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567发布日期:2018-12-14 23:0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插头的上盖和下盖活动的连接在一起,也就是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当需要初次使用时安装线缆及维修时,这种插头上盖和下盖连接松开之后,上盖与下盖就处于分离状态,这样会造成如下不便,其一是拆开后的上盖混散在众多维修工具或者其他杂物中,不易快速找到。其二是拆开后的上盖容易丢失,特别是当插头的位置处于高处时,初次使用时安装线缆及维修时就可能出现没有地方来放置拆开后的上盖,初次使用时安装线缆及给维修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插头在拆卸后,上盖容易丢失和不易寻找带来的初次使用时安装线缆及维修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一种插头,包括上盖和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下盖活动连接并上盖与下盖不可分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的是插头还可以包括线套、线夹和插片,所述线套、线夹和插片可以布置在下盖上。是否需要加上盖上有螺栓锁紧下盖,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插头的上盖与下盖不可分离,这样在拆卸后,上盖和下盖扔连接在一起,就能克服现有技术中插头在拆卸后上盖容易丢失和不易寻找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实现上盖和下盖不可分离的四种结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想到的其他类似的结构也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竖轴,所述下盖上设有与所述竖轴配合的竖孔。通过所述竖轴和竖孔的配合,所述上盖可以相对于下盖转动。在上盖和下盖连接松开后,上盖通过竖轴和竖孔配合仍然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上盖和下盖不可分离。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竖轴能轻易的从竖孔中滑出或者脱落,在所述竖轴伸出端上设有倒钩和沿轴向设置的凹槽。凹槽的设置是为了使带有倒钩的竖轴可以顺利插入竖孔中。这样在竖轴插入竖孔之后,由于倒钩的作用,上盖与下盖始终连接在一起,不可分离。

所述上盖两侧设有横轴,所述下盖的两侧设有与所述横轴配合的横孔。采用横轴和横孔的配合之后,在上盖和下盖的连接被松开之后,上盖可以相对下盖实现翻转运动,翻转后上盖与下盖扔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不可分离的技术效果。

在所述上盖和下盖上设有上挂钩和下挂钩,在所述上盖上挂钩和下盖下挂钩的之间用连接部连接。这里的连接部可以是柔性、不导电的材料制成的线、带以及类似物,比如塑料或者尼龙制成的。通过连接部连接,上盖与下盖在拆卸后也能保持连接状态。连接部也可以通过双色注塑机或二次注塑直接与上盖和下盖连接。这种情形下,就可以无需设置上挂钩和下挂钩。

在所述上盖设有滑杆,所述下盖设有与所述滑杆配合的滑槽。当上盖和下盖的连接松开后,上盖的滑杆在中盖上的滑槽中可左右滑动,并使上盖和下盖处于连接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首要目的的基础之上,怎么使得与下盖连接在一起的上盖不影响初次使用时安装线缆及维修工作,为此,上述四种方案中的竖轴、横轴、上挂钩和滑杆都设置在各自的上盖的底部,所述竖孔、横孔、下挂钩和滑槽设置在各自的下盖的底部。将这些技术特征都设置在上盖和下盖的底部,是为了不让上盖在拆卸后遮挡或与下盖有过多的重叠,这样会影响对插头的维修工作。另外也能减小这些增加的结构对插头内部零部件的布置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次要目的是在上一目的的基础之上,如何使上盖与下盖连接更加紧固,为此,所述上盖和下盖还通过螺栓连接,这里的螺栓是起紧固作用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次要目的是在上一目的的基础之上,解决上盖与下盖拆卸后,插片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为此,所述下盖上还设有中盖,在所述中盖与所述下盖之间设置有插片。如此,插片固定在中盖与下盖之间,即使上盖与下盖拆卸后,也不会影响插片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在以上四种结构中的下盖上的竖孔、横孔、下挂钩和滑槽分别设置在各自的中盖上,这样无需对现有下盖进行修改,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

所述竖轴、横轴、上挂钩和滑杆与上盖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竖孔、横孔、下挂钩和滑槽与中盖是一体成型的。如此,便于制造加工,也能提高零部件的整体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有不可以分离的技术特征,插头上盖与下盖拆卸后,仍不分离,保持连接状态,便于初次使用时安装线缆及检修工作。

(2)通过螺栓连接,使插头的上下盖取得较好的紧固效果

(3)中盖的设置,使得上盖与下盖拆卸后,不会引起插片的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的实施例1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的实施例1的连接松开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的实施例1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图3中A部的详细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的实施例1中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的实施例1中盖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的实施例2的连接松开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的实施例3的连接松开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头的实施例4的连接松开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4中的中盖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下盖,2-上盖,21-竖轴,211-倒钩,212-凹槽,2a-右横轴,2b-左横轴, 2x-上挂钩,2y-滑杆,3-线套,4-插片,5-螺栓,6-中盖,61-竖孔,62-螺栓孔,63-连接轴,64-容纳孔,6a-右横孔,6b-左横孔,6x-下挂钩,6y-滑槽, 7-线夹,8-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中,所谓的底部、左部、右部和上部是依据附图中的坐标来指示方向的。

实施例1

请参照附图1-6,插头包括下盖1和上盖2以及设置在下盖1上的插片4、线夹7、线套3组成,这些都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描述。在实施1中,还包括中盖6,在中盖6与下盖1之间安装有插片4。中盖6通过3根连接轴63 与下盖1连接以及两个容纳孔64,用于容纳连接插片4与下盖1的螺栓。这样即使上盖2和下盖1的连接松开之后,也不会影响插片4的紧固效果。螺栓5 连接下盖1和上盖2,螺栓5穿过上盖2和中盖6,最后连接在下盖1上,中盖 6上设有让其穿过的螺栓孔62。在中盖6上设有竖孔61,竖孔61是用来与上盖 2上的竖轴21配合的。参照附图2,当螺栓5松开连接后,上盖2上的竖轴21 仍与中盖6上的竖孔61配合,以竖轴21为旋转轴并转动上盖2,使下盖1的内部呈现在维修人员的面前,以便进行检查和维修工作,如此设置,在检修时下盖1和上盖2在连接松开,仍保持连接状态,避免了上盖2的丢失和难以寻找。如图2所示,在上下盖连接松开时,为了保证下盖1的内部不配上盖2遮挡,竖轴21和竖孔61都设置在上盖2和中盖的底部。为了防止竖轴21轻易的滑出竖孔61,请参照图3和图4,在竖轴31上沿轴向开设有条形凹槽212和在设有防止脱落的倒钩211。凹槽212的设置可以使带有倒钩211的竖轴弹性变化,以便更好的进入竖孔61。在制造过程,竖轴21与上盖2是一体成型的,竖孔61 则是与中盖6一体成型的。

实施例2

参见附图7,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实施例2中用设置在上盖2两侧的左、右横轴2b、2a代替实施例1中的竖轴21,用设置在中盖6的左、右横孔6b、6a来替代实施例1中的竖孔61。通过右横轴2a与右横孔6a, 左横轴2b与左横孔6b配合来保证在螺栓5松开后,上盖2与下盖1仍能保持连接状态,这是上盖2是以左、右横轴2b、2a为枢轴相对于下盖1可以上下翻转的。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是连接部8连接上下盖,而不是用竖轴21来保持连接的。参见图8,在上盖2上设有上挂钩2x,在中盖6上设有下挂钩6x。在上挂钩2x与下挂钩6x之间连有连接部8,在上盖2和下盖1的固定螺栓5松开后,通过连接部8也能保持上盖2和下盖1处于连接状态,连接部8可以是柔性、不导电的材料制成的线、带以及类似物。

实施例4

实施例4是通过上盖2的滑杆2y和设置在中盖上的滑槽6y的配合,来实现在上盖2和下盖1在连接松开的时候,仍能保持连接的状态。即,当上盖2 和下盖1的连接螺栓5松开后,上盖2的滑杆2y在中盖上的滑槽6y中从左部向右部滑动,这样使得下盖1的不被上盖2遮挡,从而进行维修工作。为了不使滑杆2y从滑槽6y中脱落,在滑杆2y末端也设有倒钩和凹槽,即与实施例1 中竖轴21的结构相同或者类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