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散热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379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散热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地埋式变压器安装在地下室或地窖内,适合城市环境,尤其适合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变压器运行时,绕组和铁心中的损耗所产生的热量必须及时散逸出去,以免过热降低使用寿命或造成变压器损坏。

变压器内部的温度与变压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和变压器的负载大小有关,地下室或地窖环境封闭,要求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冷却装置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散热方式,以提高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过载能力;同时,随着节能减排日益受到重视,人们不再只是单纯关注性能,产品的能耗成为衡量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设计散热方案时,需要考虑散热装置的节能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地埋油浸式变压器散热能力不足、散热装置能耗大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能力强、散热装置节能性好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节能散热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置于地下室或地窖内,包括变压器本体、油箱、风冷组件、地冷组件和变频控制装置,变压器本体浸设在油箱内的变压器油中,风冷组件包括重力热管、通风管道和风机,重力热管的散热段裸露在油箱上方,吸热段浸设在变压器油中,通风管道的进风口设在地下室或地窖内,出风口设在地面以上,通风管道内设有风机;所述地冷组件包括潜油泵和螺旋形循环油管,潜油泵设于油箱内,油箱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循环油管的一端穿过进油孔与潜油泵连接,另一端与油箱的出油孔连通,循环油管的螺旋段埋设在地下室或地窖的地面以下;所述变频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和变频器,温度传感器设在油箱的内壁上,其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变频器的控制端连接,变频器的交流输出端分别与风机和潜油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散热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油箱两侧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散热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管道内设有两个滤网,两个滤网分别设在风机的上下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散热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油管的材料为铝铜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节能散热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根据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环境特点,利用风冷组件和地冷组件散热:变压器运行时,PLC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PLC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值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当温度升高时,PLC控制器控制变频器升高输出频率,使风机和潜油泵提高转速,加快散热。本实用新型利用重力热管和地冷方式散热,散热能力强,增强了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和过载能力;根据变压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和负载大小,利用变频器调速的方式来调节风量、油流量,可大幅度地节约电能,应用前景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变压器本体,2、油箱,3、重力热管,4、通风管道,5、风机,6、循环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散热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散热的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置于地下室或地窖内,包括变压器本体1、油箱2、风冷组件、地冷组件和变频控制装置,变压器本体1浸设在油箱2内的变压器油中,风冷组件包括重力热管3、通风管道4和风机5,重力热管3的散热段裸露在油箱2上方,吸热段浸设在变压器油中,通风管道4的进风口设在地下室或地窖的一侧,通风管道4的出风口设在地面以上,地下室或地窖的另一侧设有便于空气流通的通风孔,通风管道4内设有风机5,通风管道4内设有两个滤网,两个滤网分别设在风机5的上下两侧;所述地冷组件包括潜油泵和螺旋形循环油管6,潜油泵设于油箱2内,油箱2两侧分别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循环油管6的一端穿过进油孔与潜油泵连接,另一端与油箱2的出油孔连通,循环油管6的螺旋段埋设在地下室或地窖的地面以下,循环油管6的材料为铝铜复合材料;所述变频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PLC控制器和变频器,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油箱2两侧的内壁上,其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变频器的控制端连接,变频器的交流输出端分别与风机5和潜油泵连接。

变压器运行时,PLC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PLC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值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当温度升高时,PLC控制器控制变频器升高输出频率,使风机5和潜油泵提高转速,加快散热。本实用新型利用重力热管和地冷方式散热,散热能力强,增强了地埋油浸式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和过载能力;根据变压器所处的环境温度和负载大小,利用变频器调速的方式来调节风量、油流量,可大幅度地节约电能,应用前景良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