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524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



背景技术:

微带天线是近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天线。常用的一类微带天线是在一个薄介质基(如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压层)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等方法作出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和轴线探针对贴片馈电。微带天线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对天线的性能参数(例如方向图、方向性系数、效率、输入阻抗、极化和频带等)预先估算,这将大大提高天线研制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研制的成本。微带天线具有小型化、易集成、方向性好等优点,因此其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可在无线电引信上积极的推广与应用。

目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存在的缺点是天线辐射效率低、端口之间隔离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包括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反面设有同轴线;所述反射板的正面设有功分器、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以及第三辐射体;

所述功分器包括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一阻抗变换器、第二阻抗变换器、第三阻抗变换器、第四阻抗变换器以及微带线;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的初始端通过微带线与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的终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的初始端与第三阻抗变换器的初始端通过微带线相连接并通过微带线与第四阻抗变换器的终端连接;所述第四阻抗变换器的初始端与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的终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阻抗变换器的终端与第三输出端连接;

所述输入端与同轴线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第三辐射体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之间设有金属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柱穿过反射板后设有圆头螺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以及第三辐射体均设有引向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射板的正面还设有三个支撑柱;三个辐射体分别套设于三个支撑柱上;每个所述支撑柱上还套设有第一垫介;所述第一垫介设于辐射体与反射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第二垫介;所述引向器与第二垫介均套设在支撑柱上;所述第二垫介设于辐射体与引向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向器的顶部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支撑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向器为圆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空气作为介质和全金属作为辐射体相结合来实现相对较高辐射效率和端口之间高隔离的微带天线。天线辐射主体使用八边形贴片实现双极化辐射,使用圆片作为引向器实现增加阻抗带宽和增益,使用不等分功率分配器作为馈电网络实现提高效率和端口之间隔离度,使用金属柱子与辐射单元产生耦合实现提高端口之间隔离度。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反射板;2-同轴线;31-第一辐射体;32-第二辐射体;33-第三辐射体; 40-输入端;41-第一输出端;42-第二输出端;43-第三输出端;51-第一阻抗变换器;52-第二阻抗变换器;53-第三阻抗变换器;54-第四阻抗变换器;61-微带线;62-金属柱;63-圆头螺丝;64-引向器;71-第一垫介;72-第二垫介;73-支撑柱;7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3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1、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反射板1;所述反射板1的反面设有同轴线2;所述反射板1的正面设有功分器、第一辐射体31、第二辐射体32以及第三辐射体33;所述功分器包括有输入端40、第一输出端41、第二输出端42、第三输出端43、第一阻抗变换器51、第二阻抗变换器52、第三阻抗变换器53、第四阻抗变换器54以及微带线61;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51的初始端通过微带线61与输入端40连接;所述第一阻抗变换器51的终端与第一输出端41连接;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52的初始端与第三阻抗变换器53的初始端通过微带线61相连接并通过微带线61与第四阻抗变换器54的终端连接;所述第四阻抗变换器54的初始端与输入端40连接;所述第二阻抗变换器52的终端与第二输出端42连接;所述第三阻抗变换器53的终端与第三输出端43连接;所述输入端40与同轴线2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第二输出端42、第三输出端43分别与第一辐射体31、第二辐射体32、第三辐射体33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31与第二辐射体32之间设有金属柱62。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天线,相比于传统的天线,采用了空气作为介质以及全金属作为辐射体相结合来实现相对较高辐射效率和端口之间高隔离的微带天线;另外通过设置第一阻抗变换器51、第二阻抗变换器52以及第三阻抗变换器53使得本实施例的功分器形成不等分功率分配器,而使用不等分功率分配器作为馈电网络能够实现提高效率和提高端口之间隔离度,另外,使用金属柱62与辐射单元产生耦合实现提高端口之间隔离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所述金属柱62穿过反射板1后设有圆头螺丝63。通过设置圆头螺丝63便于固定金属柱62在反射板1上。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所述第一辐射体31、第二辐射体32以及第三辐射体33均设有引向器64。在辐射体上设置引向器64能够拓展频率带宽并且增加增益。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所述反射板1的正面还设有三个支撑柱73;三个辐射体分别套设于三个支撑柱73上;每个所述支撑柱73上还套设有第一垫介71;所述第一垫介71设于辐射体与反射板1之间。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还包括有第二垫介72;所述引向器64与第二垫介72均套设在支撑柱73上;所述第二垫介72设于辐射体与引向器64之间。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所述引向器64的顶部设有螺母74;所述螺母74与支撑柱73连接。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天线各部件与反射板1连接稳固,并且相互之间的干扰少。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微带定向双极化天线,所述引向器64为圆片。使用圆片作为引向器64实现增加阻抗带宽和增益的效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