之间,以便将第一送胶组件上的第一胶片及第三胶片吸下,并分别贴附在第一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的反面;上述压电池组件设置于第一贴胶组件的外侧,以便从由上而下压紧异形电池;

所述的第一送胶组件包括第一送胶支板、第一送胶支座、第一送胶竖板、卷胶组件及拉胶组件,其中,上述第一送胶支座竖直设置在第一贴胶支座上,第一送胶支板设置于第一送胶支座上,第一送胶竖板垂直设置于第一送胶支板上;上述卷胶组件包括二个,分别设置于第一送胶支座的两侧;上述拉胶组件包括二个,两拉胶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送胶支板的底部两侧,并分别与两卷胶组件连接,以便拉动卷胶组件的第一送胶胶带直线运动;

上述卷胶组件包括第一送胶料轮、第一送胶张紧轮、第一送胶胶带、第一送胶驱动电机及第一送胶主动卷轮,其中,上述第一送胶料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送胶支座的侧部,第一送胶料轮上卷绕有第一送胶胶带;上述第一送胶张紧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送胶支座的侧部,第一送胶胶带从第一送胶料轮上拉出,依次经第一送胶张紧轮张紧,经拉胶组件拉动,最后连接在设置于第一送胶竖板一侧的第一送胶主动卷轮上;上述第一送胶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一送胶竖板的另一侧,第一送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送胶竖板与第一送胶主动卷轮连接,以便驱动第一送胶主动卷轮旋转运动;第一送胶胶带上间隔贴附有多张第一胶片或第三胶片,第一送胶胶带上的第一胶片或第三胶片经第一贴胶组件吸下后,第一送胶胶带卷绕至第一送胶主动卷轮上;

上述拉胶组件包括拉胶电机支板、拉胶电机、拉胶丝杆、拉胶丝杆座、拉胶滑座、拉胶支座、拉胶压块、拉胶支台及拉胶滑轨,其中,上述拉胶电机支板固定设置于上述第一送胶支板的底部,拉胶电机设置于拉胶电机支板的一侧,且拉胶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拉胶电机支板延伸至拉胶电机支板的另一侧;上述拉胶丝杆连接在拉胶电机的输出轴上,拉胶丝杆座套设在拉胶丝杆上,拉胶电机驱动拉胶丝杆旋转运动,使拉胶丝杆座沿拉胶丝杆来回直线滑动;上述拉胶滑轨固定设置于第一送胶支板的底部,拉胶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拉胶滑轨上,并与拉胶丝杆座固定连接;上述拉胶支座固定在拉胶滑座上,拉胶压块设置于拉胶支座的侧部,并在竖直方向上沿拉胶支座自由滑动,拉胶压块的上部连接有汽缸,汽缸驱动拉胶压块升降运动,以便使第一拉胶胶带在拉胶压块和拉胶滑座之间被压紧,且拉胶滑座带动第一拉胶胶带向外运动,以便拉出第一拉胶胶带;上述拉胶支台设置于第一送胶支板的端部,第一拉胶胶带被拉至拉胶平台处,第一拉胶胶带上粘附的第一胶片或第三胶片被第一贴胶组件吸下,并贴附至第一铝塑膜边或第三铝塑膜边的反面;

所述的第一贴胶组件包括第一胶片贴附部件及第三胶片贴附部件,其中,上述第一胶片贴附部件及第三胶片贴附部件分别间隔设置于第一贴胶底板上,并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拉胶平台的外侧,以分别将被两拉胶平台拉平的第一拉胶胶带上的第一胶片及第三胶片吸下,并分别贴附至第一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的反面;

上述第一胶片贴附部件包括第一胶片纵向模组、第一胶片纵向滑座、第一胶片横向电机、第一胶片横向滑座、第一胶片旋转电机、第一胶片旋转座、第一胶片升降汽缸、第一胶片升降支座、第一胶片升降滑座、第一胶片升降座及吸胶座,其中,上述第一胶片纵向模组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一贴胶底板上,第一胶片纵向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胶片纵向模组上,且与第一胶片纵向模组内的丝杆座固定,并在第一胶片纵向模组内的电机驱动下,通过丝杆及丝杆座的带动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一胶片横向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胶片纵向滑座上,第一胶片横向滑座通过丝杆座及丝杆与第一胶片横向电机连接,第一胶片横向电机驱动第一胶片横向滑座沿横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一胶片旋转电机设置于第一胶片横向滑座上,第一胶片旋转座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胶片横向滑座上,并与第一胶片旋转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一胶片旋转电机驱动第一胶片旋转座旋转运动;上述第一胶片升降汽缸竖直设置于第一胶片旋转座的侧部,第一胶片升降支座设置于第一胶片升降汽缸的侧部,第一胶片升降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位于第一胶片升降支座的滑轨上;上述第一胶片升降座固定设置在第一胶片升降滑座的侧部,并与第一胶片升降汽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胶片升降汽缸驱动第一胶片升降座升降运动;上述吸胶座固定设置在第一胶片升降座上,以便吸附第一胶片;吸胶座包括吸胶座体、吸胶部、真空吸胶孔、吸胶座滚轮及吸胶滚轮槽,其中,吸胶座体固定设置在上述第一胶片升降座上,吸胶部设于吸胶座体的一侧,真空吸胶孔包括至少二个,并分别间隔设置于吸胶部处,以便通过真空负压将第一胶片或第三胶片吸附固定在吸胶部处;上述吸胶滚轮槽开设在吸胶座体上,吸胶座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吸胶滚轮槽内,以便贴胶时,沿着异形电池底面滚动,减小摩擦;

上述第三胶片贴附部件包括第三胶片纵向模组、第三胶片纵向滑座、第三胶片横向电机、第三胶片横向滑座、第三胶片旋转电机、第三胶片旋转座、第三胶片升降气缸、第三胶片升降支座、第三胶片升降滑座、第三胶片升降座及吸胶座,其中,上述第三胶片纵向模组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一贴胶底板上,第三胶片纵向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三胶片纵向模组上,且与第三胶片纵向模组内的丝杆座固定,并在第三胶片纵向模组内的电机驱动下,通过丝杆及丝杆座的带动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三胶片横向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三胶片纵向滑座上,第三胶片横向滑座通过丝杆座及丝杆与第三胶片横向电机连接,第三胶片横向电机驱动第三胶片横向滑座沿横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三胶片旋转电机设置于第三胶片横向滑座上,第三胶片旋转座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胶片横向滑座上,并与第三胶片旋转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三胶片旋转电机驱动第三胶片旋转座旋转运动;上述第三胶片升降汽缸竖直设置于第三胶片旋转座的侧部,第三胶片升降支座设置于第三胶片升降汽缸的侧部,第三胶片升降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位于第三胶片升降支座的滑轨上;上述第三胶片升降座固定设置在第三胶片升降滑座的侧部,并与第三胶片升降汽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胶片升降汽缸驱动第三胶片升降座升降运动;上述吸胶座固定设置在第三胶片升降座上,以便吸附第三胶片;

上述压电池组件包括压电池座、压电池直线驱动气缸、压电池直线滑座、压电池升降驱动气缸、压电池升降滑座及压电池块,其中,上述压电池座固定设置于上述转盘上,压电池直线驱动气缸固定设置于压电池座上,压电池直线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压电池直线驱动气缸上,并与压电池直线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压电池直线驱动气缸驱动压电池直线滑座直线滑动;上述压电池升降驱动气缸竖直设置于压电池直线滑座的外端,且输出端朝下;压电池升降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压电池升降气缸上,并与压电池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压电池升降气缸驱动压电池升降滑座升降运动;上述压电池块设置于压电池升降滑座的底部,并随压电池升降滑座升降运动,以便压紧异形电池。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包胶机构设置于第一包胶工位的外侧;上述第一胶片及第三胶片在第一贴胶工位处经第一贴胶机构分别贴附在第一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的反面后,转盘将异形电池带动至第一包胶工位处经第一包胶机构将第一胶片及第三胶片分别包覆于第一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上;

所述的第一包胶机构包括第一包胶底板、第一包胶直线滑轨、第一包胶直线滑块、第一包胶直线滑座、第一包胶组件及第三包胶组件,其中,上述第一包胶底板固定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上述第一包胶工位的外侧,第一包胶直线滑轨设置于第一包胶底板上,第一包胶直线滑块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包胶直线滑轨上,第一包胶直线滑座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直线滑块上;上述第一包胶组件及第三包胶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包胶直线滑座上,并随第一包胶直线滑座直线运动,以便调整直线位置;

所述的第一包胶组件包括第一包胶纵向驱动电机、第一包胶纵向滑座、第一包胶横向驱动电机、第一包胶横向滑座、第一包胶底座、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一包胶部件,其中,上述第一包胶纵向驱动电机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一包胶直线滑座上,第一包胶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纵向模组;上述第一包胶纵向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纵向模组上,第一包胶纵向驱动电机通过包胶纵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一包胶纵向滑座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一包胶横向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一包胶纵向滑座上,第一包胶横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横向模组;上述第一包胶横向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横向模组上,第一包胶横向驱动电机通过包胶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一包胶横向滑座横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一包胶底座设置于第一包胶横向滑座上,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及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包胶底座的两侧;上述第一包胶部件分别与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连接,第一包胶底座运动至异形电池的下方,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驱动第一包胶部件由上而下将第一胶片折弯,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第一包胶部件由外而内将第一胶片折弯,使第一胶片包覆于第一铝塑膜边上;

上述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包括第一包胶升降驱动汽缸、第一包胶支板、第一包胶支座、第一包胶升降滑轨及第一包胶升降滑块,其中,上述第一包胶升降滑块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底座的侧壁上,第一包胶升降滑轨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包胶滑块内;上述第一包胶支板与第一包胶升降滑轨固定连接,第一包胶支座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支板的上部;上述第一包胶升降驱动汽缸设置于第一包胶底座上,且第一包胶升降驱动汽缸的输出端向上延伸连接在第一包胶支座上,以便驱动第一包胶支座升降运动;

上述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包括第一包胶水平滑轨、第一包胶水平驱动汽缸及第一包胶水平滑座,其中,上述第一包胶水平滑轨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支座上,第一包胶水平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包胶水平滑轨上,第一包胶水平滑座为U型结构;上述第一包胶水平驱动汽缸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支座的外侧,第一包胶水平驱动汽缸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包胶水平滑座上,并驱动第一包胶水平滑座沿第一包胶水平滑轨水平直线运动;

上述第一包胶部件包括第一包胶推座、第一包胶滚轮、第一包胶顶座、第一包胶弹簧、第一中包胶块、第一左包胶块、第一右包胶块、第一包胶导向孔、第一包胶顶升汽缸、第一包胶顶升块、第一包胶顶升滑座及第一包胶顶升平台,其中,上述第一包胶推座包括二个,分别设置于上述第一包胶水平滑座的U型结构的两端部;上述第一包胶滚轮包括二个,两第一包胶滚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包胶推座的端部;上述第一包胶顶座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支座上,第一包胶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包胶顶座的侧壁上,第一包胶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包胶块,第一中包胶块为Z型结构,其底部可滑动地插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包胶顶座上,导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包胶弹簧;上述第一左包胶块及第一右包胶块均为Z型结构,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中包胶块的左右两侧;上述第一左包胶块及第一右包胶块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包胶导向孔,两第一包胶导向孔内分别可滑动地插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包胶水平滑座的U型槽壁上;上述第一中包胶块、第一左包胶块及第一右包胶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包胶块座体上,形成整体的包胶结构;上述第一包胶顶升汽缸设置于第一包胶横向滑座的侧部,且输出端朝上设置,第一包胶顶升块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横向滑座的输出端;上述第一包胶顶升滑座连接在第一包胶顶升块上,第一包胶顶升平台设置于第一包胶顶升滑座的上部,且第一包胶顶升平台的顶面为条状的顶升平面结构;第一包胶顶升平台经第一包胶顶升汽缸驱动从第一胶片的下方向上抵住第一胶片的底面,以便支撑第一铝塑膜边;第一中包胶块、第一左包胶块及第一右包胶块在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和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分别从第一胶片的中、左及右侧方向依次向上折弯及由外而内折弯,以便使第一胶片包覆于第一铝塑膜边上;

所述的第三包胶组件包括第三包胶纵向驱动电机、第三包胶纵向滑座、第三包胶横向驱动电机、第三包胶横向滑座、第三包胶底座、第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第三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三包胶部件,其中,上述第三包胶纵向驱动电机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一包胶直线滑座上,第三包胶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纵向模组;上述第三包胶纵向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纵向模组上,第三包胶纵向驱动电机通过包胶纵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三包胶纵向滑座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三包胶横向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三包胶纵向滑座上,第三包胶横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横向模组;上述第三包胶横向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横向模组上,第三包胶横向驱动电机通过包胶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三包胶横向滑座横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三包胶底座设置于第三包胶横向滑座上,第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及第三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于第三包胶底座的两侧;上述第三包胶部件分别与第三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连接,第三包胶底座运动至异形电池的下方,第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驱动第三包胶部件由上而下将第三胶片折弯,第三包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第三包胶部件由外而内将第三胶片折弯,使三胶片包覆于第三铝塑膜边上;

上述第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包括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第三包胶升降滑块及第三包胶支板,其中,上述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设置于第三包胶底座的一侧,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第三包胶支板设置于第三包胶底座的另一侧,第三包胶支板向上延伸与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驱动第三包胶支板升降运动;上述第三包胶升降滑块固定设置于第三包胶支板的侧壁上,且第三包胶升降滑块可滑动地与固定设置于第三包胶底座的另一侧侧壁上的第三包胶升降滑轨嵌合,以便导向限位第三包胶支板;

上述第三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包括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及第三包胶水平滑座,其中,上述第三包胶水平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上述第三包胶支板上;上述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固定设置于第三包胶支板的侧部,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三包胶水平滑座上,以便驱动第三包胶水平滑座沿水平方向直线滑动;

上述第三包胶部件包括第三包胶滚轮、第三包胶推杆、第三包胶推块、第三包胶座、第三中包胶块、第三左包胶块、第三右包胶块及第三侧包胶部件,其中,上述第三包胶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上述第三包胶水平滑座的一端;上述第三包胶推杆固定设置于第三包胶水平滑座的端面上,第三包胶推杆上套设有第三包胶弹簧;上述第三包胶座固定设置于第三包胶支板上;第三中包胶块、第三左包胶块及第三右包胶块分别由左至右依次插设在第三包胶座内;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驱动第三包胶支板带动第三中包胶块、第三左包胶块及第三右包胶块从第三胶片底面向上顶起第三胶片,使第三胶片向上折弯;上述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驱动第三中包胶块及第三左包胶块从第三胶片的外侧向内顶第三胶片,使第三胶片向内折弯包覆于第三铝塑膜边上;上述第三侧包胶部件设置于第三右包胶块的下方,并向上及向内顶第三右包胶块,使第三右包胶块将第三胶片的一侧包覆于第三铝塑膜边上;

上述第三侧包胶部件包括第三侧包胶顶升汽缸、第三侧包胶顶升座及第三侧包胶滚轮,其中,上述第三侧包胶顶升汽缸固定设置于上述第三包胶支板的一侧,且输出端朝上方设置;上述第三侧包胶顶升座连接在第三侧包胶顶升汽缸的输出端上,并向上方延伸;上述第三侧包胶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侧包胶顶升座的顶部,第三侧包胶滚轮在第三次包胶顶升座的驱动下向上抵住第三右包胶块的底部倾斜平面,使第三右包胶块依次向上及向内折弯第三胶片的侧边,使第三胶片的侧边包覆于第三铝塑膜边的侧边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包胶机构设置于第二包胶工位的外侧;上述第二胶片及第四胶片在第二贴胶工位处经第二贴胶机构分别贴附在第二铝塑膜边及第四铝塑膜边的反面后,转盘将异形电池带动至第二包胶工位处经第二包胶机构将第二胶片及第四胶片分别包覆于第二铝塑膜边及第四铝塑膜边上;

所述的第二包胶机构包括第二包胶底板、第二包胶直线滑轨、第二包胶直线滑块、第二包胶直线滑座、第二包胶组件及第四包胶组件,其中,上述第二包胶底板设置于机架上,第二包胶直线滑轨设置于第二包胶底板;上述第二包胶直线滑块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直线滑轨上,第二包胶直线滑座固定于第二包胶直线滑块上,以便通过第二包胶直线滑块调节第二包胶直线滑座的位置;上述第二包胶组件及第四包胶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二包胶直线滑座上,并分别将第二胶片及第四胶片包覆于第二铝塑膜边及第四铝塑膜边上;

所述的第二包胶组件包括第二包胶横向驱动电机、第二包胶横向滑座、第二包胶纵向驱动电机、第二包胶纵向滑座、第二包胶底座、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第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二包胶部件,其中,上述第二包胶纵向驱动电机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二包胶直线滑座上,第二包胶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纵向模组;上述第二包胶纵向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纵向模组上,第二包胶纵向驱动电机通过包胶纵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二包胶纵向滑座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二包胶横向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二包胶纵向滑座上,第二包胶横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横向模组;上述第二包胶横向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横向模组上,第二包胶横向驱动电机通过包胶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二包胶横向滑座横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二包胶底座设置于第二包胶横向滑座上,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及第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于第二包胶底座的两侧;上述第二包胶部件分别与第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连接,第二包胶底座运动至异形电池的下方,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包胶部件由上而下将第二胶片折弯,第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包胶部件由外而内将第二胶片折弯,使第二胶片包覆于第二铝塑膜边上;

上述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包括第二包胶升降驱动汽缸、第二包胶支板及第二包胶支座,其中,上述第二包胶支板通过滑轨及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二包胶底座的一侧;上述第二包胶升降驱动汽缸固定设置于第二包胶底座的另一侧,且第二包胶升降驱动汽缸的输出端朝上方设置,并与第二包胶支板连接,以便驱动第二包胶支板升降运动;上述第二包胶支座固定设置于第二包胶支板上;

上述第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包括第二包胶水平驱动汽缸、第二包胶水平滑座、第二包胶推杆及第二包胶推轮,其中,上述第二包胶水平驱动汽缸设置于上述第二包胶支座上,第二包胶水平滑座连接在第二包胶水平驱动汽缸的输出端上,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包胶支座上,第二包胶水平驱动汽缸驱动第二包胶水平滑座水平直线运动;上述第二包胶推杆及第二包胶推轮分别连接于第二包胶水平滑座的侧部,以便推动第二包胶部件水平直线运动,第二包胶推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包胶弹簧,以提供推动缓冲力;

上述第二包胶部件包括第二包胶座体、第二中包胶块、第二左包胶块、第二右包胶块及第二包胶斜推汽缸,其中,上述第二包胶座体设置于第二包胶推杆及第二包胶推轮的一侧,第二中包胶块、第二左包胶块及第二右包胶块分别嵌设在第二包胶座体内,形成整体的第二包胶结构;上述第二中包胶块及第二左包胶块分别与上述第二包胶推杆及第二包胶推轮对应设置,第二包胶推杆及第二包胶推轮分别推动第二中包胶块及第二左包胶块水平直线运动;上述第二包胶斜推汽缸设置于第二右包胶块的斜侧方向,以便从斜侧方向推动第二右包胶块;第二中包胶块、第二左包胶块及第二右包胶块分别从第二胶片的中、左及右侧方向折弯第二胶片,使第二胶片包覆于第二铝塑膜边上;

所述的第四包胶组件包括第四包胶横向驱动电机、第四包胶横向滑座、第四包胶纵向驱动电机、第四包胶纵向滑座、第四包胶底座、第四包胶升降驱动部件、第四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四包胶部件,其中,上述第四包胶纵向驱动电机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二包胶直线滑座上,第四包胶纵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纵向模组;上述第四包胶纵向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纵向模组上,第四包胶纵向驱动电机通过包胶纵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四包胶纵向滑座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四包胶横向驱动电机设置于第四包胶纵向滑座上,第四包胶横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横向模组;上述第四包胶横向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横向模组上,第四包胶横向驱动电机通过包胶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四包胶横向滑座横向直线运动;上述第四包胶底座设置于第四包胶横向滑座上,第四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及第四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于第四包胶底座的两侧;上述第四包胶部件分别与第四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连接,第四包胶底座运动至异形电池的下方,第四包胶升降驱动部件驱动第四包胶部件由上而下将第四胶片折弯,第四包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第四包胶部件由外而内将第二胶片折弯,使第四胶片包覆于第四铝塑膜边上;

上述第四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包括第四包胶升降驱动汽缸、第四包胶支板及第四包胶支座,其中,上述第四包胶支板通过滑轨及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第四包胶底座的一侧;上述第四包胶升降驱动汽缸固定设置于第四包胶底座的另一侧,且第四包胶升降驱动汽缸的输出端朝上方设置,并与第四包胶支板连接,以便驱动第四包胶支板升降运动;上述第四包胶支座固定设置于第四包胶支板上;

上述第四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包括第四包胶水平驱动汽缸、第四包胶水平滑座、第四包胶推杆及第四包胶推轮,其中,上述第四包胶水平驱动汽缸设置于上述第四包胶支座上,第四包胶水平滑座连接在第四包胶水平驱动汽缸的输出端上,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四包胶支座上,第四包胶水平驱动汽缸驱动第四包胶水平滑座水平直线运动;上述第四包胶推杆及第四包胶推轮分别连接于第四包胶水平滑座的侧部,以便推动第四包胶部件水平直线运动,第四包胶推杆的外部套设有第四包胶弹簧,以提供推动缓冲力;

上述第四包胶部件包括第四包胶座体、第四中包胶块、第四左包胶块、第四右包胶块及侧推部件,其中,上述第四包胶座体设置于第四包胶推杆及第四包胶推轮的一侧,第四中包胶块、第四左包胶块及第四右包胶块分别嵌设在第四包胶座体内,形成整体的第四包胶结构;上述第四中包胶块及第四左包胶块分别与上述第四包胶推杆及第四包胶推轮对应设置,第四包胶推杆及第四包胶推轮分别推动第四中包胶块及第四左包胶块水平直线运动,以便从第四胶片的中、左侧方向折弯第四胶片,使第四胶片包覆于第四铝塑膜边上;上述侧推部件对应设置于第四右包胶块的下方,侧推部件从下至上推动第四右包胶块,使第四右包胶块从右侧方向折弯第四胶片的侧边,使第四胶片的侧边包覆于第四铝塑膜边的侧边上;

上述侧推部件包括第四包胶侧推汽缸、第四包胶侧推支架及第四包胶侧推轮,其中,上述第四包胶侧推汽缸设置于上述第四包胶支板上,且第四包胶侧推汽缸的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第四包胶侧推支架连接于第四包胶侧推汽缸的输出端上,并向上延伸;上述第四包胶侧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四包胶侧推支架上,第四包胶侧推汽缸驱动第四包胶侧推轮向上抵住第四右包胶块底部的斜平面上,并上顶第四右包胶块的斜平面,使第四右包胶块沿第四胶片的侧边折弯,以便包覆第四铝塑膜边。

优选地,所述的贴反面圆片胶机构对应设置于上述贴正面圆片胶工位的外侧,经第二包胶机构包完第二胶片及第四胶片后的异形电池在转盘的驱动下运动至贴反面圆片胶工位处,并经贴反面圆片胶机构将反面圆片胶贴附在圆状铝塑膜部的反面;

所述的贴反面圆片胶机构包括贴反面圆片胶底座、反面圆片胶供料组件及贴反面圆片胶组件,其中,上述贴反面圆片胶底座固定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贴反面圆片胶工位的外侧;上述反面圆片胶供料组件及贴反面圆片胶组件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底座上;

所述的反面圆片胶供料组件包括反面圆片胶支座、反面圆片胶供料电机、反面圆片胶带、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轮、反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反面圆片胶供料被动轮、反面圆片胶转轴、反面圆片胶供料被动卷轮、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及反面圆片胶撕胶平台,其中,上述反面圆片胶支座固定设置于反面圆片胶底座上,反面圆片胶供料电机设置于反面圆片胶支座的一侧,且反面圆片胶供料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反面圆片胶支座延伸至反面圆片胶支座的另一侧;上述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轮连接在反面圆片胶供料电机的输出轴上,并通过传动带与设置于反面圆片胶支座另一侧的反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连接,以便驱动反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转动;上述反面圆片胶供料被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反面圆片胶支座的另一侧,并与设置在反面圆片胶支座一侧的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通过同一根转轴连接,以便带动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旋转运动;上述反面圆片胶供料被动卷轮通过反面圆片胶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反面圆片胶支座的一侧;上述反面圆片胶带卷绕在反面圆片胶供料被动卷轮上,且反面圆片胶带的外端连接在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上;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转动时,将反面圆片胶带从反面圆片胶被动卷轮上拉出,经设置于反面圆片胶支座一端的反面圆片胶撕胶平台张紧后,由贴反面圆片胶组件将反面圆片胶带上的反面圆片胶撕下后,反面圆片胶带经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卷绕;

所述的贴反面胶组件包括贴反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模组、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滑座、贴反面圆片胶纵向驱动汽缸、贴反面圆片胶纵向滑座、贴反面圆片胶支座、贴反圆片胶旋转驱动汽缸、贴反面圆片胶旋转传动带、贴反面圆片胶旋转座、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汽缸支座、贴反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滑座及反正面圆片胶吸头,其中,上述贴反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横向固定在反面圆片胶底座上,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模组连接于贴反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上述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滑座可滑动地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模组上,贴反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通过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和丝杆座驱动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滑座横向直线运动;上述贴反面圆片胶纵向驱动汽缸设置在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滑座上,贴反面圆片胶纵向驱动汽缸的输出端一侧设有贴反面胶纵向滑轨;上述贴反面圆片胶纵向滑座可滑动地设置于贴反面胶纵向滑轨上,并与贴反面圆片胶纵向驱动汽缸的输出端连接,贴反面圆片胶纵向驱动汽缸驱动贴反面圆片胶纵向滑座纵向滑动;上述贴反面圆片胶支座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纵向滑座上;上述贴反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通过支撑座竖直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支座上,且贴反面圆片胶支座的输出端朝下方设置;上述贴反面圆片胶旋转座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的一侧,并通过贴反面圆片胶旋转传动带与贴反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上述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汽缸支座固定设置在贴反面圆片胶旋转座上,贴反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竖直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汽缸支座的一侧,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滑座可滑动地嵌设在贴反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一侧的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滑轨上,并与贴反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的输出端连接,贴反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驱动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滑座升降运动;上述贴反面圆片胶吸头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滑座上;贴胶时,贴反面圆片胶吸头移动至反面圆片胶撕胶平台下方,并通过贴反面圆片胶吸头内产生的负压将反面圆片胶从反面圆片胶带吸下,并将反面圆片胶贴附在圆状铝塑膜部的反面。

优选地,所述的热压机构设置于热压工位外侧,经贴反面胶机构贴完反面胶片后的异形电池在转盘的驱动下运动至热压工位处,并经热压机构将异形电池的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第三铝塑膜边及第四铝塑膜边上贴附的第一胶纸、第二胶纸、第三胶纸及第四胶纸进行热压;

所述的热压机构包括热压底座、热压滑轨、热压直线驱动汽缸、热压直线传动块、热压直线滑块、热压支座、热压升降滑轨、第一热压升降驱动汽缸、第一热压升降传动座、第一热压升降滑座、第一热压块、第二热压升降驱动汽缸、第二热压升降传动块、第二热压升降滑座及第二热压块;其中,上述热压底座设置于机架上,热压滑轨包括二根,分别设置在热压底座上,两热压滑轨之间设有第一避空槽,第一避空槽贯穿热压底座;上述热压直线滑块可滑动地嵌设在热压滑轨上,热压支座设置在热压直线滑块上;上述热压直线传动块设置于热压支座的下部,并穿过直线槽向下延伸;上述热压直线驱动汽缸固定设置于热压底座上,热压直线驱动汽缸的输出端与上述热压直线传动块连接,以便通过热压直线传动块带动热压支座直线滑动;

上述热压升降滑轨竖直设置在热压支座的一侧侧壁上,第一热压升降滑座及第二热压升降滑座分别可滑动地嵌设在热压升降滑轨上;上述第一热压升降传动座及第二热压升降传动座分别连接在第一热压升降滑座及第二热压升降滑座上,且穿过热压支座,延伸至热压支座的另一侧;上述第一热压升降驱动汽缸及第二热压升降驱动汽缸分别设置于热压支座的另一侧侧壁上,第一热压升降驱动汽缸及第二热压升降驱动汽缸的输出端均朝上方设置,且分别连接在第一热压升降传动座及第二热压升降传动座上,以便驱动第一热压升降传动座及第二热压升降传动座升降运动;上述第一热压座及第二热压座分别设置在第一热压升降传动座的上部及第二热压升降传动座的下部,第一热压座及第二热压座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运动,将异形电池夹持在中间,以便对异形电池进行热压;

上述第一热压座及第二热压座为块状结构,第一热压座及第二热压座上均设有第一热压边、第二热压边、第三热压边、第四热压边及圆状热压部;其中,上述第一热压边沿块状结构的一侧边垂直延伸至块状结构内,并与第二热压边的一端相互垂直连接,圆状热压部位于第一热压边与第二热压边的连接处;第二热压边的另一端延伸至块状结构的一端;上述第三热压边垂直连接在第二热压边的另一端,并延伸至块状结构的另一侧边处;上述第四热压边设置于块状结构的另一端;上述第一热压座及第二热压座的第一热压边、第二热压边、第三热压边、第四热压边及圆状热压部分别从下方及下方将异形电池的第一铝塑膜边、第二铝塑膜边、第三铝塑膜边、第四铝塑膜边及圆状铝塑膜部夹紧,以便进行热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针对形状不规则的异形电池的铝塑膜侧边横断面包胶工艺进行研究开发,设计了一种异形电池铝塑膜自动包胶生产线;本发明自动包胶的异形电池的铝塑膜侧边包括四条,但是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异形电池铝塑膜边的数量及各铝塑膜边的位置设置;本发明的异形电池为L型结构,其相互垂直交叉的两侧边的铝塑膜采用圆状铝塑膜部连接,该种结构设计不局限于L型的异形电池,因采用圆形结构作为交叉边的连接部,因此,本发明不仅适应于垂直的两交叉边,还适用于其他角度连接的两交叉边的铝塑膜包覆。

本发明采用转盘作为加工平台及工位切换机构,在转盘上设置上下料工位、贴正面圆片胶工位、第一贴胶工位、第一包胶工位、第二贴胶工位、第二包胶工位、贴反面圆片胶工位及热压工位,通过转盘的旋转使待包胶的异形电池在各工位上依次完成上料、贴正面圆片胶、贴第一第三胶纸、包第一第三胶纸、贴第二第四胶纸、包第二第四胶纸、贴反面圆片胶、热压和下料步骤,针对上述工艺步骤本发明在各工位外侧分别设有贴正面圆片胶机构、第一贴胶机构、第一包胶机构、第二贴胶机构、第二包胶机构、贴反面圆片胶机构及热压机构,以便作为各工位动作的具体执行机构。

本发明所要包覆至铝塑膜边上的胶纸包括二种,一种为条状胶纸,另一种为圆片状胶纸,条状胶纸包括四条,分别为第一至第四胶纸,圆片状胶纸包括二片,分别为正面圆片胶及反面圆片胶,其中,第一及第三胶纸整体通过一套机构(第一贴胶机构)贴附至第一及第三铝塑膜边上,第二及第四胶纸整体通过一套机构(第二贴胶机构)贴附至第二及第四铝塑膜边上,正面圆片胶及反面圆片胶分别通过贴正面圆片胶机构及贴反面圆片胶机构贴附至圆状铝塑膜部的正面及反面;第一至第四胶纸贴附完成后,粘附在铝塑膜边的下表面,因此还需要将其折弯二次,以使胶纸贴附至铝塑膜边的上表面,完成对铝塑膜边侧壁金属部分的包覆,第一胶片及第三胶片通过第一包胶机构包覆,第二胶片及第四胶片通过第二包胶机构包覆。

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创造点包括:

1、为便于异形电池的自动装配取料,在转盘的各工位处设计有相互配合的压料组件及顶料组件,其中压料组件沿转盘的周缘间隔设置,并向外延伸至转盘周缘的外侧,在自然状态下,压料组件的压块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并下拉电池压块,使电池压块压合在电池支座上,当需要取放异形电池时,顶料组件的顶料汽缸驱动顶料柱向上顶起电池压块,使电池压块与电池支座分离,以便将电池放入电池支座与电池压块之间,或取出。

2、本发明的第一贴胶机构及第二贴胶机构均采用双产品同步操作的生产方式,即第一贴胶机构同时完成对第一胶片及第三胶片的贴附动作,第二贴胶机构同时完成对第二胶片及第四胶片的贴胶动作,有效地提升了贴胶效率,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生产成本,第一贴胶机构及第三贴胶机构结构设计及工作方式相似,其区别之处仅在于贴附的胶片位置不同,因此二者具有通用性,便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本发明第一贴胶机构及第二贴胶机构整体动作包括二个,分别为撕胶及贴胶,撕胶即贴胶组件将胶片从送胶组件的胶带上撕下,贴胶即贴胶组件将撕下后的胶片贴附至第一或第三铝塑膜边的底面上;本发明的送胶组件独创性的采用拉动送料的结构设计,该种送料方式将不同于传统的利用卷料轮拉动料带的送料方式,传统的送料方式通过设计一个主动卷轮轮及一个被动卷料轮,被动卷料轮上卷绕有料带,主动卷料轮通过旋转不断的将料带从被动卷料轮上拉出,并卷绕至自身上,但是由于主动卷料轮的转速不变,随着卷绕在主动卷料轮上的物料厚度不断增加,主动卷料轮的直径也不断地在增大,因此相对地料带的线速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对于取料机构而言,粘附在料带上的相邻两胶片到达取料位置以供取料的时间间隔也是不断在变化,无法准确控制取料时间,因此,本发明改变这种通过卷料轮提供拉料动力的供料方式,在保留设计第一送胶料轮及第一送胶主动卷轮的基础上独立设计有一个拉胶组件,胶带从第一送胶料轮上被拉出,穿过拉胶组件后连接在第一送胶主动卷轮上,拉胶时,拉胶组件的拉胶压块压紧胶带,同时拉胶电机通过拉胶丝杆及拉胶丝杆座驱动拉胶滑座及拉胶压块直线运动,从而拉动胶带直线运动,由于拉胶电机的转速可控,因此胶带的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一致,拉出胶带后拉胶压块松开胶带,拉胶丝杆反转,拉胶压块往回运动,以便进行下一次拉胶动作,胶带被拉至取料支台处时,经贴胶组件将胶带上贴附的胶纸吸下,吸下胶纸后的胶带经第一送胶主动卷轮卷绕收集;通过该种结构设计有效地保证了胶带运动速度的稳定性,便于贴胶组件精准地撕下胶纸;

3、针对异形电池的包胶工艺要求,本发明独创性地设计有第一包胶机构及第二包胶机构,第一包胶机构及第二包胶机构均可同时完成二片胶纸的包覆动作,因此,第一包胶机构及第二包胶机构均包括二套包胶组件,二套包胶组件独立运动,以完成对第一至第四胶纸的包覆动作,其中第一包胶机构完成第一及第三胶纸的包覆,第二包胶机构完成第二及第四胶纸的包覆;另外,铝塑膜暴露在外需要包覆的金属部位包括前、左、右三条侧边,胶纸贴附于铝塑膜的底面,胶纸分别从铝塑膜的前、左、右三个方向伸出,因此,受胶纸及铝塑膜的形状以及胶纸与铝塑膜边的相对位置限制,本发明的独创性地设计包胶部件作为包胶执行部件,包胶部件对应铝塑膜的三侧边分别设有三个中包胶块、左包胶块及右包胶块,以分别从铝塑膜边的前、左、右方向完成胶纸包覆动作;本发明的胶纸包覆工艺具体包括二个步骤,即胶纸由铝塑膜底面向上竖直折弯和胶纸经铝塑膜外侧向内侧水平折弯,对应地,本发明的包胶组件设计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以便分别驱动包胶部件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另外,为保证将包胶组件驱动至铝塑膜处,本发明还设有行走驱动机构,该行走驱动机构驱动整个包胶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纵向或横向直线运动;

具体地,本发明第一包胶机构的第一包胶组件及第三包胶组件分别对应地包覆第一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其中,第一包胶部件分别通过第一包胶横向驱动电机及第一包胶纵向驱动电机驱动而在水平面内横向或纵向运动,以便运动至铝塑膜处;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驱动第一包胶部件上升至铝塑膜的底部;第一包胶部件内部的第一包胶顶升汽缸驱动第一包胶顶升块上升并推动第一包胶顶升滑座带动第一包胶顶升平台抵住铝塑膜边的底面,以便通过第一包胶顶升平台提供对铝塑膜边的支撑力;第一包胶升降驱动汽缸驱动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一包胶部件升降运动,使第一包胶部件的第一中包胶块、第一左包胶块及第一右包胶块分别从三个方向将第一胶片沿第一铝塑膜边的外边沿向上折弯;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的第一包胶水平驱动汽缸驱动第一包胶部件整体水平运动使第一中包胶块、第一左包胶块及第一右包胶块有外而内将第一胶片贴紧第一铝塑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二次折弯,以便使第一胶片完全包覆第一铝塑膜边,折弯过程中通过第一包胶顶升平台提供支撑力,以防止第一铝塑膜边被压弯;本发明第三包胶组件相对于第一包胶组件其包胶动作包括独立的二个步骤,即将铝塑膜的前侧边、右侧边一起包裹,左侧边分开包覆,第三包胶组件的第三包胶部件分别经第三包胶纵向滑座及第三包胶横向滑座驱动而在水平面内纵向或横向直线运动,使第三包胶部件运动至第三铝塑膜边的下方;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驱动第三包胶部件升降运动,使第三包胶组件的第三中包胶块、第三右包胶块和第三左包胶块沿第三铝塑膜边的前侧边缘、右侧边缘和左侧边缘向上运动,以便使第三胶纸的前、右、左侧边向上折弯;在对第三胶纸进行水平折弯时,第三中包胶块通过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驱动第三包胶推块推动而从外而内将第三胶纸的前侧边由外而内水平折弯,包覆第三铝塑膜边的前侧边;第三左包胶块通过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驱动第三包胶滚轮而从外向内将第三胶纸的左侧边水平折弯,包覆第三铝塑膜边的左侧边;第三右包胶块通过设置于其下部的第三包胶顶升汽缸驱动第三包胶顶升座及第三包胶滚轮的向上推动,使第三右包胶块的上端有外而内折弯第三胶纸的右侧边,以便包覆第三铝塑膜边的右侧边;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包胶机构工作原理与第一包胶机构类似,其同时实现了将第二胶纸及第四胶纸包覆于第二铝塑膜边及第四铝塑膜边的动作,其包胶过程总体也包括胶纸的竖直折弯和水平二个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图1中包胶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图1中包胶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图4中O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异形电池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异形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的异形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为图1中贴正面圆片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图1中贴正面圆片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图1中第一贴胶机构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图1中第一贴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为图11中第一送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第一贴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吸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6为图14中吸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7为图13中送胶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8为图13中送胶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9为图11中压电池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中第一包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第一包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部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3为图21的部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4为图21的部件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25为图21的部件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26为图20中第三包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的部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8为图26的部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9为图1中第二包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中第二包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29中第四包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中的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图1中贴反面圆片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4为图1中贴反面圆片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5为图33中贴反面圆片胶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6为图1中热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7为图1中热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8为图36中热压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9为图1中顶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9所示,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异形电池铝塑膜自动包胶生产线,包括机架1、包胶平台2、贴正面圆片胶机构4、第一贴胶机构5、第一包胶机构6、第二贴胶机构7、第二包胶机构8、贴反面圆片胶机构9及热压机构10,其中,上述包胶平台2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2上,包胶平台2的外边缘上依次间隔设有上下料工位01、贴正面圆片胶工位02、第一贴胶工位03、第一包胶工位04、第二贴胶工位05、第二包胶工位06、贴反面圆片胶工位07及热压工位08;上述贴正面圆片胶机构4、第一贴胶机构5、第一包胶机构6、第二贴胶机构7、第二包胶机构8、贴反面圆片胶机构9及热压机构10分别对应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工位02、第一贴胶工位03、第一包胶工位04、第二贴胶工位05、第二包胶工位06、贴反面圆片胶工位07及热压工位08的外侧,包胶平台2旋转运动使异形电池A在各工位之间切换以便依次完成上料、贴正面圆片胶、贴第一第三胶纸、包第一第三胶纸、贴第二第四胶纸、包第二第四胶纸、贴反面圆片胶和热压步骤。

优选地,所述的包胶平台2包括转盘21、压料组件及顶料组件11,其中,上述转盘21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1上,上述压料组件包括至少二个,压料组件分别设置于上述上下料工位01、贴正面圆片胶工位02、第一贴胶工位03、第一包胶工位04、第二贴胶工位05、第二包胶工位06、贴反面圆片胶工位07及热压工位08处,以便压紧异形电池A;上述顶料组件11设置于上下料工位01处,并位于压料组件的下方,顶料组件11在上下料工位01处向上顶升压料组件,以便顶开压料组件,便于放入或取出异形电池1;

所述的压料组件包括电池支座22、压块滑轨23、压块滑座24、电池压块25及压块拉簧26,其中,上述电池支座22固定设置于转盘21的底部边缘处,并向外伸出,形成支撑平台,以便放置异形电池A;上述压块滑轨23竖直设置于电池支座22的外侧壁上;上述压块滑座24可滑动地嵌设在压块滑轨23上;上述电池压块25固定设置于压块滑座24的顶部,并向下压紧异形电池A;上述压块拉簧26连接于电池压块25的底部,压块拉簧26的底部连接在机架1上,压块拉簧26处于拉伸状态,以便向下拉动电池压块25压紧异形电池A;

所述的顶料组件11包括顶料支座111、顶料滑轨112、顶料汽缸113、顶料座114及顶料柱115,其中,上述顶料支座11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并向上延伸;上述顶料滑轨112竖直设置于顶料支座111的侧壁上,顶料座114可滑动地嵌设在顶料滑轨112上,顶料汽缸113设置于顶料座114的下部,以便驱动顶料座114沿顶料滑轨112升降滑动;上述顶料柱115设置于顶料座114的顶部,顶料座114带动顶料柱115升降运动,以便向上顶起上述电池压块25,使压块拉簧26拉伸,以便取放异形电池A。

优选地,所述的异形电池A包括电池本体A1、第一铝塑膜边A2、第二铝塑膜边A3、第三铝塑膜边A4、第四铝塑膜边A5、圆状铝塑膜部A6及极耳A7,其中,上述电池本体A1为L状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长块部及短块部;上述第一铝塑膜边A2经短块部的左侧往外延伸,第二铝塑膜边A3经长块部的后侧往外延伸,第三铝塑膜边A4经长块部的左侧向外延伸,第四铝塑膜边A5经长块部的右侧向外延伸;上述圆状铝塑膜部A6位于第一铝塑膜边A3与第二铝塑膜边A4连接处;上述极耳A7位于短块部的后侧边处;

所述的第一铝塑膜边A2、第二铝塑膜边A3、第三铝塑膜边A4及第四铝塑膜边A5处分别贴附第一胶纸、第二胶纸、第三胶纸及第四胶纸,其中,第一胶纸包括第一胶片B1及第一保护膜B2,第一胶片B1贴附在第一铝塑膜边A3上,第一保护膜B2贴附在第一胶片B1的底面;第二胶纸包括第二胶片C1及第二保护膜C2,第二胶片C1贴附在第二铝塑膜边A3上,第二保护膜C2贴附在第二胶片C1的底面上;第三胶纸包括第三胶片D1及第三保护膜D2,第三胶片D1贴附在第三铝塑膜A4上,第三保护膜D2贴附在第三胶片D1的底面上;第四胶纸包括第四胶片E1及第四保护膜E2,第四胶片E1贴附在第四铝塑膜A5上,第四保护膜E2贴附在第四胶片E1的底面上;

所述的圆状铝塑膜部A6的正反面分别贴附正面圆片胶F1及反面圆片胶F2。

优选地,所述的贴正面圆片胶机构4包括正面圆片胶供料组件41及贴正面圆片胶组件42,其中,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组件41设置在贴正面圆片胶工位02的侧部,正面圆片胶F1贴附在正面圆片胶供料组件41的正面圆片胶带417上;贴正面圆片胶组件42设置于正面圆片胶供料组件41一侧,贴正面圆片胶组件42将正面圆片胶F1从正面圆片胶带417上撕下,并将其贴附至圆状铝塑膜部A6的正面;

所述的正面圆片胶供料组件41包括正面圆片胶供料支座411、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412、正面圆片胶供料主动轮413、正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414、正面圆片胶供料被动轮415、正面圆片胶收料卷轮416、正面圆片胶带417、正面圆片胶卷轮支板418及正面圆片胶出料卷轮419,其中,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支座41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并向上延伸,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412设置于正面圆片胶支座411的一侧,且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412的输出轴穿过正面圆片胶支座411的侧壁延伸至正面圆片胶支座411的另一侧;上述正面圆片胶主动轮413套设固定于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412的输出轴上;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414可转动地设置在正面圆片胶供料支座411的另一侧,并通过传动带与正面圆片胶供料主动轮413连接;上述正面圆片胶收料卷轮414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正面圆片胶供料支座411的一侧,转轴穿过正面圆片胶供料支架411延伸至另一侧;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被动轮415设置于转轴上,并通过传送带与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414连接;上述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414驱动正面圆片胶收料卷轮旋转运动;上述正面圆片胶卷轮支板418设置于正面圆片胶供料支座411的另一侧,并向上延伸;上述正面圆片胶出料卷轮419可转动地连接在正面圆片胶卷轮支板418上,且正面圆片胶出料卷轮419上卷绕有正面圆片胶带417,正面圆片胶带417的一端连接在正面圆片胶收料卷轮416上,正面圆片胶供料电机412驱动正面圆片胶收料卷轮416旋转运动,以便将正面圆片胶带417从正面圆片胶出料卷轮419上拉出;

所述的贴正面圆片胶组件42包括贴正面圆片胶支架421、贴正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422、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模组423、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滑座424、贴正面圆片胶纵向驱动电机425、贴正面圆片胶纵向滑座426、贴正面圆片胶支座427、贴正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428、贴正面圆片胶升降滑座429、贴正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4210及贴正面圆片胶吸头4211,其中,上述贴正面圆片胶支架421包括二个,分别间隔设置于机架1上,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模组423设置于两贴正面圆片胶支架421上,贴正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422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模组423的一端;上述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滑座424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模组423上,贴正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422通过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模组423内的丝杆和丝杆座驱动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滑座424横向直线运动;上述贴正面圆片胶纵向驱动电机425设置在贴正面圆片胶横向滑座424上,贴正面圆片胶纵向驱动电机425的输出端一侧设有贴正面胶纵向滑轨;上述贴正面圆片胶纵向滑座426可滑动地设置于贴正面胶纵向滑轨上,并与贴正面圆片胶纵向驱动电机425的输出端连接,贴正面圆片胶纵向驱动电机425驱动贴正面圆片胶纵向滑座426纵向滑动;上述贴正面圆片胶支座427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纵向滑座426上,并向上延伸;上述贴正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428固定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支座427的一侧,贴正面圆片胶升降滑座429可滑动地嵌设在贴正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428一侧的贴正面圆片胶升降滑轨上,并与贴正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428的输出端连接,以便贴正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428驱动贴正面圆片胶升降滑座429升降运动;上述贴正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4210设置于贴正面圆片胶升降滑座429上,贴正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4210的输出轴朝下方设置,且通过传送带连接朝下方设置的贴正面圆片胶吸头4211,以便驱动贴正面圆片胶吸头4211旋转运动,调整吸胶角度;贴正面圆片胶吸头4211移动至正面圆片胶带417上方,并通过贴正面圆片胶吸头4211内产生的负压将正面圆片胶F1从正面圆片胶带417吸下,并将正面圆片胶F1贴附在圆状铝塑膜部A6的正面。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贴胶机构5包括第一送胶组件51、第一贴胶支座52、第一贴胶底板53、第一贴胶组件及压电池组件56,其中,上述第一贴胶底板53设置于第一贴胶工位03的外侧,第一贴胶支座52设置于第一贴胶底板53上,第一送胶组件51设置于第一贴胶支座52上;上述第一贴胶组件设置于第一贴胶底板53上,并位于第一送胶组件51与第一贴胶工位03之间,以便将第一送胶组件51上的第一胶片B1及第三胶片D1吸下,并分别贴附在第一铝塑膜边A2及第三铝塑膜边A4的反面;上述压电池组件56设置于第一贴胶组件的外侧,以便从由上而下压紧异形电池A;

所述的第一送胶组件51包括第一送胶支板511、第一送胶支座512、第一送胶竖板513、卷胶组件及拉胶组件519,其中,上述第一送胶支座512竖直设置在第一贴胶支座52上,第一送胶支板511设置于第一送胶支座512上,第一送胶竖板513垂直设置于第一送胶支板511上;上述卷胶组件包括二个,分别设置于第一送胶支座512的两侧;上述拉胶组件519包括二个,两拉胶组件519分别设置于第一送胶支板511的底部两侧,并分别与两卷胶组件连接,以便拉动卷胶组件的第一送胶胶带516直线运动;

上述卷胶组件包括第一送胶料轮514、第一送胶张紧轮515、第一送胶胶带516、第一送胶驱动电机517及第一送胶主动卷轮518,其中,上述第一送胶料轮514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送胶支座512的侧部,第一送胶料轮514上卷绕有第一送胶胶带516;上述第一送胶张紧轮515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送胶支座512的侧部,第一送胶胶带516从第一送胶料轮514上拉出,依次经第一送胶张紧轮515张紧,经拉胶组件519拉动,最后连接在设置于第一送胶竖板513一侧的第一送胶主动卷轮518上;上述第一送胶驱动电机517设置于第一送胶竖板513的另一侧,第一送胶驱动电机517的输出轴穿过第一送胶竖板513与第一送胶主动卷轮518连接,以便驱动第一送胶主动卷轮518旋转运动;第一送胶胶带516上间隔贴附有多张第一胶片B1或第三胶片D1,第一送胶胶带516上的第一胶片B1或第三胶片D1经第一贴胶组件吸下后,第一送胶胶带516卷绕至第一送胶主动卷轮518上;

上述拉胶组件519包括拉胶电机支板5192、拉胶电机5193、拉胶丝杆5194、拉胶丝杆座5195、拉胶滑座5196、拉胶支座5197、拉胶压块5198、拉胶支台5199及拉胶滑轨51910,其中,上述拉胶电机支板5192固定设置于上述第一送胶支板511的底部,拉胶电机5193设置于拉胶电机支板5192的一侧,且拉胶电机5193的输出轴穿过拉胶电机支板5192延伸至拉胶电机支板5192的另一侧;上述拉胶丝杆5194连接在拉胶电机5193的输出轴上,拉胶丝杆座5195套设在拉胶丝杆5194上,拉胶电机5193驱动拉胶丝杆5194旋转运动,使拉胶丝杆座5195沿拉胶丝杆5194来回直线滑动;上述拉胶滑轨51910固定设置于第一送胶支板511的底部,拉胶滑座5196可滑动地嵌设在拉胶滑轨51910上,并与拉胶丝杆座5195固定连接;上述拉胶支座5197固定在拉胶滑座5196上,拉胶压块5198设置于拉胶支座5197的侧部,并在竖直方向上沿拉胶支座5197自由滑动,拉胶压块5198的上部连接有汽缸,汽缸驱动拉胶压块5198升降运动,以便使第一拉胶胶带516在拉胶压块5198和拉胶滑座5196之间被压紧,且拉胶滑座5196带动第一拉胶胶带516向外运动,以便拉出第一拉胶胶带516;上述拉胶支台5199设置于第一送胶支板511的端部,第一拉胶胶带516被拉至拉胶平台5199处,第一拉胶胶带516上粘附的第一胶片B1或第三胶片D1被第一贴胶组件吸下,并贴附至第一铝塑膜边A2或第三铝塑膜边A4的反面;

所述的第一贴胶组件包括第一胶片贴附部件54及第三胶片贴附部件55,其中,上述第一胶片贴附部件54及第三胶片贴附部件55分别间隔设置于第一贴胶底板53上,并分别对应设置于两个拉胶平台5199的外侧,以分别将被两拉胶平台5199拉平的第一拉胶胶带516上的第一胶片B1及第三胶片D1吸下,并分别贴附至第一铝塑膜边A2及第三铝塑膜边A4的反面;

上述第一胶片贴附部件54包括第一胶片纵向模组541、第一胶片纵向滑座542、第一胶片横向电机543、第一胶片横向滑座544、第一胶片旋转电机545、第一胶片旋转座546、第一胶片升降汽缸547、第一胶片升降支座548、第一胶片升降滑座549、第一胶片升降座5410及吸胶座5511,其中,上述第一胶片纵向模组541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一贴胶底板53上,第一胶片纵向滑座542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胶片纵向模组541上,且与第一胶片纵向模组541内的丝杆座固定,并在第一胶片纵向模组541内的电机驱动下,通过丝杆及丝杆座的带动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一胶片横向电机543固定设置在第一胶片纵向滑座542上,第一胶片横向滑座544通过丝杆座及丝杆与第一胶片横向电机543连接,第一胶片横向电机543驱动第一胶片横向滑座544沿横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一胶片旋转电机545设置于第一胶片横向滑座544上,第一胶片旋转座546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胶片横向滑座544上,并与第一胶片旋转电机545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一胶片旋转电机545驱动第一胶片旋转座546旋转运动;上述第一胶片升降汽缸547竖直设置于第一胶片旋转座546的侧部,第一胶片升降支座548设置于第一胶片升降汽缸547的侧部,第一胶片升降滑座549可滑动地嵌设在位于第一胶片升降支座548的滑轨上;上述第一胶片升降座5410固定设置在第一胶片升降滑座549的侧部,并与第一胶片升降汽缸547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胶片升降汽缸547驱动第一胶片升降座5410升降运动;上述吸胶座5511固定设置在第一胶片升降座5410上,以便吸附第一胶片B1;吸胶座5511包括吸胶座体55111、吸胶部55112、真空吸胶孔55113、吸胶座滚轮55114及吸胶滚轮槽55115,其中,吸胶座体55111固定设置在上述第一胶片升降座5410上,吸胶部55112设于吸胶座体55111的一侧,真空吸胶孔55113包括至少二个,并分别间隔设置于吸胶部55112处,以便通过真空负压将第一胶片B1或第三胶片D1吸附固定在吸胶部55112处;上述吸胶滚轮槽55115开设在吸胶座体55111上,吸胶座滚轮55114可转动地设置于吸胶滚轮槽55115内,以便贴胶时,沿着异形电池A底面滚动,减小摩擦;

上述第三胶片贴附部件55包括第三胶片纵向模组551、第三胶片纵向滑座552、第三胶片横向电机553、第三胶片横向滑座554、第三胶片旋转电机555、第三胶片旋转座556、第三胶片升降气缸557、第三胶片升降支座558、第三胶片升降滑座559、第三胶片升降座5510及吸胶座5511,其中,上述第三胶片纵向模组551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一贴胶底板53上,第三胶片纵向滑座552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三胶片纵向模组551上,且与第三胶片纵向模组551内的丝杆座固定,并在第三胶片纵向模组551内的电机驱动下,通过丝杆及丝杆座的带动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三胶片横向电机553固定设置在第三胶片纵向滑座552上,第三胶片横向滑座554通过丝杆座及丝杆与第三胶片横向电机553连接,第三胶片横向电机553驱动第三胶片横向滑座554沿横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三胶片旋转电机555设置于第三胶片横向滑座554上,第三胶片旋转座556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胶片横向滑座554上,并与第三胶片旋转电机555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三胶片旋转电机555驱动第三胶片旋转座556旋转运动;上述第三胶片升降汽缸557竖直设置于第三胶片旋转座556的侧部,第三胶片升降支座58设置于第三胶片升降汽缸557的侧部,第三胶片升降滑座559可滑动地嵌设在位于第三胶片升降支座58的滑轨上;上述第三胶片升降座5510固定设置在第三胶片升降滑座559的侧部,并与第三胶片升降汽缸557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胶片升降汽缸557驱动第三胶片升降座5510升降运动;上述吸胶座5511固定设置在第三胶片升降座5510上,以便吸附第三胶片D1;

上述压电池组件56包括压电池座561、压电池直线驱动气缸562、压电池直线滑座563、压电池升降驱动气缸564、压电池升降滑座565及压电池块566,其中,上述压电池座561固定设置于上述转盘21上,压电池直线驱动气缸562固定设置于压电池座561上,压电池直线滑座563可滑动地嵌设在压电池直线驱动气缸562上,并与压电池直线驱动气缸562的输出端连接,压电池直线驱动气缸562驱动压电池直线滑座563直线滑动;上述压电池升降驱动气缸564竖直设置于压电池直线滑座563的外端,且输出端朝下;压电池升降滑座565可滑动地嵌设在压电池升降气缸564上,并与压电池升降气缸564的输出端连接,压电池升降气缸564驱动压电池升降滑座565升降运动;上述压电池块566设置于压电池升降滑座565的底部,并随压电池升降滑座565升降运动,以便压紧异形电池A。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包胶机构6设置于第一包胶工位04的外侧;上述第一胶片B1及第三胶片D1在第一贴胶工位03处经第一贴胶机构5分别贴附在第一铝塑膜边A2及第三铝塑膜边A4的反面后,转盘21将异形电池A带动至第一包胶工位04处经第一包胶机构6将第一胶片B1及第三胶片D1分别包覆于第一铝塑膜边A2及第三铝塑膜边A4上;

所述的第一包胶机构6包括第一包胶底板61、第一包胶直线滑轨62、第一包胶直线滑块63、第一包胶直线滑座64、第一包胶组件65及第三包胶组件66,其中,上述第一包胶底板61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并位于上述第一包胶工位04的外侧,第一包胶直线滑轨62设置于第一包胶底板61上,第一包胶直线滑块63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包胶直线滑轨62上,第一包胶直线滑座64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直线滑块63上;上述第一包胶组件65及第三包胶组件66分别设置于第一包胶直线滑座64上,并随第一包胶直线滑座64直线运动,以便调整直线位置;

所述的第一包胶组件65包括第一包胶纵向驱动电机651、第一包胶纵向滑座652、第一包胶横向驱动电机653、第一包胶横向滑座654、第一包胶底座655、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一包胶部件,其中,上述第一包胶纵向驱动电机651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一包胶直线滑座64上,第一包胶纵向驱动电机651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纵向模组;上述第一包胶纵向滑座652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纵向模组上,第一包胶纵向驱动电机651通过包胶纵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一包胶纵向滑座652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一包胶横向驱动电机653设置于第一包胶纵向滑座652上,第一包胶横向驱动电机653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横向模组;上述第一包胶横向滑座654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横向模组上,第一包胶横向驱动电机653通过包胶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一包胶横向滑座654横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一包胶底座655设置于第一包胶横向滑座654上,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及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于第一包胶底座655的两侧;上述第一包胶部件分别与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连接,第一包胶底座655运动至异形电池A的下方,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驱动第一包胶部件由上而下将第一胶片B1折弯,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第一包胶部件由外而内将第一胶片B1折弯,使第一胶片B1包覆于第一铝塑膜边A2上;

上述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包括第一包胶升降驱动汽缸656、第一包胶支板657、第一包胶支座658、第一包胶升降滑轨6520及第一包胶升降滑块6521,其中,上述第一包胶升降滑块6521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底座655的侧壁上,第一包胶升降滑轨6520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包胶滑块6521内;上述第一包胶支板657与第一包胶升降滑轨6520固定连接,第一包胶支座658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支板657的上部;上述第一包胶升降驱动汽缸656设置于第一包胶底座655上,且第一包胶升降驱动汽缸656的输出端向上延伸连接在第一包胶支座658上,以便驱动第一包胶支座658升降运动;

上述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包括第一包胶水平滑轨659、第一包胶水平驱动汽缸6510及第一包胶水平滑座6511,其中,上述第一包胶水平滑轨659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支座658上,第一包胶水平滑座6511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一包胶水平滑轨659上,第一包胶水平滑座6511为U型结构;上述第一包胶水平驱动汽缸6510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支座658的外侧,第一包胶水平驱动汽缸6510的输出端连接在第一包胶水平滑座6511上,并驱动第一包胶水平滑座6511沿第一包胶水平滑轨659水平直线运动;

上述第一包胶部件包括第一包胶推座6512、第一包胶滚轮6513、第一包胶顶座6514、第一包胶弹簧6515、第一中包胶块6516、第一左包胶块6517、第一右包胶块6518、第一包胶导向孔65519、第一包胶顶升汽缸6522、第一包胶顶升块6523、第一包胶顶升滑座6524及第一包胶顶升平台6525,其中,上述第一包胶推座6512包括二个,分别设置于上述第一包胶水平滑座6511的U型结构的两端部;上述第一包胶滚轮6513包括二个,两第一包胶滚轮6513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包胶推座6512的端部;上述第一包胶顶座6514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支座658上,第一包胶弹簧6515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包胶顶座6514的侧壁上,第一包胶弹簧651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中包胶块6516,第一中包胶块6516为Z型结构,其底部可滑动地插设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包胶顶座6514上,导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包胶弹簧6515;上述第一左包胶块6517及第一右包胶块6518均为Z型结构,且分别设置于第一中包胶块6516的左右两侧;上述第一左包胶块6517及第一右包胶块6518的底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包胶导向孔6519,两第一包胶导向孔6519内分别可滑动地插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包胶水平滑座6511的U型槽壁上;上述第一中包胶块6516、第一左包胶块6517及第一右包胶块6518分别设置在第一包胶块座体上,形成整体的包胶结构;上述第一包胶顶升汽缸6522设置于第一包胶横向滑座654的侧部,且输出端朝上设置,第一包胶顶升块6523固定设置于第一包胶横向滑座654的输出端;上述第一包胶顶升滑座6524连接在第一包胶顶升块6523上,第一包胶顶升平台6525设置于第一包胶顶升滑座6524的上部,且第一包胶顶升平台6525的顶面为条状的顶升平面结构;第一包胶顶升平台6525经第一包胶顶升汽缸6522驱动从第一胶片B1的下方向上抵住第一胶片B1的底面,以便支撑第一铝塑膜边A2;第一中包胶块6516、第一左包胶块6517及第一右包胶块6518在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和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分别从第一胶片B1的中、左及右侧方向依次向上折弯及由外而内折弯,以便使第一胶片B1包覆于第一铝塑膜边A2上;

所述的第三包胶组件66包括第三包胶纵向驱动电机661、第三包胶纵向滑座662、第三包胶横向驱动电机663、第三包胶横向滑座664、第三包胶底座665、第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第三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三包胶部件,其中,上述第三包胶纵向驱动电机661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一包胶直线滑座64上,第三包胶纵向驱动电机661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纵向模组;上述第三包胶纵向滑座662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纵向模组上,第三包胶纵向驱动电机661通过包胶纵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三包胶纵向滑座662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三包胶横向驱动电机663设置于第三包胶纵向滑座662上,第三包胶横向驱动电机663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横向模组;上述第三包胶横向滑座664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横向模组上,第三包胶横向驱动电机663通过包胶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三包胶横向滑座664横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三包胶底座665设置于第三包胶横向滑座664上,第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及第三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于第三包胶底座665的两侧;上述第三包胶部件分别与第三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连接,第三包胶底座665运动至异形电池A的下方,第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驱动第三包胶部件由上而下将第三胶片D1折弯,第三包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第三包胶部件由外而内将第三胶片D1折弯,使三胶片D1包覆于第三铝塑膜边A4上;

上述第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包括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666、第三包胶升降滑块667及第三包胶支板668,其中,上述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666设置于第三包胶底座665的一侧,且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第三包胶支板668设置于第三包胶底座665的另一侧,第三包胶支板668向上延伸与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666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666驱动第三包胶支板668升降运动;上述第三包胶升降滑块667固定设置于第三包胶支板668的侧壁上,且第三包胶升降滑块667可滑动地与固定设置于第三包胶底座655的另一侧侧壁上的第三包胶升降滑轨嵌合,以便导向限位第三包胶支板668;

上述第三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包括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669及第三包胶水平滑座6610,其中,上述第三包胶水平滑座6610可滑动地嵌设在上述第三包胶支板668上;上述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669固定设置于第三包胶支板668的侧部,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669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三包胶水平滑座6610上,以便驱动第三包胶水平滑座6610沿水平方向直线滑动;

上述第三包胶部件包括第三包胶滚轮6611、第三包胶推杆6612、第三包胶推块6613、第三包胶座6614、第三中包胶块6615、第三左包胶块6616、第三右包胶块6617及第三侧包胶部件,其中,上述第三包胶滚轮6611可转动地设置于上述第三包胶水平滑座6610的一端;上述第三包胶推杆6612固定设置于第三包胶水平滑座6610的端面上,第三包胶推杆6612上套设有第三包胶弹簧;上述第三包胶座6614固定设置于第三包胶支板668上;第三中包胶块6615、第三左包胶块6616及第三右包胶块6617分别由左至右依次插设在第三包胶座6614内;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666驱动第三包胶支板668带动第三中包胶块6615、第三左包胶块6616及第三右包胶块6617从第三胶片D1底面向上顶起第三胶片D1,使第三胶片D1向上折弯;上述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669驱动第三中包胶块6615及第三左包胶块6616从第三胶片D1的外侧向内顶第三胶片D1,使第三胶片D1向内折弯包覆于第三铝塑膜边A4上;上述第三侧包胶部件设置于第三右包胶块6617的下方,并向上及向内顶第三右包胶块6617,使第三右包胶块6617将第三胶片D1的一侧包覆于第三铝塑膜边A4上;

上述第三侧包胶部件包括第三侧包胶顶升汽缸6618、第三侧包胶顶升座6619及第三侧包胶滚轮6620,其中,上述第三侧包胶顶升汽缸6618固定设置于上述第三包胶支板668的一侧,且输出端朝上方设置;上述第三侧包胶顶升座6619连接在第三侧包胶顶升汽缸6618的输出端上,并向上方延伸;上述第三侧包胶滚轮6620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三侧包胶顶升座6619的顶部,第三侧包胶滚轮6620在第三次包胶顶升座6619的驱动下向上抵住第三右包胶块6617的底部倾斜平面,使第三右包胶块6617依次向上及向内折弯第三胶片D1的侧边,使第三胶片D1的侧边包覆于第三铝塑膜边A4的侧边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包胶机构8设置于第二包胶工位06的外侧;上述第二胶片C1及第四胶片E1在第二贴胶工位06处经第二贴胶机构8分别贴附在第二铝塑膜边A3及第四铝塑膜边A5的反面后,转盘21将异形电池A带动至第二包胶工位06处经第二包胶机构8将第二胶片C1及第四胶片E1分别包覆于第二铝塑膜边A3及第四铝塑膜边A5上;

所述的第二包胶机构8包括第二包胶底板81、第二包胶直线滑轨82、第二包胶直线滑块83、第二包胶直线滑座84、第二包胶组件85及第四包胶组件86,其中,上述第二包胶底板81设置于机架1上,第二包胶直线滑轨82设置于第二包胶底板81;上述第二包胶直线滑块83可滑动地嵌设在第二直线滑轨82上,第二包胶直线滑座84固定于第二包胶直线滑块83上,以便通过第二包胶直线滑块83调节第二包胶直线滑座83的位置;上述第二包胶组件85及第四包胶组件86分别设置于第二包胶直线滑座83上,并分别将第二胶片C1及第四胶片E1包覆于第二铝塑膜边A3及第四铝塑膜边A5上;

所述的第二包胶组件85包括第二包胶横向驱动电机851、第二包胶横向滑座852、第二包胶纵向驱动电机853、第二包胶纵向滑座854、第二包胶底座855、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第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二包胶部件,其中,上述第二包胶纵向驱动电机851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二包胶直线滑座84上,第二包胶纵向驱动电机851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纵向模组;上述第二包胶纵向滑座852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纵向模组上,第二包胶纵向驱动电机851通过包胶纵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二包胶纵向滑座852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二包胶横向驱动电机853设置于第二包胶纵向滑座852上,第二包胶横向驱动电机853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横向模组;上述第二包胶横向滑座854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横向模组上,第二包胶横向驱动电机853通过包胶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二包胶横向滑座854横向直线运动;上述第二包胶底座855设置于第二包胶横向滑座854上,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及第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于第二包胶底座855的两侧;上述第二包胶部件分别与第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连接,第二包胶底座855运动至异形电池A的下方,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包胶部件由上而下将第二胶片C1折弯,第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第二包胶部件由外而内将第二胶片C1折弯,使第二胶片C1包覆于第二铝塑膜边A3上;

上述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包括第二包胶升降驱动汽缸856、第二包胶支板8515及第二包胶支座857,其中,上述第二包胶支板8515通过滑轨及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二包胶底座855的一侧;上述第二包胶升降驱动汽缸856固定设置于第二包胶底座855的另一侧,且第二包胶升降驱动汽缸856的输出端朝上方设置,并与第二包胶支板8515连接,以便驱动第二包胶支板8515升降运动;上述第二包胶支座857固定设置于第二包胶支板8515上;

上述第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包括第二包胶水平驱动汽缸858、第二包胶水平滑座、第二包胶推杆859及第二包胶推轮8510,其中,上述第二包胶水平驱动汽缸858设置于上述第二包胶支座857上,第二包胶水平滑座连接在第二包胶水平驱动汽缸858的输出端上,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包胶支座857上,第二包胶水平驱动汽缸858驱动第二包胶水平滑座水平直线运动;上述第二包胶推杆859及第二包胶推轮8510分别连接于第二包胶水平滑座的侧部,以便推动第二包胶部件水平直线运动,第二包胶推杆859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包胶弹簧,以提供推动缓冲力;

上述第二包胶部件包括第二包胶座体、第二中包胶块8512、第二左包胶块8513、第二右包胶块8514及第二包胶斜推汽缸8511,其中,上述第二包胶座体设置于第二包胶推杆859及第二包胶推轮8510的一侧,第二中包胶块8512、第二左包胶块8513及第二右包胶块8514分别嵌设在第二包胶座体内,形成整体的第二包胶结构;上述第二中包胶块8512及第二左包胶块8513分别与上述第二包胶推杆859及第二包胶推轮8510对应设置,第二包胶推杆859及第二包胶推轮8510分别推动第二中包胶块8512及第二左包胶块8513水平直线运动;上述第二包胶斜推汽缸8511设置于第二右包胶块8514的斜侧方向,以便从斜侧方向推动第二右包胶块8514;第二中包胶块8512、第二左包胶块8513及第二右包胶块8514分别从第二胶片C1的中、左及右侧方向折弯第二胶片C1,使第二胶片C1包覆于第二铝塑膜边A3上;

所述的第四包胶组件86包括第四包胶横向驱动电机861、第四包胶横向滑座862、第四包胶纵向驱动电机863、第四包胶纵向滑座864、第四包胶底座865、第四包胶升降驱动部件、第四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四包胶部件,其中,上述第四包胶纵向驱动电机861沿纵向方向设置于第二包胶直线滑座84上,第四包胶纵向驱动电机861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纵向模组;上述第四包胶纵向滑座862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纵向模组上,第四包胶纵向驱动电机861通过包胶纵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四包胶纵向滑座862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上述第四包胶横向驱动电机863设置于第四包胶纵向滑座862上,第四包胶横向驱动电机863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胶横向模组;上述第四包胶横向滑座864可滑动地嵌设在包胶横向模组上,第四包胶横向驱动电机863通过包胶横向模组内的丝杆及丝杆座驱动第四包胶横向滑座864横向直线运动;上述第四包胶底座865设置于第四包胶横向滑座864上,第四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及第四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分别设置于第四包胶底座865的两侧;上述第四包胶部件分别与第四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二包胶升降驱动部件连接,第四包胶底座865运动至异形电池A的下方,第四包胶升降驱动部件驱动第四包胶部件由上而下将第四胶片E1折弯,第四包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第四包胶部件由外而内将第二胶片E1折弯,使第四胶片E1包覆于第四铝塑膜边A5上;

上述第四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包括第四包胶升降驱动汽缸866、第四包胶支板8617及第四包胶支座8618,其中,上述第四包胶支板8617通过滑轨及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在第四包胶底座865的一侧;上述第四包胶升降驱动汽缸866固定设置于第四包胶底座865的另一侧,且第四包胶升降驱动汽缸866的输出端朝上方设置,并与第四包胶支板8617连接,以便驱动第四包胶支板8617升降运动;上述第四包胶支座8618固定设置于第四包胶支板8617上;

上述第四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包括第四包胶水平驱动汽缸868、第四包胶水平滑座、第四包胶推杆869及第四包胶推轮8610,其中,上述第四包胶水平驱动汽缸868设置于上述第四包胶支座8617上,第四包胶水平滑座连接在第四包胶水平驱动汽缸868的输出端上,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四包胶支座8618上,第四包胶水平驱动汽缸868驱动第四包胶水平滑座水平直线运动;上述第四包胶推杆869及第四包胶推轮8610分别连接于第四包胶水平滑座的侧部,以便推动第四包胶部件水平直线运动,第四包胶推杆869的外部套设有第四包胶弹簧,以提供推动缓冲力;

上述第四包胶部件包括第四包胶座体、第四中包胶块8614、第四左包胶块8615、第四右包胶块8616及侧推部件,其中,上述第四包胶座体设置于第四包胶推杆869及第四包胶推轮8610的一侧,第四中包胶块8614、第四左包胶块8615及第四右包胶块8616分别嵌设在第四包胶座体内,形成整体的第四包胶结构;上述第四中包胶块8614及第四左包胶块8615分别与上述第四包胶推杆869及第四包胶推轮8610对应设置,第四包胶推杆869及第四包胶推轮8610分别推动第四中包胶块8614及第四左包胶块8615水平直线运动,以便从第四胶片E1的中、左侧方向折弯第四胶片E1,使第四胶片E1包覆于第四铝塑膜边A5上;上述侧推部件对应设置于第四右包胶块8616的下方,侧推部件从下至上推动第四右包胶块8616,使第四右包胶块8616从右侧方向折弯第四胶片E1的侧边,使第四胶片E1的侧边包覆于第四铝塑膜边A5的侧边上;

上述侧推部件包括第四包胶侧推汽缸8611、第四包胶侧推支架8612及第四包胶侧推轮8613,其中,上述第四包胶侧推汽缸8611设置于上述第四包胶支板8617上,且第四包胶侧推汽缸8611的输出端朝上设置;上述第四包胶侧推支架8612连接于第四包胶侧推汽缸8611的输出端上,并向上延伸;上述第四包胶侧推轮8613可转动地设置于第四包胶侧推支架8612上,第四包胶侧推汽缸8611驱动第四包胶侧推轮8613向上抵住第四右包胶块8615底部的斜平面上,并上顶第四右包胶块8615的斜平面,使第四右包胶块8615沿第四胶片E1的侧边折弯,以便包覆第四铝塑膜边A5。

优选地,所述的贴反面圆片胶机构9对应设置于上述贴正面圆片胶工位07的外侧,经第二包胶机构8包完第二胶片C1及第四胶片E1后的异形电池A在转盘21的驱动下运动至贴反面圆片胶工位07处,并经贴反面圆片胶机构9将反面圆片胶F2贴附在圆状铝塑膜部A6的反面;

所述的贴反面圆片胶机构9包括贴反面圆片胶底座91、反面圆片胶供料组件及贴反面圆片胶组件93,其中,上述贴反面圆片胶底座91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并位于贴反面圆片胶工位07的外侧;上述反面圆片胶供料组件及贴反面圆片胶组件93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底座91上;

所述的反面圆片胶供料组件包括反面圆片胶支座92、反面圆片胶供料电机94、反面圆片胶带95、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轮96、反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97、反面圆片胶供料被动轮98、反面圆片胶转轴99、反面圆片胶供料被动卷轮910、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911及反面圆片胶撕胶平台912,其中,上述反面圆片胶支座92固定设置于反面圆片胶底座91上,反面圆片胶供料电机94设置于反面圆片胶支座92的一侧,且反面圆片胶供料电机94的输出轴穿过反面圆片胶支座92延伸至反面圆片胶支座92的另一侧;上述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轮96连接在反面圆片胶供料电机94的输出轴上,并通过传动带与设置于反面圆片胶支座92另一侧的反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97连接,以便驱动反面圆片胶供料传动轮97转动;上述反面圆片胶供料被动轮98可转动地设置于反面圆片胶支座92的另一侧,并与设置在反面圆片胶支座92一侧的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911通过同一根转轴连接,以便带动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911旋转运动;上述反面圆片胶供料被动卷轮910通过反面圆片胶转轴99可转动地设置于反面圆片胶支座92的一侧;上述反面圆片胶带95卷绕在反面圆片胶供料被动卷轮910上,且反面圆片胶带95的外端连接在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911上;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911转动时,将反面圆片胶带95从反面圆片胶被动卷轮910上拉出,经设置于反面圆片胶支座92一端的反面圆片胶撕胶平台912张紧后,由贴反面圆片胶组件93将反面圆片胶带95上的反面圆片胶F2撕下后,反面圆片胶带95经反面圆片胶供料主动卷轮910卷绕;

所述的贴反面胶组件93包括贴反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931、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模组932、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滑座933、贴反面圆片胶纵向驱动汽缸934、贴反面圆片胶纵向滑座935、贴反面圆片胶支座936、贴反圆片胶旋转驱动汽缸937、贴反面圆片胶旋转传动带938、贴反面圆片胶旋转座939、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汽缸支座9310、贴反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9311、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滑座9312及反正面圆片胶吸头9313,其中,上述贴反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931横向固定在反面圆片胶底座91上,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模组932连接于贴反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931的输出端上;上述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滑座933可滑动地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模组932上,贴反面圆片胶横向驱动电机931通过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模组932内的丝杆和丝杆座驱动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滑座932横向直线运动;上述贴反面圆片胶纵向驱动汽缸934设置在贴反面圆片胶横向滑座933上,贴反面圆片胶纵向驱动汽缸934的输出端一侧设有贴反面胶纵向滑轨;上述贴反面圆片胶纵向滑座935可滑动地设置于贴反面胶纵向滑轨上,并与贴反面圆片胶纵向驱动汽缸934的输出端连接,贴反面圆片胶纵向驱动汽缸934驱动贴反面圆片胶纵向滑座935纵向滑动;上述贴反面圆片胶支座936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纵向滑座935上;上述贴反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937通过支撑座竖直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支座936上,且贴反面圆片胶支座936的输出端朝下方设置;上述贴反面圆片胶旋转座939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937的一侧,并通过贴反面圆片胶旋转传动带938与贴反面圆片胶旋转驱动电机937的输出端连接;上述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汽缸支座9310固定设置在贴反面圆片胶旋转座939上,贴反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311竖直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汽缸支座9310的一侧,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滑座9312可滑动地嵌设在贴反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9311一侧的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滑轨上,并与贴反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9311的输出端连接,贴反面圆片胶升降驱动汽缸9311驱动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滑座9312升降运动;上述贴反面圆片胶吸头9313设置于贴反面圆片胶升降滑座9312上;贴胶时,贴反面圆片胶吸头9313移动至反面圆片胶撕胶平台912下方,并通过贴反面圆片胶吸头9313内产生的负压将反面圆片胶F2从反面圆片胶带95吸下,并将反面圆片胶F2贴附在圆状铝塑膜部A6的反面。

热压机构10设置于热压工位08外侧,经贴反面胶机构9贴完反面胶片F2后的异形电池A在转盘21的驱动下运动至热压工位08处,并经热压机构10将异形电池A的第一铝塑膜边A2、第二铝塑膜边A3、第三铝塑膜边A4及第四铝塑膜边A5上贴附的第一胶纸、第二胶纸、第三胶纸及第四胶纸进行热压;

所述的热压机构10包括热压底座101、热压滑轨102、热压直线驱动汽缸103、热压直线传动块104、热压直线滑块105、热压支座106、热压升降滑轨108、第一热压升降驱动汽缸109、第一热压升降传动座1010、第一热压升降滑座1011、第一热压块1012、第二热压升降驱动汽缸1013、第二热压升降传动块1014、第二热压升降滑座1015及第二热压块1016;其中,上述热压底座101设置于机架1上,热压滑轨102包括二根,分别设置在热压底座101上,两热压滑轨102之间设有第一避空槽107,第一避空槽107贯穿热压底座101;上述热压直线滑块105可滑动地嵌设在热压滑轨102上,热压支座106设置在热压直线滑块105上;上述热压直线传动块104设置于热压支座106的下部,并穿过直线槽107向下延伸;上述热压直线驱动汽缸103固定设置于热压底座101上,热压直线驱动汽缸103的输出端与上述热压直线传动块104连接,以便通过热压直线传动块104带动热压支座106直线滑动;

上述热压升降滑轨108竖直设置在热压支座106的一侧侧壁上,第一热压升降滑座1011及第二热压升降滑座1015分别可滑动地嵌设在热压升降滑轨108上;上述第一热压升降传动座1010及第二热压升降传动座1014分别连接在第一热压升降滑座1011及第二热压升降滑座1015上,且穿过热压支座106,延伸至热压支座106的另一侧;上述第一热压升降驱动汽缸109及第二热压升降驱动汽缸1013分别设置于热压支座106的另一侧侧壁上,第一热压升降驱动汽缸109及第二热压升降驱动汽缸1013的输出端均朝上方设置,且分别连接在第一热压升降传动座1010及第二热压升降传动座1014上,以便驱动第一热压升降传动座1010及第二热压升降传动座1014升降运动;上述第一热压座1012及第二热压座1016分别设置在第一热压升降传动座1010的上部及第二热压升降传动座1014的下部,第一热压座1012及第二热压座1016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运动,将异形电池A夹持在中间,以便对异形电池A进行热压;

上述第一热压座1012及第二热压座1016为块状结构,第一热压座1012及第二热压座1016上均设有第一热压边B1、第二热压边B2、第三热压边B3、第四热压边B4及圆状热压部B5;其中,上述第一热压边B1沿块状结构的一侧边垂直延伸至块状结构内,并与第二热压边B2的一端相互垂直连接,圆状热压部B5位于第一热压边B1与第二热压边B2的连接处;第二热压边B2的另一端延伸至块状结构的一端;上述第三热压边B3垂直连接在第二热压边B2的另一端,并延伸至块状结构的另一侧边处;上述第四热压边B4设置于块状结构的另一端;上述第一热压座1012及第二热压座1016的第一热压边B1、第二热压边B2、第三热压边B3、第四热压边B4及圆状热压部B5分别从下方及下方将异形电池A的第一铝塑膜边A2、第二铝塑膜边A3、第三铝塑膜边A4、第四铝塑膜边A5及圆状铝塑膜部A6夹紧,以便进行热压。

进一步,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异形电池铝塑膜自动包胶生产线;本发明自动包胶的异形电池的铝塑膜侧边包括四条,但是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异形电池铝塑膜边的数量及各铝塑膜边的位置设置;本发明的异形电池为L型结构,其相互垂直交叉的两侧边的铝塑膜采用圆状铝塑膜部连接,该种结构设计不局限于L型的异形电池,因采用圆形结构作为交叉边的连接部,因此,本发明不仅适应于垂直的两交叉边,还适用于其他角度连接的两交叉边的铝塑膜包覆。

本发明采用转盘作为加工平台及工位切换机构,在转盘上设置上下料工位、贴正面圆片胶工位、第一贴胶工位、第一包胶工位、第二贴胶工位、第二包胶工位、贴反面圆片胶工位及热压工位,通过转盘的旋转使待包胶的异形电池在各工位上依次完成上料、贴正面圆片胶、贴第一第三胶纸、包第一第三胶纸、贴第二第四胶纸、包第二第四胶纸、贴反面圆片胶、热压和下料步骤,针对上述工艺步骤本发明在各工位外侧分别设有贴正面圆片胶机构、第一贴胶机构、第一包胶机构、第二贴胶机构、第二包胶机构、贴反面圆片胶机构及热压机构,以便作为各工位动作的具体执行机构。

本发明所要包覆至铝塑膜边上的胶纸包括二种,一种为条状胶纸,另一种为圆片状胶纸,条状胶纸包括四条,分别为第一至第四胶纸,圆片状胶纸包括二片,分别为正面圆片胶及反面圆片胶,其中,第一及第三胶纸整体通过一套机构(第一贴胶机构)贴附至第一及第三铝塑膜边上,第二及第四胶纸整体通过一套机构(第二贴胶机构)贴附至第二及第四铝塑膜边上,正面圆片胶及反面圆片胶分别通过贴正面圆片胶机构及贴反面圆片胶机构贴附至圆状铝塑膜部的正面及反面;第一至第四胶纸贴附完成后,粘附在铝塑膜边的下表面,因此还需要将其折弯二次,以使胶纸贴附至铝塑膜边的上表面,完成对铝塑膜边侧壁金属部分的包覆,第一胶片及第三胶片通过第一包胶机构包覆,第二胶片及第四胶片通过第二包胶机构包覆。

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创造点包括:

1、为便于异形电池的自动装配取料,在转盘的各工位处设计有相互配合的压料组件及顶料组件,其中压料组件沿转盘的周缘间隔设置,并向外延伸至转盘周缘的外侧,在自然状态下,压料组件的压块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并下拉电池压块,使电池压块压合在电池支座上,当需要取放异形电池时,顶料组件的顶料汽缸驱动顶料柱向上顶起电池压块,使电池压块与电池支座分离,以便将电池放入电池支座与电池压块之间,或取出。

2、本发明的第一贴胶机构及第二贴胶机构均采用双产品同步操作的生产方式,即第一贴胶机构同时完成对第一胶片及第三胶片的贴附动作,第二贴胶机构同时完成对第二胶片及第四胶片的贴胶动作,有效地提升了贴胶效率,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设备生产成本,第一贴胶机构及第三贴胶机构结构设计及工作方式相似,其区别之处仅在于贴附的胶片位置不同,因此二者具有通用性,便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本发明第一贴胶机构及第二贴胶机构整体动作包括二个,分别为撕胶及贴胶,撕胶即贴胶组件将胶片从送胶组件的胶带上撕下,贴胶即贴胶组件将撕下后的胶片贴附至第一或第三铝塑膜边的底面上;本发明的送胶组件独创性的采用拉动送料的结构设计,该种送料方式将不同于传统的利用卷料轮拉动料带的送料方式,传统的送料方式通过设计一个主动卷轮轮及一个被动卷料轮,被动卷料轮上卷绕有料带,主动卷料轮通过旋转不断的将料带从被动卷料轮上拉出,并卷绕至自身上,但是由于主动卷料轮的转速不变,随着卷绕在主动卷料轮上的物料厚度不断增加,主动卷料轮的直径也不断地在增大,因此相对地料带的线速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对于取料机构而言,粘附在料带上的相邻两胶片到达取料位置以供取料的时间间隔也是不断在变化,无法准确控制取料时间,因此,本发明改变这种通过卷料轮提供拉料动力的供料方式,在保留设计第一送胶料轮及第一送胶主动卷轮的基础上独立设计有一个拉胶组件,胶带从第一送胶料轮上被拉出,穿过拉胶组件后连接在第一送胶主动卷轮上,拉胶时,拉胶组件的拉胶压块压紧胶带,同时拉胶电机通过拉胶丝杆及拉胶丝杆座驱动拉胶滑座及拉胶压块直线运动,从而拉动胶带直线运动,由于拉胶电机的转速可控,因此胶带的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一致,拉出胶带后拉胶压块松开胶带,拉胶丝杆反转,拉胶压块往回运动,以便进行下一次拉胶动作,胶带被拉至取料支台处时,经贴胶组件将胶带上贴附的胶纸吸下,吸下胶纸后的胶带经第一送胶主动卷轮卷绕收集;通过该种结构设计有效地保证了胶带运动速度的稳定性,便于贴胶组件精准地撕下胶纸;

3、针对异形电池的包胶工艺要求,本发明独创性地设计有第一包胶机构及第二包胶机构,第一包胶机构及第二包胶机构均可同时完成二片胶纸的包覆动作,因此,第一包胶机构及第二包胶机构均包括二套包胶组件,二套包胶组件独立运动,以完成对第一至第四胶纸的包覆动作,其中第一包胶机构完成第一及第三胶纸的包覆,第二包胶机构完成第二及第四胶纸的包覆;另外,铝塑膜暴露在外需要包覆的金属部位包括前、左、右三条侧边,胶纸贴附于铝塑膜的底面,胶纸分别从铝塑膜的前、左、右三个方向伸出,因此,受胶纸及铝塑膜的形状以及胶纸与铝塑膜边的相对位置限制,本发明的独创性地设计包胶部件作为包胶执行部件,包胶部件对应铝塑膜的三侧边分别设有三个中包胶块、左包胶块及右包胶块,以分别从铝塑膜边的前、左、右方向完成胶纸包覆动作;本发明的胶纸包覆工艺具体包括二个步骤,即胶纸由铝塑膜底面向上竖直折弯和胶纸经铝塑膜外侧向内侧水平折弯,对应地,本发明的包胶组件设计有包胶升降驱动部件和包胶水平驱动部件,以便分别驱动包胶部件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另外,为保证将包胶组件驱动至铝塑膜处,本发明还设有行走驱动机构,该行走驱动机构驱动整个包胶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纵向或横向直线运动;

具体地,本发明第一包胶机构的第一包胶组件及第三包胶组件分别对应地包覆第一铝塑膜边及第三铝塑膜边,其中,第一包胶部件分别通过第一包胶横向驱动电机及第一包胶纵向驱动电机驱动而在水平面内横向或纵向运动,以便运动至铝塑膜处;第一包胶升降驱动部件驱动第一包胶部件上升至铝塑膜的底部;第一包胶部件内部的第一包胶顶升汽缸驱动第一包胶顶升块上升并推动第一包胶顶升滑座带动第一包胶顶升平台抵住铝塑膜边的底面,以便通过第一包胶顶升平台提供对铝塑膜边的支撑力;第一包胶升降驱动汽缸驱动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及第一包胶部件升降运动,使第一包胶部件的第一中包胶块、第一左包胶块及第一右包胶块分别从三个方向将第一胶片沿第一铝塑膜边的外边沿向上折弯;第一包胶水平驱动部件驱动的第一包胶水平驱动汽缸驱动第一包胶部件整体水平运动使第一中包胶块、第一左包胶块及第一右包胶块有外而内将第一胶片贴紧第一铝塑膜的上表面进行第二次折弯,以便使第一胶片完全包覆第一铝塑膜边,折弯过程中通过第一包胶顶升平台提供支撑力,以防止第一铝塑膜边被压弯;本发明第三包胶组件相对于第一包胶组件其包胶动作包括独立的二个步骤,即将铝塑膜的前侧边、右侧边一起包裹,左侧边分开包覆,第三包胶组件的第三包胶部件分别经第三包胶纵向滑座及第三包胶横向滑座驱动而在水平面内纵向或横向直线运动,使第三包胶部件运动至第三铝塑膜边的下方;第三包胶升降驱动汽缸驱动第三包胶部件升降运动,使第三包胶组件的第三中包胶块、第三右包胶块和第三左包胶块沿第三铝塑膜边的前侧边缘、右侧边缘和左侧边缘向上运动,以便使第三胶纸的前、右、左侧边向上折弯;在对第三胶纸进行水平折弯时,第三中包胶块通过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驱动第三包胶推块推动而从外而内将第三胶纸的前侧边由外而内水平折弯,包覆第三铝塑膜边的前侧边;第三左包胶块通过第三包胶水平驱动汽缸驱动第三包胶滚轮而从外向内将第三胶纸的左侧边水平折弯,包覆第三铝塑膜边的左侧边;第三右包胶块通过设置于其下部的第三包胶顶升汽缸驱动第三包胶顶升座及第三包胶滚轮的向上推动,使第三右包胶块的上端有外而内折弯第三胶纸的右侧边,以便包覆第三铝塑膜边的右侧边;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包胶机构工作原理与第一包胶机构类似,其同时实现了将第二胶纸及第四胶纸包覆于第二铝塑膜边及第四铝塑膜边的动作,其包胶过程总体也包括胶纸的竖直折弯和水平二个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发明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