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押出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7854阅读:991来源:国知局
线缆押出机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押出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线缆押出机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押出机,又叫挤出机,是一种主要用于电源线、电力电缆、等各种电线电缆的芯线挤出的电线电缆设备。在线缆挤出之后,都设置有冷却水槽使线材冷却定型,和吹试器用空气将线材表面水分吹干,方便雷射测量外径。

在专利号为CN20524798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线缆押出机用水槽,所述的水槽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循环水管道和线缆支撑架,通过循环水管道来降低水槽中水的温度;通过线缆支撑架来防止线缆在水槽中碰断。一般押出机出来的线缆温度比较高,水槽中的水在长时间的冷却后,水温上升,热量难以散去,上述的水槽仍不能完全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押出机冷却装置,其优点在于设置有多重散热装置,来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押出机冷却装置,包括水槽,水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其中:所述水槽分为进线槽、冷却槽和出线槽,所述冷却槽的底部铺设有蛇形管道,所述蛇形管道两端从冷却槽的侧壁穿出,所述蛇形管道在冷却槽外设置有混合式热交换器、水泵和风冷机构,所述风冷机构的排风口朝向出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蛇形管道内的冷却液在冷却槽内流动的过程中,通过蛇形管道的侧壁与冷却槽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吸收冷却槽内的热量,加快冷却槽内液体的冷却速度,从而保证冷却装置对通过线缆的冷却,蛇形管道散热面积较大,冷却效率高;利用风冷机构和混合式热交换器共同进行冷却,保证蛇形管内的冷却液能被迅速冷却,风冷机构的排风口排出热风朝向出线槽,可以对线缆进行烘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聚风罩、安装架和风扇,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呈蛇形设置,所述热交换管上安装有若干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蛇形的热交换管具有较大的热交换面积,从而能快速的将冷却液中的热量散发出来,在风扇的作用下吹至聚风罩,再通过排风口送至出线槽上方;散热片与热交换管接触,进行传热和散热,散热片的表面积大,散热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冷却装置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架,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之间连接有导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机构上的导向轮可以对加工好的线缆进行导向,控制线缆的浸入深度和张紧度,滑块在支撑架上滑动,可以控制导向轮的位置,方便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具有的L型块,所述L型块钩在冷却槽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L型块在两侧分别勾住冷却槽的侧壁,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一个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丝杆配合的螺纹,另一支撑架上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上设置有从动块与滑块相连,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在滑块与从动块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丝杆控制滑块的上下移动,距离控制较为精确,并且连接稳定,在不转动丝杆时滑块不会自动上下移动,从而保证导向轮的准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线槽与冷却槽之间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中夹设有海绵,所述分隔板的上侧中间位置设置有U形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海绵对冷却槽内的水在U形缺口处进行阻隔,在线缆传递过程中,海绵质地较软,能够避免线缆传递过程中发生磨损,同时线缆从冷却槽输送到出线槽时,可以通过海绵吸收一定的水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线槽和出线槽下方设置有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可以将进线槽和出线槽内的水分排出,避免积水影响线缆的干燥,出线槽排出的线缆保持干燥,方便后续收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凸显蛇形管道走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风冷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散热片和管道的配合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线口;2、出线口;3、水槽;4、支撑机构;5、风冷机构;6、海绵;7、蛇形管道;8、水泵;9、混合式热交换器;10、支撑架;11、导向轮;12、滑块;13、丝杆;14、调节轮;15、紧固件;16、L型块;17、聚风罩;18、散热片;19、安装架;20、风扇;21、热交换管;22、进线槽;23、冷却槽;24、出线槽;25、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线缆押出机冷却装置,其主体为一个长方体的水槽3,线缆从押出机挤出后从进线口1从进入水槽3中,水槽3对应穿线的位置有U型的缺口供线缆穿过,水槽3内安装有若干个可拆卸可调节的支撑机构4,线缆穿过水槽3时抵在支撑机构4之上,稳定的传输,线缆从出线口2中穿出,在出线口2侧上边安装有一个立式的风冷机构5。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水槽3通过分隔板25分为进线槽22、出线槽24和冷却槽23,进线槽22和出线槽24分别在靠近进线口1和出线口2,所述分隔板25内夹有海绵6进行分隔,分隔板25对应穿线的位置切有U型槽,海绵6将水槽3之内的水限制在冷却槽23,少量的水渗出到进线槽22和出线槽24内,通过下方的管道(图中未示出)回收循环,线缆在冷却槽23处浸泡在水中进行冷却,在进线槽22和出线槽24处暴露在空气中。

参考图4和5,详细展示了用于冷却水槽3中水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铺设在冷却槽23中的蛇形管道7,蛇形管道7的两头分别从水槽3的两端穿出,管道之间依次连接有混合式热交换器9、水泵8和风冷机构5,水泵8由图5中的由下至上的方向将水进行抽送,水槽3中的水在冷却线缆后,水温上升,热量传递到蛇形管道7中,蛇形管道7中的水温也随之上升,被水泵8抽送到混合式热交换器9中,进行第一重冷却,混合式热交换器9作为市面上的通用产品,此处不再详述;随后被送到风冷机构5中进行第二重冷却,最终循环连接回水槽3中的蛇形管道7之上。

结合图6和7,详述风冷机构5的结构。风冷机构5前后依次安装有:最前端的聚风罩17、中间的安装架19和末端的风扇20,安装架处安装有热交换管21,热交换管21从从安装架19的一端穿入,从另一端穿出,热交换管21安装架19中同样呈蛇形设置,且在热交换管21上安装有若干散热片18,散热片安装在热交换管21的弯折位置,用于增大导热面积;聚风罩17呈中空的倒梯形体状,空气在下端出风口集中,对准线缆的位置;风扇20启动时,带动空气流通,低温的空气接触安装架19中热交换管21及散热片18,将部分热量带走,并最终从聚风罩17的出风口吹出,将对应位置处的线缆吹干,同时起到冷却和吹干的作用。

如图8所示,为该冷却装置的支撑机构4,该支撑机构4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支撑架10,一侧的支撑架10中滑动连接有滑块12,另一侧的支撑架10上滑动连接有从动块,滑块12中穿设有一根丝杆13,丝杆13的穿出支撑架10的顶部安装有一个调节轮14,从动块穿设在一根导向杆中自由滑动(图中未示出),滑块12和从动块中间安装有导向轮11,使得转动调节轮14时,可以调节导向轮11的竖直的位置;支撑架10远离另一支撑架10的一面还焊接有一个L型块16,与支撑架组成三面包围结构,形成凹口,与卡接在水槽3的侧壁之上,再通过螺栓15将支撑机构4整体稳定的固定在水槽3之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