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塑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2052发布日期:2018-08-10 21:13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塑壳。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外壳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其多以聚乙烯塑料所制,不但耐酸、耐热、耐震,而且强度高。由于铅酸蓄电池外壳内置有极板组,在使用过程中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极易掉落,这些掉落的活性物质在蓄电池壳体中积累后极易造成正、负极板短路,不仅会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例如,授权公告号:CN 205846063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短路铅酸蓄电池塑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间隔设有若干纵向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若干独立空间,所述独立空间形成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底部相对设置有导屑板,所述导屑板向下倾斜设置,导屑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粉料通道,所述导屑板上方设有搁杆,所述搁杆两端分别与电池槽内壁固定连接。该电池塑壳内通过导屑板将电池槽内分成上下两个独立的空间,上部的空间用于容纳极板组,下部的空间则用于容纳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从而将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与极板组分隔开,避免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在极板组上堆积引起短路,有利于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该蓄电池塑壳存在以下不足:(1)蓄电池塑壳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工艺得到,但是导屑板的存在不能使蓄电池塑壳注塑成型后顺利脱模,导屑板必须在蓄电池塑壳脱模后再装配上去,而蓄电池塑壳的空间较小,因此装配极其不便,费时费力,使得蓄电池塑壳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2)铅酸蓄电池塑壳底部边角位置结构强度低,发生碰撞时极易造成破损,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3)当电池铅酸蓄电池倒置时,大量的粉料便会从粉料通道中倒出,隔离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塑壳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结构强度好,能有效捕集掉落粉料使其与极板组隔离避免短路发生且隔离效果好的铅酸蓄电池塑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酸蓄电池塑壳,包括壳体及将壳体内部空间隔成若干独立空间的隔板,所述独立空间形成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底部设有由玻纤交织而成的粉料捕集块,所述粉料捕集块上设有防止粉料捕集块受压变形的限位支架,所述壳体底部的四个边角位置处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中在电池槽底部设置由玻纤交织而成的粉料捕集块,从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粉料掉落后直接进入粉料捕集块中的孔隙中进行捕集从而与极板组分隔开,避免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在极板组上堆积引起短路,另外即使铅酸蓄电池发生倒置,也不会有大量粉料从粉料捕集块中倒出,隔离效果好,而且粉料捕集块在蓄电池塑壳脱模后直接放进电池槽中即可,装配十分方便,限位支架用以控制极板组的插入深度,避免极板组插入电池槽中后与粉料捕集块接触使粉料捕集块受压变形,影响粉料捕集效果;加强板用以提高壳体底部四个边角的结构强度,提高其防碰撞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粉料捕集块为双层,位于上层的粉料捕集块的孔隙大于位于下层的粉料捕集块的孔隙。粉料捕集块为双层,上层的粉料捕集块孔隙较大,便于粉料快速进入粉料捕集块中以免粉料堵塞、堆积,下层的粉料捕集块孔隙较小以完全捕集粉料,避免其再从粉料捕集块中掉出。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支架包括轮廓与电池槽内壁相适配的限位框及位于限位框底部四个边角位置处的支脚,所述限位框位于粉料捕集块上表面与粉料捕集块压接。由于限位框与支脚的存在,使得极板组插入电池槽中一定深度后会与限位框接触,在限位框的限位作用下,极板组的下端不会压到粉料捕集块从而避免粉料捕集块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框与支脚为同质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与壳体之间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为金属材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电池槽底部设置由玻纤交织而成的粉料捕集块,从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粉料掉落后直接进入粉料捕集块中的孔隙中进行捕集从而与极板组分隔开,避免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在极板组上堆积引起短路,另外即使铅酸蓄电池发生倒置,也不会有大量粉料从粉料捕集块中倒出,隔离效果好,而且粉料捕集块在蓄电池塑壳脱模后直接放进电池槽中即可,装配十分方便;

(2)限位支架用以控制极板组的插入深度,避免极板组插入电池槽中后与粉料捕集块接触使粉料捕集块受压变形,影响粉料捕集效果;

(3)壳体底部的四个边角位置处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加强板,加强板用以提高壳体底部四个边角的结构强度,提高其防碰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仰视图。

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面图。

图中:壳体1,隔板2,电池槽3,粉料捕集块4,加强板5,限位框6,支脚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塑壳,包括壳体1及将壳体内部空间隔成若干独立空间的隔板2,该独立空间形成电池槽3,电池槽内设有粉料捕集块4以及防止粉料捕集块受压变形的限位支架,粉料捕集块位于电池槽底部,其为由玻纤交织而成的双层结构,位于上层的粉料捕集块的孔隙大于位于下层的粉料捕集块的孔隙,限位支架包括轮廓与电池槽内壁相适配的限位框6及位于限位框底部四个边角位置处的支脚7,限位框与支脚为同质一体结构,限位框位于粉料捕集块上表面与粉料捕集块压接,壳体底部的四个边角位置处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加强板5(见图2),加强板为金属板并与壳体之间粘接(见图3)。

本实用新型装配非常简单,将铅酸蓄电池塑壳脱模后,将粉料捕集块置于电池槽内,再将限位支架放入电池槽内将粉料捕集块压紧即可,最后将加强板粘于壳体底部四个边角位置处的缺口内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在电池槽底部设置由玻纤交织而成的粉料捕集块,从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粉料掉落后直接进入粉料捕集块中的孔隙中进行捕集从而与极板组分隔开,避免掉落的活性物质粉料在极板组上堆积引起短路,另外即使铅酸蓄电池发生倒置,也不会有大量粉料从粉料捕集块中倒出,隔离效果好,而且粉料捕集块在蓄电池塑壳脱模后直接放进电池槽中即可,装配十分方便。

另外,限位支架用以控制极板组的插入深度,避免极板组插入电池槽中后与粉料捕集块接触使粉料捕集块受压变形,影响粉料捕集效果。

壳体底部的四个边角位置处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加强板,加强板用以提高壳体底部四个边角的结构强度,提高其防碰撞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