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253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散热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用水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形式与环境压力日益紧张。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具有节能环保、能量转化效率高、能源来源多样化等优点的新型汽车迅速发展起来。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不到1万辆,仅为0.72万辆;到2015年,全年生产电动汽车总计34.04万辆,销量达33.11万辆,增长近 50倍。

车载动力电池既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同时又是限制电动汽车提高进步的技术瓶颈。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决定这电动汽车最终的性能和竞争力,而电池的性能与电池组的工作温度关系最为密切,温度严重影响着电池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散热方法主要有风冷散热和液冷散热两种。风冷散热虽然简单方便,但由于空气的比热容较小,很难满足电池温度较高时的散热要求。液体冷却的能力较气体冷却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很好的满足动力电池的散热要求。但液体在使用时对密封、绝缘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

如专利申请201610266926.4所公开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内设有若干并排的分别用于放置单体电池的格栅,格栅与单体电池组成动力电池模块,所述格栅由导热铝片加工成型。优选的,所述电池动力电池模块在电池箱内分两层安装,下层动力电池模块安装在电池箱底板上,上层动力电池模块的底面与导热装置密合,并通过导热装置建立动力电池模块底面与电池箱间的导热通道。该申请虽然能够降低散热成本,然而该申请是通过电池与导热铝片之间的自然传到进行散热,不仅增加了电池的占用面积,而且电池安装于格栅之间,并不通风,散热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地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解决现有动力电池散热系统散热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地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制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装置,其包括有电池盒、固定在电池盒内的电池、导热片及水冷壳,所述水冷壳包覆于电池及导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周边贴覆有导热片,所述电池盒两侧设置有流道密封壳,流道密封壳形成水冷壳。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包裹电池的导热片导到水冷壳内壁,再经过水冷壳进一步冷却,通过水冷壳流道内的水带走,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效率,降低散热成本。

所述导热片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其中吸热段紧贴电池,散热段紧贴所述电池盒两侧壁面,以便于迅速将热量传递给水冷壳。

所述导热片的两侧贴有导热硅胶。

所述导热片可以通过热管实现,且热管的两面贴有导热硅胶。

所述流道密封壳固定在电池盒两侧后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具有复数个,且复数个流道并行设置。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片迅速导到电池盒两侧壁面,然后通过两侧的流道内的水把热量带走。

所述散热装置,进一步包括有接头,所述接头连接在流道密封壳上,一端为入水口,一端为出水口。

所述电池盒底部开有容纳所述电池的槽,两侧开有螺丝孔,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散热装置,具有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制作方便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散热装置,其导热片利用了热管或铜的高导热系数,能把电池的热迅速导到水冷壳内壁的两侧,有利于减小整个电池组的温度和温差,提高电池性能;导热片两侧绝缘,可以防止动力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短路。

3、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散热装置,由于外壳、水冷壳可直接通过压铸和铝挤成型工艺制备,因此加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结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流道密封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导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装置,如图所示,该散热装置包括有盖板1、电池盒5、固定在电池盒5内的电池4、贴紧电池4 的导热片3、焊接在电池盒5两侧的流道密封壳7、连接在流道密封壳7上的接头6 构成,其中,盖板1上具有用来连接盖板1和电池盒5的螺栓2。

结合图2所示,电池盒5底部开有若干圆槽502,圆槽502用来安装电池4,电池盒5两侧开有螺丝孔501。

结合图3所示,流道密封壳7的两侧设置有接头孔701,以将接头6连接于流道密封壳7。

结合图4所示,导热片3为热管302两侧贴有导热硅胶301(303),该导热片3 为波浪形,方便包裹电池4,导热片3两侧紧贴电池盒5两侧壁面。导热片3包括吸热段和散热段,其中吸热段紧贴电池4,散热段紧贴所述电池盒5两侧壁面;导热片3利用了热管302的高导热系数,可以把电池4产生的热量迅速导到电池盒 5两侧。

流道密封壳7通过搅拌摩擦焊焊接在电池盒5两侧后形成流道,电池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片迅速导到电池盒两侧壁面,然后通过两侧的流道内的水把热量带走。通常情况下,流道可以设置多个,且这多个流道并行设置,以更好地进行冷却。

接头6连接在流道密封壳7上,其一端为入水口,一端为出水口。

盖板1两侧开有螺丝孔,盖板1通过所述螺栓2固定在所述电池盒5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中,电池4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片3迅速导到电池盒5两侧壁面,然后通过两侧的流道内的水把热量带走。

由此,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动力电池散热系统散热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同时,该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制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