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2541阅读:1352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小型无人机应用领域的扩展,民用和小飞机无人机市场逐渐兴起,而无人机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发动机功率大,电池在使用时会自身发热,尤其是夏天室外温度高(非洲地区特别严重),高温对电池的寿命和安全问题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冬天在北方由于气温往往都在零线30~40度,甚至更冷,电池活性下降,放电(续航)时间短,甚至根本不能使用。因此,提供一种可加热无人机用电池或者降低无人机电池温度的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人机用电池过热或者过冷无法工作的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包括设置于电池表面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或热端与所述电池互相接触。

半导体制冷片起到传热的作用,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热量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转移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当冷端与电池接触时,电池的温度会相应降低,从而避免电池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寿命果断,甚至产生安全问题;当热端与电池接触时,电池的温度会相应升高,从而避免电池因为温度过低导致活性下降而放电时间短、甚至不能使用。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或热端与所述电池相互接触,且至少有一个热端和一个冷端同时与所述电池相互接触。

当电池处于高温环境时,冷端与电池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冷端的热量转移到热端的同时,也将与冷端接触的电池的热量传递给了热端,从而使电池的温度降低,避免电池因为温度而缩短使用寿命,甚至无法使用;当电池处于低温环境时,热端与电池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冷端的热量转移到热端,从而使热端的温度升高,热端的温度升高后,会将热量传递给电池,使电池的的温度升高,避免电池因为温度过低而活性下降、续航时间短,甚至不能使用;因为同时有冷端跟热端与电池接触,所述既可以降低电池温度又可以增加电池温度,避免需要升高电池温度或者降低电池温度时还必须重新安装半导体制冷片。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双片叠加,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在中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设置于两侧,且其中一侧的冷端与所述电池相互接触。

当电池处于高温环境时,与电池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内层的与电池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将热量传递给热端,而没有工作的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起到传热作用,将内层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的热量传递到环境中,使电池的温度降低,避免电池活性下降,续航时间短,甚至不能使用;当电池处于低温环境时,与电池不接触的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将热量传递给热端,同时环境的热量能传递给冷端,而没有工作的内层的半导体制冷片起到传热的作用,将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的热量传递给电池,从而使电池的温度升高,避免电池因为温度过高无法工作甚至出现安全问题。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双片叠加,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在中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设置于两侧,且其中一侧的热端与所述电池相互接触

当电池处于低温环境时,与电池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内层的与电池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接收来自冷端的热量,而没有工作的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起到传热作用,将环境中的热量传递给内层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从而使冷端有更多的热量传递给热端,使的内层半导体制冷片对电池的加热效果更好,避免电池活性下降,续航时间短,甚至不能使用;当电池处于高温环境时,与电池不接触的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将热量传递给热端,而没有工作的内层的半导体制冷片起到传热的作用,将电池的热量传递给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从而使电池的温度降低,避免电池因为温度过高无法工作甚至出现安全问题。这样,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决定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状态,使得电池的使用环境是可变的。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至少双片叠加,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热端相互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外侧的冷端或热端与所述电池相互接触。

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电池接触时,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与电池直接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将热量传送给热端,而与电池相隔有半导体制冷片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能将前一块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的热量吸收走,然后再将热量传送给环境或者后一块半导体制冷片,从而增加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率;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与电池接触时,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与电池直接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吸收来自冷端的热量,而与电池相隔有半导体制冷片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能吸收环境的热量,然后传递给热端再传递给前一块半导体制冷片,从而增加半导体制冷片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有至少一个热端和至少一个冷端与所述电池相互接触。

同时有热端与冷端与电池相互接触,则只需要通过调节各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状态就能控制电池的温度的升高降低,而不需要重新安装电池表面的半导体制冷片。

优选的,所述电池的表面均可拆卸地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

在电池的表面完全包覆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加热效果放到最大,同时半导体制冷片可拆卸的安装于电池可以方便更换损坏的半导体制冷片。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为以碲化铋为基体的三元固溶体合金。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1. 半导体制冷片双片叠加,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在中间,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设置于两侧,且其中一侧的冷端与电池相互接触。当电池处于高温环境时,与电池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内层的与电池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将热量传递给热端,而没有工作的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起到传热作用,将内层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的热量传递到环境中,使电池的温度降低,避免电池活性下降,续航时间短,甚至不能使用;当电池处于低温环境时,与电池不接触的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工作,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将热量传递给热端,同时环境的热量能传递给冷端,而没有工作的内层的半导体制冷片起到传热的作用,将外层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的热量传递给电池,从而使电池的温度升高,避免电池因为温度过高无法工作甚至出现安全问题。这样,只需要通过调节各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状态就能控制电池的温度的升高降低,而不需要重新安装电池表面的半导体制冷片。

2. 半导体制冷片至少双片叠加,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热端相互接触,半导体制冷片外侧的冷端或热端与电池相互接触。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与电池接触时,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与电池直接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将热量传送给热端,而与电池相隔有半导体制冷片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能将前一块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的热量吸收走,然后再将热量传送给环境或者后一块半导体制冷片,从而增加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效率;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与电池接触时,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与电池直接接触的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吸收来自冷端的热量,而与电池相隔有半导体制冷片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能吸收环境的热量,然后传递给热端再传递给前一块半导体制冷片,从而增加半导体制冷片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说明:

电池1,半导体制冷片2,冷端21,热端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包括可拆卸的安装于电池1表面的半导体制冷片2,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21或热端22与电池1互相接触,其中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包括螺栓连接、粘扣连接以及用导轨连接。

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21或热端22与电池1相互接触,且至少有一个热端22和一个冷端21同时与电池1相互接触。

实施例2

如图3,一种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池1表面的半导体制冷片2,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21与电池1互相接触。

半导体制冷片2双片叠加,半导体制冷片2的热端22在中间,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21设置于两侧,且其中一侧的冷端21与电池1相互接触。

实施例3

如图2,一种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池1表面的半导体制冷片2,半导体制冷片2的热端22与电池1互相接触。

半导体制冷片2双片叠加,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21在中间,半导体制冷片2的热端22设置于两侧,且其中一侧的热端22与电池1相互接触。

实施例4

如图4,一种无人机用电池升温降温装置,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电池1表面的半导体制冷片2,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21或热端22与电池1互相接触。

半导体制冷片2至少双片叠加,半导体制冷片2的冷端21与热端22相互接触,半导体制冷片2外侧的冷端21或热端22与电池1相互接触。

半导体制冷片2有至少一个热端22和至少一个冷端21与电池1相互接触。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