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183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日益发展的今天,电池包及电池组中结构的可靠性是电池系统安全运行的保证。在电池模组中,利用“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键合工艺”对各单体电池的电压进行采样的方案与传统线束采样方案相比较具有成本低、空间利用率高、利于自动化生产等优势。其中,“FPC+键合”方案对各单体电池的电压进行采样主要原理是通过铝丝或铝带将FPC和电连接片通过键合工艺连接,从而对各单体电池的电压进行采样,其中铝丝或铝带的两端分别与FPC上的焊盘和电连接片进行键合。

当前该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FPC与电连接片在电池模组工作时(如振动)时会产生相对位移。该相对位移的产生源自于固定FPC的隔离板与各单体电池没有完全固定,在电池模组工作时,即使有键合铝丝或铝带的连接,但由于铝丝或铝带易变形,FPC与电连接片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铝丝或铝带断裂,从而导致采样失效。

解决上述问题的通常手段是:在隔离板上增加固定机构,以保证隔离板与各单体电池之间的紧贴固定,从而使电连接片与FPC之间的相对位移大幅度减小。但是这种方法中,虽然隔离板与各单体电池之间紧贴固定,但是由于公差的原因,在工作过程中,二者依然会产生微小的位移,长时间的工作依然会有铝丝或铝带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结构简单,且电池模组中的导电连接件与FPC以及电连接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高,保证了电池模组工作时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并排布置且分别具有电极性相反的两个极柱;隔离板,固定于各单体电池的上方;多个电连接片,电连接于对应的单体电池的对应的极柱以实现多个单体电池之间的串并联;FPC;以及多个导电连接件,各导电连接件固定连接于FPC和对应一个电连接片。其中,FPC具有:主体部,固定于隔离板的上方;以及多个延伸部,各延伸部从主体部向对应一个电连接片延伸,且各延伸部的至少一部分处于对应一个电连接片的上方并固定于对应一个电连接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隔离板固定于各单体电池的上方,FPC的主体部固定于隔离板,FPC的延伸部固定于电连接片,从而保证了电池模组在工作时,FPC与电连接片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较小或不产生相对位移。当FPC与电连接片之间产生了较小的相对位移时,由于FPC自身的柔性,固定于电连接片的延伸部的柔性可以消除FPC与电连接片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连接于FPC和电连接片的导电连接件不易断裂,提高了导电连接件与FPC和电连接片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保证了电池模组工作时的稳定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2是图1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柔性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电连接片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单体电池 32 第二连接部

11 极柱 4 FPC

2 隔离板 41 主体部

21 限位槽 42 延伸部

3 电连接片 43 焊盘

31 第一连接部 5 导电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1,并排布置且分别具有电极性相反的两个极柱11;隔离板2,固定于各单体电池1的上方;多个电连接片3,电连接于对应的单体电池1的对应的极柱11以实现多个单体电池1之间的串并联;FPC 4;以及多个导电连接件5,各导电连接件5固定连接于FPC 4和对应一个电连接片3。其中,FPC 4具有:主体部41,固定于隔离板2的上方;以及多个延伸部42,各延伸部42从主体部41向对应一个电连接片3延伸,且各延伸部42的至少一部分处于对应一个电连接片3的上方并固定于对应一个电连接片3。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隔离板固定于各单体电池的上方,FPC 4的主体部41固定于隔离板2,FPC 4的延伸部42固定于电连接片3,从而保证了电池模组在工作时,FPC 4与电连接片3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较小或不产生相对位移。当FPC 4与电连接片3之间产生了较小的相对位移时,由于FPC 4自身的柔性,固定于电连接片3的延伸部42的柔性可以消除FPC 4与电连接片3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连接于FPC 4和电连接片3的导电连接件5不易断裂,提高了导电连接件5与FPC 4和电连接片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保证了电池模组工作时的稳定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自动化生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参照图1至图3,FPC 4设置有:多个焊盘43,各焊盘43固定连接于对应一个延伸部42。具体地,各焊盘43可设置于延伸部42的处于对应一个电连接片3上方的部分。各导电连接件5的两端分别键合连接FPC 4的对应一个焊盘43和对应一个电连接片3。这里,各导电连接件5可为金属带或金属丝。优选地,各导电连接件5为铝带或铝丝。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参照2和图4,各电连接片3可具有:第一连接部31,连接于对应的单体电池1的对应的极柱11;以及第二连接部32,从第一连接部31的一侧延伸而成并固定连接于柔性电路板4的对应的延伸部42。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FPC 4的各延伸部42的处于对应电连接片3上方的部分可通过粘结胶固定于电连接片3,或者各延伸部42的处于电连接片3上方的部分与电连接片3通过设置卡扣结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FPC 4与电连接片3的固定。FPC 4的主体部41可通过粘结胶固定于隔离板2,或者FPC 4的主体部41与隔离板2通过设置卡扣结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FPC 4与隔离板2的固定。隔离板2可通过粘结胶固定于各单体电池1,从而保证各单体电池1与隔离板2之间不会有相对运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相邻两个单体电池1的大面可通过粘结胶固定连接,从而保证相邻单体电池1的大面紧贴,不会在电池模组工作时产生分离。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各电连接片3可焊接于单体电池1的对应的极柱11,但不仅限如此,各电连接片3还可采用其它方式固定连接于单体电池1的对应的极柱11。这里,各电连接片3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单体电池1的对应的极柱11或同时固定连接于多个单体电池1的对应的极柱11,从而实现多个单体电池1之间不同的串并联方式。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参照图1,隔离板2可设置有:多个限位槽21,供各单体电池1的极柱11穿过以限定隔离板2与各单体电池1的相对位置。其中,隔离板2在通过限位槽21进行限位时,可以借助隔离板2的下表面、各单体电池1的上表面以及电连接片3的下表面来确定隔离板2、各单体电池1以及电连接片3的相对位置,从有助于电池模组的装配。此外,通过限位槽21与各单体电池1的极柱11之间的过盈配合也可实现隔离板2与各单体电池1的固定。

公知地,柔性电路板4内置有电路(未示出),电路能够与外部系统(未示出,例如电池管理系统(BMS))电连接。外部系统通过柔性电路板4的内置的电路、多个导电连接件5、多个电连接片3以及多个极柱11实现对多个单体电池1的采样(如温度、电压等)。具体地,对于电压采样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中的所有单体电池1通过电连接片3实现串并联、各导电连接件5通过键合工艺连接于对应一个电连接片3和FPC 4的对应一个焊盘43、FPC 4电连接于外部系统,从而实现对各单体电池1电压的采样。同时,由于电连接片3的延伸部42的柔性消除了FPC 4与电连接片3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导电连接件5在采样过程中不易断裂,保证了电池模组电压采样过程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