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水冷式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5082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水冷式电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水冷式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的日趋紧张以及环境的日趋恶化,全球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目前,世界各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上,而电池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最主要核心动力部件。锂离子电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sony公司开发问世以来,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不断扩大,安全性问题是锂离子电池市场创新的重要前提。有机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内离子运动的载体,主要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在高温加热、过度充放电、短路和大电流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成为易燃电解液的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电池发生灾难性热击穿(热崩溃)、燃烧等问题,甚至引起电池发生爆破。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动汽车性能的好坏,其中动力电池一般体积较大,占据在车辆的底盘位置,其散热效果很差。

但是目前的水冷一般都是采用大流量的循环水对电池芯进行强制冷却,或者对电池包的壳体进行强制冷却,在这一过程中,冷却水往往是在所有电池芯中完成一个大循环,这一过程中,以一百块电池芯为例,冷却开始和结束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温差在几十度以上,使得电池包内不同部位的温度极度不均衡,这种现象会造成彼此串联、并联的电池芯之间的出现个体差异,进而影响整体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水冷式电池,解决了现有的水冷式电池降温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水冷式电池,包括水冷式电池本体,所述水冷式电池本体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基座上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的空心部分插入有单粒电池,所述单粒电池一侧贴合有液体分级输送管,所述单粒电池上端中央位置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四周且单粒电池上端设置有半导体,所述水冷式电池本体上端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上的通孔穿入有电极和液体分级输送管,所述液体分级输送管上端设置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上端中央位置连接有液体输送管,所述液体输送管一端连接有液体输送泵的输出泵口,所述液体输送泵的进液口通过液体输送管连接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外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管另一端通过液体输送管连接有导流腔,所述液体输送泵和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为拉铝型材制作的空心固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粒电池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水冷式电池本体内,每四个单粒电池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插入有液体分级输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体分级输送管、导流腔和液体输送管外壁上均设置有一层高分子防水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 固定架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单粒电池上下两侧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腔为扁平式圆盘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螺母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基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管为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改进原有单一管道的水冷循环结构使水冷结构由多个液体输送管组成,并且利用单粒电池组合上留下的空间剩余空间,将水冷液体输送管插入其中,不仅起到均匀的降温电池的作用个,还减少了体积上的占用,在狭小的车体空间内更加合理,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电池内不同部位的温度降温到比较平衡的状态,保证了电池的稳定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水冷式电池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水冷式电池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水冷式电池的水冷结构图;

图中:1、水冷式电池本体;2、固定架;3、单粒电池;4、基座;5、固定螺母;6、电极;7、半导体;8、液体分级输送管;9、绝缘板;10、液体输送泵;11、散热片;12、散热管;13、导流腔;14、液体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水冷式电池,包括水冷式电池本体1,水冷式电池本体1底部设置有基座4,基座4上设置有固定螺母5,基座4上焊接有固定架2,固定架2内的空心部分插入有单粒电池3,单粒电池3一侧贴合有液体分级输送管8,单粒电池3上端中央位置设置有电极6,电极6四周且单粒电池3上端设置有半导体7,水冷式电池本体1上端设置有绝缘板9,绝缘板9上的通孔穿入有电极6和液体分级输送管8,液体分级输送管8上端设置有导流腔13,导流腔13上端中央位置连接有液体输送管14,液体输送管14一端连接有液体输送泵10的输出泵口,液体输送泵10的进液口通过液体输送管14连接有散热管12,散热管12外设置有散热片11,散热管12另一端通过液体输送管14连接有导流腔13,液体输送泵10和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固定架2为拉铝型材制作的空心固定架,拉铝型材质量轻,减少水冷式电池本体1的重量。

单粒电池3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水冷式电池本体1内,每四个单粒电池3之间形成的空隙中插入有液体分级输送管8,合理利用了空间,减少水冷式电池本体1所占用空间。

液体分级输送管8、导流腔13和液体输送管14外壁上均设置有一层高分子防水膜,防止液体分级输送管8、导流腔13和液体输送管14意外泄露液体,导致损坏电池。

固定架2设置有两个,分别固定在单粒电池3上下两侧端,提高整体的稳固性。

导流腔13为扁平式圆盘结构,利于分流。

固定螺母5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基座4上,提高水冷式电池本体1在车辆中的稳定性。

散热管12为U型结构,增到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具体的,在使用时,通过固定螺母5将基座4固定连接在汽车内,将固定架2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在基座4上,由于固定架2上有多个可容下单粒电池3插入的通孔,将单粒电池3插入固定架2中,单粒电池3为圆柱体结构,所以单粒电池3之间为形成一定的空隙,将液体分级输送管8插入空隙中个,液体分级输送管8内的液体可以在单粒电池3工作时将热能吸入其中,并通过散热片11内的散热管12将液体内的热能散发出去,冷却后的液体再流入液体输送泵10,在液体输送泵10的压动下通过液体输送管14进入导流腔13,再进入液体分级输送管8,完成水冷循环,为防止液体分级输送管8、导流腔13和液体输送管14中的液体意外泄露,在其外壁上均设置有一层高分子防水膜,半导体7和绝缘板9可以防止单粒电池3之间短路,保证水冷式电池的工作正常,本使用新型可以将电池内不同部位的温度降温到比较平衡的状态,保证了电池的稳定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